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圍著自己的孩子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學習創新。父母天天都在教自己的孩子學習,為此他們常常累癱,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李岫雲曾說道"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優秀,作為父母就要以身作則。有種"神仙兒子"叫海清的兒子,14歲十項全能,自律到讓人羨慕。
海清的兒子,不僅有顏,而且還有才。14歲就十項全能的他,一點都不用別人操心。當然,他也是令所有父母都嚮往的孩子所擁有的樣子。為什麼海清的兒子可以十項全能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海清懂得示弱"偷懶"。
01
為什麼海清可以培養出十項全能的兒子
現如今,好多的父母害怕孩子受傷,害怕孩子受委屈,害怕孩子吃苦,把孩子當作"掌上明珠",因此有了"陪讀大軍",學校門前一堆家長熬夜等待學位等現象的出現。而海清在兒子面前示弱和放手,正好給了兒子獨立的機會,讓他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技能,並因此成為了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海清的所作所為讓她的兒子以後的生活可以更為自主。
02
孩子的不自律
1.家庭環境的影響
現在的孩子無不像是"溫室裡的花朵",走出溫室只會面臨凋零。像海清的兒子,從四歲起,就會做簡單的家務,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分擔父母的辛勞。而這些,是孩子們不會自主去做的,只有父母的正確引領,才能學會。
2.父母全能
父母全能,往往有可能造成孩子無能。殊不知在父母包辦一切的同時,成就了孩子依賴的思想。父母在幫孩子解決一切困難的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親自動手的機會。父母在擋住風雨的同時,其實也擋住了孩子成長所需的磨礪。
3.孩子的依賴
孩子一出生便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長大的,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一件件事情都有父母親自操勞,成就了他們的依賴心理。只要一有事情,第一反應是找父母,而不是自己思考著如何解決,只是他們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長此以往,孩子們以後也難以在社會生存。
03
一定的放手方能成就孩子
1.父母放手,孩子才能體驗
父母放開雙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一番生活的磨練,他們才會知道生活的不容易。"陽光總在風雨後",經歷了磨難,方能知道背後的美好。因為在父母的保護下,孩子們只會慢慢的喪失獨立的能力,成為巨嬰,這將影響以後的生活。
2.孩子的親身體驗
想要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就需要多多的讓他們親身經歷一些事情。自主完成作業,幫父母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這些唯有孩子親身經歷過才會有所感悟。
3.做70分的父母
正如海清教育孩子,自己在孩子面前可以偶爾示弱"偷懶",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機會。作為父母,不能只考慮自己如何把孩子保護好,而應該去考慮孩子以後離開了自己是否可以依舊過好這一生,多為孩子的以後著想。
結語:在現下這個社會,父母要做的無非就是孩子以後可以好過點。因此,做70分的父母,剛好可以給孩子以後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賴萍聊育兒,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