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朋友都與館長一樣,說到飛機場的位置,一般第一反應就是那塊地一定很大,但是也很「偏僻」,的確,根據我國現行的《民用航空運輸機場選址規定》顯示,一般來說,我國的飛機場的「落腳點」必須要同時滿足11個條件,其中就有一條,明確規定飛機場的場地必須保證地勢平坦、場地開闊,而且還要具備能擴建的潛力。
所以我國的飛機場一般都選在了郊區,而不是城市中心,雖然在城市裡面,各方面的條件都比郊區要好,比如交通便捷,機場所需物資能以較快的速度送到等等,但是城市中心一般沒有足以支撐飛機場修建的空地,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選址在郊區了。
可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特點,在以「嚴謹」「工匠精神」聞名於世的德國,就出現了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飛機場,這個飛機場的跑道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去與高速路汽車「爭資源」了!
在德國東部,有一個名為施科伊迪茨的地區,擁有一個名為施科伊迪茨的機場,又由於該機場位於德國的德克森州萊比錫市和哈雷市之間,所以該機場又被稱為萊比錫哈雷機場,雖然該機場名字起得十分隨意,但是該機場也體現著德國的嚴謹態度和工匠精神。
該機場1927年4月18日投入使用,至今已是92歲高齡了,但是其「精神頭」依舊很好,機場各項「指標」都還在正常運作,一點也不像一個快要過百歲生日的「老人」,不僅如此,它的年客運量在德國排名第十四,年貨運量在德國排名第二,是德國十分重要的物流轉運中心。
根據英國媒體《鏡報》的報導顯示,該機場由於航線繁忙,急需擴建,但是在擴建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機場已經不位於1個世紀以前的「城市邊緣」了!同時,在機場周圍出現了一條連接萊比錫市和哈雷市的高速路,這讓機場的擴張受到了很大的阻礙,畢竟沒有空地的話,往哪裡擴建?
但是,這難不倒德國的工程師們,他們腦洞大開,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既然平地已經沒有路了,那何必不就在高速路上擴建呢?畢竟高速路也是平地,而且這一想法也不僅僅是想法,嚴謹的德國人做了一系列的前期勘測工作之後,確定這一想法是可行的,於是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擴建機場了。
完成擴建之後的機場,多了幾隻「手腳」,它們通過高速路的形式,將機場延伸了出去,而且過往的車輛也不會害怕自己的車被飛機壓扁,因為這條「高速路」僅用作飛機起飛過程或降落過程的滑行,真正的起飛或降落過程是在機場內完成的。
於是現在所有在德國的德克森州萊比錫市和哈雷市之間的高速路上駕駛的車輛,都能近距離地觀看到飛機起飛前滑行的場景,館長認為,如果不是因為高速路不允許汽車停下來,駐足觀看的話,該地方估計能成為德國的一大景觀,如果有車主朋友去往德國旅遊的時候,可以去看一看這座「修在高速路上」的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