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理特點不同,女歌手的聲線一般都比男歌手高,因此中低音男歌手好找比如楊洪基、佟鐵鑫,但如果要從女歌手中找偏中低音的,就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了。好在至少有這麼兩位,在內地是關牧村,在香港就是徐小鳳。
兩人的演唱嗓音都比較低沉,唱歌時幾乎從不飆高音,就是按照特有的低低的聲線進行,如今這樣的歌手並不多見。如果將兩人進行比較,對於內地人來說更為熟悉的當然是關牧村,但如果放在整個華語樂壇,徐小鳳曾經創下的輝煌是關牧村所不及的,而且從演唱歌曲來說,關牧村唱過的歌也少於徐小鳳。
關牧村八十年代獨樹一幟,而後逐漸沉寂
關牧村是內地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十幾歲就進入天津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七十年代末她演唱了著名的《祝酒歌》,後來還唱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一隻難忘的歌》等歌曲。關牧村的女中音演唱渾厚而富有磁性,唱起抒情歌曲飽含深情,在八十年代的內地歌壇獨樹一幟。
不過,關牧村的輝煌也就是在七八十年代,進入九十年代她沒有再推出《打起手鼓唱起歌》那樣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歌曲,起碼沒有被更多民眾認知。這與她的演唱多為民族類歌曲有關,到九十年代及以後也就缺少了流行起來的氛圍。
徐小鳳發行專輯眾多,連開43場演唱會
相比之下,香港的音樂產業走在前面,對歌手的能力挖掘和包裝運作比內地要前行很多年,因此與關牧村有著同等聲線的徐小鳳,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就不可同日而語。
徐小鳳歌壇發展幾十年,發行專輯超過40張,1992年曾連續舉辦43場「金光燦爛徐小鳳演唱會」,打破歌手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當年被稱為「徐四十三」。
從所演唱的歌曲來看,既有《明月千裡寄相思》、《心戀》、《別亦難》這樣內地歌迷最熟悉的歌曲,也包括《風雨同路》、《順流逆流》、《風的季節》等在香港興盛一時而內地知之甚少的歌曲。
不過其中有一首歌值得一提,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民歌《賣湯圓》。1978年徐小鳳發行專輯《風雨同路》,其中的歌曲《賣湯圓》讓她在中國內地受到關注。 另外,內地歌迷之所以熟悉《心戀》這首歌,與1989年央視春晚曾播放過這首歌的演唱視頻有關。
徐小鳳也以演唱抒情歌曲見長,這更適合用她低沉的嗓音去演繹,但她在歌曲中加入了更多流行音樂的成分,這就使得她的歌曲更容易被普通歌迷接受。
關牧村唱功不弱於徐小鳳
可以這樣說,由於音樂產業運作方式不同,演唱歌曲的類型不同,關牧村沒有經歷過徐小鳳所經歷的那種音樂時代,因此在華語音樂圈尤其是流行音樂圈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及徐小鳳。但如果論實際的唱功,關牧村並不弱於徐小鳳。這與關牧村自身的嗓音條件有關,與長期受聲樂系的專業培養和訓練有關。
兩人年齡相仿,如今都已經六七十歲年紀,聽她們年輕時候的歌都是一種享受,就不用拿她們比來比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