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澤稷ACCA~
四大招聘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很多人都心存疑惑,我學校背景一般,學歷也一般,但是我拿下了含金量蠻高的ACCA證書,四大會不會可以接受我不太好的學校背景和學歷?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大家不清楚四大的時候如何看待證書和學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很顯然,如果學歷和證書都OK的話自然很好!
先就學歷,談談幾點看法:
毋庸置疑,排序上肯定是985、211本科 > 碩士 > 留學生 > 本一 > 本二。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般分成校招和社招兩大類。
在校招中,四大通常考慮的學歷順序是985/211本科、碩士、留學生、知名財經類院校的優秀畢業生。所以在校招中,高學歷不代表優勢。
工作之後,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起點、薪資、工作、晉升機制等也都是一樣的,學歷並不會給實際就業產生大的幫助。當其他能力例如證書、工作經驗等比較優秀時,對學歷的要求還會放寬,二本的學生也會有機會被錄用。
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參加校招是絕大部分人的選擇。四大對應屆畢業生通常在學歷方面都更為看重。越來越多的四大事務所合伙人認為,是否取得CPA證書並不是四大主要優先考慮的方向。他們認為,招聘到願意刻苦學習,學習能力強的優秀畢業生是公司最看重的品質。因此,往往擁有較高的學歷及優秀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往往會更受四大青睞。有同學會好奇那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 強大的培訓體系
四大有強大的完善的新入職員工培訓體系。他們能夠系統性的在短期之內就能通過事務所內部組織的培訓課程,讓一個不是會計學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變成一個初級會計師。
2. 審計客戶所處行業紛繁複雜
事務所認為會計知識是可以在畢業後學習的,但有些領域的專業知識卻無法馬上通過短期培訓獲得。事務所的審計客戶一般都處於不同的行業,例如從農業,工業,製造業,服務業到金融業等。審計這些行業的公司需要理解其行業背景和特性才能更好的服務客戶。因此,目前四大合伙人都非常歡迎高學歷非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來四大應聘。合伙人完全不會在意其是否有CPA專業資質證書,但對應聘者的專業領域學歷會深入考察。
3. 項目工作制
事務所的工作性質往往都是跟著項目走,每個項目合伙人都會根據實際情況被分配合理的人員安排。剛入職的新員工都會被指定特定的審計項目負責人來監督。因此,事務所對每位員工在工作崗位上的自我學習能力要求就比較高,而擁有較高學歷,畢業於優秀大學的應屆生往往在這方面表現優秀。
4. 淡季工期更有利於考取CPA
事務所每年有固定的忙季和淡季之分。對參與審計項目的新員工來說,每年都可以享受到1-2個月左右的淡季工作。在這段時間內,員工完全可以利用四大靈活的調休假期制度進行CPA的考試自學。這樣既能從工作實踐中學習到實務經驗,對淡季期間的CPA考試也是極其有幫助的。
如果是社招,即便你的學歷不是很出色,但之前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例如一直在本土八大做審計,做過的項目也都是IPO或者上市公司這類的、要求嚴格的資本市場業務,那也是有很大機會跳槽進四大的。沒有leader不青睞一上項目就能直接上手的「老司機」,大大節省了手把手教小白的時間成本。會計審計都是講究實操的學科,實務中的太多處理和專業判斷,沒有實踐而出的真知和專業度上的系統化深入,學歷只是一張過於輕飄飄的歷史成就的見證。
那是不是意味著CPA 、 ACCA證書一點不重要呢,答案是否定的。
ACCA證書最重要!
