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部漫畫可以連載超過25年?
2019年,《名偵探柯南》正式進入漫畫連載的第二十五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漫畫界常青樹。從前筆者比柯南還小,現在比新一還大,觀眾換了好幾批,死神小學生也脫離了二次元,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
一浪高過一浪的劇場版票房,從貼吧撕到微博的cp黨爭.時間並沒有讓《柯南》像其他漫畫一樣走向過氣,反而熱度越來越高。但在劇情的倒退和人設崩壞頻頻出現的當下,《柯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漫畫原作者青山剛昌,品質下降肯定是作者的問題嘛!「青山剛昌是否江郎才盡了?」成為了津津樂道的話題,「喪失初心」「搖錢樹」等罵名更是一直圍繞著他。
但《柯南》早已不再是一本漫畫。演變成動漫大IP的它,如今林林總總的成敗,絕非一人所影響。
《柯南》的誕生,只是《少年SUNDAY》的出版社小學館為了和當時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對打而準備的同類型企劃。
青山坦言一開始沒想過長篇連載,連載三年後他甚至和助手跑到拉斯維加斯狂歡,因為不想畫了。那時拉住他的是《引爆摩天大樓》劇場版的消息,學生時代熱愛電影的青山欣喜若狂,他從未想過可以在大熒幕看到自己的作品,停止連載的事也就拋之腦後了。
糅合了推理和戀愛喜劇的《柯南》,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歡迎。除了APTX4869這一帶有科幻色彩的毒藥,《柯南》的劇情可謂緊扣現實,貫徹了本格推理四字。
為了避免被挑出bug,青山的家裡堆著滿滿當當的各類資料,不僅有推理小說,還有各地風土人情和各領域專業書籍。連載《柯南》後,他的睡眠時間也大大減少,以至於後期積勞成疾。一系列的努力確實得到了成效,1996年1月,累積了人氣的《柯南》動畫版正式開播。
《柯南》動畫的靈魂人物兼一代導演兒玉兼嗣在第一集重置版的採訪中提到:「我們是想做面向年輕母親的動畫的,想讓母親和孩子能一起看。」
誠然,《柯南》承包了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但它同樣帶給了觀眾許多美好的記憶。
最初的劇情發生在世紀末,人心動蕩,日本的泡沫經濟破滅、犯罪率提升等問題催生了動畫中的情節,為其添上了時代特有的驚悚。而在沒有手機的年代,打電話還要跑去電話亭,沒有簡訊只有一遍遍重複的座機錄音。柯南在樓下電話亭打電話給小蘭的場景,宛如兩人隔街相望,竟有一種特殊的浪漫。
隨著千禧年的到來,《柯南》逐步邁入了清新的日常風格,畫風越來越精緻,但精彩的案件和細膩的感情線依然不變,牢牢抓著觀眾的心,質量之高讓幾乎所有觀眾都能舉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集數和角色高光。許多沒有接觸過推理作品的人正是因為它第一次感受到了這份樂趣。
「我不害怕等待,因為等得越久,見到的時候就越幸福。」
這句小蘭在《迷宮的十字路口》中的臺詞,道出了廣大柯迷曾經的心聲。可等待換來的,卻是漫畫拖更動畫注水。
經典變成雞肋,卻依然不能完結。
最明顯的就是赤井秀一這個人物,曾經他的身份可以用幾百集鋪墊,而現在自己假死不夠,還要把一家子都帶上來沒完沒了。「永不完結」這一句高燃的口號,變成了詛咒。
