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數字播放器年度橫評[2]

2021-02-13 思維集團

昨天因為篇幅限制,只放了部分播放器,今天我們繼續放上剩餘的一部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L5Pro



所屬品牌:Luxury & Precision

上市售價:4999RMB

推出年份:2015

樂彼推出的第四款產品,也是L5系列的旗艦,比起前作L5,L5Pro聲音會更細膩,細緻,平滑。做工方面,也完善了L5的一些不足,力求在製作工藝上更進一步。L5Pro是採用了L5相同材質的外殼,正面右上方音量旋鈕處,L5Pro做了適當的調整,由原來的直角飾片改為了一字型飾片。背部的採用了紫檀木後蓋,和之前的L5採用的金屬後蓋有所不同。L5Pro同樣沿襲了L5的觸屏設計,採用一塊3.5寸的IPS顯示屏。機身採用了航空鋁合金CNC技術,兼顧耐用。L5Pro備有3.5mm耳機輸出口,3.5mm Line out輸出口/同軸輸出口,USB接口。機身內存32GB,並支持最大128GB的擴充TF卡。

正如先前提及,L5Pro比之前的L5聲音方面有了進步。主要是應用了更高級的耳放晶片。據了解,樂彼這次在L5Pro上採用的耳放晶片,是和之前LP5金色版本的耳放晶片相同。也難怪L5Pro的聲音提升明顯,音質比L5更好。聲音更細緻,更精確,更通透。當然,L5系列的調音會比較傾向於便攜耳機及耳塞發燒友,畢竟L5Pro配備的耳機接口是便攜為主的3.5mm接口,調音風格更偏向於通俗樂,流行類的調音。中頻比LP5系列更討好。配搭一些低阻高敏的便攜耳塞,能獲得更溫暖,舒坦,柔潤的聽感。

國產的三大圈鐵耳塞:DN2000,A83,FLC8s,搭配L5Pro基本都不會出惡聲,當然,要樂感較佳,三款裡面推薦A83。除了聽流行音樂,如果喜歡聽小編制室內樂的朋友,MDR-EX1000也可以考慮。如果喜歡聽ACG類的朋友,不妨試試Fitear的萌浪漫系列。SONY的新動鐵,XBA-300AP聽女聲及一些通俗流行類音樂不錯。也可以列入考慮的範圍。而SONY圈鐵XBA-Z5,比較適合一些喜歡節奏強烈,低頻樂感濃厚的朋友。

【作者評價】

聲音:88(對比LP5,素質略遜,但樂感卻更好)

做工:80(由於筆者借到的只是工程機,所以評分基於工程機的,木質後蓋質感不錯)

外觀:85(國產播放器裡面顏值頗高的一臺)

操控:80(雖然是觸屏,但現在的固件暫不支持滑動菜單功能)

顯示:85(3.5寸IPS彩顯,部分使用EAC抓軌的音樂文件不支持封面)

便攜:78(123*63*16.9 體重:195克)

續航:82(約12小時續航)

總分:578(滿分為700)


LP5(Silver)


所屬品牌:Luxury & Precision

上市售價:4999RMB

推出年份:2014

LP5一共有兩個版本,分為金色版本和音色版本。內部的D/A晶片是一樣的,但運放和耳放部分採用的IC,晶振及高頻部分的電容也有所不同。具體差異可以參閱官方關於LP5金,銀兩版的參數比對。銀色版的LP5後蓋採用了紅影木,背面LOGO的雕刻和金色版有所區別。雖然LP5的外觀有點反傳統。甚至被個別燒友直接批評太醜了。但所用的材料,還是比較實在。另外鋁鋰合金鍛造+CNC技術,外殼的手感及造工也是不錯。木頭的後蓋有一種復古的味道。LP5的耳機插孔是6.3mm的,大概設計的時候就是為了針對便攜大耳機為對象的。菜單,同樣需要使用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幸好播放器正面貼有操作說明,不然,估計要摸索幾遍才知道怎麼用。正面板上面的按鍵並不多,布局成十字型。按鍵不大,看起來面板布局比較簡潔。接口方面,LP5附有6.3mm耳機輸出,LO,S/PDIF輸出,USB-DAC等。

銀色版的LP5在調音方面和金色版的略有不同。銀色版的LP5中頻會更細膩一些,比較適合流行音樂及人聲類。人聲細滑,厚度適中,低頻量感不算多,有下潛,有質感,彈性良好。整體聽感屬於平滑,溫和,細緻,不刺激,但又不缺細節的風格。兩款LP5的聲音染色都不算多。氛圍感不算濃。銀色版因為中頻會相對細膩些,聽人聲相對金色版會略甜一點。當然,同樣可以通過耳機的搭配去獲得不同的效果。聲場方面,銀色LP5聲場規整,聲場的寬度及深度,比起金色版本以及一些頂級旗艦會略微遜色。只要不是聽大編制類,均能應付自如。

雖然LP5是6.3mm的耳機輸出設計,但銀色版,不建議直接驅動大耳機,尤其是高阻的大耳。反而,銀色版本驅動耳塞效果不錯。聲音細膩,控制力良好。LP5內設兩檔增益,在驅動一些中阻或低敏耳塞,可以選擇較大的增益。另外,LP5的LO輸出,素質也不錯,喜歡捆綁的朋友,可以外接便攜耳放使用。耳塞搭配方面,偏愛流行類的朋友,SONY XBA-A3可以考慮,國產圈鐵裡面,FLC8s搭配LP5銀版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再往上挑,可以選擇黑黃鸝,喜歡動圈味的朋友,可以試試JVC的HA-FX1200。喜歡聽小編制室內樂或聽器樂較多的朋友,AKG K3003可以考慮。

