當你打開這條推送時,是不是對這意外的更新很驚訝呢?
當你放假在家躺在床上無所事事,或者一把一把遊戲打得頭暈眼花時,為什麼不選擇來讀一篇文章來放鬆心情呢?
本次寒假影寶將繼續為大家帶來高質量的推文,而且寒假的內容將不再局限於一個個單獨的電影,影寶將為大家帶來一個系列的內容,帶大家一起領略另一種文化形式——RPG遊戲。
在雲霧繚繞的山巔,兩把劍在兩位道人的指揮下插入法陣的中央。一把劍散發著淡淡的幽光,似乎凝聚了世間所有的寒氣;一把劍迸發出奪目的亮光,好似太陽一般能照耀的周圍。隨著法陣的打開,兩股力量直衝雲霄,但帶來的卻是無盡的魔獸肆虐人間。
一位老者手持光劍與另一位從魔界來的女人在雲層中戰鬥著,正當老者以為自己的劍已將那個女人殺死之際,她卻突然出現在老者的身後,一劍向老者刺去。
少年雲天河從小就在青鸞峰的山頂上長大,父母去世的早,父親雲天青死前給天河留下了一把淡藍色的劍,然而天河自幼雖然學過劍術,但他卻把劍當做弓箭使,天天帶著劍和弓過著打獵的生活。
一天一隻野豬在天河家吵鬧,天河正出門看時發現野豬跑進了旁邊的山洞中,這個山洞是父親生前叮囑天河絕對不能去的地方,而如今一直野豬竟然闖了進去,天河見狀回屋拿起弓和劍便跟了進去。
天河跟隨著野豬的腳印來到山洞裡,這是前面突然傳來了聲響,天河立馬拿出了弓,射出了劍,沒想到野豬沒打到卻險些射中了一個少女。天河以為是野豬化成了人型,撿起地上的劍便向對方砍去,少女卻使了一招法術便逃走了。
這時天河發現自己平常用的那把劍卻發出了淡藍色的幽光,天河覺得這是豬妖在搞鬼,於是忙拿著劍向洞內追去。
父親曾說自己死後將會和母親一起葬在洞中,但是天河找遍山洞也沒見到墓葬在哪,反而發現了一根巨大的冰柱。正在此時少女也來到了此處,天河大喊著豬妖再次將劍向對方射去,然而野豬卻從一旁跑了出來,天河這才知道眼前的人並不是所謂的豬妖。
少女很是生氣,說道自己叫韓菱紗,也算是個如花似玉的少女,才不是什麼豬妖。正在天河辯解之時,半空中卻出現了一個靈體,靈體表示自己是奉主人之命守護在此,闖入者格殺勿論。
靈體很厲害,兩人使勁渾身解數也只能支撐一段時間,很快便敗下陣來,菱紗還受了傷。情急之下天河在此拿出了那把劍,拉弓搭劍向對方射去。不料靈體見到長劍立馬改變了態度,他稱劍為「望舒」,而持劍者即為主人,如今主人駕臨,自己萬不敢阻攔,於是靈體化作了一張符咒便消失了。
菱紗這才明白靈體是一個符靈,能驅動如此強大的符靈的人很可能就是劍仙。於是菱紗便觀察起這把劍——這把劍比一般劍長處許多,劍柄和劍身之間沒有劍格,根本看不出來是什麼材質打造的。如此奇特的配件,菱紗猜測一定是劍仙留下的。
而天河卻不懂菱紗在說什麼,他認為劍不過是用來砍和射的工具,而這把劍父親曾說它叫「這是劍」。。。
菱紗聽後不禁笑出了聲,她覺得既然來到了這裡,總不能空著手回去,於是跑向冰柱後方,天河阻攔不住,也只好跟了過去。
冰柱後方是一個由寒冰製成墓室,天河覺得這一定是爹娘的墓室。在墓室的牆壁上有詩一首:
濤山阻絕秦帝船
漢宮徹夜捧金盤
玉肌枉然生白骨
不如劍嘯易水寒
菱紗看到詩猜測天河的父母就是劍仙,向天河問起父母的身世。天河卻只知道母親一生下他便去世了,爹說娘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後來父親得了重病,一直咳血,不久後就去世了。
這是天河的劍再次發出亮光,棺木中也冒出了些許藍光,這些藍光不斷聚集,最終凝聚在了天河的劍上。天河順手一揮沒想到墓室便轟然倒塌,兩人匆忙逃出墓室。
來到外面,天河要求菱紗交出在墓室偷走的玉石,菱紗自以為做的很隱蔽,但卻還是被發現了了,於是交了出來。菱紗表示自己曾發誓要探訪各地奇珍異寶,神話傳說,而她不久前聽說這青鸞峰曾住著一男一女兩位劍仙,於是趕來此處,如今看來應該就是天河的父母了,菱紗建議天河帶著佩劍和自己下山,或許能了解到父母的過去。
天河陪著菱紗來到了自己的屋子中,菱紗感嘆這裡風景優美,發誓等自己老了也要找一個這樣的地方,再不過問江湖世事。此時天河已收拾好行李,兩人看天色還早,就向山下趕去。