十幾年後《柯南》裡的所有角色都用上了智能機,舊時代的符號伴隨著肥頭大耳的畫風永遠被留在了過去,一同被拋下的還有《少年SUNDAY》的輝煌。
《少年SUNDAY》曾經是僅次於《少年JUMP》、《少年Magazine》的日本第三大動漫雜誌。然而當前者依然坐擁大量人氣作品的時候,《犬夜叉》《四葉遊戲》的完結讓《少年SUNDAY》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窘境。
為了保住雜誌的地位,《少年SUNDAY》出版社小學館已經不能允許《柯南》完結。過長的連載不僅使劇情崩壞,也消磨掉了情懷。小蘭的手機從直板到翻蓋到智慧型手機,直板是新一送給她的,而翻蓋手機和她的睡顏一起被留在了柯南的手機裡。這些都消失了。
無法在任何時代停留的《柯南》就像一塊浮木,除了偶爾的精彩,已經變成了無休止重複以前的套路、無休止洗白酒廠成員、無休止消費人氣角色的死循環。
只要想畫,可以永遠畫下去,宛如沒有生命力的殭屍支撐著一本沒落的雜誌。
這樣的場景,興許只有出版商喜聞樂見吧。
如果要問《柯南》是什麼時候走向了衰落,劇場版給出的答案要比TV動畫早很多。2012年左右,TV動畫尚有倫敦篇、列車篇等後期精彩劇情,《沉默的十五分鐘》卻把所有人的臉打腫了。
它的案件之水,推理元素之少,劇情之無聊,動作戲佔比之誇張到了讓人誤以為走錯片場的程度。
雖然之前的《紺碧之棺》也很爛,但好歹還有下一部《戰慄的樂譜》稍微挽了一下尊。《沉默的十五分鐘》徹底撕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宣告著《柯南》劇場版進入了大「動作片」時代。
《柯南》劇場版並非建立在原作基礎上,因此質量與導演密不可分。《柯南》劇場版大致經歷了三位導演,兒玉兼嗣、山本泰一郎和靜野孔文。這三人的順位完美代表了他們手下的劇場版質量,而這也和他們本人的態度和經歷分不開。
兒玉兼嗣,說他是成就《柯南》動畫的人也不為過。在青山創作生涯的井噴期,大量經典話數都經這位導演之手做成了動畫。著名的「月光奏鳴曲」、「危命的復活」、「20年的殺意」不僅是早期巔峰,更展現了兒玉兼嗣與青山創作理念的不謀而合。作為推理愛好者的他,雖然沒有看過原作,卻在翻完之後產生了「非我不可」的想法,這是其他兩位導演遠遠不及的。
與青山同樣忠於「享受推理過程」的兒玉不僅在TV動畫表現出色,在劇場版更是大放異彩。
兒玉導演的劇場版(M1~M7),大抵都遵循了推理為主、動作場面為輔、戀愛元素收尾的流程,精巧的構思和充滿溫情的角色使人久久難忘,也讓後來的兩位導演難以望其項背。
第二位導演山本泰一郎很早便加入了《柯南》動畫組,而這卻成為了他的局限。執導了幾百集TV動畫的他,做出的劇場版(M8~M14)不像符合電影的龐大故事而更像是加長版TV動畫。
他無法跳出導演TV動畫時的慣性思維,劇場版也基本上是單線敘事,場景都是遊輪、海邊等TV舊場景。雖然沒有像後來的靜野孔文一樣把劇場版徹底搞成動作片,但推理部分的弱化和衝擊感的缺失讓他的劇場版像白開水一樣平淡,湊個及格分罷了。
至於第三位導演靜野孔文(M15~M21),沒啥可說的,就是爛,直白的爛,不加掩飾的爛。只要有爆點,他什麼都願意做,大爆炸越來越多,動作場面佔三分之二,人設魔改,徹底毀了《柯南》劇場版的口碑。
然而,在兒玉兼嗣因不明原因出走、山本泰一郎回歸動畫製作後,靜野孔文竟然能連續七年執導劇場版。雖然《柯南》的老粉絲都在罵他,但筆者不想,因為他不過是資本派出的站在臺前的人。
自從他接手了劇場版,票房水漲船高,從《沉默的十五分鐘》到《唐紅戀歌》漲了足足三十億。靜野孔文能取得如此大的商業成功,在於他對市場的敏感。
他很清楚普通人想看的也許不過是爆米花爽片,而他本就執導過打鬥類動畫,推理動畫方面的經歷很少。他對華麗大場面的運用和把控確實贏得了大批新觀眾,但《柯南》丟失了推理核心,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柯南》了。
