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葦 2020年第106篇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中,30位姐姐各有各的特色,要說我最佩服的,或者說最想學習的還是藍盈瑩。
都說藍盈瑩不近人情,過於冷漠,沒有共情心,為什麼我看到的卻是一個頭腦清醒、目標明確、執行力強、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幹勁的強悍小妮兒呢。
她身上的這些品質都是我想學習的,我就是那種會說會想但是愛情緒化辦事拖延執行力不強堅持不下去的人。
先說藍盈瑩的專業性吧。她的主業是演員,不是唱跳歌手,但她是初舞臺表演時30位姐姐中的第一名。
這些不是天生的,是她精心準備的結果。
就像她說的,「別人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要行給他看。」
這句話她不僅是說說而已,也是這麼做的。
姐姐們看她初舞臺的表演都覺得驚豔,怎麼彈琴,什麼時候開口,什麼時候抬頭,都是被設計過的。
當她抬頭的那一刻,鏡頭正好掃過她的臉。她微微一笑,進入跳舞的階段,一切都水到渠成。
我們看到的堪稱完美,背後是她一次次地練習及反覆地摳細節。
看她的視頻,張雨綺才感嘆到「哇,還要請專門的樂器和舞蹈老師,我以為就是自己隨便唱唱」。
每次看節目,我都覺得藍盈瑩就是那種一個人抵100個人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招聘藍盈瑩還是張雨綺?我選藍盈瑩,就像張雨綺說的,挑了藍盈瑩,有她幫忙摳動作就夠了。
藍盈瑩就像一個電動小馬達,有用不完的精力。「做到最好」是她的座右銘,她不允許糊弄自己的人生。
每次排練,別人總是有很多理由,時間不夠,動作太難,狀態不好,對手太強大,但從未見藍盈瑩發牢騷。
這些負面情緒好像從不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永遠激情滿滿地向著目標前進,不允許自己被裹夾在低沉情緒中舉步不前。
現實中的這類人通常被我們稱為「異類」,我們不願意與他們為伍,躲得遠遠的,看著她們在臺上閃閃發光,然後嗤之以鼻,其實內心羨慕得不行。
是羨慕嫉妒恨,因為自己做不到,最後變成了不屑一顧。
藍盈瑩還有一點,我覺得特別厲害。
當別人深陷上一秒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時,她能瞬間脫離,投入到當下該做的事情中。
她第一次當隊長,與之合作過的白冰想著憑藉她們的交情,藍盈瑩一定會選她入隊,可惜她們選了吳昕。
這件事不僅其他姐姐看在眼裡,還被特意剪輯,故意放大白冰當時的表情和她們挑選時的行動。
要是別人知道自己辜負了別人的感情,肯定會愧疚,因為壓在心裡所以過不去。她不,她在後採中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我不會再想了,我要向前看,繼續努力」。
看,這就是藍盈瑩。是她不近人情嗎?談不上,她只是在做當下該做的事,不為過去後悔,不為未來擔憂。
如果網絡上的謾罵讓我對藍盈瑩持中立態度,她的一番話讓我對她刮目相看。
她說,「我為什麼不哭?因為我知道這只是一個節目,三個月之後,這個節目會結束,這個棚會拆,這裡的人都會散。」
她這麼說是為了解釋自己雖然已有預設,但還是哭了幾次,但就是一開始就把這件事情的本質看得一清二楚的藍盈瑩,才會目標堅定,不受負面情緒的幹擾。
藍盈瑩是一個願意對自己下狠勁兒的人。長大後,我們明白只有自己是自己的對手,其他人都可以忽略不計。
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就值得慶賀。
一個願意對自己下狠勁兒的人,是無敵的。
想起藍盈瑩,我就想起了鄭爽,一個任憑情緒泛濫,然後肆無忌憚的任性小女生。
那次直播,男主持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職責,鄭爽在旁邊嘻嘻哈哈,沒正經的樣子。她可能覺得那個男生真蠢,我們隨便聊聊開開玩笑就行了,你何必那麼認真,一板一眼,真是無趣死了。
他們選擇與鄭爽合作,就是個錯誤。就像鄭爽自己說的,大家都知道她不受控,所以找了兩個人幫她,她還是把大家攆走了。
鄭爽這個人說不來,想一出是一出,除了哭,不知道她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業務能力。她也說,不想拍戲,就哭啊,這樣導演就可以放她回家了。
我的媽呀,理解不了。關鍵她為自己的伎倆沾沾自喜,旁邊人尷尬得笑都笑不出來。
本以為馮小剛導演也開始向流量妥協了,竟然請鄭爽吃飯,得知藍盈瑩成為電影的主演,總算鬆了一口氣。
讓鄭爽演,電影幾乎要廢了。交給藍盈瑩,還挺讓人期待的。拋開其他因素,她一定會把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做到驚豔。
至於演技,那是她的基本功。讓她做一件事情,她不會僅僅向我們展示對她來說駕輕就熟的演技,她還會帶給我們超出預期的東西。
在比賽後期,受網絡評論的影響,及與比她有資歷的姐姐組團,她的鋒芒收斂了很多。
她確實不適合成團,就像她說的她就是來體驗人生的,說這句的時候或許她就看到了結果。
藍盈瑩的洞察力太讓人可怕了,她像是有千裡眼,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當我們為眼前的困惑止步不前時,她早就越過了這個階段,走到了千裡之外。
不出意外的話,藍盈瑩絕對會成為娛樂圈一顆耀眼的紅星。因為她身上具備成功所需的所有條件。
曾經被告誡「不要得意忘形」,我認真地琢磨了一下「得意忘形」這四個字,真是經典。也可以用另外一句接地氣的話來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現在還不是藍盈瑩的高光時光,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