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新兵連」畢業了

2020-12-27 網易新聞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新兵們開展刺殺訓練。

12月初,膠東半島寒意正濃。清晨,一陣刺耳的防空警報打破了營區的寧靜,正沉浸在夢鄉中的新兵韓鎧帆迅速起床,和其他戰友一樣,快速打好背囊、穿戴裝具、拿起鋼槍……不到15分鐘,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的新兵們身著海洋迷彩服,每人攜帶重約30公斤的裝具,在操場集結完畢。經戰鬥編組後,部隊向指定地域徒步機動,該基地2020年新兵綜合演練考核正式展開。

3個月前,海軍數千名新兵來到該基地開展新兵訓練。今年的新兵中,大學生新兵比例超過80%。在這裡,經過近3個月的磨礪淬火,新兵們順利通過了隊列基礎、戰術、刺殺、格鬥、射擊等七大模塊近30個課目的訓練考核和政治理論學習,這些95後、00後新兵曬黑了臉龐,褪去了青澀,烙下迷彩印記,完成了由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

「你一個北大學生,為什麼要當兵」

「前方150米處,發現武裝敵特分子,各區隊分組進攻……」綜合演練機動途中,考核組依據地形特點隨機出題,並現場進行打分。作為新兵副班長的韓鎧帆帶領班裡成員穿山林、越溝壑、破「敵情」,順利通過了所有考核內容。

在新兵營裡,與眾多的00後戰友相比,23歲的韓鎧帆不算年輕了,他的軍旅夢也做了很久。

2014年高考後,非常渴望參軍入伍的韓鎧帆在高考第一志願上寫下了「國防科技大學」的名字。遺憾的是,視力手術恢復時間不夠半年,讓他參軍入伍的夢想沒有成真。

2020年,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韓鎧帆嚮往軍旅、渴望榮光的信念更加堅定,他放棄了穩定安逸的央企崗位,穿上海洋迷彩服,來到讓他魂牽夢縈的軍營。

像韓鎧帆一樣,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今年的新兵中,不少是知名高校學生。

走出高鐵站,坐上開往軍營的大巴車,女兵楊曉丹眼睛看著窗外,夢想中的軍營越來越近。「你一個北大學生,為什麼要當兵?」頭頂北大學子光環的楊曉丹,經常會被這樣問。她總是微笑著回答,「因為我喜歡大海,喜歡《我愛這藍色的海洋》這首歌。」

實際上,中斷學業參軍並不是楊曉丹頭腦發熱的衝動之舉。她對綠色軍營的了解最早是校慶活動中,學兄學姐們講述自己參軍報國的故事,他們的「熱血青春」對楊曉丹觸動很大。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將近9個月的楊曉丹並沒有虛度時間。她在老家村委會做志願者,同時還參加了線上一對一對接湖北小朋友的教學活動。了解到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此次戰疫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楊曉丹入伍的想法更加堅定。

參加新兵綜合演練的迷彩隊伍裡,還有來自天津師範大學的女兵張一然。她家連續四代都有人參軍,太姥爺曾在原54軍服役,參加過錦州戰役、天津戰役、渡江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戰爭。奶奶也投筆從戎,隨部隊在毒蛇野獸出沒的深山密林裡採礦石、挖山洞。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老一輩的從軍故事激勵著張一然在軍營裡追尋自己的青春夢想。

在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新兵宋科科是一名「老兵」。他曾是武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隊某支隊的一名特戰隊員,經歷過「魔鬼周」極限訓練。2018年9月,宋科科離開生活了兩年的軍營,退伍返校繼續完成學業。

「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部隊嚴明的紀律讓他學會了服從管理,艱苦的訓練磨礪出頑強的意志,優良的作風讓他懂得令行禁止……退伍以後,那段難忘的軍旅歲月猶如電影般一幀一幀在他的腦海裡反覆播放。今年大學畢業後,宋科科便「二次入伍」重返軍營,繼續自己的軍旅夢。

