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荒野求生》節目主持人、探險家貝爾•格裡爾斯*授權自傳
★63張貝爾私房照首次曝光,貝爾撰寫全新自序!
★貝爾每一次在荒野的絕境逢生,都源於成長過程中對身體和意志的點滴磨鍊
★ 一個愛調皮搗蛋的男孩,是如何走上職業探險家的道路的?
一個飽受欺凌的學生,是如何成為全美*年輕的空手道黑帶選手的?
一個瘦弱矮小的少年,是如何進入世界上**的特種部隊SAS的?
一個遭遇胸椎斷裂的軍人,是如何重新站起來並登上珠穆朗瑪峰的?
★ 人生就是一場冒險,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禮物,只有那些勇氣、智慧與意志並存的人才能用好這件珍貴的禮物
內容簡介
關於本書
本書作者貝爾•格裡爾斯身上貼滿神奇標籤,但很多年前,他與你我無異。從一個普通的小男孩,到「站在食物鏈*的男人」,這中間發生過的一切,本書用三十多萬字的深情回溯、60餘張精彩照片娓娓道出——這裡有一個*真實的貝爾。
六歲時的貝爾瘦弱怯懦,但他接受規則,不懼挑戰,在距地七英尺高的單槓上,他像死野雞一樣倒掛,咬牙死撐;在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岭中,他滿懷熱愛,跟著父親攀巖,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一次次從泥漿中挺直腰身——這裡有一個不屈服的貝爾。
十三歲,在伊頓公學念書的貝爾曾遭遇校園霸凌,為此,貝爾發奮強身,學空手道苦不堪言,同學者紛紛放棄,唯有貝爾執意堅持,*終以英國年齡*小選手資格遠赴日本參賽,三年後成為全英*年輕的黑帶二段選手——這裡有一個不輕言放棄的貝爾。
十八歲中學畢業,貝爾許下登頂珠穆朗瑪的心願,不料卻被親友嘲笑;五年後,貝爾意外高空墜落,幾近癱瘓,躺在病床上,貝爾心中的登頂之夢反而愈發強烈,康復後,歷經千辛萬苦,貝爾終於登頂世界之巔——這裡有一個視艱險為榮耀、視危難為勳章的貝爾。
四十歲,貝爾譽滿全球,垂範天下。新節目不斷開播,包括凱特•溫斯萊特、巴拉克•歐巴馬等在內的嘉賓接踵而至,但在貝爾心中,外曾祖父瓦爾特•史邁爾斯當年在北愛爾蘭海岸呼吸過的海風仍不時飄過,祖輩的諄諄訓誡仍不時在耳邊迴響:「紳士」並非來自血統,而是來自人格,「貧乏」不僅因為物質,更是因為靈魂——這裡有一個追夢不舍、人格偉岸的貝爾。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
貝爾•格裡爾斯,世界著名野外生存探險專家,美國Discovery探險節目《荒野求生》主持人,英國前特種兵,登山家,演講家,暢銷書作家。他是專門為超越危險和死亡而生的野外生存大師,曾乘水上摩託環繞不列顛群島,搭乘小船橫越冰冷的北大西洋,翻越冰封萬年的珠穆朗瑪峰,也曾從沙漠的流沙中死裡逃生,在夏威夷穿越鯊魚成群出沒的水域,在野外尋找蛆蟲充飢而得以存活……
由貝爾•格裡爾斯主持的《荒野求生》節目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他置身絕境時激發本能、突破極限的探險經歷給全球數十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顯示了人類挑戰極限的生存能力。因在節目中使用的東西太過驚人,他被譽為「站在食物鏈最*的男人」。
目 錄
楔子 / 1
第一部分 初生牛犢 / 1
第一章 我家族的人生信條 / 2
外曾祖父的夢想 / 2
外婆給我姐姐的信 / 11
第二章 父親和我的童年 / 15
我的童年 / 15
懷特島上的歲月 / 21
喜歡惡作劇的父親 / 25
和爸爸一起探險 / 30
住校恐懼症 / 40
第三章 伊頓公學時光 / 46
新生的「考驗」 / 46
成為空手道高手 / 51
爬上圖書館的穹頂 / 56
伊頓精神 / 59
探險約會兩不誤 / 63
伊頓公學教會我的 / 67
懷特島的愉快假期 / 70
第四章 畢業旅行 / 75
打工旅行 / 75
我最好的朋友 / 78
徒步穿越印度東北部 / 80
拜訪特蕾莎修女 / 83
讀大學的理由 / 84
布魯內爾的朋友們 / 86
參加英國皇家特種空勤團選拔 / 89
