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真人秀對準各種藝術門類,音樂劇、影視劇、京劇都通過綜藝窗口展現各自的藝術魅力。湖南衛視綜藝《舞蹈風暴2》開播後,因為舞者在舞臺上的精湛舞姿和共情能力也受到大眾的關注。舞蹈綜藝能否體現舞蹈的真正實力?電視平臺的舞蹈和劇場舞蹈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綜藝是舞蹈的展示窗口
《舞蹈風暴2》中,第一季的前三強加入比拼成為一大亮點。胡沈員作為首季冠軍,再度在舞臺上迎接挑戰,和新人舞者同臺競技。提及為何再度來到這個舞臺,胡沈員說:「重回綜藝舞臺是希望舞蹈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劇院,讓更多人看見。只有被看見了,這樣的作品才能被更多人支持或者接受。」
在首期節目中,向胡沈員發起挑戰的青年舞者黎星,憑藉當代舞《稍縱即逝》獲得了勝利,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作為大滿貫的比賽型舞者,在參加《舞蹈風暴》第二季之前,黎星已經是成名的青年舞蹈家,主演過《沙灣往事》《絲綢之路》《青衣》《花木蘭》等多部舞劇。黎星表示,參加比賽不是為了名次,而是為了人氣。「雖然我們不停有舞劇在劇場上演,也積累了很多觀眾,但其實目前的劇場沒有飽和,舞蹈更是小眾中的小眾。我們這一代的舞者努力去排練作品,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知道呢?這次我們參加節目,也是希望把更多劇場化的作品帶到舞臺上,讓觀眾看見。」
舞蹈與主流審美的距離
《舞蹈風暴2》之所以受關注,除了舞者的動人舞姿之外,舞蹈的共情能力是節目出圈的主要原因。但是,殿堂級別的舞蹈走進綜藝舞臺,看起來更像是嚴肅的藝術門類向主流審美的妥協。對此,胡沈員告訴記者,電視上呈現的舞蹈和劇場中的舞蹈的確有出入,但這不存在妥協一說。
「舞蹈不難懂,也可以共情。在這裡,不是讓舞者很個性的展現自己的身體,沒有必要很高冷地站在電視輸出平臺上,去談你的專業要求和最高水準,因為你站在電視這個舞臺上,你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喜歡和走進劇場。達到這個目的的前提就是要讓觀眾喜歡,讓觀眾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今晚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