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又到了,無論是對於大人還是孩子而言,迪士尼幾乎代表了童年的記憶。就在不久前的5月23日,Disney迪士尼時尚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讓迷妹迷弟們可以便捷購買迪士尼系列服裝、鞋帽、箱包等時尚用品。至此,Disney迪士尼官方旗艦店、Disney迪士尼時尚旗艦店、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官方旗艦店,香港迪士尼樂園旗艦店陸續落戶天貓。
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後,其線上電商花式入駐天貓,這一舉動讓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迪斯尼為何選擇全面擁抱天貓?
迪士尼這個大IP全面入駐為何選擇的是天貓?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天貓這種開放、自由的商業環境適合企業和用戶直接做溝通,自由打造自家品牌。
1、開放自由的商業環境
之所以說天貓開放、自由,主要還是因為天貓更像是一個商業廣場,而非超市。在這個商業廣場上,天貓的目標是引進更多優質商家,幫助商家服務顧客。阿里要做事情是牽線搭橋,為廣場上的商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說數據支持、流量支持、品牌推廣、物流運輸等等。
對於很多頂尖品牌而言,本身就具備很強的IP屬性,IP屬性的生成,往往是過去長時間自我品牌運作所形成的。打個比方,像哈根達斯這樣的冰淇淋品牌肯定不願意把自己隨便扔進大超市裡,和其他普通品牌放在一起,任由食客挑選。哈根達斯一定會選擇在一個大商場之中開設一家門店,自主經營品牌。
(迪士尼官方旗艦店)
對迪斯尼來說也是如此,迪斯尼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大IP,其商業策略需要既有統一性又能靈活地因地制宜,在零售業務以及品牌活動開展過程中,必然需要有極大的自主性,不願完全受制於某個渠道或平臺。
2、重視品牌的價值理念
對於迪士尼來說,擁抱天貓絕非僅僅只是為了賣貨。對迪士尼來說,其品牌價值才是核心競爭力。開發出一系列周邊產品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賣貨,另一方面還是為了通過周邊產品,讓人們感知到迪士尼在身邊的存在,以此強化迪士尼的品牌價值。
(迪士尼時尚旗艦店)
上個月底,天貓在上海舉辦理想生活2017趨勢發布盛典,宣布天貓品牌整體升級,品牌口號由「上天貓就夠了」變更為「理想生活上天貓」。除了品牌定位的升級,天貓還升級了整體的視覺識別系統,上線天貓新版App,同時進行了線上線下全鏈路趨勢榜單呈現,並發布Tmall Club等。在新版天貓APP的頁面布局中,「品牌」被強化成了底部導航。這一舉動的恰恰反映了天貓賦能商家的理念。這和迪士尼對自身品牌價值的重視是相契合的。
對於迪士尼來說,在整個中國市場,天貓幾乎是最契合的選擇。無論從平臺調性、知名度、開放度還是流量規模來看,作為全球品牌轉型升級的主陣地,天貓正成為品牌新品上市、消費者關注的首選和領先平臺。天貓的流量反過來對於迪士尼的品牌力也能起到增益效果。
3、天貓正在成為世界品牌的首選
天貓事實上也在成為世界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平臺。所以你會看到,蘋果這樣的頂尖消費電子品牌、LVMH這樣的奢侈品牌以及瑪莎拉蒂這樣的奢侈汽車品牌都會逐漸不再排斥線上渠道,而是選擇在天貓這樣的平臺內開設旗艦店。截至2017年3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中,有近八成的消費品牌已入駐天貓開展銷售。
對於國際上任何有志於進入中國市場的消費品牌們而言,天貓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渠道。也難怪會有這樣一種聲音——世界上只有兩種品牌,一種已經入駐天貓,另一種正在來天貓的路上。天貓強大的商業力量使其成為了一塊全球品牌的「吸鐵石」。
一方面是因為流量可觀,另一方面是則是因為天貓平臺上部署的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系列增值服務能夠將用戶行為數據化,幫助品牌分析買家畫像,可以幫助品牌方認識自己的用戶,為未來進一步的市場推廣、產品策劃提供依據。對迪士尼來說,如果眼界放的更長遠,未來迪士尼在電影創作過程中甚至也能夠藉助天貓的數據了解到中國市場的口味及喜好。
新零售理念正在輻射全球
迪士尼選擇天貓其實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迪士尼作為文娛品牌,它和天貓的額結合讓我們看到了天貓在品牌理念、商業環境層面的開放。我們還要看到更多奢侈品、汽車乃至更多品牌和天貓的合作。
這些合作的背後,恰恰正是反映了「新零售」的內核。所以,與其說是迪士尼等國際品牌選擇了天貓,倒不如說是迪士尼為代表的國際品牌選擇了馬雲的新零售理念。
美國市場上,零售業正在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一方面是線下實體零售業蕭瑟,梅西百貨宣稱它計劃要關閉100家門店,直至2017年底縮小將近15%的零售門店總面積。今年4月,西爾斯會關閉了將近30家西爾斯百貨以及Kmart零售門店,並且宣稱還會關閉更多的門店。另一方面線上企業又不得不藉助線下零售商的渠道。床墊電商公司Casper最近轉向發展線下店鋪,通過塔吉特百貨在美國的1200個店面來銷售枕頭、床單以及其他配件。
阿里的新零售理念恰恰契合了全球零售業的這場變革——迪士尼雖然不算是零售商,但是它有一部分IP開發出來的零售業務。而且迪士尼也不能僅僅通過線下渠道來進行品牌形象的塑造。天貓的模式天然適合迪士尼,所以它會選擇天貓。此外,更多過去盤踞線下的奢侈品廠商也不再介意線上渠道,願意進駐天貓,正是因為天貓能夠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流量,減少營銷的成本,讓線上零售和線下零售的成本和產出的比例實現平衡。
新零售在在消費者端,強調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提升消費者用戶體驗。例如亞馬遜的無人超市,不用排隊,也無需等待結帳;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例如二維碼掃碼支付等,大大縮短了收銀時間;在產品後臺,所有的企業內部管理系統轉化為更便捷的雲端模式;在運營側,則更強調供應鏈管理和運營運營,監控市場動態和各個門店的消費習慣,確定供應鏈運營策略,加強精細化運營。
去年4月,天貓平臺上曾有50多家企業在內部啟動IPO計劃,當時有種說法是,「阿里要培養更多的京東」。當時很多人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但如今來看,這種說法倒是有其合理之處。尤其是在如今全球零售業面臨轉型的時刻,天貓的探索或許代表了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