靜野孔文在《業火的向日葵》上映時的採訪毫不掩飾地說:我們就是想吸引更多的觀眾,以前的柯南粉絲都長大了,我們需要新觀眾。
就像《柯南》不能停止連載一樣,資本不會讓靜野孔文停止毀掉一部又一部劇場版,因為老對手《金田一》早就不知道哪去了,而收割人氣和金錢成為了一個大IP最應該做的事。老柯迷不看,有的是不在乎劇情的人看。
這樣浮躁的市場和對熱度的偏執,造成了《柯南》如今質量暴跌無可挽回的局面。
說了那麼多漫畫和動畫,讓我們回歸青山剛昌本身。
2015年,青山宣布暫停連載住院,2017年再次身體抱恙入院,入院前聲稱要趁機肝爆艦娘,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討論。有人指責他就是太懶不想畫了,反正《柯南》這棵搖錢樹已經讓他盆滿缽滿。然而2018年連載重啟後,青山表示,還會畫下去——「因為這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
青山剛開始決定連載,並非全因為出版方的壓力。一開始他十分牴觸,但後來因為想起了小學時沉迷的《福爾摩斯探案》而幾周就構思好了《柯南》,一切都是興趣使然。
劇場版雖然大部分是原創,但他也親力親為,親自參與取材、撰寫戀愛戲、畫手繪海報等。多年高負荷創作使他身體狀況頻發,2014年就已經多次入院,那時他感覺自己可能要畫不完了,於是拼盡全力畫出了櫻花篇。
時至今日,只要收到粉絲來信,青山就十分興奮,這也成了他這麼多年來畫下去的動力。在青山剛昌30周年採訪中,青山說:「我把青春都獻給了《柯南》」。
他江郎才盡了嗎?確實,很少有人能承受25年持續不斷的高質量輸出,但即使靈感被消磨殆盡,作品完全商業化,青山依然保留著對創作的熱愛和對細節的苛求。
用「忘記初心」指責他,或許不太妥當。
《柯南》現任編輯在電視節目中提到,他們每周的固定工作就是搜集時下的一些新奇東西帶到青山的工作室,然後一起探討這些東西是否能激發新的靈感,雖然很多都不能滿足要求,但探索從未停止。
這讓筆者多多少少感到意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連載初期新一的臺詞受到了讀者的質疑,竟然讓青山保持了二十年如一日的苛刻。其實連載了這麼久,大家都變得寬容了,用了以前用過的手法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但是青山卻記得所有用過的手法,並力求不用重複的。
青山現在雖然賺得很多,但他表示自己好像沒什麼想要的,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都不知道怎麼回答。雖然搬了家到高級住宅,也只不過是為了有個更方便和助手一起畫畫的地方。
與其說他忘記初心,倒不如說他是唯一還保留初心的人。
雖然背負了很多罵聲,但《柯南》質量的下降,他應該是最不想看到的。但是多方面因素幹擾,本來就不是一人能決定的,青山唯一能做的就是畫下去給自己和讀者一個交代了吧。
強制的延續,正在慢慢毀掉一部部好作品。
當漫畫小說動畫不再是講故事的載體而成為了純粹的賺錢工具,作者連結局的自由都不能握在手裡,長時間的經典尚存一息,那些沒有基礎的作品又將何去何從。資本的介入只會愈演愈烈,而創作的悲劇和遺憾留給了其他所有人承擔。
隕落的,不只是《名偵探柯南》,還有青山剛昌和我們的青春。
花澤香菜的病嬌和東山奈央的JK!兩人的修羅場對手戲將在這部番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