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作為家喻戶曉、富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豪俠,其跌宕的生平歷來是電視劇熱衷翻拍改編的素材。
作為一名八零後,我看的第一版霍元甲便是81版,由黃元申、梁小龍領銜主演的《大俠霍元甲》,猶記得當時內地電視劇類型還不像現在這樣繁多,武打片幾乎沒有,所以,這部劇從香港引入之後,憑藉精彩的武打場面與深厚的愛國情結令內地觀眾耳目一新,造成萬人空巷的壯觀場面,掀起觀看武打片的風潮。不僅如此,片尾曲《萬裡長城永不倒》被歌手葉振棠唱得盪氣迴腸,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經典。凡此種種,在所有「霍元甲」電視劇中它的評分是最高的,達到8.3分。其後,不乏有翻拍改編之作,比如,2001年趙文卓版《新霍元甲》、2007年鄭伊健版《霍元甲》,雖然,它們的收視率也很高,但都無法與81版相媲美。
81版《大俠霍元甲》
今年,在萬眾期待中翻拍改編版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上映,這部劇自帶熱搜效應,未播先火,它有著三大無與倫比的優勢:一、與81版《大俠霍元甲》同名,情懷滿分;二、由資歷很深的武打明星趙文卓扮演霍元甲,家喻戶曉的武打童星釋小龍扮演陳真,同時,由老版霍元甲及陳真的扮演者高雄、梁小龍做配,陣容可謂強大;三、劇集由央視播出,質量足以得到保障。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該劇自播出後差評連連,評分居然一路跌至6.4分,成為所有「霍元甲」電視劇中評分最低的一版,令人跌破眼鏡。
新版《大俠霍元甲》
這部劇真有那麼差勁兒嗎?
在我看來,非但不差,甚至比之前所有的「霍元甲」電視劇的藝術水準都要高,退一萬步講,央視挑劇的水準肯定不會低到哪兒去。
既然如此,反響為何不好?
我認為觀眾在打分時不夠理智,多少有些情緒化。
今天就來客觀分析分析這部劇到底是「精品」還是「糟粕」。
|觀眾不待見這部劇的根本原因:看得不爽
這種不爽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主角人設沒有之前的版本完美;二是劇情太慘。
對比之前的「霍元甲」電視劇,它們有個共性:
1、在這些劇中,「霍元甲」基本上都是深明大義、慷慨豪俠的美好人設。
2、這些劇大都採用觀眾最愛看的爽劇套路,即百分之八十的劇情主角都是在痛扁大反派(洋人)或者在痛扁大反派(洋人)的路上。
可新版《大俠霍元甲》卻進行了顛覆:
1、在人設上,編劇把霍元甲寫成了一個有點迂腐的人,他耿直,教條,守舊,辦事瞻前顧後,畏手畏腳、,一點兒也不符合大家心中那種快意恩仇的大俠形象;
新版霍元甲在人設上不太完美
2、在劇情設計上,霍元甲簡直就是個苦情戲的男主,屢次被清廷鷹犬算計,被洋人陷害,不僅弄得家破人亡,甚至被逼得差點連飯都吃不上,可他居然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四處躲藏,連家仇都不敢報,令人氣悶他太過膽小。
新版霍元甲對大反派一忍再忍
這也就不難理解觀眾為何如此不待見這部劇了——劇情的不爽實在是讓人憋屈呀。儘管如此,評價一部劇的好壞,絕不能只靠主觀情緒,還要從電視劇藝術的角度去評判。其實,新版《大俠霍元甲》的藝術成就要遠超其他版本,下面就聊聊這部劇到底好在哪裡。
|回歸現實,真正將人物融於他所處的歷史時代,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霍元甲
在其他版本的「霍元甲」電視劇中,導演為了讓觀眾看得爽,在塑造人物時都刻意淡化歷史背景對角色的限制,讓霍元甲具備了很多現代人才有的前衛思維,以便凸顯他身為一代宗師的開明、睿智。然而,這麼做的弊端就是使人物「懸浮」、「失真」。
再厲害的大英雄也很難脫離自身所處的時代去思考問題,當然,他的思想可能會隨著新事物的滲入而不斷改變,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絕非一蹴而就。具體到新版《大俠霍元甲》中,很多觀眾看完後認為霍元甲毛病太多:
他軟弱。清廷鷹犬呂四鷹屢次欺凌他,甚至差點兒給他滅門,可他卻不敢反抗官府,而是攜一家老小逃入深山隱居,結果,窮得飯都吃不上;
霍元甲為躲避清廷鷹犬追殺窮得連飯都吃不上
他迂腐。徒弟高奇為救他殺人,可他非但不感激,還將高奇逐出師門;
霍元甲將高奇逐出師門
他頭腦簡單。一再被薛知縣的假仁假義誆騙,卻連續被算計了兩次。
霍元甲連續被薛知縣騙了兩次