「這次3公裡我一定能夠及格」

「我方出現傷員,迅速採取救援……前進。」考核組一聲令下,楊曉丹身著戰鬥裝具、攜帶自動步槍,在判斷風險並清除周邊「威脅」後,快速通過低樁網,向「傷員」機動實施救援。

「1分23秒。」聽到考官看著手中的秒表讀出了時間,滿臉灰塵的楊曉丹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每次站在低樁網前,她都有些「畏難」。但當臥倒準備,聽到「前進」口令時,楊曉丹又會毫不猶豫拼了命地往前爬。

有一次訓練,新兵們突然問到爬戰術的問題,班長劉雪偉直接在地板磚上給大家演示臥倒以及低姿、高姿和側姿的動作,乾淨利索的女軍人形象深深刻在了楊曉丹心中。

英姿颯爽的老班長也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戰術成績合格後,撐著槍站起來,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覺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戰士,那天的夕陽看上去好美。」聽著班長的講述,楊曉丹下定決心,自己也要成為那樣的戰士。

無數次咬牙踉踉蹌蹌地往前跑,無數次為了提高1秒的成績,在障礙上來來回回爬了一遍又一遍,手肘磨破皮,膝蓋撞得青紫,手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一個個小傷口,細數它們,楊曉丹忽然覺得很踏實,那是她努力的證明。

「班長,這次3公裡我一定能夠及格。」3公裡考核前,楊曉丹信心滿滿地對班長說。

一圈、兩圈、三圈……班長站在跑道旁邊大聲為她加油吶喊:「楊曉丹,你答應過我的,你記著啊!」最後一圈衝刺下來,成績是16分58秒,及格了!衝過終點線聽到報時,楊曉丹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我看過你寫的那篇文章。」「沒想到你也到部隊來了。」和楊曉丹同為北大學生的王心儀,剛到部隊就被戰友們團團圍住。

2018年,王心儀以707分的優異成績考上北京大學,無數網友被她所寫的《感謝貧窮》一文打動,更被她的故事感動。參軍來到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新兵連後,王心儀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疊被子。

「王心儀,你的被子怎麼回事?長度對嗎?再去好好量量!」「豆腐塊」疊了一遍又一遍,重複得王心儀心裡有些不耐煩。當天給家裡打電話,提到疊「豆腐塊」忍不住想吐槽幾句。

直到有次聊天時,媽媽突然對她說,「你弟弟最近起得可早了,吭哧吭哧地鼓搗他那個小被子,說也要像姐姐那樣把被子疊得和豆腐塊一樣方方正正。」

那一刻,王心儀忽然感覺肩頭的責任重了起來,也開始明白了疊被子的意義,「從穿上這身迷彩藍開始,我的軍容風貌、一言一行都不只代表個人,更代表人民海軍、代表著人民子弟兵的形象。」王心儀說,疊被子看起來是小事,卻是鍛鍊自我、邁向優秀的重要一步,踏踏實實把每件小事做好,才能離自己的小夢想、離強軍的大目標越來越近。

崎嶇的山路上,新兵綜合演練的隊伍裡還有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的新兵李寶聰。他曾在河南嵩山塔溝武校習武3年,多次在各類比賽中摘金奪銀,還登上過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

初入軍營的李寶聰有些不適應,他以為新兵連都是「刀光劍影」「舞槍弄棒」的生活,沒想到卻是三點一線的固定生活模式和「枯燥乏味」的訓練內容,這個生性好動的大男孩備感失落,慢慢便有了不服管教的「刺頭兵」名號。

巨大的落差使李寶聰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但武校多年未有敗績的他,絕不允許自己當「逃兵」。

過了沒多久,訓練隊要在新兵基本格鬥訓練間隙開展「拳王爭霸賽」,李寶聰覺得這是一次嶄露頭角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新兵班長張振升與身材魁梧的李寶聰比起來顯得單薄瘦弱,在體重上更是差了整整20公斤,李寶聰根本沒有把張振升放在眼裡。

但「久經沙場」的張振升沒有給李寶聰機會,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靈活的身法令李寶聰數次「敗北」。李寶聰嘴上說著「不服」,內心深處充滿了挫敗感和困惑。