【作者評價】

聲音:90(一流的聲音表現力,細節豐富,結像清晰)

做工:80(鋁合金鍛造+紅影木,再次譜寫金屬與木頭結合的傳奇,可惜前後蓋接縫有點大)

外觀:70(這裡有10分是感情分,一個字「怪」,外觀真的很難一時間去適應)

操控:75(不算太人性化,尤其更換了新固件後,又要再次適應,但音量旋鈕手感超好)

顯示:72(只顯示最基本的信息,和LED區別只在於多了菜單控制和變成了彩色)

便攜:75(三維:133*76*24.5 體重:190克)

續航:80(約10小時)

總分:542(滿分為700)

NW-ZX2

所屬品牌:SONY

上市售價:6899RMB

推出年份:2015

這是一臺推出間隔時間最短的旗艦,和NW-ZX1推出的時間相隔不到一年。NW-ZX2除了屏幕和NW-ZX1類似,其它外在部分都來了一回小變身,從顏色,按鍵設計,外殼表面處理,都有了一定的改變。和NW-ZX1時尚,別致的外觀比較,NW-ZX2則略顯沉穩,內斂。黑色為主調,粗砂+氧化的表面處理,當你把屏幕關閉的時候,只是看到黑色的一塊擱在那裡。前所未有的低調。這就是NW-ZX2給筆者最深刻的印象。NW-ZX2對於NW-ZX1,視覺效果上,變得更圓潤,線條更柔和了。操控方面,只能說,大廠品質,界面設計,操控流暢性,都是值得國內廠商學習之處。

NW-ZX2的內部結構這裡就不細談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官網瀏覽,聲音方面,NW-ZX2給筆者最大的印象是,低頻比NW-ZX1紮實,記得此前聽NW-ZX1的時候,低音有點散,力度和下潛都不算太理想。尤其是在播放一些錄音水準較高的古典音樂時,低頻的弱點會相對明顯。NW-ZX2在低音方面有了一定改善。彈性的增強,使得播放流行音樂的時候,很有活力。NW-ZX2的中高頻部分同樣能做到細滑圓潤不刺激。另外,空間感的改善也是一處亮點。NW-ZX1,縱向聲場略淺,空間感較平面化,NW-ZX2的聲場相對更圓,縱向有所提升,場感更立體。在聲音的硬素質上,雖與頂級國磚有一定差距,但綜合而言,也是一款用戶體驗度較高的產品。

SONY的播放器,還是首選推薦SONY的自家產品進行搭配。喜歡捆綁多元化的玩法,可以考慮NW-ZX2 + PHA-3 + MDR-Z7(換定製平衡線),這是SONY自家套裝的終極玩法,當然,付出的代價就是多一點Money。NW-ZX2的推力其實比NW-ZX1也沒增加多少,應付一般的便攜低阻耳塞式足夠的了。但一些高阻耳塞,還是推薦捆綁後用PHA-3驅動。自家的耳塞,推薦搭配XBA-A3。

【作者評價】

聲音:85(良好的聲音,ZX2比ZX1的提升主要在空間感和低頻方面)

做工:90(外殼比ZX1更耐磨,內部結構更完善)

外觀:90(沉穩內斂的外表,顏色搭配很貼合產品的概念)

操控:88(流暢操控,UI及界面比較容易掌握)

顯示:88(4寸彩屏,高解析度:480×854,對EAC抓取唱片封面支持一般)

便攜:75(三維:130.4*64.7*16.2<不含突起> 重量:235克)

續航:98(約60小時,即使打個4折也有15小時,比ZX1進步多)

總分:614(滿分為700)


LP5(Gold)


所屬品牌:Luxury & Precision

上市售價:6999RMB

推出年份:2014

金色LP5用料方面會比銀色LP5略高一些。操控,界面,按鍵,功能等和銀色版本是一樣的,這裡就不再重複了。外殼顏色是香檳金色,後蓋的木殼是花梨木。內部方面,金色版採用的高頻電容,電感,晶振,以及運放晶片和銀色版略有區別。當然,從用料的角度,金色版本會更昂貴。內存比銀色版多了一倍。

LP5金色聲音會相對銀色版更中性,大氣,細節出色,線條感更清晰,三頻均衡,動態更好。但中頻沒有銀色版那麼細膩溫和,樂感上略與銀版有所不同。金版的中頻會相對直白而素淡,但素質同樣出色,細節感,分離度均達到頂級便攜數播的水準。LP5金版的中高頻的解析力相當優秀,高頻的細節感,聲音延伸以及通透度比銀色版更出色,適合播放古典音樂。而在演繹流行及人聲類作品,不見得會比銀色版優勝多少。金版的聲音量感同樣不算厚重,「量」與「質」的平衡性極佳,甚至乎人聲部分略微偏薄,播放女聲會更為適合。金版LP5整體聲音渲染少,是一臺中性,均衡,硬素質出色的播放器。

金色版可以考慮推大耳機,100歐姆以內,靈敏度較佳的大耳可以考慮試著用金版驅動,調整好增益設置即可。驅動耳塞,尤其是低阻耳塞,用銀色版已經足夠。金版尤為適應古典音樂。流行方面,音樂氛圍感稍不及銀版。外輸搭配,和銀色版類似。

