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證券旗下債基募集失敗,年內已有20隻基金募集失敗,多數為中小...

2020-11-18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黎旅嘉

近日,東興證券旗下東興臻至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宣告募集失敗。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東興證券今年第二隻募集失敗的新基金。

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基金髮行勢頭強勁,爆款基金層出不窮。儘管如此,仍有少數基金未能達到成立門檻。數據顯示,年內發行失敗的基金數量已經達到20隻。

事實上,包括東興證券在內,寶盈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國融基金等年內有新基金募集失敗的基金公司九成以上為中小型基金公司,凸顯出在「基金大年」背景下,中小型基金公司在發行新產品時所面臨的困境。

業內人士表示,在居民資產配置轉移的大趨勢下,公募基金行業擴容空間值得期待。而中小型基金公司當務之急還是要集中力量打造自己的核心優勢,對市場趨勢做好前瞻性布局,保持初心,聚焦投研能力,聚焦業績積累,注重人才培養等。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捷徑可走,如果投入得當,方向正確且持續,還是能夠突破困局,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

東興證券旗下債基募集失敗

東興證券近日公告稱,旗下東興臻至債券型基金於今年7月13日開始募集,至10月12日募集期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東興臻至基金招募說明書中,該基金的發售募集期為2020年7月13日至2020年10月12日。基金合同生效的條件為自基金份額發售之日起3個月內,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於200人。

資料顯示,東興臻至的擬任基金經理是張琳娜,金融學碩士,12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7年4月至2012年2月任益民基金集中交易部交易員、副總經理,2012年3月至2018年1月任英大基金交易管理部副總經理,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基金經理,2018年1月12日加入東興證券。

進一步來看,張琳娜累計任職時間超過5年,其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為21.73%,但這一任職回報是其在英大基金任職期間所創下。自2018年1月加入東興證券至今,張琳娜共管理過6隻基金(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但最高任職回報僅為7.71%,該任職回報為其2018年6月22日至2020年2月24日管理東興興利債券A期間所創下。

而張琳娜仍在管理的5隻基金中,除1隻貨基外,另外4隻均為債基。截至11月6日,東興興瑞一年定開今年內收益率為4.65%,東興興福一年定開債券今年內收益率為1.58%,東興興財短債債券的A、C份額今年內收益率分別為1.13%、0.87%。東興鑫遠三年定開為今年4月15日新成立基金,截至11月6日,該基金成立來收益率為0.83%。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募集失敗的20隻基金中,12隻為債券型基金。北京某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今年權益市場火熱,債市表現相對黯淡,一些缺乏歷史業績、渠道能力不夠強的基金公司發行新債基時面臨相當大的困難。此前出現公募FOF募集失敗,由於FOF產品主打資產配置概念,產品在倉位等設計上更偏穩健,在今年權益市場火熱的環境下,公募FOF的業績表現不易受到投資者的認同,影響了新基金募集。另外,一些機構定製類產品遇到資金突然發生變化,也就導致發行失敗。

中小公募突圍仍有難度

事實上,東興證券於近日公告稱,2020年3月,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關於核准設立東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覆》,公司設立基金子公司得到核准。東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20年3月17日完成工商註冊登記手續,並於近日取得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至此,東興基金完成設立。這意味著東興證券的基金業務將由原來的部門形式持牌運作,轉為獨立的基金公司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東興臻至已是東興證券今年第二隻募集失敗的新基金,就在今年5月,東興鑫陽66個月定開也曾公告基金募集失敗,而一年內連續兩隻新基金募集失敗還是較為罕見。

此外,在上半年東興證券旗下另外三隻在發新基金也無一例外均公告延長募集期。其中一隻即是最後宣告募集失敗的東興鑫陽66個月定開,而上半年成立的東興中證消費 50 指數還是彼時備受市場熱捧的消費主題基金。

針對上述情況,某公募業內人士就表示,當前行業份額仍在加速向行業龍頭公司集中是不容忽視的事實。隨著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明星基金經理+優秀過往業績已成為代銷機構推送新基金產品和普通投資者認購新基金的必備。但渠道、品牌和歷史業績等的缺失又是多數中小型基金公司在發行新產品時所面臨的共同軟肋。

進一步來看,包括東興證券在內,寶盈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國融基金等年內有新基金募集失敗的基金公司九成以上為中小型基金公司,規模大多在百億元以下,更有少數幾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甚至低於10億元。上述情況充分顯示出,在行業資源逐漸向頭部公司集中的環境下,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環境愈加艱難。

