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足球》是周星馳第一部單獨署名「導演」的影片,上映於2001年。在這之前,他有與 李力持 或 谷德昭 聯署過 導演。
說來奇怪,世界盃的熱度已經相當火爆,足球相關的電影也很多,但如果要尋找一部大家都有印象,集體記憶中的足球電影,卻又似乎只能找到這部《少林足球》。
▼ 節目完整視頻
人稱「黃金右腳」的 明峰 ,被隊友 強雄 設計打斷了右腳。二十年後,強雄成了球壇一霸,而明峰則一事無成。一日,明峰巧遇周星馳飾演的少林弟子大力金剛腿。看出明峰渴望一隻屬於自己的球隊,金剛腳召集了自己的師兄弟們:
大師兄,無敵鐵頭功
二師兄,旋風地堂腿
四師兄,鬼影擒拿手
大力金鋼腳
六師弟,輕功水上漂
他們組成的「少林足球隊」,過關斬將一路殺進了決賽,然而強雄帶領的魔鬼隊,有著秘密武器。門將四師兄被踢成重傷,缺少守門員的少林隊還能否獲勝?!
小時候看這部電影,好像只記住了裡面搞笑的部分和後面決賽時特效的部分。但這次因為做微劇場重看,卻發現它其實是一個挺傷感的故事,一個有著輝煌過去的黃金右腳,一個鬱郁不得志卻充滿夢想的少林傳人,還有因為自卑不敢進高級商場的太極女,充滿了周星馳電影招牌性的,小人物內心的哀鳴,而這層含義,對於沒有經歷太多生活的人而言,可能是不容易理解的。
從《國產凌凌漆》周星馳署名導演開始,他其實一直在電影裡減少鬧劇的元素,給故事一個比較深沉的小人物內核。比起一般喜劇更重視氣氛營造而言,周氏喜劇更加注重敘事,這讓他的電影語言有一種紮實的感覺。
影片中有很多非常有靈感的鏡頭,比如前段,周星馳和吳孟達相遇時,導演特別混淆了想像和現實的空間,但這樣做並不會讓觀眾誤解,反而讓影片節奏變得更加明快,喜劇感也增強了。
此外還有金剛腿走路的兩個鏡頭,用的非常別致。全程都沒有拍人臉,而是通過鞋子讓觀眾識別出了不同的人。當「金剛腿」走過鏡頭後,畫面切換,人們所穿的明顯變成了更加破舊的鞋子,用來表示「金剛腿」從城區走到了窮人區,不用拍臉就表達了這些含義,是很有創意的。
不過,周星馳導演的電影中,影視語言來講,其實是以《功夫》最為成熟,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單獨來說。
《少林足球》的拍攝地主要在大陸,而周星馳先生其實是中國香港演員中,比較早來大陸發展的。當時,香港的電影工業整體比內地要成熟一些,商業理念也比較先進。在那個年代,大陸製片的電影還沒有太多植入廣告的概念,而《少林足球》裡已經非常豐富和成熟了,比如索*,匯*腎寶,彪*等等品牌露出。(話說木魚每天都拒絕公眾號的推文廣告,是否也該變通一下……)
此外,影片運用的3D技術也非常多,比如開頭幻想出來的少林寺鏡頭、拔出鐵罐後的牆體裂開、還有後面球場上的超現實表現……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一些粗糙,但在當時已經是國內很先進了。
除開這些,《少林足球》跟後來的《功夫》、《唐伯虎點秋香》比起來,美術方面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此外,某些笑點有一些沉重,比如在酒吧的那場打戲,可能更多的人不是笑,而是感到疼痛。
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它打破了一個喜劇定律——喜劇裡的角色不應該受到真正的傷害,因為如果讓觀眾覺得電影角色真的出了血,受了傷,很疼,就會觸及到讓觀眾感到恐懼的點,從而難以笑出來。
喜劇首先是應該讓觀眾感到角色安全,但是又覺得角色很倒黴的這樣一個狀態。這一點在後來的《功夫》裡就拿捏得比較好了——《功夫》雖然有比《少林足球》更加厲害的暴力,但看起來沒有《少林足球》這麼疼,從而在一種詼諧幽默的氛圍裡,讓觀眾放鬆笑的同時,傳達出了影片想表達的質感。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足球,但是故事的主題卻是一貫的,小人物充滿困難的生活,與雖在艱難中仍不止息的夢想。金剛腿有弘揚少林武功的夢想,他激發了師兄弟還有黃金右腳,讓他們知道沒有夢想的人,與鹹魚並沒有區別。
導演在裡面讚賞了夢想的價值,因為儘管阿梅的妝扮是那樣的拙劣,讓人尷尬,但當老闆娘嘲笑她時,師兄弟們都站在她這邊,讚賞了自我欣賞和努力變美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用看起來醜陋的外表,包裝真實和善良,其實也是周星馳電影一貫的特點呢。
有一個地方是金剛腿帶阿梅進入高級商場摸服裝,這個橋段讓我想起了《摩登時代》裡卓別林帶女友去店裡的橋段,同樣是底層人,同樣是一個想要努力去實現的願望。不過卓別林最後只是和女友兩手空空地走在路上。而金剛腿和阿梅成為了登上時代周刊的武林情侶,這或許是周星馳一種特別的溫柔呢。
好了,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