山下是一座村莊名叫太平村,天河第一次見這麼多人興奮不已,菱紗告訴天河山下不比山上,不是誰的拳頭硬聽誰的,做事都要講規矩,就像老百姓聽當官的,當官的聽皇帝的一樣,而當務之急應該找一個地方過夜。
天河覺得隨便找個房子就行,但菱紗說房子是人家的,自己現在去村長那裡看看,叫天河不要闖禍。
天河在村中閒逛時來到了一家買粽子的小攤,他隨手拿起一個粽子連著粽葉吃下去。之後直道嚼不爛,不好吃便要離開,小販攔住天河要天河給錢,天河卻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錢,菱紗恰巧趕來,讓小販別生氣,自己賠給他就是。
這時一隻母雞跑來,天河又錯殺了一隻母雞,和村裡人發生了爭執。這時村長來到這裡,他一眼便看出來天河和他的父親雲天青很像,天河也承認自己就是雲天青的兒子。誰知本來答應留宿的村長卻改了口,他說雲天青不遵禮法,行止違和,村子已經不允許與雲天青有血緣關係的人留在村子。
菱紗覺得他們蠻不講理,辯解無果後拉著天河要離開村子。天河仍心有不甘但還是跟著菱紗離開了。
兩人來到河邊,天河憑著自己多年在山中獨自生活的經驗,很快便選好了休息的地方,還生了一簇火,於是兩人坐在火邊聊起來白天的事。
天河覺得村裡的人只是無事生非,吃東西還要什麼錢,而菱紗勸導他說拿錢買東西天經地義,如果白吃白拿就會被官府抓起來。違反法律就會受罰,嚴重的時候可能連天河一條命都不夠賠的。
天河則說算上菱紗應該是兩條命,自從爹娘死後,她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人。爹曾說對自己好不一定要看得出,用心體會到就行。
菱紗聽後紅了臉龐。
夜晚天河覺得餓出去找吃的,菱紗也跟了上去,沒想到卻遇到兩隻妖怪,兩人奮力擊退他們後又出現了三隻妖怪,此時兩人已體力不支,菱紗直叫天河快跑不必管自己,天河卻說自己絕對不會離開。
正當此時,突然有無數光劍閃出,一瞬間妖怪便化為虛無,那人一身青衣,站在劍上,御劍飛行,迅速離去了。
青衣男子離開後一男一女喊著師叔便追了上來,男子名叫懷朔,女子名叫璇璣。菱紗上前感謝他們師叔的救命之恩,他們表示師叔向來嫉惡如仇又法術高強,叫他們不要放在心上。說完便匆匆趕路了。
菱紗覺得青衣男子可能就是劍仙,跟著他們去陳州說不定還能找到他們是師派,拜師學藝豈不更好。天河卻覺得自己如果能學會御劍飛行,打獵肯定簡單多了。
這時天河突然想起來那人衣服上的花紋好像在哪見過,說著他拿出墓室中的寶玉,發現竟然一模一樣。菱紗認為跟著他們就算學不到法術,打聽天河父親的身世也是極好的。
兩人回到火邊,菱紗告訴天河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先跑,天河卻說自己絕對不會拋棄菱紗自己跑的。
第二天一早,兩人便來到了壽城。天河進城看到人來人往很是吃驚,菱紗決定先去客棧找點吃的,叫天河在這等著。天河卻聞到了酒香走到酒罈旁邊,菱紗怕天河喝酒誤事,連忙對他說酒是個壞東西,喝完讓人頭暈眼花,萬萬不能喝的。天河記下後在城中閒逛,這是他看到城中的一張告示,告示是一張通緝令,而上面畫的正是菱紗。
青鸞峰上,以為老者站在山崖邊,旁邊一個小孩問他叫「爹」,他卻全當沒聽見,向著前方茫茫的雲海說道「
夙玉,你看這雲海霧凇,當真是美不勝收,只是這世上沒有了你,即使在有千般美景,也無趣得很。
呵呵,這道理我也是近期才想明白,如今我大限將至,反而覺得心裡舒坦許多。待我死後,就和你合葬在石沉溪洞。
石沉溪洞,洞悉塵世,哈哈哈,這世上能有幾個人做得到,求得問心無愧就很不容易了。
夙玉啊夙玉,我若離開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天河,這些年我從未讓他下過山,也不知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夙玉,你告訴我,死生在手,變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此之謂我命在我也,不在於天,莫非早就料到今日之局?