業內人士表示,在居民資產配置轉移的大趨勢下,公募基金行業擴容空間值得期待。不過,目前來看,頭部基金公司在投研、渠道、運營等各方面優勢突出,且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而中小基金公司正面臨成長的煩惱。

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一方面要不斷提升業績和改善服務,贏得銷售渠道和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另一方面,要以平常心進行長期規劃和部署。市場的變化、投資者偏好的變化、銷售渠道的變化,有時候會讓基金公司陷入困境,但有時也帶來機遇。整體來說,中小公司需要尋找到一條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從而突破規模的瓶頸。

相關焦點

  • 申萬菱信聚源寶債券募集失敗 本月第二隻公告募集失敗的基金
    今日,申萬菱信基金髮布公告,旗下申萬菱信聚源寶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因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而未能成立,這也是本月第二隻公告募集失敗的基金,也是本年度第24隻募集失敗的基金。
  • 年內已有24隻基金募集失敗 債券型基金佔比過半
    儘管2020年被稱為公募基金「大年」,但仍有部分基金募集失敗。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年內已有24隻基金募集失敗,其中債券型基金的佔比過半。另一方面,部分基金也面臨清盤風險,截至目前,全市場還有651隻基金規模(A/C份額合併計算,下同)不足5000萬元。
  • 今年首現新基金「閃電」募集失敗,發生了什麼?
    公告提前結束募集又宣布發行失敗,實際募集期只有4天——近日,滬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二級債基發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首隻「閃電」發行失敗的基金。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機構資金爽約所致。數據顯示,在今年債基收益低迷且信用債違約衝擊下,全年清盤和發行失敗的債基數量都位居各類型產品之首。
  • 發行市場「冰火兩重天」 開年首隻募集失敗新基金現身
    剛剛開啟的2021年也不例外,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已有累計超200隻新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正在發行或等待發行。而在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下,受市場因素、產品因素等多方影響,「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已然出現,在新發產品爆款不斷的同時,少數新基的發行之路也困難重重。
  • 債券頻頻爆雷攪亂基金排名戰 巨額贖回、募集失敗成債券基金常態
    Wind資訊顯示,截至11月26日收盤,在債券型基金的年內收益排行榜上,華商雙債豐利兩類份額的淨值增長率分別僅為-26.51和-26.20%,排名居於同類墊底的位置。同時若將不同份額分開統計的話,迄今大約有328隻債券型基金的年內收益為負數,排名首尾產品的業績差大約為60%。
  • 基會|年內21隻基金髮行失敗創「新高」 招商蛇口70億併購項目終止
    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發行失敗的基金數量達21隻,超過2019年全年的數量20隻。其中,有10隻是純債基金,佔比接近50%。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共有2,000餘只基金大方分紅,合計金額1,44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968億元的分紅水平大幅增長。此外,多隻績優基金「閉門謝客」,紛紛公告實施大額限購或暫停申購舉措。
  • 天弘基金推出新基楊超「一拖十二」任職3隻基金業績「告負」
    與此同時,今年首隻僅發行4天就「閃電」宣告募集失敗的基金出現。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共有99家公募機構(包括基金公司、券商、券商資管)累計進行了283次(只)基金自購,總規模達37.14億元,創下自1998年來的新高。2020年還剩下6個交易日,新基發行出現「熄火」。
  • 年內34隻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13隻基金上演「一日售罄」
    新基金的募集速度有多快?《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提前結束募集的34隻基金中,有13隻基金的募集期間僅有一天,有些甚至啟動了配售。科技主題基金出場率極高。《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4日,不同份額基金合併統計,今年以來公募市場上已經成立了99隻新基金,其中有40隻基金的募集期均有不同類型的改動:34隻基金選擇了提前結束募集,佔比高達85%;另有6隻基金選擇了延長募集期,佔比15%;尚未有未達到成立條件或募集失敗的新基金。
  • 年內21隻基金髮行失敗創「新高」 招商蛇口70億併購項目終止
    Photo by Derek Liang on Unsplash2020年以來,在新發基金數量創新高的同時,發行失敗和遭遇清盤的基金也逐漸增多。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發行失敗的基金數量達21隻,超過2019年全年的數量20隻。其中,有10隻是純債基金,佔比接近50%。
  • 方正富邦天璇混合A : 旗下3隻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其...
    方正富邦天璇混合A : 旗下3隻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其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的提示性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24日 08:40:27&nbsp中財網 原標題:方正富邦天璇混合A: 旗下3隻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其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的提示性公告