在第二天的硬拉六角槓鈴力量比拼中,李寶聰以為是個翻盤的機會,他的最終成績為90公斤,而老班長們輕鬆拉起了130公斤,看著老兵們優美的肌肉線條、魁梧的身材,李寶聰內心羨慕不已。

「看看老班長們,沒有艱苦的訓練哪能提起這樣的大重量,怎能有這一身的肌肉?」新兵連指導員的一番話解開了李寶聰的「思想疙瘩」。

接下來的訓練中,李寶聰開始加班加點苦練,用他的話說就是「把簡單的動作練到極致就是絕招,我一定可以的」。幸福之花終被汗水澆開,在訓練隊舉行的「挑戰極限夢向深藍」刀鋒戰士比拼中,李寶聰獲得「單槓王者」稱號。沿著紅毯走上臺領獎時,戰友們的掌聲、喝彩聲響起,笑容在他臉上燦爛如花。

「替班長把這身軍裝穿好」

「紅旗飄舞隨風揚,我們的歌聲多嘹亮,人民的海軍向前進,保衛祖國海洋信心強……」激昂奮進的《人民海軍向前進》歌聲飄蕩在空中,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歷時13個小時的結業「大考」終於圓滿結束,10餘個演練課目輪番操演,充分檢驗了新兵們的訓練效果,硝煙燻制的「畢業證」讓大家備感光榮。

「到高山海島去,到艦艇部隊去,到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回到營區,面對鮮豔的軍旗,新兵們舉起右拳莊嚴宣誓。3個月新兵連的日子漫長而又短暫,面對「下一步怎麼辦」的思考,新兵們的回答充滿了對揚帆遠航的無限憧憬。

「當海軍就得上艦呀!」在新兵張一然的印象中,「浪花白」只有馳騁在萬裏海疆才算是找到了歸宿。上艦,這個鏗鏘有力的詞語背後是守衛祖國海疆的責任與時刻備戰打仗的意識。對於張一然來說,這是家族榮耀的傳承,是夢想和個人價值的實現,更是應盡的本分。

3個月新訓已經結束,新兵們將下連加入戰鬥序列。在蓋達組織的海軍「紮根海疆、建功大洋」先進事跡宣講團巡迴宣講中,「AIP技師」肖海生、「南沙守礁人」姚文武、「愛裝精武」李念國、「水下尖刀」周忠河等5位老班長把自己在部隊一步步成長、成才的故事,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

王心儀在與老班長的面對面交流中,更是深受鼓舞,「只要穿得動這身潛水服,我就一直幹下去。能在潛水崗位上多做一點,再苦再累也值得!」班長的話,她記在筆尖,更記在了心頭。

「新兵連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卻在這些零散細碎的日常中各自撿拾起屬於自己的改變與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成為勇敢、成熟、堅毅的女軍人是王心儀的目標。「幹一行就愛一行,當兵就要當好兵……夢想遙遠,眼下才是你要走的第一步。」看著「兵王」對自己的勉勵,王心儀對未來充滿無限嚮往。