【作者評價】

聲音:92(細膩,大氣,均衡的聲音,超強解析力,超高分離度,本篇音質三甲的機器)

做工:80(鋁合金鍛造+花梨木,再次譜寫金屬與木頭結合的傳奇,可惜前後蓋接縫有點大)

外觀:70(這裡有10分是感情分,一個字「怪」,外觀真的很難一時間去適應)

操控:75(不算太人性化,尤其更換了新固件後,又要再次適應,但音量旋鈕手感超好)

顯示:72(只顯示最基本的信息,和LED區別只在於多了菜單控制和變成了彩色)

便攜:75(三維:133*76*24.5 體重:202克)

續航:80(約10小時)

總分:544(滿分為700)

AR-M2


所屬品牌:Acoustic Research

上市售價:6999RMB

推出年份:2015

比起第一代的AR-M1,進步相當明顯。第一代,續航差,發熱量大,聲音太暖厚,低音偏肥。第二代,續航提升了,發熱量降低了,聲音更中性平衡了。除了聲音,續航,操控等提升,屏幕的改變更是一大亮點。第二代採用了一塊5寸的高清大屏幕,高大上的感覺出來了。唯一覺得在用戶體驗方面需要改進的,是電位器和耳機插口兩者之間的布局,電位器在機器頂部,耳機孔則在機器底部。實際使用時一般耳機孔是朝上方的,尤其是擱褲兜裡,但這樣一來,調節音量則顯得相當不便。

比起第一代,在聲音的平衡性方面有了提升。AR-M2的聲音相對AR-M1均衡,沒有AR-M1那麼重口味,風格變得相對中性,線條感更清晰。AR-M1聲音太暖,太厚,聽流行及一些節奏強烈的音樂,氛圍感很足,但聽小編制音樂時,聲音染色會偏多了。相比之下,AR-M2的聲音更容易被接受,且留給耳機,耳塞搭配的空間也比AR-M1更廣。AR-M2微暖且略帶音樂味的聲音,在播放一些流行類樂曲時比較討好。中頻素質不錯,高頻也不算刺激,聽感比較順滑,唯一低頻的下潛不算深,聲場方面,橫向不錯,但縱深感一般。

就筆者手上的耳塞推薦,聽流行音樂可以選擇A83,或者DN2000,小編制室內樂類可以選擇MDR-EX1000。耳放搭配,國內產品,喜歡音樂味較強的可以選擇凱音C5,喜歡均衡細緻的樂感,可以考慮Mini Audio的P5,AR-M2的LO有一定水準,喜歡捆綁的朋友可以考慮為其添置一臺耳放。

【作者評價】

聲音:82(音樂味相當不錯的一臺播放器,但依舊帶著濃厚的美國風格)

做工:80(屏幕是亮點,其它部位,和國內一些大廠做工質量相當)

外觀:88(還是那句「屏幕是亮點」)

操控:75(別的都好,最不人性化的是電位器和耳機插口,一個在頂部,一個在底部)

顯示:95(5」OGS 全貼合技術、IPS 高清屏幕,本篇最佳)

便攜:75(官方資料不詳,整機體積較大,光屏幕已經5寸,重量等同於頂級機型)

續航:78(官方稱大於10小時,實際使用時間約8小時<APE,WAV為主>)

總分:573(滿分為700)

QP1R


所屬品牌:Questyle Audio

上市售價:7000RMB

推出年份:2015

這是曠世音響推出的第一款便攜播放器,其實這款產品推出時有兩個型號,分別是標準版的QP1和參考版的QP1R。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QP1R。產品的定位和享聲音響的M1與M1Pro類似,QP1R定位更高,素質更強,聲音更極致,當然價格會更貴。外殼採用全鋁CNC工藝,鋼化玻璃面板。操控方面,轉盤+輕觸式按鍵,設計簡約,支持單張最高128GB的雙TF卡擴充。接口方面,備有3.5mm耳機接口,LO/OPT輸出接口,耳機輸出分為高中低增益三檔。最大增益下,驅動300歐耳機,輸出功率為12mw,儘管QP1R並不適合驅動高阻抗耳機,但驅動便攜耳塞,還是卓卓有餘的。產品質量標準是按照富士康的品質標準去執行。以上就是這臺QP1R特點所在。可以算得上目前國產便攜播放器裡面做工達到超一流的水平。

說到聲音,用過曠世產品的朋友,大概對曠世的調音風格會比較理解。走的都是素質流,強調中性透明的聲音風格,QP1R亦不例外,電流模耳放技術,純甲類,全分立電路的植入更是QP1R的一大賣點。QP1R在新機的時候,聲音 略為緊繃,略欠寬鬆。但隨著使用時間增加,大概在150小時後,聲音會有了明顯的變化,低音更有彈性,聲音變得更寬鬆,細膩,順滑。筆者個人比較喜歡QP1R的高頻,聲音通透,晶瑩,細緻,密度高,有足夠的延伸。播放古典音樂,對弦樂及一些敲擊樂器如三角鐵,聲音的回放尤為通透乾淨。中頻部分,細節感相當出色,人聲定位不靠前,有清晰的距離感和空間感。聲場寬鬆規整。QP1R是一臺聲音素質達到目前頂級播放器水平的產品,也是目前筆者聽過或使用過的,採用CS4398 D/A晶片的所有便攜數播裡面,聲音綜合素質表現最佳的一臺播放器。

