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情慾的故事

2021-02-23 24樓影院


今天推薦一篇早前的舊文,是對話劇《青蛇》的探討,更是對情慾、對愛的理解。

話劇《青蛇》為李碧華原著作品改編,田沁鑫執導,秦海璐(青蛇)、袁泉(白蛇)、董暢(許仙)、辛柏青(法海)主演,劇情引用《白蛇傳》的設定,卻又顛覆了大家對「法海不懂愛」的主觀印象——世人看到的是法海檻外人的冷清,青蛇看到的卻是慈悲的溫存;同時也思考,在軟弱的人性面前,是該像白蛇一樣放下,還是像青蛇一樣億萬斯年。



▲白蛇(右,袁泉飾)初遇許仙的時候,小青(左,秦海璐飾)也對男人產生了好奇。話劇裡的小青是個「二逼青年」:遇著不如意的事,她知道,可她不在乎。 (劇組供圖)

"話劇《青蛇》中最顛覆性的角色其實是法海,他有先天性心臟病,七歲別人上小學的時候,他剃度出家,「不戒而戒」,「不能衝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法海時運不濟,碰上纏上他的青蛇,只能繞著舞臺踱方步、滔滔不絕跟她講佛法。有幾回他要急了:「你們非得把我逼成斬妖除魔的楷模是嗎?」

青蛇把雙腿盤上法海腰間,像藤蔓一樣將他纏繞,自上而下,「這裡,會長出小樹苗來。」青蛇說著,聽到白蛇召喚,笑著跑開。法海一震,驚醒:「一場春夢。」

「不知是北山的靈隱寺抑或是南山的淨慈寺,響起了早鍾。」法海文藝腔十足的旁白——這是作家李碧華小說《青蛇》裡的話。作為一個「很年輕的寺廟領導幹部」——這個自詡的身份來自導演田沁鑫的劇本,他得去做早課了。

《青蛇》裡的法海從小身體不好,有先天性心臟病,七歲別人上小學的時候,他剃度出家,「不戒而戒」:別人喝酒他看著,別人泡妞他站著,「不能衝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時運不濟,碰上小青這條纏上他的蛇,法海只能繞著舞臺踱方步、滔滔不絕跟她講佛法——囉唆得跟唐僧似的,就是死活「怦然……不能心動」。有幾回他要急了:「你們非得把我逼成斬妖除魔的楷模是嗎?」

他不想斬妖除魔,他其實挺願意幫白蛇:「你是蛇,他還愛你,那是你們倆的緣分。」可許仙膽兒小,被蛇身嚇傻後整天在金山寺釘木樁,一邊釘一邊囈語:「娘子你是一條蛇。我媽說,三人一塊兒也挺好。」

白素貞盜仙草被困,小青先走一步,從金山寺底打了個洞,把許仙偷回家來,再把白蛇搶來的靈芝嚼爛了餵他,餵著餵著二人便把好事辦了。面對死裡逃生的白蛇,許仙一臉無辜扯謊:「那是我離魂乍合時的生理反應。娘子,我在朦朧之中,把青妹當成你了。」

姐妹反目,白蛇妒火中燒,嘆息道:「這不是我做人的初衷。」小青卻答:「我做人,是為了你。」小青只是對人間情慾好奇,她剛化身為人,便好了五六個男人。但真正瞧上的,卻是永遠只跟她「談」、不跟她睡的法海。

法海到最後也沒能斬妖除魔:許仙是自己跑到金山寺去的,知道了娘子是蛇妖,他嚇得不行;白蛇是自己走到雷峰塔下去的,看到官人死活懼她是蛇、不願回家,絕望得不行。

田沁鑫左手腕上總戴串佛珠。在北京,她常和廣化寺方丈怡學大和尚閒談,有一回,大和尚對她說:「你可以把禪宗的道理用到你的話劇裡去。」她讀了十三年佛經,卻自覺對佛教知之甚少。

李碧華《青蛇》的版權田沁鑫2005年就買了。一直拖著是她覺得自己「沒能力」:缺點兒認識作品的能力,缺點兒描繪「妖」的能力,也缺點兒「說禪」的能力。

2011年田沁鑫同中國國家話劇院製作總監李東到愛丁堡去參加戲劇節,其間李東起意,想同蘇格蘭國家劇院合作。田沁鑫思來想去,不想和英國人再排莎士比亞,便勸對方和她做一直被她擱置的《青蛇》。

