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古典-室內樂」埃曼紐爾·帕胡德 - 貝多芬:長笛作品...

2020-12-28 無盡音源

20201222【古典-室內樂】埃曼紐爾·帕胡德 - 貝多芬:長笛作品 (2020) [24-96]

Emmanuel Pahud - Beethoven:Works for Flute (2020) [24-96]

https://www.highresaudio.com/en/album/view/ia7rmt/emmanuel-pahud-beethoven-works-for-flute

專輯發行:

2020

HRA發布:

2020年12月11日

標籤:華納經典

體裁:古典

亞流派:室內樂

藝術家:埃曼紐爾·帕胡德

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華納經典音樂公司為貝多芬250周年紀念而推出的最後一部作品是一個迷人的室內樂長笛節目。

這四首作品都是作曲家職業生涯早期的作品,於2020年6月由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領導的著名音樂家團隊在柏林的Pierre Boulez Saal錄製,並在這裡以鋼琴家的身份和長笛手Emmanuel Pahud為首。

加入他們的有來自柏林愛樂樂團的帕胡德的兩位同事,管弦樂團的第一位協奏家大新Kashimoto和它的主要中提琴Amihai Grosz,以及兩位與維納愛樂樂團、其主要巴松管索菲·德沃克斯(Sophie Dervaux)和前首席長笛手西爾維亞·卡裡杜(Silvia Careddu)有聯繫的兩位演奏者。

埃曼紐爾·帕胡德

瑞士和法國的長笛手埃曼紐爾·帕胡德是當今最令人興奮和最具冒險精神的音樂家之一。他出生於日內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他於1990年畢業於巴黎國家音樂學院,並在那之後繼續與奧雷爾·尼科萊特一起學習。22歲時,埃曼紐爾·帕胡德加入柏林愛樂樂團,在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手下擔任首席長笛手,至今仍擔任這一職務。除了與柏林愛樂樂手的合作之外,艾曼紐還享有廣泛的國際職業生涯,成為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

埃曼紐爾·帕胡德經常出現在歐洲、美國和遠東的主要節日上。包括蘇格蘭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皇家交響樂團、蘇黎世交響樂團等。他曾與阿巴多、拉特、津曼、馬澤爾、布列茲、格吉耶夫、加德納、哈丁、傑爾維、內澤-塞金、羅斯特羅波維奇和帕爾曼等指揮家合作。

2012-13賽季,埃曼紐爾·帕胡德與柏林愛樂樂團、波茨坦Kammerakademie Potsdam、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蒙特卡洛愛樂樂團、荷蘭無線電室愛樂樂團和格爾澤尼奇管弦樂團合作演出。他與李斯特室內樂團在歐洲和南美洲巡迴演出,並與勒斯維隆杜羅伊在美國巡迴演出。

他是一位專注於室內樂的音樂家,經常與埃裡克·勒薩奇、葉菲姆·布朗夫曼和赫萊恩·格裡莫德等鋼琴家一起舉辦獨奏會,並與傑基·泰拉森一起演奏爵士樂。2012-13年,艾曼紐爾與各種室內樂合作夥伴在歐洲各地演出,包括他的樂隊「法國噴泉」。1993年,艾曼紐與埃裡克·勒薩奇和保羅·邁耶在普羅旺斯沙龍共同創辦了夏季室內音樂節「音樂節」。他們剛剛在2012年夏天慶祝了他們的第20個節日。

埃曼紐爾·帕胡德曾在許多大型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過一等獎,如1989年的神戶、1988年的杜伊諾和1992年的Concours de Genève。他獲得了尤文圖斯和世界廣播電臺法語獨唱獎。他還是葉胡迪·梅努欣基金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音樂家論壇的獲獎者。1997年,在巴黎著名的音樂勝利者頒獎典禮上,他被評為「年度樂器演奏家」。

1996年,埃曼紐爾·帕胡德與百代經典唱片公司籤訂了獨家合約,這一合作被證明是對長笛音樂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他已經錄製了20多張唱片,獲得了一致好評,並獲得了大量獎項。他最近與特雷弗·平諾克(Trevor Pinnock)在腓特烈大帝宮廷(Frederick the Great's court)錄製的長笛音樂專輯於2011年底發行,並獲得了2012年Classica雜誌《巧克力》(Choc of the Year)的殊榮,並在2013年電視頒獎禮(TV Awards Victoires de la Musique)上獲得提名。他的CD「最佳五重奏音樂」(日本)贏得了2012年室內樂唱片學院獎和日本唱片藝伎雜誌。