第二部分 英國皇家特種空勤團 / 95
第五章 命運的抉擇—加入特種空勤團 / 9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96
殘酷的預選 / 100
「山地戰」選拔 / 106
打敗你的是你自己 / 115
競速行軍 / 124
向死而生 / 128
第二次機會 / 135
再次徵服月亮草原 / 140
最後二十四小時 / 145
更加苛刻的受訓 / 154
加強野戰訓練營 / 159
成敗就在一瞬間 / 166
新的開始 / 169
第三部分 攀登珠穆朗瑪峰 / 175
第六章 離永久癱瘓「一步之遙」 / 176
高空的意外 / 176
奇蹟男孩 / 180
離開特種空勤團 / 186
一定要登上珠穆朗瑪峰 / 187
改變我一生的女孩 / 198
第七章 出發前往珠穆朗瑪峰 / 203
山腳下的適應訓練 / 203
冰縫中險死還生 / 209
生存極限的考驗 / 217
孤注一擲 / 222
同伴的撤退 / 225
機會來了! / 230
第四部分 登上世界之巔 / 239
第八章 我的良機已到 / 240
直面死亡,向上攀登 / 240
登頂的那一刻 / 251
別了,珠穆朗瑪峰 / 258
第九章 結婚 / 262
登山的意義 / 262
裸泳求婚 / 267
公開演說之路 / 270
冰冷鐵皮船上的婚禮 / 273
第五部分 我和《荒野求生》 / 281
第十章 魔法三重奏 / 282
源起 / 282
成功的原因 / 286
第十一章 童子軍 / 295
後記一 / 299
後記二 / 304
媒體評論
這世界上沒有比不怕死的登山者和探險家貝爾•格裡爾斯更堅強的人了。
——英國《太陽報》
《荒野求生》節目的粉絲以及熱衷於看探險家親自講述自己冒險故事的讀者,你們一定要看看這本貝爾的自傳!
——美國《書單》雜誌
我沒有見過哪個人像貝爾一樣面對過如此多的挑戰並且居然都克服了它們!
——英國特種空勤團上校指揮官查爾斯•格斯裡
貝爾的自傳兼具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的神韻和一個個精彩的生活故事的架構,這些故事裡充滿著一個探險家的激情和冒險精神,折射出一個勇敢的、永不滿足的探險家。
——美國《科克斯書評》
世界聞名的「*冒險家」貝爾•格裡爾斯在這本自傳之前從未公開過他的個人生活經歷。這是一本精彩的、進展快速、引人入勝的書。
——英國《每日電訊報》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前言】楔 子
現在的氣溫是零下二十攝氏度。我甩動著自己的手指,可它們還是冰涼的。舊日的凍傷從不讓我有機會忘了它們。我覺得這都是珠穆朗瑪峰的錯。
「準備好了嗎,夥計?」攝影師西蒙笑著問我。他自己的行頭已經收拾停當。
我同樣對他報以笑容。雖然我其實非常不安。
我有種非常不妙的感覺。
但我沒理會內心的直覺。
是開始工作的時候了。
攝製組其他人告訴我,鬱鬱蔥蔥的加拿大落基山今天早上看起來格外壯觀。但我並不在意。
是時候進入我的私密空間了。我心中有那麼一小塊地方,那裡的我格外專心,耳聰目明,英勇無畏,行事精到。那是我對自我最為了解的部分,但也是最少使用的部分。
我只會偶爾用到這部分的我。例如在現在這種時候。
我腳下是陡峭的山坡。長三百英尺,冰雪覆蓋。但我能對付得了。
這種速降我之前就玩過好多好多次了。可直覺在說,絕不要自滿。
它總是對的。
深呼吸。看看西蒙。默默確認。
其實我們略掉了程序中的一些步驟。我知道的。但我什麼也沒做。
我跳了出去。
急速飛馳的感覺立刻吸引住了我的全部注意力。通常我都喜歡這種感受,但這次我感到不安。
以前在這種時候我從沒感到過不安。
我知道有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我的時速很快超過了四十英裡。腳踏上了山坡。冰層在我頭頂上幾英寸的地方擦過。這裡是我的世界。
我的速度更快了。山峰的邊緣越來越近。是時候剎住落勢了。
我敏捷地往前翻身,把冰鎬戳向積雪。一大捧白雪和碎冰高高飛向空中。我用盡全力將冰鎬深戳向山體。我能感覺到自己的速度正在急劇下降。
一切如常。跟鐘錶一樣精確。我信心滿滿。一切都如此清晰明朗。
這種時刻十分少有,也轉瞬即逝。
它馬上就終結了。
我現在靜止了下來。
世界安然不動。然後—桌球!