這事兒有點難度,做西方的劇目英國人都很歡迎,可做中國傳說,英國人根本想不通這個人蛇相戀的故事:「我們有吸血鬼、有精靈,還有妖魔。但蛇怎麼變成人?」

談判兩次不成,最後一次,蘇格蘭國家劇院藝術總監維琪·費瑟斯通問她:「你說的人蛇愛情故事,你們中國年輕人相信嗎?」

田沁鑫篤定地告訴她:「很相信,我們信的是那個愛情。」

費瑟斯通聽完這話,一拍大腿,對身邊的蘇格蘭國家劇院製作總監說:「你看看中國孩子,人家都會相信這樣古老的傳說,我們都不再相信我們的傳說了。」合作因這話成了,劇組的燈光設計、舞臺設計、音樂設計都由蘇格蘭國家劇院的同仁擔當。

費瑟斯通並不知道,「白蛇傳」幾乎已經是中國年輕人熟悉而篤信的最後一個古老傳說了。1992年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在華人圈掀起了「白蛇旋風」,它至今是在國內重播次數最多的電視劇之一。1993年徐克把李碧華的《青蛇》改編成電影,張曼玉和王祖賢在橋邊「扭啊扭,扭啊扭」的身影,也是華語影史上的經典一幕。但從小說到電影,都已經不再是那個講述「人蛇愛情」的古老傳說了。

田沁鑫念念不忘李碧華在小說封底的闡釋:「這是一個關於勾引的故事。素貞勾引小青,素貞勾引許仙;小青勾引許仙,小青勾引法海;許仙勾引小青;法海勾引許仙。這是南宋傳奇的荒唐真相。」只做一個情慾糾纏的故事,對導演田沁鑫而言,當然不能滿足。她想讓話劇產生另外一種氣質:情慾之後的出路是什麼?

李碧華告訴她:「我寫《青蛇》是20年前,20年後我的人生也向前走了,在今天做『白蛇傳』,我們能不能有所提升?」

仿佛拿到了尚方寶劍,田沁鑫開始改造起自己想要的那個《青蛇》:妖想成人;人想成佛;傳說裡的僧捉義妖,自己反而成了妖——妖僧。人、佛、妖三界的故事,怎麼在舞臺上表述?


▲小青糾纏法海(辛柏青飾)。她覺得法海「堅如磐石」,比「恐怖、顛倒、掛礙、無情」的許仙強得多。 (劇組供圖)

秦海璐喜歡排話劇,是「排」,不是「演」。她享受那種排練的過程:演員可以嘗試很多種詮釋的方法,今天喜歡這麼演就這麼演,明天覺得不對,就再換種演法,後天還能再把前兩天的演法再推倒。這種「否定再否定」的過程,讓她越來越能夠準確地找到角色感覺。

2008年,一直馬不停蹄接拍電視劇的秦海璐回到中國國家話劇院。回去的原因是「恐慌」。儘管23歲就得了金馬影后,她卻總是心裡沒底兒,總覺得自己那點表演的底子快要耗光。

回到舞臺上,排的第一齣戲是田沁鑫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她演紅玫瑰——儘管進組之前,她曾滔滔不絕跟導演宣講:我太適合演白玫瑰了;後來田沁鑫排《四世同堂》,她把自己吃肥了,演「大赤包」。

這回演小青,秦海璐覺得根本就是「導演扔了個雷,只能學董存瑞了」。

「雷點」在於,要講青蛇,就不得不講「白蛇傳」;可「白蛇傳」跟青蛇有什麼關係?盜仙草、水漫金山,都不關她的事兒。「沒有事件的時候,人物就特別難演,只能靠性格取勝。」秦海璐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青蛇幾乎是整個「白蛇傳」裡個性最模糊的角色。

「小青就等於是一個二逼青年,傻了吧唧,二逼向上。」田沁鑫給秦海璐說戲,「她遇著了不盡如人意的事,她自己知不知道?她知道,可是她不在乎。」

在秦海璐看來,小青是「二逼」的,也是「懵懂」的:「她看白蛇和許仙恩愛,以為第一天遇到的就是最好的,睡了就是一生一世,就去找法海,結果失敗了。後來捕快跟她講『大愛』、講『億萬斯年』的愛,才知道原來還有一種愛是這樣的,然後再去找法海。但其實她遵循的,是她潛意識裡的愛情。」