他的最新專輯是弗蘭克·馬丁為長笛創作的全套作品,剛剛由Musiques Suisses發行,並立即獲得2013年3月法國「和諧世界」獎。

2009年6月,埃曼紐爾·帕胡德因其對音樂的貢獻而被授予騎士勳章,並於2011年4月被皇家音樂學院授予榮譽勳章。他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大使。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低男中音沈洋和天津茱莉亞的朋友們 「遠方的貝多芬」聲樂與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低男中音沈洋和天津茱莉亞的朋友們「遠方的貝多芬」聲樂與室內樂作品專場音樂會蓋爾蓋伊·伊採什長笛  蓋爾蓋伊·伊採什出生於匈牙利,是一名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他是UMZE室內樂團的一員,也是TeTraVERSI長笛四重奏樂隊的創始人。
  • 「上交室內樂」回來了!12場音樂會續寫40年音樂傳奇
    2020-21新樂季,「上交室內樂」這一品牌名稱強勢回歸。今年9月到明年6月,12場室內樂音樂會將依次登場,從巴洛克音樂到現代主義音樂,覆蓋了一批精緻又鮮少被演繹的室內樂作品,會進一步探索主流作曲家的冷門作品,也會進一步挖掘冷門作曲家的遺珠。
  • 【考拉長笛】貝多芬《降B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小金鐘特輯>
    )的高徒,指揮大師阿巴多欽點的首席長笛演奏家從22歲那年坐穩柏林愛樂首席職位後,帕胡德的聲勢一路長虹,他既是全球頂尖樂團的一份子,也是擁有唱片合約的古典巨星,他的長笛技巧變化多端、音色美不勝收,俊俏的外型讓粉絲如影隨形,近乎一位演奏家所能享有的「榮華富貴」帕胡德都已見識,也難怪他在臺上臺下不經易間流露出一股「傲氣」。
  • 要真正理解貝多芬和莫扎特,去聽室內樂
    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室內樂演出,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這種藝術形式的多樣性  要真正理解貝多芬和莫扎特,去聽室內樂本屆藝術節中最為嚴肅、正統的室內樂演出即由來自芬蘭的新赫爾辛基弦樂四重奏於11月13日在上海音樂廳呈現,曲目是貝多芬的作品95號和59號第三首,以及芬蘭巨擘西貝柳斯的《「親密之聲」弦樂四重奏》。  西方音樂「嚴肅」和「娛樂」的明確分野出現在貝多芬之後。貝多芬本人不屑於大眾審美的姿態頗為有名,弦樂四重奏更是寫得技巧艱深,意味複雜。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如今最知名的長笛協奏曲、圓號協奏曲和單簧管協奏曲中,幾乎都有莫扎特作品。他當然不可能會擺弄這麼多樂器,基本上都是被朋友們逼著寫出來的。當年他的友情之作,如今造福一代一代小眾樂器家們。為了讓朋友們一起玩重奏,也為了應付各地演奏家慕名而來的委約,莫扎特寫了不少編制奇趣的室內樂,如單簧管五重奏K.581,單簧管、中提琴與鋼琴三重奏K.498,四首長笛四重奏K285a與K285b,為長笛、雙簧管、中提琴、大提琴、鋼琴而作的《慢板與迴旋曲》K.617,雙簧管四重奏K.370,降E大調圓號五重奏K.407。簡直就是20世紀音色實驗派的祖師爺。
  • 20201223「古典-室內樂」安託萬·雷查交響樂協奏曲 (2020)「24-96」
    20201223【古典-室內樂】安託萬·雷查交響樂協奏曲 (2020) [24-96]Christophe Coin, Chouchane Siranossian & Alexis Kossenko - Antoine Reicha Symphonies Concertantes (2020) [24-96]
  • 是什麼樣的音樂令「海邊的卡夫卡」沉迷 | 貝多芬多種組合室內樂導賞
    同處於古典時期的海頓和莫扎特有不少的「嬉遊曲」作品便是通過三重奏的形式來演繹,而到了貝多芬的手裡,他是如何延續這種創作的呢?莫扎特《降E大調嬉遊曲》第三樂章貝多芬的全部5首弦樂三重奏作品都屬於他的早期作品,完成於1800年前。
  • 長笛王子帕胡德2019年「夢幻時代」新專輯上市
    無論是文化背景還是創作時間,「夢幻時代」收錄的作品範圍都相當廣泛。作曲家分別來自奧地利、德國、義大利、日本與波蘭,曲目從古典時期的莫扎特為長笛與管弦樂團而寫的行板,一直到二十世紀初賴尼克長笛協奏曲與布梭尼《嬉遊曲》,接著是1980到1990年代武滿徹《我聽見水之夢》以及潘德列茨基長笛協奏曲。不過,帕胡德挑選這些曲目的角度並不在於風格或是時間編年順序,而是把展現夢境與虛幻力量,還有作曲家個人浪漫精神的作品收錄在一起。
  • 20201225「古典-協奏曲」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 貝多芬:第一鋼琴...
    20201225【古典-協奏曲】克裡斯蒂安·齊默曼 -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2020) [24-96]Krystian Zimerman - Beethoven_Piano Concerto No. 1 (2020) [24-96]https://www.highresaudio.com
  • 「我在B站聽古典」|音樂會|俞潞|b站|寧波交響樂團|古典樂|貝多芬
