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離合總是調動了我們很多的情緒,離別相思總飽含太多的不舍。無論是愛人,還是友人亦或是親人,情感的表達總是在別離之後達到巔峰。古時候,交通不便「相見時難別亦難」是生活常態,相比今天我們能用電話、視頻緩解天各一方的傷痛,古人更能深切地體會離別的痛。
今天,與大家分享七首別離詩詞,於詩情畫意中一窺詩人的離愁別緒、相思之苦,即使已相隔千年,說不定有一首會觸動你的心弦。
1.
《別薛華》——唐·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多少荒寂艱難的路,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該是多麼的惶惶不安。在這迢迢千裡的行程中,唯有一顆悲涼失意的心作伴,這簡直會拖垮人生不過百年的孱弱身體。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的辛酸悽苦。不論是離開的人,還是留下的人,彼此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
2.
《古怨別》——唐·孟郊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在秋風蕭瑟,滿眼悽涼的季節,一雙相濡以沫的夫妻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辭別。在這令人肝腸寸斷的時刻,兩人眼含熱淚,面面相視,想要向對方說點什麼,可尚未開口已是泣不成聲。心中早有千言萬語,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極而無法訴說。分別後,相思之情能與誰人說,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兩地共賞一輪明月,寄託無盡的相思愁苦。
3.
《應天長》——唐·韋莊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別後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腸為你斷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繫結著萬千的愁,每一個愁結都揪著我的心。相見的機會是那樣難得,悔不該就那樣輕易地離分,又是去年一樣梨花白如雪,登樓看花更傷春。
相思的情只能在心中鬱結,相思的話兒無處去訴說,愁過白天又愁煙雲遮明月,愁到此時心情更悽惻。傷心的淚不停地流淌,把鮮紅的袖口染成黑黃顏色。
4.
《贈別二首·其二》——唐·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相愛的日子,所有的纏綿細語都在心裡。如今,卻不得不面對離別。你我四目先對,明明彼此心中充滿了愛意,卻故意像是無情人兒一樣冰冷,在離別的酒宴上只覺笑不出聲。唯有宴席上的蠟燭仿佛還有惜別的心意,替離別的我們流淚到天明。
5.
《鵲踏枝》——南唐·馮延巳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誰說別離太久,愁緒就會被放棄?每當初春降臨,我的思念未歸人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每天都在花前飲酒,每次都是喝得昏沉爛醉,一點也不關心那鏡裡原本紅潤的面容,已經日益清瘦了。河岸邊青草翠綠,河岸上柳樹成蔭。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一年又一年的時光都過去了,遠方的人還未歸來,圖惹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吹拂著衣袖。人回去後,樹林中升起一彎新月。
6.
《踏莎行》——宋·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館舍前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橋旁新生細柳輕垂,暖風吹送著春草的芳香,遠行人搖動馬韁,趕馬行路。走得越遠離愁越沒有窮盡,就像那春江之水連綿不斷。寸寸柔腸痛斷,行行淚水滴落面龐,登上高樓憑欄遠望也難解難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