小青懵懂,還在於她對白蛇的感情。秦海璐覺得小青其實是愛白素貞的——就像李碧華小說裡寫的,青白二蛇間同性戀式的愛,但是小青不懂。她只知道,姐姐說什麼就是什麼;姐姐要水漫金山,她就跟著水漫金山。她不明白,那也是愛的表達方式。

因為懵懂,秦海璐就不能把小青演得妖媚:「懵懂和妖媚,是背道而馳的兩種狀態。」雖然張曼玉演的青蛇,妖媚就是最大的特色。不妖媚而要有妖性,秦海璐就更多地表現小青的破壞性:我是妖,我就水漫金山,我就要吃人,「嘶……」

田沁鑫比秦海璐更早研究了一番「妖」。走過街邊的大廣告畫,看著畫中女人的眼神,她本能地說:「哎喲,這個好妖。」

「妖可能不會有正常的邏輯思維,不按常理出牌,但又非常魅惑。」田沁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能說出我們很多人說不出來的話,比人更直接。」

二妖出世,到的第一個地方是宋朝夜場。田沁鑫忘不了那些現代的「妖」,於是燈紅酒綠裡,金山寺尋花問柳的高僧「濟著」——濟公的弟弟走進夜場便說:「宋朝夜場,和現代夜場不同。現代夜場,滿眼都是妖精。宋朝夜場……」抬頭卻望見二妖。在妖「如何更像人」的追問下,僧一語道破天機:「要成人,就得先修情慾。」

蛇血寒、冰冷。李碧華寫蛇妖成人,得先修情慾,有了情慾才像人,有了情慾才熱乎乎。田沁鑫覺得精彩:「女人的情慾出現在故事的開始,就顯得很突然、很刺激。」

二妖尾隨「濟著」去了金山寺,吸掉了眾僧們看到她們後湧出、又拋掉的情慾。小青認識了法海,白蛇隨後認識了許仙。

法海是個囉嗦的和尚,只想傳道授業解惑,不想斬妖除魔。他一旦解起惑來,就沒完沒了。

小青勾引法海,法海跟她攀談;許仙去金山寺「避妖」,法海跟他攀談;白蛇水漫金山,「全廟僧眾,無立錐之地,一半被淹,另一半被淹死」,法海還跟她攀談。攀談著攀談著,法海就被馮夢龍寫進《醒世恆言》,經過民間傳說演繹,成了「妖僧」。

「是法海不讓他們相見嗎?是許仙不想見白素貞。法海又不能直白地說許仙不想見你,是佛的隱忍讓他不能說出真相。」秦海璐說。她演的小青,和辛柏青演的法海,一半是「『白蛇傳』中人士」,一半是說書人。時間在劇中跳入跳出,說書人揭露著「荒唐真相」。演白蛇的袁泉把這稱為一種「植入」——「植入」的是「編創者對民間傳說創作話語權的質疑」。

田沁鑫沒有故意去給法海翻案,她只是習慣在排演一個故事之前追根溯源:法海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原名裴文德,後來代皇子出家,法號法海,意思是「當以寬廣博大的胸襟,執行法,得正業」;但在民間傳說裡,這個法號的意思成了:法力無邊,海裂山崩。

和尚究竟有沒有斬妖除魔的職責?田沁鑫在劇本裡這麼寫:「每天見客、授業、傳道、解惑,是出家人面對公眾的基本職責,直到我被編進了《白蛇傳》的故事,我的職責就變成了斬妖除魔。」

劇裡,水漫金山的時候,濟著勸法海:「斬妖除魔!」法海回答:「降妖除魔。」在演員秦海璐看來,和尚只會「降妖」,不會「斬妖」:「唐僧對妖魔,從來都是只降不斬。」「降妖除魔,就是慈悲為懷。」秦海璐說。

民國時,雷峰塔倒。原因是人們相信塔磚能闢邪,東家一塊,西家一塊。人們把法海編進戲裡,把雷峰塔挖倒,卻沒能見著白蛇,只見著了佛發舍利。

「真是閉目佛前坐,罵從戲中來。」田沁鑫對南方周末記者感慨。首演結束,她前來觀戲的朋友伊佃法師特意為這個「合情合理的法海」感謝她。

田沁鑫覺得男人生來是不懂愛的,就像許仙——他代表著大多數人,雖然有情,卻究竟沒能愛成白蛇那樣。法海被他反襯得可愛:他修行,有慈悲心,也在小青的勾引和對佛法的堅持之間,最終悟到「大愛」——大愛,是田沁鑫在這齣戲裡,給情慾找到的出路。而秦海璐理解的出路是兩個:選擇大愛,或者像白蛇一樣走進雷峰塔,放下。

