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女優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不可說」的存在。
當她們以AV女優之外的身份站到大眾面前時,就會不可避免地引爆輿論。
中日馳名的「蒼老師」蒼井空,即使不再拍攝作品,從戀愛、結婚到生子,無一不在眾人注目中進行。批判、讚賞……各種評論對立,充斥在她AV女優之外的生活裡。
△蒼井空和她的丈夫
當過AV女優,就不能有其他身份嗎?
這是一種應該消除的「職業偏見」嗎?
今天的文章作者是日本作家、資深媒體人野島剛,曾擔任朝日新聞臺北特派員、朝日中文網主編。他在《被誤解的日本人》一書中對這個話題做出了一番探討。
- 以下是正文 -
不久前日本的《周刊文春》雜誌刊登了一條消息「日本經濟新聞的記者是AV女優」,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討論。
多數人對報導持批評態度,認為「AV女優怎麼就不能當記者?這是職業歧視」!
但我覺得,類似職業歧視這種批評未必妥當。
△《周刊文春》雜誌
當然,「職業無貴賤」是一種理念。可在這個社會上,確實存在一些從法律上看並不違法,但處於灰色地帶的職業。例如,未經行政許可借貸金錢就屬於這一類。
我認為,出演AV也算灰色地帶。
日本的狀況與中國不同,對AV本身並不禁止。所以,她在日本以演AV為工作並獲取報酬的權利是得到保障的,警察不會因此逮捕她。
雖然如此,但在眾人面前毫不避諱「我是AV女優」又屬另外一碼事。
△鈴木涼美
作為日本經濟新聞的一名記者,她同時也是個年輕的社會學者。2013年6月她以「鈴木涼美」的筆名出版了《AV女優的社會學》(青土社)一書。內容深受各方面好評,還獲了不少獎。她一邊出演AV作品,一邊完成了這本書。
可是關於這一點,書中完全沒有提及。如果仔細讀的話或許能發現,作者本人可能有過AV從業經驗,因為一般人很難寫出這樣的作品。
寫書時有的人會在文中介紹自己採訪和調查研究的具體過程,也有人不寫明。基本上對作者來說這是他的自由。明確寫清楚的好處是容易說服讀者,獲得信賴。
△《AV女優的社會學》這本書,目前在日本不少大學圖書館裡都可以找到
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張,這與作品本身的質量並無關係。所以,她在書中沒透露自己演過AV的這段經曆本身不存在任何問題。
這本書獲得很高評價,但並沒有火到在全國範圍內盡人皆知的程度。所以不難推測,《周刊文春》也許正是出於這一點才選擇特別強調她的「日經記者」身份。
關於這一點,無疑反映出了AV女優的社會地位之低。
我已經說過,在日本,演AV本身並不犯罪,但卻包含了一定的代價——
20來歲沒什麼學歷和工作的年輕女性
通過演一部半小時就拍完的AV
能獲得100萬日元左右的報酬
這本身承擔著性產業的一部分「社會罪惡」之風險。
如果是我知道了自己女兒去演AV的話,會氣得發瘋並拼命阻止她。
對此,她本人也在這次的風波中發表了一篇頗有深意的文章。
簡單說就是她對《周刊文春》的報導,在某些部分上表示出了一定的理解:
「圍繞AV女優的負面印象若能夠完全抹消的話,
那她們的金錢報酬將會暴跌。
我在21歲時領到的一部片子80萬日元的薪水裡,
應該是包含了對於十年後我31歲時被《周刊文春》雜誌爆料,
惹得母親大發雷霆的風險的補償。」
△由知名AV女優紗倉まな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AV業界女性故事的電影《最低。》
而且一般在日本企業裡不允許員工搞副業。
要在公司以外從事臨時性工作的話,得有上司的許可才行。就拿我來說,要在《朝日新聞》以外的地方寫稿時,得給上司交一份A4紙的申請書。
腦補一下,她肯定不會跟上司說「接下來我得去要AV了」吧。當然用藝名的話一般不會暴露。
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普通白領的她確實出格了。
報導這條新聞的《周刊文春》基本上是男性白領們讀的雜誌。擅長曝光政治家、明星、社會人物或企業的醜聞、秘密等,發行量多達50萬冊,是很有影響力的周刊。
用中文講或許可以定位為「八卦雜誌」,但有時它也發揮著實現社會正義的作用,如揭發那些報紙上不好談的話題,掀起社會討論。
媒體報導往往伴隨很多棘手的問題。
報導是為了同時實現社會正義和商業利益,當然也不是對政府惟命是從,也不是為了爭取國家利益。但有時候確實承擔了社會系統中的「公共」要素的成分。
媒體也分很多種類。
我所在的日報讀者眾多,但限制也不少。議會上會把我們的報導拿出來說事,學術論文的參考資料裡也會被提及。
可是,光靠這樣的報紙社會是不滿足的,想更直接地了解別人的失敗經歷、探尋秘聞八卦的讀者就去看《周刊文春》這類雜誌。
對社會來說,它們發揮著必要的作用。
△《周刊文春》一般畫風是這樣的
對於某AV女優的「真實身份」,《周刊文春》把焦點放在了「日經記者」,而非優秀的論文作者上。
也就是說,雜誌聚焦在「日本社會深得信賴的著名媒體『日經』聘用了AV女優」這一巨大反差上面。
當然,所謂「翻舊帳當眾曝光」肯定是不好的。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但仔細想來,如果所有人都覺得演AV這件事稀鬆平常,再普通不過,那這樣的社會就有問題了。
在這樣的日本,蒼老師也不會出名的。如果知道坐在自己旁邊的女士在AV裡出過鏡,我也肯定會吃驚。
社會道德上將AV或者說性產業視為灰色領域,這是良知的體現。這條底線崩潰的話,社會本身將陷入道德風險。
這次「『日經』記者是AV女優」的新聞所引發的思考實在是不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還真得感謝《周刊文春》拋出了一個很好的討論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