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只是一個數字,只要你還願意改變,就有無限可能。
職場好像存在一種現象,一到30歲左右,就大呼職場危機來了,人人坐立不安,焦慮、彷徨、無助。但事實是,在社會工作幾年後,你需要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為你已經熟悉了日常的工作,需要進入一個新的有挑戰的階段。
所以,與其說,中年危機來臨,還不如說你想攀登另一座山,看另一個山頂的風景。
01
正視現狀,先解決生存的問題
一個35歲的男人沒技術沒文化,但要承擔家庭的責任,首要解決的就是生存的問題。
不喜歡當保安,擺地攤、送外賣、快遞,你還有其它更豐富的選擇。
(1)當司機:這個工作形式簡單,不累,時間還挺自由,只要你每天勤快一點,多拉幾個人,至少可以保障自己每天五六千的收入,不怕吃苦,勤快一點的,月入過萬也不是問題。
(2)做銷售:儘管學歷不高,技術不強,但銷售門檻比較低,只要你會和顧客聊天,溝通能力強,能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收入自然不成問題。比如保險代理人,房地產等等。
(3)藉助平臺,種草分享賺佣金。
現在很多線上線下平臺有一站式購物網站,分享商品購買後的佣金。你35歲,可能沒有非常牛的人脈資源,但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都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你只需找到合適的商品和平臺,然後再真誠地分享下去,用心經營顧客關係,也是一種賺錢的方式。
任何工作,如果怕吃苦,不想改變,不想突破,不願意付出努力,那麼再好的機會也沒用。所以自己的努力程度才能真正決定你能走得多遠。
02
賺錢是為了生活,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眼光要長遠,要有個職業規劃
2019年網際網路行業比較迷幻,很多大企業都在紛紛裁員,比如京東、滴滴、騰訊、美團、知乎等等。企業在面臨生存,員工個人則面臨解決溫飽的問題。
這個時代,什麼都有可能,朝陽行業會成為夕陽行業,被看好的崗位也可能在一兩年就被輕易替代,甚至更快被替代。假如,你依賴的穩定公司倒閉了,你怎麼保障下一份工作不受環境影響呢?
所以,人不能給自己設限,眼光一定要長遠,解決了眼前的生活後,要多思考下未來的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是否需要制定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
格局一定要大,因為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擁有很多機遇,但也面臨很多挑戰。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專業的技能,甚至擅長多項技能,或者直接跨界。
比如口紅一哥李佳琦,直播帶貨能力超強,他的文案表達非常魔力,每個女孩都願意去買他推薦的產品。但我發現假如有一天直播不行了,李佳琦可以做綜藝節目,時尚節目,進入娛樂圈,目前他也在多邊發展,比明星上熱搜的次數都多。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一點,要有清醒的意識,給自己拓寬邊界,多學習,保持多項能力。
所以,35歲了,除了解決好生存的問題,要主動去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讓自己有更多選擇性。現在市面上很多技能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專業過硬的,比如UI設計也才一萬多,也許在普通人眼中很貴,但終身受用。
03
打造個人的IP
生存的問題解決了,個人的職業發展解決了。現在有錢有技能,第三步是學會利用網際網路,打造個人IP,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1)在平臺分享自己的職場故事和工作經驗。
(2)專業能力較強後,可以整理成課程,賣課。
(3)做自己的事業:開工作室、網店、社群運營、門店、創業等等。
一二項,如果你覺得自己經手做,有點困難,沒關係,學會把專業的東西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也就是學會買別人的時間,自己只需要梳理重點、把關就行。
年少成名只是少數,大器晚成才是每個普通人的常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上堅持奮鬥,相信一定會有個好的結果。
END
關注青梅一歌。專注分享職場和個人成長故事。每年讀100本書,瑜伽重度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