QP1R是一臺偏素質的播放器,音樂味不算濃,強調的是中性均衡,細緻通透的聲音回放,比較適合聆聽古典音樂。搭配一些中性均衡的耳塞,能獲得相對平衡中性大氣的聽感。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推薦UM MENTOR,當然喜歡動圈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IE800,但搭配IE800,中頻的距離感會更遠,更不適合人聲類。喜歡弦樂小編制類,同時喜歡圈鐵的朋友,不妨試試AKG K3003。如果喜歡樂感更溫暖一點,低音氛圍感好更強烈一點,不妨試試配搭黑黃鸝。這個搭配聽古典類,流行類都可以玩一把。

【作者評價】

聲音:90(通透細緻的高頻,極高的解析力,對敲擊樂,弦樂的表現極佳)

做工:92(世界最大的加工廠代工,質量絕對一等一)

外觀:82(除了屏幕比例略小,樣子有點像之前蘋果播放器,其它真的沒什麼可調)

操控:80(實際使用上,轉盤需要時間適應,阻尼很小,但容易誤操作)

顯示:78(2.4寸彩屏,對EAC抓軌的部分音樂不支持封面顯示)

便攜:78(三維:134*65.2*14.5 重量:不詳)

續航:80(實際使用,播放WAV&APE音樂文件,中增益/32歐耳塞約10小時)

總分:580(滿分為700)

P1


所屬品牌:COWON

上市售價:7988RMB

推出年份:2014

2014年韓國便攜數播可謂大範圍登陸中國市場的一年,而且售價都不菲,Calyx推出了Calyx M,COWON推出了P1,還有Astell&Kern的AK240,AK120II,AK100II,這些來自韓國的便攜數播,售價都走在高端路線,上述列舉的播放器,最便宜的也得5K出頭,最貴的更是達到16000+,這裡分享的P1,算是售價相對適中的一臺。官方售價7988元。P1也是COWON登陸中國的首臺便攜數播。外形看來就是一塊磚,套上皮套就成了一塊巧克力磚。做工方面還是相當不錯,採用了一塊3.7寸的AMOLED,鋁合金CNC一體機身,機身內存128GB,輸出方面只支持耳機輸出和光纖輸出。這也是和很多便攜數播有所區別,沒有Line out。外形方方正正的P1,裝上皮套之後,又是另一種美---簡約。

P1採用了一片BB公司的旗艦晶片:PCM1792A作為D/A晶片。可以說,硬體配備方面是不錯的,至少有一顆強大的心。說到這裡,筆者得贊一下凱音N6,因為N6也是採用PCM1792作為D/A晶片,並且採用了兩顆,那麼N6可不可以理解為有兩顆強大的心呢?但售價還沒到P1的一半,聲音不比P1差,接下來關於P1音質的文字,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寫下去了。得回頭好好休整一下對N6的評價。P1音樂味不算濃鬱,但人聲不硬,也不薄,口型清晰,潤飾不多。韓國的便攜數播有個共同點,就是中頻都不難聽。這一點,P1也不例外。素質方面,解析力,結像清晰度均不錯,聲音基本和AK120II是互有長短,算是同一個級別的播放器。

P1的聲音細節感不錯,比較適合搭配一些聲音平滑,細膩,而量感足,有一定聲音厚度的耳塞。動圈裡面,IE80可以考慮,另外,如果資金充裕有喜歡動圈的朋友,不妨試試AKT8iE,效果也不錯。以聽人聲類為主的,HIFIMAN的RE600可以考慮。對低音要求量感較足,希望獲得更濃厚的氛圍感,也可以試試RE1000。圈鐵裡面,黑黃鸝可以嘗試。動鐵耳塞,搭配P1在某些音樂裡面,中高頻的聽感反而略偏硬,顆粒感明顯,效果反而不太理想。

【作者評價】

聲音:82(人聲蠻好聽的播放器,有染色,但不讓人討厭)

做工:88(金屬表面處理做得相當精細,接縫位也很緊密)

外觀:85(關閉屏幕看過去就一塊方磚,簡潔沉實,但頂部開關的位置是一個點綴)

操控:85(流暢度不錯,菜單也比較直觀易懂)

顯示:85(3.6寸彩屏,對個別EAC抓軌的唱片封面不支持)

便攜:80(三維:116.4*64.5*13.4 重量:173克)

續航:78(約8.5小時)

總分:583(滿分為700)


HM901s


所屬品牌:HIFIMAN

上市售價:8999RMB(平衡卡)

推出年份:2015年

作為HM901的升級版本,HM901s還是有明顯進步。尤其在操控及散熱兩方面。金屬外殼,堅固可靠,散熱快。改進的轉盤及使用了步進電位器,操控感大大提升。唯一屏幕方面需要後續進行改進。HM901s的屏幕,戶外抗陽光能力極為有限。在內部晶片設計上,則延續了HM901的雙ESS9018+OPA627+OPA2107組合,HM901s也是目前隨身播放器裡面,聲音表現最全面的一臺播放器,真正實現素質與樂感的結合。與HM901的較量中,「第三顆晶振」,令到HM901s在搭配底座後優勢更更明顯。插卡依舊沿用了HM901的設計,使用SD內存卡。由於HM901s將耳機輸出端分離為平衡輸出和非平衡輸出,所以,在外部檔位開關的配置也作了調整,取消了原有的平衡輸出選擇開關。高低增益選擇開關也取消了,改為機內軟體操控。