在專業證書方面,一定要考下的證就是ACCA證書。
四大看重ACCA所具備的含金量,更看重的是一個人是否具備註冊會計師的資質,擁有ACCA證書就代表你在專業的領域具備一定的資格,代表著你可以從事較為高級的財務工作,而四大在給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專業性必須排第一。
CPA是專業的財經證書,是掌握了一定程度財務知識的證明:CPA的知識體系涉及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和公司戰略等內容,可以說不僅限於傳統的財務會計或者審計的知識框架;六門專業課程涉及的知識有助於開拓考生們的視野,幫助他們了解公司治理、投資估值、商業法律法規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在學習CPA之後,學生們的求職範圍更廣,視野會高於一般的會計專業畢業生,除了以四大會計事務所為代表的審計事務所,他們可涉獵的工作還包括:投行、諮詢公司、跨國企業等。
CPA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會讓HR眼前一亮:市場上公認最難考的證書就是法律職業資格證和註冊會計師證,人民日報也屢次將這兩個證排名前列,HR對註冊會計師的認可度相當之高。因此,如果你應聘時,亮出CPA的身份,自然招聘人員會高看一等,雖然不知道你的實際工作能力,但通過這個證書能證明你的專業能力,並且能看出來你是一個努力上進、聰明自律的人。
當缺少名校畢業證的時候,CPA能成為另一隻翅膀:不是每個人在高考的時候都有意識或者有能力通過努力學習,考上985/211之類的名校的,但是人的未來並不能只由高考的結果來決定。CPA能證明大學畢業後的能力,沒有好大學的背景,靠CPA證書來給自己加分,沒有工作經驗,靠學習來彌補,有了CPA證書後,通常HR會給你機會。而且,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很多招聘財務崗位,都會加一條「通過CPA優先」。
就算不是敲門磚,進入事務所之後,CPA證書也可謂是非常必要:註冊會計師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各種出具意見的鑑證業務,其中最主要的審計業務就是對企業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和公允進行合理保證,而有了CPA證才有資格在審計報告上簽字。不然的話,從個人升職發展的角度上來說,沒有CPA證書的人很快就會在事務所的審計部門裡「走到頭」。
為了鼓勵考出CPA,事務所們會提供哪些福利呢?
Q-pay,也就是考出了CPA能直接拿獎金:考出CPA證書就能讓你在四大獲得更多的真金白銀。無論是一次通過CPA全科,還是通過個別幾門CPA科目,在職員工將獲得一次性獎勵。除此之外,拿下CPA之後,還將獲得每個月500-1000元的Q-pay,旨在激勵員工持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也為四大的CPA持證人數量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職培訓,事務所提供的各種專業培訓幫助員工考出CPA:可以說在事務所中工作本身就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例如在審計過程中,就能實際運用到財會和審計知識,同事間和上司給予的指導和幫助就能成為學習途徑;事務所經常提供的專業知識在職培訓幫助員工接觸到最新的會計準則規定,有助於他們備考CPA。
考試假,在CPA考試之前的淡季中,員工一般能請到考試假:CPA考試在每年的10月舉行,這段時間對於審計部門來說是傳統的淡季,業務量較少,企業一般會同意放考生假期,讓他們有時間專心備考。
綜上所述,四大事務所重視CPA證書,因此為了能鼓勵員工或者未來的員工考出CPA,也制定出了一些政策。
由此可見,四大事務所重視名校畢業證,認為「出身名門」是對一個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學識、智力、素養和社會圈子等方面較明確和直接的證明;
同樣,四大作為專業財務人才的聚集地,也看重CPA證書,認為考出CPA的人才至少具備了未來工作所需要的財會、審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也同樣應該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勞精神,畢竟學習CPA的過程毫無疑問是有難度的。
但是就算是名校畢業證和CPA證書「雙料在手」的「學霸」,也不一定能進入四大喲,原來這些事務所還關注這些:
1)團隊協作能力:四大招聘和選拔流程裡有著名的「群面」關卡,聚集一批應試者共同完成一個商業案例分析或者辯論賽,在此過程中,與人溝通的能力、一些應試者的領導力、問題解決和分析的能力都能顯示出來。
2)個人價值觀和事務所文化的契合程度:在選拔流程中有筆試關,內容涉及性格、智力等方面的測試,如果是人格或者能力傾向與事務所所偏愛的方向不同的應試者,也有可能被拒之門外。
3)溝通能力:無論在選拔流程的最後,與合伙人面試的時候;還是在實際工作中,與客戶和同事們交流的時候,良好的表達能力都是必要的。
無論如何,企業選拔人才的過程也是一個互相了解,雙向選擇的過程。也許你擁有了進入四大所有的硬體標準(如名校畢業+CPA),甚至於上文提到的「軟體」標準,但還沒遇到「伯樂」的千裡馬就是沒被選上。千萬不要灰心,無需對你付出過的努力感到後悔和不甘,現在擁有的一切都能成為助力你日後成功的翅膀!
關於四大實習,更多了解澤稷A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