    文 | 張木子編輯 | 董露茜排版 | 阿元設計 | 詩宇在B站看鬼畜、看紀錄片、看電競以及看綜藝之外,你試過在B站聽古典樂,比如貝多芬的交響曲嗎?2020年12月16日,是古典樂代表人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B站於12月13日至17日,聯合指揮家俞潞與寧波交響樂團,通過一場為期五天的音樂會,完整演奏了貝多芬從第一到第九的所有交響曲,並對音樂會全程進行了獨家直播。「Bravo!」
  • 20首古典音樂,優雅你的生活
    文: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貝多芬曾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時尚易逝,風格永存。這是時尚界的一句名言。在音樂界,想必應該也是:流行易逝,經典永存。流行音樂,平日裡聽聽就好。經典音樂,值得收藏,尤其古典音樂。
  • 「一點科普」古典樂到底聽什麼才能入門呢?
    關注我們的觀眾以及在我們的QQ群中(音樂精靈MUSICWIZARD官方),不乏對古典音樂感興趣,想嘗試走進古典音樂殿堂的朋友。但他們時常會問一個問題,古典樂到底先從什麼曲目開始聽,才能入門呢?針對這個問題,很抱歉,沒有標準答案。
  • (簡體中文版)薦樂系列之七 |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至於為何一直沒有動筆,一來是因為近年聽貝多芬的作品頻率較以前降低不少,現在常常在挖掘貝多芬、莫扎特以外那些不那麼出名,但同樣在西方古典音樂史上值得紀念的那些作曲家的作品。二來實在是覺得,以自己淺陋的文字去描述貝多芬宏大的音樂作品非但不能如實地反映作品的原貌,反而還有畫蛇添足、甚至是暴殄天物的味道。貝多芬之所以在華語圈內被尊為「樂聖」,絕非毫無來頭。
  • 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奏鳴曲全集、重奏作品,巴倫博伊姆的2020也太忙了吧!
    這位具傳奇色彩的阿根廷人,在2020貝多芬誕辰250年之際,用音樂,獻上了自己對貝多芬這位古典音樂巨匠最真誠的敬意!這一年,他錄製的貝多芬作品大到交響曲,小到鋼琴獨奏,幾乎涵蓋了貝多芬所有重要作品。自1992年以來,巴倫博伊姆一直是古典音樂領域的頂級音樂總監,與柏林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合作密切,並且出過多張錄音專輯,並在21世紀被樂團選為「終生指揮」。在2020年4月,巴倫博伊姆帶領樂團錄製貝多芬交響作品全集,作為獻給貝多芬250周年的一張重磅大禮,其分量不言而喻。
  • 紀念貝多芬,百位音樂家共「跑」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音樂會由百位海內外優秀音樂家強強聯手,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力量,並以此為契機,探尋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16小時音樂馬拉松再現經典貝多芬的作品是很多人古典音樂普及路上的「敲門磚」,囊括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等多種音樂體裁,是不朽的經典。
  • 2020,最該用貝多芬的音樂作結
    室內樂可以說是所有古典音樂體裁中最多元包容的,它既可以是器樂獨奏、又可以是重奏,而重奏的組合則是最千變萬化的。從常見的弦樂四重奏、「大小鋼」三重奏、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到木管五重奏、七重奏等。它不僅可以玩數字遊戲,還可以隨心組合樂器。11月5日在上海交響樂團主廳上演的這一場室內樂,可以說是頗具新意的編排。
  • 貝多芬作品:《第三交響曲「英雄」 Op.55》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該樂章也是貝多芬所創作的作品中,最有影響力的之一。其莊重、哀傷,又充滿美感和獨特的感情張力,由簡單主題發展出多種變化,是貝多芬成熟風格的代表。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
  • 20201201「古典-器樂」阿維·阿維塔爾 - Mandolin 曼陀林藝術...
    專輯發行:2020HRA發布:2020年11月13日標籤:Deutsche Grammophon (DG)體裁:古典子流派:器樂藝術家:阿維·阿維塔爾作曲家:安東尼奧·維瓦爾迪(1678-1741)、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大衛·布魯斯(1970)、喬瓦尼·索利馬
  • 日本長笛音樂人「日野真奈美」視頻精選
    除了獨奏之外,她還活躍於長笛重奏和木管重奏的室內樂演出,也參與吹奏樂團的指導和評審。北日本放送電視臺擔任"米良美一的憂鬱"的主持人。日野真奈美首支獨奏單曲: 真奈美的夢想(Manami's Dream),爵士鋼琴家杉山英太郎作曲,排練時的錄像視頻。日野真奈美長笛獨奏《褐色的記憶》,作曲: 江原大介。記憶,即使是褪色的東西,也會被銘刻在心。
  •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優雅你的生活,洗滌你的靈魂
    文: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貝多芬曾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時尚易逝,風格永存。這是時尚界的一句名言。在音樂界,想必應該也是:流行易逝,經典永存。流行音樂,平日裡聽聽就好。經典音樂,值得收藏,尤其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