李寶聰的軍旅夢是被班長「點醒」的,又被班長升華。在不久前舉行的軍旗告別儀式上,從軍16年的班長李守兵淚如雨下,這位鋼鐵硬漢對軍營的留戀超過了李寶聰的想像,「替班長把這身軍裝穿好。」短短幾個字結結實實烙進了李寶聰心中。「班長是新兵的鏡子,新兵是班長的影子」,李寶聰早就把班長當做追趕目標,誓要把這份深沉的愛繼續傳承下去。(王遠方 宋功臣 文並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新兵連印記
    11月23日,550名北上新兵開始出徵。②新兵從縣城坐汽車到博興縣火車站,然後坐悶罐列車北上。悶罐車廂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大鐵罐,四面空空,沒有電燈,我們當時用蠟燭和接兵連長的手電照明。窗戶既少又小,離底面太高,車廂內很暗。車門是推拉的,用鐵鏈拴在車廂上,只留著一條縫,用來採光或解手。車廂裡很冷,我們穿著絨衣、棉衣、皮大衣,戴著皮帽子還覺著冷。
  • 2020,三軍新兵「畢業」,請檢閱!
    感受一下「陸海空」新兵們的訓練現場吧→海軍 → 2020年度新兵「畢業」,請您檢閱!方隊隊形變換刺殺操等新訓科目演示一招一式盡顯新戰士勇猛無畏敢打必勝的戰鬥作風再過一周他們即將下連正式開啟新的軍旅生涯中部戰區空軍某新訓旅組織新兵進行手榴彈實投訓練。新兵們在軍旅生涯「第一投」的緊張刺激中,感受硝煙洗禮的榮耀與成長。
  • 2020年新兵下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望周知
    2020年秋季入伍的新兵,已經陸續安排下連,陸軍是6個月,其他軍兵種還是原來的3個月。新兵下連之後,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轉折點。2020年新兵下連,將迎來4大「機遇」和2大「挑戰」,新兵和家長有必要了解。
  • 新兵下連,想留部隊長期發展,有4條發展途徑,新兵和家長鬚知
    2020年秋季入伍的新兵,即將安排下連,新兵下連之後即將迎來第二個「適應期」,下連之後就和老兵一起生活,一起訓練,一起成長,一起肩負起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軍人的社會地位在不斷的提升,軍人已經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 新兵下連24小時!
    新兵下連24小時!更暖的是,有的連隊老兵用心書寫了寄語,放在漂流瓶裡,掛在每名新兵的床頭;還有的連隊組織拍攝了新兵下連第一張全家福,放進連史展櫃……
  • 參軍入伍的新兵,在這5方面「下功夫」,新兵連就能夠脫穎而出
    新兵初入軍營,先要經歷軍旅生涯的第一階段,那就是新兵連,想要在新兵連「脫穎而出」,可在這5方面下功夫,新兵和父母須知。一、內務方面下功夫。一個連隊內務的好壞,就能反映出這個連隊的作風是否過硬,同樣一個的內務標準就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風貌。
  • 你們期待已久的新兵「畢業大考」來了
    你們期待已久的新兵「畢業大考」來了 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 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 近日,海軍航空大學某訓練基地
  • 新兵在訓練期間,父母能否去新兵連探望?連隊幹部一般這樣接待!
    對於新兵父母到到連隊探望,部隊沒有明令禁止,有的團以下部隊只會針對新兵連臨時發文,或者教育新兵最好不要來部隊探望等,既不鼓勵也不反對。不過,對有思想問題、新兵連反覆做思想工作都不見成效的新兵,有的帶兵幹部打心底還是希望父母能夠到連隊來一下,共同做好新兵的思想工作。
  • 新兵連生活想順當,這樣做不算餿主意,很多新兵都是這麼過來的!
    新兵連生活想順當,這樣做不算餿主意,很多新兵都是這麼過來的!只要當兵入伍,新兵連生活是剛入伍新兵的必修課。在這些日子裡,很多新兵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適應不過來,主要在於對生活環境的不熟悉,以及突如其來一種新的生活,而且是高強度的。新兵連生活四個小建議,這樣做不算餿主意,很多新兵都是這麼過來的。
  • 大學生參軍入伍,新兵連考核不合格怎麼辦?