可如果結合時代背景去想,就會發現這一切其實是合理的:主人公看似頭腦簡單、不近人情,實際上,他身上卻彰顯著那個時代我國俠士「精忠愛國」、「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之所以屢屢碰壁,並不是他的問題,而是晚清世風日下,道德崩壞,人心不古所帶來的惡果——這就好比一個好人用很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可惜他身邊的人全是壞蛋,於是,導致此人的行事作風顯得不合時宜,這肯定不能歸罪於此人,而是大環境的問題。因此,脫離時代背景評價劇霍元甲這個人物是不客觀的。
|更深刻地詮釋「俠義精神」:「俠」字背後是沉甸甸的責任,想要成「俠」要付出常人難以承受的代價
我們所理解的的俠客通常都是那種快意恩仇,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做派。很多武俠小說、武俠影視劇也都按照這個模式來描寫「俠」。可這種「俠」卻是懸浮的,其最大的bug在於:這些「俠」似乎都是遊手好閒、沒有家庭、不怕惹禍的光棍,他們殺人只憑個人好惡而非依據法律,最重要的是他們一點也不怕被官府追捕,殺完人後一身輕鬆,該幹嘛幹嘛,也沒人去管——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如果做大俠可以這麼任性,那麼,這個「俠」的稱呼未免太「輕」了。
之前的「霍元甲」電視劇,便存在上述問題,削弱了現實因素對主人公的制約,以便凸顯那種所謂的「俠」。而新版《大俠霍元甲》的亮點則在於:把「俠」字拉回地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平凡卻又偉大的俠客人生。
劇中的霍元甲不再是一個獨行俠,而是拖家帶口的普通人,上有父母需要孝敬,下有徒弟需要撫養,所以,他每次熱血上頭,想懲奸除惡時都要考慮對身邊人的影響。 儘管有如此多的顧慮,但在大義面前,霍元甲仍然捨棄小我,挺身而出:
為了還愛國俠客大刀王五全屍,霍元甲不顧父兄反對,毅然赴京,率眾在朝廷鷹犬手中奪下大刀王五的人頭,其後果就是得罪了心狠手辣、睚眥必報的呂四鷹,慘遭滅門,不得已攜一家老小躲到深山老林隱居度日,過上了食不果腹的生活;
霍元甲不顧父兄反對去救大刀王五
機緣巧合,霍元甲好不容易獲得朝廷官員薛學的賞識,被派去押送一趟官鏢,只要不出什麼亂子就能獲得豐厚的報酬。可當他發現這些官鏢是大煙後,毅然冒著得罪薛學的風險,把此事報官,並在沙狼、沙燕兄妹的幫助下燒掉了大煙。其後果就是得罪了道貌岸然的狗官薛學,被薛學算計,使得他的小徒弟被呂四鷹的手下打死,其本人則是不幸落入了洋人的牢房,被折磨得生不如死,還被注射了嗎啡。
霍元甲得知中計後告狀,控訴鴉片誤國害民
劇中,霍元甲每次行俠仗義都伴隨流血、犧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乃至最後付出自己的生命。很多人於心不忍,大罵編劇,殊不知正是這些沉重的代價,才反映出霍元甲「俠義精神」的可貴,貴就貴在他生在汙濁的亂世中,屢次為維護大義受挫,卻仍堅守自己的做人原則與道德底線。貴就貴在他明知必死,卻拒絕明哲保身,為民族復興而犧牲小家,成全大家的偉大愛國情懷。
霍元甲為守護家國大義而犧牲
所以,新版《大俠霍元甲》是真正將「大俠」二字刻入了骨子裡的電視劇,就憑這點,從藝術的角度講,它絕對值得高分評價。
結論
新版《大俠霍元甲》的獨到之處在於:將主人公切實放在了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中,讓他在歷史的滄桑流變中歷經磨難,最後,找到前行的方向。這樣做的好處既使人物貼近現實,同時,也能通過人物在黑暗年代的處處碰壁,來揭露封建清王朝的腐朽以及侵略者的殘暴,反映當時人民身處水深火熱中的嚴酷現狀,使我們對霍元甲思想的蛻變與練武強國的志願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所以,我們絕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衡量他的價值取向。
與此同時,新版《大俠霍元甲》通過霍元甲為堅守大義而落得家破人亡的不幸遭遇,以及其雖屢遭打壓,但依然不屈服黑暗勢力、為民族自強而奔走呼號的精神。讓我們看到「大俠」這個稱呼並不簡單,它意味著你要承擔更重的責任,意味著要你要付出很多常人難以承受的代價。
最後,希望大家能以更理智的眼光去審視新版《大俠霍元甲》這部藝術作品以及其傳遞的俠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