對袁泉來說,演白蛇的「妖性」,比秦海璐演小青更難。「白蛇做人做得成功,妖性自然收斂。水漫金山,她徹底恢復了妖性——那種妖性一旦放縱,又更勝於青蛇。所以『妖性』的分寸,在白蛇身上展現得更複雜。」袁泉說。

她想讓白蛇和當代人發生共鳴,但她發現這很難。在這個戲裡,白素貞還是典型的「高大全」女性:端莊、大方、賢惠、美麗。直到最後絕望走進雷峰塔底,還影響了後世五百年。

劇裡,眾僧人摘花戴在耳邊,角色一換成眾家庭婦女,噼裡啪啦、丁玲哐啷,燒菜刷鍋洗衣煮飯:「我媽叫素貞,一輩子哭天抹淚」、「我二姨叫鐵貞,一輩子起早貪黑」、「我老姨叫惠貞,一輩子手忙腳亂」,「白素貞果然千年道行,幻化成千萬良家婦女,紮根在大宋朝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綿綿不息,從不休養生息……」

這段詞來自田沁鑫的一位朋友。朋友看《青蛇》排練,無意感慨:「良家婦女真是不容易,我媽就叫素貞。我兩個姨都叫『貞』。」朋友是個瀋陽人,幾句東北話逗得田沁鑫哈哈大笑,轉手把詞改進劇本裡。

每次演到這裡,袁泉都有點不知所措。「良家婦女是有那麼好當的嗎?」她琢磨:「如果沒能在合適的時間遇上合適的人,沒有兩情相悅的長久耐性,不在該明白的時候明白,該糊塗的時候糊塗,就根本沒資格成為『良家婦女』。」演出的時候,她只能把這理解為「大悲劇後的一點調節劑」。

在和蘇格蘭人談《青蛇》的時候,田沁鑫曾提到這齣戲的女性視角,外國人興趣倍增。但在她心裡,其實覺得那些古老的「三從」、「四德」都是必要的:「現在的女性太不忍耐。一遇上感情出軌,女人就瞎做,先把小三打了,再把老公打了。最後不得不離婚。」

排到首演,秦海璐覺得,從青蛇的角度看,現在她覺得這是一個理想和現實的故事、成長的故事,還有出路的故事。

傳統的《白蛇傳》是個理想的故事,李碧華的《青蛇》卻是從小青眼裡看到殘酷現實的故事。那些美好的傳說——終成眷屬、白頭偕老,只來自許仙的傳播、人們的嚮往。

小青目睹現實殘酷的過程,也是她自己的成長過程——「是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秦海璐說:「捕快、菜農們讓她知道了情慾是好的;她要找法海滿足情慾,白蛇告訴她要控制,說『生理上的劫數比心理上的劫數更直接』;從許仙身上,她又看到人的不誠實。」

到白蛇走進了雷峰塔,青蛇看透了人,也理解了人,她控訴許仙:「恐怖、顛倒、夢想、掛礙、無情,因為他是人!」田沁鑫想表達自己的批判,也想表達像青蛇一樣的理解。演出到第二、三場,她猛然發現,自己終於知道什麼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在許仙這個凡人身上,她看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對眾生都該是一樣的悲憫,因為我們是一樣的。」

成長了,看透了,白蛇走進了雷峰塔,小青對法海說自己「愛瞎了」。接下來怎麼走?李碧華寫小青又到西湖底修行了五百年,獨自看世代變幻、人間冷暖;田沁鑫讓青蛇在法海的房梁上盤了五百年,彼此無言間,「我身畔有你,你身畔有我」。小青的選擇,讓秦海璐想起紅玫瑰的一句臺詞:「愛雖然會吃很多苦,但還是要愛的。」

出路,無非兩種,像白蛇一樣放下,像青蛇一樣「億萬斯年」。排完戲,秦海璐對自己那「互相等待,互相忍耐,互相陪伴一輩子」的父母,生起一種敬重來。

「這其實是一個當代話題。」田沁鑫說,「古老傳說不斷通過一代代人的演繹,穿越時空,向你走來。這就是民間傳說的妙趣所在。」


主的話:

因為話劇《青蛇》沒有視頻版,推薦大家看徐克導演的《青蛇》(張曼玉和王祖賢出演),也是李碧華編劇的,從根基上來說,是一家血脈。

電影視頻連結:http://www.56.com/u39/v_NDgyMzY3ODg.html

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歡迎分享到您朋友圈。
投稿請郵件至wenhua@infzm.com;
合作或其他事宜請加微信chen173641687
最快提高個人觀影逼格的公眾號。24樓影院:movie24luo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這是一個關於香包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香包的故事…… 2020-06-28 0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止住情慾的狂浪
    關於制止情慾的教導,最常被提及的經文是:你要逃避年輕人的邪情私慾,要跟那些以清潔的心求告主的人一同追求公義、信心、仁愛、和平(提後2:22)。我今天也要藉著這句經文來分享如何治死情慾的罪。保羅明確指出要逃避,但我們常常忽略掉了逃避的前提,以至於我們把保羅全備的教導降格為律法主義的修煉模式,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 這才是情慾電影教科書!
    導演阿德裡安·萊恩,擅長各種情慾相關的電影,但他的情慾並不是大張旗鼓的赤裸裸,更多的是偏向於人性和心理方面。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部阿德裡安·萊恩1986年導演的電影,這部電影涉及到的關於愛欲、控制和虐戀的的主題。
  • 這片,簡直就是情慾電影的教科書!
    導演阿德裡安·萊恩,擅長各種情慾相關的電影,但他的情慾並不是大張旗鼓的赤裸裸,更多的是偏向於人性和心理方面。
  • 情慾孤獨4
    班上男同學一邊吃便當一邊看的是武俠小說,武俠小說遠比黃色小說多得多,很少有老師會知道這件事情。情慾是會轉換的,在極度的苦悶當中,會轉換成孤獨感,否則很難解釋這件事情,因為情慾的發洩很容易,看黃色照片、讀黃色小說可以輕易解決生理上的衝動,孤獨卻依舊在。我們常忽略了一件事:青少年時期情慾的轉化是非常精採的過程。
  • 這就是愛!情人節愛情&情慾電影薦
    中國人自古崇尚「距離產生美」,所以沒有朝夕相伴反而會令感情細水長流。《廊橋遺夢》一方面賺取了觀眾的大量的眼淚之後,另一方面也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不完美愛情的可貴動人之處,「這樣確切的愛,此生只有一次」。這是我在片中聽過的最讓我信服的情話,尤其這是由那位名叫伊斯特伍德的牛仔導演說出的話。
  • 情慾的高跟鞋——我看電影《無名指》
    法國電影向來不少關於女人香豔的身體和精緻的情色畫面,電影《無名指》從海報到故事內容都是圍繞著艾莉絲這個二十一歲的少女,因為在汽水工廠的偶然受傷,丟失了無名指的指尖,隨後來到一個製作保存標本的實驗室,與實驗室的男人之間發生了一段糾葛的愛欲故事。
  • 情慾爆棚的故事都是從炫目的開始,而在冰涼的現實承擔中結束
    作者:石頭大俠丹麥、瑞典合拍電影《教室別戀》,是一部大尺度的關於師生戀的倫理影片。37歲的女教師維奧娜美豔動人。她的丈夫是個推銷員,經常外出,就是回到家也是喝喝酒聽聽音樂,好像妻子不存在這個家庭,使維奧娜心裡非常寂寞難耐。
  • 電影史上18部禁片,關於人性與情慾的哲學思考
    該片講述了女編輯卡莉為了開始新生活搬進了「碎片」大廈,並漸漸發現了這座大廈中有著很多秘密的故事。影片使用了錄像技術,以窺淫癖和謀殺案為內容,二者互相穿插,極大地吸引了觀眾。所以,部分美國影評界的人稱《偷窺》為《性、謊言和錄像帶》,認為《碎片》用高科技手段透視和剖析了一個美國小社會縮影,展現了各種人的內心,影片以一個個兇案為線索,偵破只是表面的,對美國社會陰暗面的無情批判才是意義所在。
  • 電影不忠,情慾:美與醜的辯證,婚姻:愛與利的捆綁
    忠於愛情還是忠於情慾?我相信人類不管發展到什麼階段,這都是一個無法消除的困惑,因此也可以看作人類存在層面的一個哲學問題。既然是哲學問題,就很難逃脫辯證。而所謂辯證換句話說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什麼時候選擇當婆婆、在什麼時候選擇當公公,全看你的現實需求,所以,你要是足夠聰明你就可以常有理。真理的面目常常就是如此曖昧。