    現在很多大學生,體能素質都不怎麼樣,很多大學生都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參軍入伍之後,新兵下連考核不合格怎麼辦?新兵連是提升體能的重要階段。新兵剛入伍的時候,每個人的體能都差不多。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比高中生要差一點,可能是因為年齡大的原因,或者是上了大學之後熱衷於學業、談戀愛、打遊戲、勤工儉學、考研等缺少鍛鍊所導致。
  • 【高清組圖】武警曲靖支隊:新兵下連奔赴新的崗位!
    新兵下連奔赴新的崗位   三個月的摸爬滾打  三個月的淬火加鋼  三個月的風雨兼程   新兵下連奔赴新的崗位   他們披荊斬棘,砥礪奮進  從「小鮮肉」到「男子漢」   新兵下連奔赴新的崗位   如今  新兵結束了歷時三個月的新兵連訓練大考  即將奔赴新的連隊迎接新的挑戰
  • 人手一份「入職推薦信」,新兵一下連就有「成長路線圖」
    第七十五集團軍某旅為新戰士成長成才創造條件,縮短下連後的過渡期和適應期——信息交接表,助新兵早日成才
  • 新戰友日記|告別亦是啟程(上)——告別新兵連
    告別新兵連昨日清晨,伴隨著起床號音新兵連的最後一天開始了再一次將自己的行李拿了出來整理著自己的物品突然間,離別的愁緒湧上了心頭三個月的新訓時光一起摸爬滾打,一起揮汗如雨讓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轉眼間,新兵連的餘額已用盡我們也要告別新訓三個月的生活告別一起患難與共的同年兵戰友去開啟軍旅生涯新的徵程
  • 故事來啦——齊齊哈爾網絡劇《新兵連軼事》開機嘍
    由齊齊哈爾無疆影視傳媒公司製作的網絡喜劇《新兵連首部反映現實軍旅生活的佳作《新兵連軼事而這部網絡喜劇《新兵連軼事》,則在選題、情境、置景及設計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新兵連軼事》是一部「爆笑」的《新兵連軼事》的順利開機,得到了武警齊齊哈爾支隊、金鳳凰溫泉度假酒店、齊齊哈爾檢察院培訓中心、水師溫泉度假村、龍安橋國家溼地公園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 《戰旗美如畫》看「平型關大戰突擊連」劉鑫的新兵成長日記
    本期講述的是「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最小戰士劉鑫,看他如何從稚氣懵懂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營鐵血硬漢。使命與擔當!新兵特殊的「成人禮」入伍6個月的劉鑫思維敏捷,動作靈活,敢打敢拼,並列機槍結合分解成績排名全連第一,防毒面具脫戴更是以1秒的速度震驚全場,一舉打破全旅紀錄。
  • 雙胞胎兄弟一起應徵入伍,把新兵連生活寫成歌
    雙胞胎兄弟一起應徵入伍,把新兵連生活寫成歌
  • 新兵下連六十天,嫩肩漸漸挑重擔
    在我們老家,大家比較喜歡吃海鮮,喝煲湯,吃清淡的粵菜,下連後有一段時間因為飲食不適應,常常想家。連長指導員了解到了這個情況,主動要求炊事班調劑夥食,還多次找我談心交心,兩個月後,我逐漸適應了川菜的麻辣口味,更珍惜連隊這份特別的溫暖。
  • 這倆「新兵」有話說
    「任命盛佳偉,為新兵四連一排二班代理副班長;任命張順嬋,為新兵三連一排三班代理副班長。」9月19日,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新兵團團長李剛宣布完命令後,新兵營就炸開了鍋。這兩名新戰士何許人也?為何剛入伍就當副班長?新兵營教導員賴軍告訴筆者,這兩名副班長都是二次入伍的「老兵」。9月20日上午,烈日當頭,新兵營正在組織隊列訓練。
  • 誰還不是個有故事的新兵……
    新兵李沁妍的爺爺和父親都曾是老兵,在父輩的影響下,新兵李沁妍從小就有一個軍旅夢。 新兵周杰曾作為學校徵兵宣傳工作組的成員,前往中朝邊境的一個邊防團參觀採訪,從此冰雕連精神便深扎進他的心裡。
  • 新兵立功!
    「新兵李書雨榮立三等功了!」日前,在先鋒勁旅一條關於新兵立功的消息不脛而走。入伍百天就立三等功,這個新兵有啥能耐?最終,新兵李書雨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登榜首。李書雨身體素質好,曾以體育分數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蘇州大學。由於對軍營的嚮往,去年9月參軍入伍。來到部隊後,本以為受過專業體育訓練的他能很快「出人頭地」,可理想與現實差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