哎,也罷,天河的命自是交給他自己,我再多操心過問也是無用。」
仙劍四出品的那個時代,正是中國遊戲圈盜版橫行的時代,比起傳統劇情類的RPG遊戲,更多人關注的是「誰能做出第二個魔獸世界」。在這個大背景下幾乎很少公司願意繼續做RPG遊戲了。
說起仙劍奇俠傳系列,當時仙劍一的遊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續作便很快就被安排上了。那時的主流觀點有兩個,一個是接著一的劇情做,另一個是另起爐灶,打造一個屬於仙劍的世界觀。兩個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公司同時安排了兩個項目,與之對應的成品便是仙劍二和仙劍三。
而從現在來看顯然仙劍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盜版遊戲時代,即便獲得了很大成功公司卻獲利甚少。於是上海軟星公司依據仙劍三的大背景開發了後續的外傳《問情篇》,目的就是簡單回籠資金。
但是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原班人馬製作了仙劍四,或許是開發環境使然,仙劍四裡充滿了悲劇的情調,而製作團隊也在仙劍四製作完成後不久就解散了。
仙劍四第一次採用了3D打造,還原了正常的人物比例,但增強真實感的同時使遊戲製作的成本也相應提高,但是公司並沒有過多資金支撐,因此總體來看畫面是比較違和的。
遊戲前段的劇情很平淡,只是簡單介紹的人物,不過雲天河的人物設定還是頗有創意,初次下山,不喑世事,鬧出了很多笑話,或許這是前面部分的主要吸引點吧。
說起仙劍四,它的劇情展開完全在後半部分,前面的鋪墊為後期的發展做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於墓室裡的詩,更是奠定了遊戲的總體基調。介於通俗化考慮,這裡給出詩文的簡單賞析。同時本文附帶韓菱紗人物bgm——玉水明沙
濤山阻絕秦帝船
漢宮徹夜捧金盤
玉肌枉然生白骨
不如劍嘯易水寒
譯文:高山阻擋了秦始皇尋找長生不死藥的路途, 漢武帝為長生不老而命人徹夜不休地煉製丹藥。玉肌枉然生白骨, 這樣的做法是在浪費生命,不如劍嘯易水邊,快意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好享受人生,正是「生盡歡、死無憾」。
那麼,它想表達一種怎樣的世界觀呢?全詩涉及秦皇求仙、漢武設金盤、易水送別三大典故,秦皇求仙船被波濤阻絕,暗示事不成;漢宮日日夜夜捧金盤,暗示無所獲;第三句的「枉然」應為為「惘然」之意,意指求仙不成,玉肌終成白骨,顧盼自憐的失望之情。
最後一句用易水之典,是說既然求仙一事終歸渺茫,不如像荊軻般快意恩仇,死於劍下方得其所、方顯英雄本色。全詩至此,悲憤之氣撲面而來。
此詩出於雲天青夙玉墓穴中,當為雲天青逝世前所作。可見雲天青逝世前的心情並非瀟灑豁達,他是否後悔了自己一生的選擇?又是否為自己終究披堅執銳、與整個門派決裂的行為略感快慰?
此生錯則錯矣,然大英雄有此一為足矣!在人生即將步入結局時如利劍破囊而出,相信雲天青終歸是不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