很難去說明它的聲音具體好到什麼程度,出色的解析力,清晰的線條感,一流的硬素質,只能說,HM901s是筆者使用至今,音質最好的播放器。中高頻的提升讓HM901s的聲音變得更中性,更全面。配搭一張適合自己的耳放卡,絕對可以安心退燒。當然,玩好HM901s,不僅僅是耳放卡,音樂和耳機搭配都有講究。HM901s較HM901聲音更緊緻凝聚,中,高頻的解析力有可聞的提升,但這些提升,未達到一個產品等級跨度的差距。總體上,HM901s與前作相比,聲音更理性均衡。但在外接DOCK-1底座,作為音源輸出的情況下,聲音的變化則主要體現在聲場,空間感,以及優秀的背景純淨度等提升。以上評價,是基於搭配平衡卡的聽感。

談到聲音,筆者順便也分享幾張平時慣用的耳放卡,一張是MINIBOX-G卡,搭配MINIBOX-G卡的HM901s,底噪會相對大些,這時候不太適合使用高靈敏度的動鐵/圈鐵耳塞,一些低敏高阻動圈可以一試,MINIBOX-G卡推力十分強,即使驅動一些便攜低阻的大耳機,也是可以玩一把。另外和大家分享一張已經絕版的耳放卡:榮耀卡,榮耀卡有1卡和2卡兩個版本,1卡溫和細膩,推力較2卡小,但很適合驅動便攜耳塞,樂感不錯。2卡背景相當乾淨,聲音中性透明,大氣而沉穩,會讓HM901s的聲音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更適合驅動高阻耳塞或低阻頭戴耳機,當然,推低阻耳塞也可以,只要把增益調小,聲音依舊是不錯的。官方的優化分立卡是一張聲音溫暖舒坦的耳放卡,採用了分立元件,推力良好,聲音偏暖調,但有質感,不悶不糊,喜歡模擬味道,喜歡氛圍感較佳的朋友,這張卡值得考慮。最後推薦的是同樣絕了版的魔音平衡卡,光看這張卡上面的電阻電容,你就知道這張卡的作者花了多少心思去調音的了。中頻細膩,溫和,細節豐富,高低頻延伸良好,聲場寬鬆是這張卡的特點,對耳塞相對百搭,但唯一的問題是,這張卡對機器的高低增益調節是失效的,只有默認一個檔位。即使你調整到高增益,驅動力也沒有變化。從聲音上來說,它也是值得去一聽的耳放卡。

HM901s聲音素質相當出色,配搭官方平衡卡,聲音大氣,背景乾淨,但量感會比同樣搭配的HM901少,所以選擇搭配耳機的時候,大家需重新調整,平衡卡配搭頭領自家的RE1000,音樂味還是不錯的,而且基於動圈耳塞的特性,聲音的柔韌性及韻味會比同級別的動鐵耳塞優勝。追求細膩,精緻,通透的人聲,可以選擇MINIBOX-G卡,但要注意MINIBOX-G卡底噪會相對明顯,不適宜使用動鐵耳塞或高靈敏度圈鐵耳塞。耳塞選擇方面,筆者自己是用MINIBOX-G卡是搭配MDR-EX1000的,聽小編制室內樂較多。此卡也可以配搭一些低阻的頭戴耳機。如果對音樂氛圍感要求較高,聽的音樂類型比較複雜,可以考慮搭配音樂味及素質均出色的魔音平衡卡,以流行音樂,人聲作品為主,偶爾聽聽小編制樂曲,流行,人聲為主,可以搭配 Mentor或Oriolus,聽一些弦樂類或者女聲作品,可以選擇魔音平衡卡+搭DITA Truth Edition。另外,如果喜歡溫暖飽滿的聽感,而且不需要使用平衡耳塞,可以選擇官方的優化分立卡,耳塞選擇參考上述列舉。

【作者評價】

聲音:98(搭載MBG卡,獲得整體素質最高的聲音,聲場極寬,本篇音質最佳播放器)

做工:80(比起前作進步很大,金屬外殼堅固且散熱更加,使用了步進電位器及新轉盤)

外觀:82(坦白說,其實筆者更喜歡之前901的樣子,可惜901不是金屬)

操控:82(電位器,轉盤均有了改進,新版固件支持2秒開機)

顯示:75(先不說色彩與解析度,這塊屏幕在陽光低下就很難看得清內容了)

便攜:72(三維:117*72*27 重量:250克)

續航:75(8-9小時,具體視乎耳放卡搭配而定)

總分:564(滿分為700)

AK120II


所屬品牌:Astell&Kern

上市售價:11888RMB

推出年份:2014

Astell&Kern於2014年投放的一款中端產品,為何這麼說,因為在其之上,還有一款AK240。所以,在AK產品線的定位裡面,AK120II只是中端產品。沿用了第一代旗艦AK120的命名部分,硬體的組成方式和AK120也是相似的,都是採用了雙片D/A晶片的結構。晶片不同之處,是由之前第一代的雙WM8740換成了雙片CS4398。而AK120II,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2.5mm平衡耳機輸出,喜歡直推平衡耳塞的朋友,這個接口可是相當不錯的輸出端,並且,也帶熱了2.5mm平衡端直推平衡塞子的潮流。AK120II採用了堅固耐磨的鋁合金,製作工藝精良,幾臺韓國的機子裡面,AK120II的做工算是上乘之作。外形也是萬元級播放器裡面筆者個人覺得最好看的一臺,和COWON P1,Calyx M對比,外形更小巧精緻。右上角的旋鈕更是整臺機器外形上的亮點。支持光纖輸出,LO輸出,機身內存128GB,另外支持最大擴充內存128GB。

