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史上最貴勞力士誕生(心急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
但拍賣場上話題王,怎麼少得了百達翡麗?就在昨晚進行的一場富藝斯(Phillips)拍賣,一塊不鏽鋼、寶璣字的卡拉卓華Ref.530,最後以連傭價1,445,000瑞郎,約合人民幣966萬成交!
提到百達翡麗530,可能很多人會想到的是百達翡麗的經典計時錶(前兩天的富藝斯專場上就出現了)。
但530同樣也是百達翡麗1940年代這塊小三針腕錶的正確型號。百達翡麗古董表裡,共用型號的情況不罕見:比如570(可以同時是大三針和小三針),比如1518(可以同時是萬年曆計時和萬年曆),而百達翡麗實用主義的開山鼻祖96更是有多個版本。
這塊黑面寶璣字530,直徑為36.5mm,搭載Cal. 12'''-120機芯,很可能是孤品,當時估價30~60萬瑞郎。品相極佳,保持著原始未磨損狀態,且是首次出現在拍場,也是它拍出高價的原因。
同場另一隻估價1~2萬瑞郎的鈦加陶瓷碳殼纖維的宇舶表,一開始拍客們1萬、1.2萬、1.4萬地叫價,根本沒人爭。到了2萬的時候,拍賣官Aurel Bacs開始講:「這可是限量一枚,獨一無二的噢~」,現場有人就問真的嗎?的確是真的,宇舶老闆Biver六十大壽時,給自己做的一塊表。於是,現場畫風一轉——3萬!3萬5!4萬!4萬5!——叫「4萬5」的就是前面那位問「是不是真的」的那位,結果有人叫出5萬時,此人大叫一聲:「YOURS!」 (這都是套路啊……)
這兩天拍場上的精彩故事
遠超你想像!
33萬估價
417萬落槌!
拍賣場上話題王,可不止百達翡麗、勞力士這樣的大牌獨專。比如,昨晚進行的安記,就有一隻紅金琺瑯面小三針懷表,估價僅僅3~5萬瑞郎(約20-33萬人民幣),結果卻以十幾倍的價格成交!
搶奪雙方分別是百達翡麗博物館與世界知名收藏家Dr. Crott。這隻表直徑60mm,厚25mm,機芯搭載芝麻鏈傳動、衝擊式擒縱、筒狀遊絲,來自John Knudsen時代的Urban Jurgensen(約根森),1812年製造於哥本哈根。
此表又稱為 "THE KRUSENSTERN"天文臺懷表,因當年丹麥國王Frederik六世委託Urban Jurgensen製作後,便送給了第一個環遊世界的俄羅斯人Commander Krusenstern,表身鐫刻有「FROM FREDERIK VI TO COMMANDER VON KRUSENSTERN」字樣。
當年在聖彼得堡的皇家科學院報就曾對此表進行報導,記載皇家科學院對其進行一個月的觀察測試後,其表現是「無與倫比的精準,世上僅有極少的天文臺表能與之處於同等水平」,且強調「哥本哈根的約根森先生所製作的天文臺表,完全能與英國最好的表媲美」。
最終,Dr. Crott以62萬瑞郎(約合417萬人民幣)的落槌價把它收入囊中。據我們的現場線報,他每一次舉牌都不帶猶豫的。如果我告訴你,他曾經是現代約根森的持有人,現在依然和約根森合作,你是不是就完全理解了?
史上最貴
勞力士易主
北京時間上周六晚的富藝斯日內瓦不鏽鋼計時專場拍賣,一塊勞力士雙追計時碼錶Ref.4113,再創紀錄,以240萬5千瑞郎的成交價(約合人民幣1610萬) ,成為史上最貴勞力士!
此前的勞力士最高成交紀錄保持者:迪通拿Albino Ref. 6263,在富藝斯2015年10月日內瓦場以1,325,000瑞郎成交(詳見:《富藝斯史上10大「創紀錄」拍品》)。
這塊產於1942年的勞力士,表徑有44毫米之大,搭載Cal.55 VBR 17 2/3'''手動上鏈機芯,是勞力士歷史上第一款帶有雙追計時功能的腕錶,據說存世量僅為一打(12隻)而已。
(部分圖片源自Hodinkee)
@朱磊:「越是數量少的東西,越是這樣超高價格的東西,越是沒有辦法估計合理的成交價格。因為數量太少、價格太高不成體系的緣故吧。」
@張帆:「收藏家眼裡的世界最貴,而且是屢次最貴:勞力士ref.4113雙追針歷史上總共出品12枚,這一枚編號051314。上次成交700萬,這次漲到1600萬人民幣了。說實話如果不翻閱資料,這破表拿在我手裡,我怎麼看都覺得是塊假表,這麼破破爛爛的,除了個logo也沒哪裡像勞力士,如果是在二手店裡偶然看見,十次遇到估計九次會扔回去不理睬了吧。」
本期【表態頭條】最佳評論獲獎者
在推送的第二屏公布
中獎的是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