  • 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
    數據最新統計,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已有233名基金經理離任,而去年同期,離任基金經理人數為217名;全行業新聘任基金經理人數為434名,也高於去年同期。 年內離職基金經理人數最多的公司為嘉實基金,離任基金經理人數為7名,其中不乏在公司任職年限超過9年的老牌基金經理。 其中,邵秋濤在嘉實基金的任職時間最長,於2006年12月加盟嘉實基金,歷任公司高級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CIO兼股票投資部總監。最早任職基金為2010年11月25日,而離任基金經理為2020年6月3日。他在嘉實基金的任職年限達9.5288年。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從認購情況來看,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將私募基金產品作為理財的首選之一。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以不同資金量認購私募基金產品,年內合計資金超15億元,購買了17家私募機構的20隻產品,較去年認購金額大幅提升。   4、今年以來23隻基金募集失敗,債券型基金佔比近六成   2020年被認為是基金髮行「大年」,但仍有部分基金募集失敗。
  • 工業ETF :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修改旗...
    工業ETF :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修改旗下41隻公募基金基金合同及託管協議並更新招募說明書及摘要 時間:2020年01月10日 17:33:03&nbsp中財網 原標題
  • 博道基金祭出新混基 張建勝高凱「新手上任」管理首隻基金
    在2020年這個公募基金「大年」,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規模一路高歌猛進,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恆強,與此同時,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沒有新成立的基金,也有不少基金面臨募集失敗或慘遭清盤的窘境。值得注意的是,MSCI指數公司在美東時間12月15日發布聲明稱,決定把10隻中國公司股票從全球可投資指數系列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而熱火朝天的基金髮行市場並未因為年末將至而降溫。
  • 匯安基金副總經理加一,總經理劉強上任近四月,旗下8隻基金仍存清盤...
    旗下多隻「迷你基」,8隻基金面臨清盤危機 Choice數據顯示,匯安基金成立截至2020年12月25日,旗下基金44隻(份額合併計算),其中8隻基金面臨清盤危機。8隻基金分別是:富時中國A50ETF、匯安鼎利純債A/C、匯安豐融混合A/C、匯安豐益混合A/C、匯安核心成長混合A/C、匯安嘉盛純債債券A/C、匯安趨勢動力股票A/C、匯安資產輪動混合。
  • 公募基金年度排名倒計時,農銀匯理包攬前五名三席
    光彩熠熠的同時,農銀匯理旗下農銀匯理金碩債券宣布發行失敗,而該基金在2019年3月就已獲得證監會批文,經歷一次變更後於今年3月開始著手發行,9月11日正式開始募集,12月11日公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截至12月11日,年內「翻倍基」數量為11隻,冠軍由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佔據,年內上漲123.68%,第二名至第四名均由農銀匯理包攬,分別為農銀工業4.0混合、農銀新能源主題、農銀研究精選混合,年內淨值漲幅分別為119.78%、117.77%、112.43%。另外七個席位被工銀瑞信和諾德基金拿下,其中第五名、第八名至第十一名均來自工銀瑞信。
  • ...嘉合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嘉合中債-1-3年政金債指數A : 嘉合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時間:2021年01月15日 13:10:29&nbsp中財網 原標題:嘉合中債-1-3年政金債指數A : 嘉合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 年內新基金募集金額3124億元 同比大增272.67%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王明山不出意外,2020年又將成為一個新基金髮行的「大年」。事實上,眾多投資者拿出的「真金白銀」遠不止3124.07億元,背後還有眾多爆款基金紛紛啟動了配售,如睿遠均衡價值一日賣出1223億元,但最終募集規模僅有60億元。《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選擇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有91隻,其中有13隻均根據基金髮售公告啟動了按比例配售。
  • 債基再現一日告罄!債市接下來怎麼走?投資者如何配置債券基金?(附...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全市場共有50隻債基在發行中,其中,跨年發行的債基為4隻,3月以來發行的有20隻。3月11日至18日,淳厚中短債、西部利得聚泰18個月定開債、易方達裕富等4隻債基將入市。公開數據顯示,興銀匯悅一年定開債3月3日開始募集,僅兩天結束募集,募集截止日由6月2日提前至3月5日。國金惠安利率債3月2日一日售罄,原定募集截止日為3月13日。中銀澳享一年定開債3月3日一日售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6月2日提前至3月3日。  據了解,一日售罄的債基主要由機構資金配置。
  • 「債券女王」空降掌舵新華基金,爆款權益時代重債輕股或舉步維艱
    根據成立公告,該基金實際的募集份額約為15.37億份;考慮到年內爆款頻出和百億基金頻現的背景,剔除產品成立時點恰逢股市回調的因素,基金的募集成績也只能用平淡無奇來形容。同時,該基金是公司年內迄今惟一的權益新品。除去權益類產品外,從年內公司整體發行看,新華基金今年的情況也是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