  • 9 songs(情慾九歌)
    如果用複雜的方法介紹劇情的話麗莎和馬特是在「黑色叛逆摩託俱樂部」的演唱會上認識並一見鍾情的。麗莎是美國在英國的留學生,與馬特同居近一年之後與之分手。作為紀念,送給馬特一本關於南極的書。而馬特最終抵達了南極,並在除了冰天雪地之外一無所有的南極回憶起與麗莎的那一段充滿愛與欲的故事。 簡單的介紹就是兩個角色,一對戀人,就是這部電影的全部了。
  • 《驢得水》:是一個關於謊言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底線的故事
    《驢得水》是一個關於謊言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底線的故事。京仁大學的四位老師,為了搞教育實驗來到了農村,成立了一個三民小學。因為缺水,老師們生活需要驢來拉水,所以就養了一頭驢,取名叫得水。學校經費不足,養不起驢,所以校長虛構了一個「驢得水」老師,以「呂得水」老師的名義,多領了一份工資,作為補貼。真的是補貼嗎?影片開頭五分鐘便定下了全片的基調。
  • 李慕白的情慾世界
    ◆就電影和小說中的主人公李慕白來說,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小說中簡單的情慾關係在電影中由於玉嬌龍的加入,成為一張紛亂糾結的網。表面上看起來,《臥虎藏龍》表現的是刀劍江湖,實際上,其內在的張力卻不是來自於立身江湖的武功(或者說青冥劍和武功都只是欲望的藉口和象徵),而是每個人內心的情感和欲望世界——這或者才是李安所要表現的「江湖」。
  • 《老爺車》這不是一個關於車的故事
    看完林特.伊斯特伍德《神秘河》之後,又再一次選擇了他的電影《老爺車》,再沒有看完影片的時候,我猜想這是一部關於車的故事,實則不然這是一部有關車的故事,但不僅僅局限於車,而是一如既往他的風格,有對人性靈魂的拷問,有對人生情感光輝的表達,總之,伍德的電影值得深思、回看和學習。
  • 《光陰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以前不懂的,現在懂了
    把《光陰的故事》看完,途中幾度凝噎,感觸很大。花一個下午整理了下自己的情緒,發現其實這也是你我的故事,我們不正是也在上演著自己故事嗎?劇情或許不一樣,但是心情和感悟其實是一樣的。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以前不懂的,現在懂了。1>關於命運茜茜問馮媽:「我要怎麼拼命運呢?」
  • 《西遊記》中的情慾與法律
    紛紜繁多的「西學」論述,或考版本史實,或解作者觀念,或論政治權術,或談宗教心態,鮮有法律視角的剖察,即使有也大都停駐於法理的表層,糾結於律條的枝節。法學家可以從《西遊記》中看見規則,但很難看清規則背後的政治角力和文化深意。  在大眾文化當陽稱尊的時代,法律人必須是一個優秀的故事講述者。
  • 情慾三重門
    電影中的性,多以情慾表達。《白日美人》是1967年的老片,借中產階級女子塞芙麗娜離譜的生活體驗,勾勒出本能被壓抑時,光怪陸離的突圍之路。情慾同罪惡感、恐懼緊緊結合,隱秘而驚悚。影片虛實相間,場景並不連貫,人物表情克制,情節中包含大量的暗示與抽離,產生錯亂的不適感。
  • 情人節必看情慾大片!單身狗慎點
    這齣「霸道總裁」制伏調教「小記者」的遊戲,在粉絲眼中是摩擦生愛的火花,但在影評人眼中更像一場惡俗的情慾葬禮,等待這部電影的很可能會是言詞同樣火爆的驚天差評。本片在當年柏林電影節上著實掀起一陣騷動,關於「情慾場面毫無美感」的詬病更是不絕於耳,更有人聲言,這35分鐘所謂的大尺度,完全難以激發人類對性的憧憬,而更多帶來的是厭惡。就這樣,本片成為了柏林歷史上口碑最糟糕的大獎作品之一。
  • 懸疑與情慾的完美混合體,這片太對味了!
    樸贊鬱最擅長的就是在電影裡糅雜變態的情慾和無法言表的愛戀。情慾拉滿的同時卻不失口碑。更狠的是,樸贊鬱已經從韓國走向了世界,執導了一部眾星雲集的好萊塢電影——《斯託克》Stoker這是一部無法用常規心態去審視的一個片子。裡面的人物沒有一個像正常人。
  • 穿行於象牙塔內外,這是一個關於青春與熱愛的故事
    穿行於象牙塔內外,這是一個關於青春與熱愛的故事 2020-12-25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