在聽過的幾臺2014年推出的韓國便攜數播裡面,AK120II的聲音很有特點。屬於鮮有的清雅秀麗的風格。雖然採用了和AK240同樣的DAC晶片結構,但少了XMOS晶片,所以AK120II不能硬解DSD文件。若對比AK240那溫暖熱情的聲音,AK120II的聲音顯得有點高冷。中高頻比AK240更通透,有著良好的解析力,線條感。但中頻人聲部分較AK240薄。還好,人聲雖然偏薄了,但密度和潤飾都不錯,聽感上不會感覺到幹,冷,硬。低音部分,聲音量感會比AK240少,相對於AK240的蓬鬆,飽滿的風格,AK120II整體聲音會更顯緊緻一些。

由於聲音線條感更突出,中高頻更纖細明亮,AK120II播放女聲及一些弦樂類作品,會比AK240更為適合。但流行音樂,氛圍感方面不及AK240足。

Astell&Kern其實有和JH合作推出過兩款耳塞,這兩款耳塞配搭AK120II,聽一些歐美流行都有不錯的樂感。筆者個人更多地是使用UM MENTOR搭配AK120II。雖然聲音的量感不算厚重,但整體樂感和素質都不錯。AK120II是一款可以讓你安心聽音樂的播放器,雖然素質上未到達極致的水平,但整體均衡性不錯。喜歡動圈的朋友,可以試試AKT8iE搭配AK120II。

【作者評價】

聲音:82(如果說AK240是暖調,那麼AK120II則是中性的聲音,細節線條更突出一點)

做工:90(一流的做工,金屬切割面相當精細,而且機身沒有一處刮手)

外觀:90(顏值相當好看的一款機器,尤其是機器右上角的旋鈕位置)

操控:88(一流的操控感受,菜單簡潔易用)

顯示:88(3.31寸觸摸式WVGA彩屏, 解析度:800 x 480,幾乎支持所有唱片封面)

便攜:80(三維:118*55*14.9 體重:177克)

續航:80(約10小時,具體視乎播放音樂文件及是否使用平衡端耳塞而定)

總分:598(滿分為700)


PAW-GOLD


暱稱:金菊花

所屬品牌:樂圖

上市售價:11999

推出年份:2014年

用金光閃閃去形容它一點都不過分,金菊花體積是頂級數播行列中較小的一個,因為筆者也不確定AK240和金菊花到底哪個三維更小。論聲音,金菊花絕對是達到頂級的水準。外觀方面秉承了樂圖錄音筆的面板布局,機器體積雖然小巧,但做工卻相當出色,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播放器裡面,做工最好的一臺產品,當然,這個價格,有外觀,做工,音質已經差不多了,但儘管如此,金菊花的可玩性依舊出色,內置ATE/PMEQ,可記錄適合自己口味的聲音設定。這樣一來,能適應不同口味的消費者。喜歡玩EQ調節的燒友,有了這功能,你絕對不會覺得單調。金菊花是支持SD卡的,也是筆者手上接觸過的播放器裡面,支持SD卡,但體積最小的播放器。採用了一片PCM1792A作為DAC晶片,聲音卻設計成中性偏監聽的風格。也是筆者聽過採用PCM1792/1794系列晶片當中,音樂味最少,染色最低,聲音最乾淨的播放器。金菊花的輸出端非常簡單,除了3.5mm耳機輸出之外,僅有一個LO輸出端。

聲底非常乾淨,低染色,高密度,高還原是PAW-GOLD的一大特點,也是它的賣點。追求忠實還原也是這臺音源給筆者及不少燒友的感覺。當然,聲音乾淨的背後,自然樂感會變得相對素淡。所以也有喜歡音樂味濃鬱,喜歡活潑,溫暖音樂氛圍感的朋友,會批評PAW-GOLD聲音太素,太直白,太寡淡,音樂性差,更甚者會噴它聲音幹,冷,硬,粗。在筆者看來,對聲音的理解,每個人也許都有差別。金菊花是近年來,筆者聽過的,高素質,且聲底異常乾淨的一臺高端音源,搭配得當,聲音絕對不是幹,冷,硬。居然有人會說聲音「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一臺信息量相當豐富的機器,不會讓你錯過任何細節。在本篇文章裡面,除了HM901s,另外一臺聲音素質能達到頂尖級的機器就是這臺金菊花了。它就像一杯齋啡,你需要按照你的口味去加奶,加糖去搭配,至於分量多少才合適,要看個人口味。但它絕對是一杯上等的純咖啡。

聽流行音樂可以考慮配搭聲底稍偏暖,音樂味較佳的耳塞/耳機。比如JVC的一些列纖維振膜木頭耳塞可以考慮。傳統動圈,筆者最近聽到的MDR-EX800ST是不錯的選擇。高端動圈可以考慮AKT8iE或者頭領科技的RE1000,這些組合,音樂氛圍感都有不錯的效果。喜歡聽弦樂內,小編制樂曲,喜歡相對中性的聲音輸出,可以選擇MDR-EX1000。動鐵耳塞可以考慮一些高端旗艦,比如西石的W60這類,或者舒爾的SE846,可以的話再更換一根好一點的定製耳機線。圈鐵耳塞,首推黑黃鸝,黑黃鸝搭配金菊花是樂感和素質兼備的組合,而且對音樂的適應性也相當不錯。便攜大耳推薦森海塞爾的木饅頭(大號)。

【作者評價】

聲音:95(與HM901s的差距僅在樂感,素質上兩者都是頂尖級的便攜數播)

做工:92(和QP1R並列國產最佳,結實,沉穩,金光閃閃,藍寶石玻璃鏡面相當耐磨)

外觀:85(就一錄音筆的外形,不過呼吸燈在晚上的時候是亮點)

操控:85(坦白說,這個菜單是可以,但是得用時間適應)

顯示:82(作為錄音筆,其實真心夠了,但作為播放器,不能顯示封面有點可惜)

便攜:80(三維:104*60*25.4 重量:280克,小菊花體積雖小,但很有分量)

續航:85(11-12小時,這個體積,這個級別,這個續航,的確值得一贊)

總分:604(滿分為700)

相關焦點

  • 老生常談的便攜播放器——歐博蘇珊娜
    這包裝,可謂霸氣側露,很少見有一臺播放器用金屬收納箱的,蘇珊娜就是。不光收納箱這麼霸氣,蘇珊娜的外觀材質更是了得,全金屬噴砂外殼,把持手感絕對冰冷!絕對酷!那金屬切割工藝握在手裡,簡直就是一個趁手的兵器!
  • 2019年度大獎揭曉:可攜式音樂播放器
    藍光播放機流媒體播放機音箱套裝投影機智慧型手機HiFi音響系統機頂盒無線耳機配件一、200英鎊以下年度最佳可攜式音樂播放器:索尼Sony NW-A45 Hi-Res隨身播放器外接USB-DAC功能也很符合近年來播放器功能發展需求……」想查看評測詳情,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訪問HIFI說網站>>二、200英鎊~500英鎊之間年度最佳可攜式音樂播放器:COWON PD2可攜式音樂播放器
  • What Hi-Fi 2018年度大獎:可攜式音樂播放器/解碼器/流媒體播放器
    前期報導:What Hi-F年度大獎:CD播放機What Hi-Fi年度大獎:回音壁和電視What Hi-Fi年度大獎:立體聲功放What Hi-Fi年度大獎:HiFi音箱What Hi-Fi年度大獎:黑膠唱機及配件What Hi-Fi年度大獎:無線音箱
  • 明基GS2智能便攜投影機獲得IT影響中國2020年度創新獎
    【天極網家電頻道】近日,第十九屆「IT影響中國」盛典評選結果揭曉,明基(BenQ)GS2智能便攜投影機獲得了2020年度創新獎。   「IT影響中國」是科技行業盛典。十餘年來IT影響中國不斷推陳出新,更深入更全面地傾聽消費者的心聲,邀請行業泰鬥、業內精英,IT生態產業先鋒企業探究行業發展變革動態。
  • 播放器推不好的東西都讓我來!AROMA A100便攜耳放
    便攜耳放也漸漸退出了大家的視野,之前出現過ALO CDM、KOBO 404這樣的產品,在市面上也是不溫不火,除了需求不大之外,價格貴是最主要的原因...今天介紹的這款便攜耳放,來自香港品牌AROMA,這家創立於2015年4月的公司有獨立的研發及設計部門,致力於設計及研發便攜和桌面級音頻產品,將聲音打造成像香氣一樣有千變萬化的味道。
  • 【燒友點評】【舅舅聊HIFI】飛傲FIIO M3便攜音頻播放器
    很抱歉我潦草的用非常主觀的聽感來給這篇聽感開頭,FIIO M3作為一臺售價348的播放器,甚至在音質上對部分HIFI手機都無法構成威脅,當然現如今就連搜羅零部件攢(cuan念二聲)電腦的廠商也開始做HIFI手機了,至於聲音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 便宜又好用最被學生黨青睞的HiFi產品,3款無損便攜音樂播放器
    給大家推薦的產品之一PAW Pico運動播放器樂圖家的pico音樂播放器通體採用黑色的工程塑料,很有型,視覺效果很有專業的感覺。機身右下角則印著金色的DSD字樣,這在當時運動型音樂播放器中是罕見的,即使在入門HiFi播放器中都相當少見。兩年前也許是為了致敬iPod shuffle便攜產品,國產播放器廠商樂圖推出了PAW Pico,受到了好多便攜玩家的喜愛。
  • 歐博X5 pro數位音樂播放器
    ……這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無處不在,我不是在講政治,你們知道,我以販賣音響為生,我說的是最近幾年音響系統播放器材的變化。 播放器材是音響系統的源頭,我們稱之為音源,模擬和數字兩股力量一直促進著音源的發展:模擬陣營黑膠唱機的快速復興,與之對應則是數字陣營裡網絡數字播放器的迅猛發展。一個作用力要非常模擬,一個反作用力要更加數字 。
  • 產品淺析:傑和科技AE67工業級數字標牌播放器
    不難發現,和商場中使用的數字標牌相比,戶外場景下投入使用的數字標牌少之又少:戶外場景下設備長時間密封運行,設備內部溫度常常高出環境溫度;灰塵、靜電、水蒸氣都會嚴重加速設備的損耗;設備內容的更換仍需要人工現場操作,相比POP燈箱沒有優勢;使用工控產品設備冗餘和成本過高……等等問題,都制約了戶外數字標牌設備的發展。
  • 7款便攜解碼耳放大PK(全文)_音頻HiFi-中關村在線
    7款便攜解碼耳放大PK    在隨身HiFi產品裡,便攜解碼耳放是比較特殊的一類產品,這種產品本身並不能發出聲音(據說有極個別產品帶有播放器功能),只能搭配手機或者電腦使用,並且主要是搭配手機使用,由於使用時需要將手機與耳放用橡膠帶綁起來,因此使用這種產品的人也被戲稱為「捆綁黨」。
  • 年度好物推薦——索尼NW-A105HN安卓音樂播放器
    作為年度好物榜上的成員,索尼安卓高解析度音樂播放器NW-A105HN提供了聆聽高品質音樂的新選擇,不僅有五款顏色可供搭配,還擁有輕巧便捷可以隨身攜帶的特點。同樣的優勢在於,索尼NW-A105HN配有新升級的DSEEUltimate數字聲音增強引擎旗艦版技術,保證了歌曲中人聲和節奏的清晰度,讓我們可以輕鬆沉浸於韻律中。
  • 槍口一致對外,山靈M3S便攜播放器評測
    播放設置選項裡的功能比較全,最大音量限制、開機默認音量限制、斷點記憶播放、無縫播放、淡入淡出、EQ均衡器、增益設置、數字濾波器、回放增益、聲道平衡、播放模式,比常見的播放器播放設置還要多,這個很細緻;系統設置裡和目前主流的播放器沒什麼大差別,山靈M3S同樣支持藍牙輸出,這個是手機黨的最愛了;四、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 傳承經典|全新HiBy R6音樂播放器
    從眾籌表現來看,R6是一款特別受歡迎的播放器。HiBy推出過很多經典的產品,除了2017年推出的首代R6安卓智能音樂播放器外,在2018年還推出過R3 Linux純音播放器、R6Pro智能播放器等。此外,HiBy還推出過很多有線耳機、便攜耳放等產品,可以說在音頻領域的產品非常全面,並且也非常專業。
  • 音樂軟體那麼多,可我還是想要一臺音樂播放器
    母帶級的格式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音樂細節大大地減少錄音從模擬到數字轉化過程中因為採樣帶來的失真和噪聲讓我們能夠真正的去感受音樂原本的聲音,比上一款播放器CAYIN N6有了明顯的進步。2000元的價位,AK4490EQ等配置顯得誠意滿滿,2.5MM平衡接口也讓其在同價位播放器中鶴立雞群。聲音中正自然,有味道!作為我個人而言,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理由不去選它
  • 重回安卓的Walkman 索尼A105音樂播放器好聽嗎?
    在智能手手機普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使用手機來聽音樂,不少MP3播放器廠商都漸行漸遠,而作為隨身聽的開創者,索尼仍然在推出新的隨身音樂播放器。因為它支持安卓,能夠上網,支持流媒體,在對抗手機的時候彌補了DMP音樂播放器的一大短板,不再像傳統的音樂播放器那樣感覺脫離網絡時代太久。
  • 域外傳真:媒體推薦的11款可攜式音樂播放器
    藍典音響、深圳白雪成都舊時光唱片瑋秦音樂北京誠驛科技下面是WHAT HIFI推薦的11款可攜式音樂播放器名單,供參考:一、國外售價100英鎊以下最佳可攜式音樂播放器:飛傲Fiio M3可攜式數位音樂播放器
  • 7000元的頂級MP3 把玩ARM2音樂播放器
    但,隨著頂級隨身播放器的出現,以及便攜耳放的第二春來臨,耳機愛好者們貌似看到了曙光,隱然間隨身推大耳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所玩家接受。Acoustic Research M2音樂播放器 淘寶網 售價6999元 >> 購買連結     最近筆者收到一部發燒級的HiFi音樂播放器,型號為Acoustic Research M2,簡稱ARM2,話說當年ARM1的國內首測應該就是由我完成的,因此此次Acoustic Research方面又聯繫到了我,希望我能給出直觀的評價
  • 倍輕鬆頭部智能便攜按摩器,一站式的按摩體驗
    中宏網股票頻道12月16日電 倍輕鬆是一家專注於健康產品創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智能便攜按摩器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是國內智能便攜按摩器領域的領軍企業,早在2001年即推出首款按摩器產品,之後憑藉設計不斷優化、功能不斷豐富的智能便攜按摩器產品持續引領市場。
  • 隨身播放器的對決,選安卓還是純音,索尼ZX505簡單對比A&K SR15
    對於數位音樂播放器而言,四千元是個很特別的價位,是一個銜接旗艦播放器和中端音樂播放器的價位。所以在這一價位,各廠商都推出了不少機型,除掉國產的音樂播放器,另一勢力就是以A&K和SONY為代表的日韓系產品。但目前在四千元音樂播放器市場上,日韓播放器出現了發展路線的差異。
  • 戴著音樂運動 索尼W262播放器體驗評測_索尼 NWZ-W262(2GB)_MP3...
    索尼從不缺少創意,即便沒有把握好數位音樂的機遇,丟失了稱霸近三十年的隨身聽市場,但依然在為用戶設計著具有美觀性、實用性且充滿創意的產品。而Walkman旗下的W系列的產品自從上市以來憑藉超酷的外觀、方便的功能與不錯的音質一直深受市場歡迎,為Walkman的重新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