西蒙正正撞到了我的左大腿上。還有他沉重的木頭雪橇、結實的金屬相機匣,全都摞了上來。他撞上來的時速有四十五英裡。一瞬間,疼痛和噪聲伴著白雪炸裂開來。
我仿佛被一列重載火車撞了個正著,像一個布娃娃似的朝山下飛去。
生命在這一刻凝滯了。我覺得看到的一切都在以慢動作進行。
然而在這一瞬間,我只有一個念頭:只要偏上一度,雪橇就會撞上我的腦袋了。毫無疑問,要是那樣,「被撞到了」就會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念頭。
但我現在很痛苦,在掙扎。
我大哭出聲,流下了寬心的淚水。
我受傷了,但還活著。
我看到一架直升機,但沒聽到任何聲音。然後我到了醫院。自從《荒野求生》開拍之後,我已經進了好幾次醫院了。我討厭醫院。
雖然閉著眼睛,我還是能「看」到它。
越南那間滿是血漬的骯髒急救室。我在叢林裡切掉了自己半根指頭後被送到了那裡。床單上都沒有花邊的。
然後是育空地區那次墜石事故;更別提哥斯大黎加那次越發糟糕的礫石崩落了;還有蒙大拿的礦井坍塌;在澳大利亞我撞上了鹹水鱷;在太平洋裡的群島上,我踩到了一頭十六英尺長的老虎;在婆羅洲,被毒蛇咬了一口—也不知哪個更糟糕。
死亡無數次擦肩而過。
對它們的記憶都已經模糊不清了,都是些糟糕的回憶。
但結果都是好的。我還活著。
不必耿耿於懷。生活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生存。
我笑了起來。
第二天,我就把那次碰撞丟在了腦後。對我來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
雖然發生了事故,但並不是誰的錯。
我學到了教訓。
要傾聽自己內心直覺的呼聲。
然後我繼續前行。
「嘿,老西。我沒事。等我們出去的時候麻煩給我買杯『椰林飄香』吧。哦,還有,我會把救援帳單和醫療帳單寄給你的。」
他握住了我的手。我喜歡這個男人。
我們一起經歷了那麼多奇妙的事情。
我低頭看了看地上。我看到了我破爛的登山褲,沾著血汙的夾克,被撞壞了的微型攝像機鏡頭和破碎的護目鏡。
我默默自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世界變得如此瘋狂?
【書摘】高空的意外
一九九六年夏天,我被外派到南非德蘭士瓦省北部的一家獵場一個月,對鹿群進行選擇性獵殺,並指導當地人如何對付偷獵者。我每天和黑人員工們一起工作,額外拿一筆薪水。工作完成後,我決定在回英國家中之前先到北面的辛巴威去娛樂一下,把手頭的工資花掉些。
對我來說,娛樂就意味著跟好朋友一起玩高空跳傘,一起在夜裡喝冷飲。
生命多麼美好。
天空漸漸昏暗,非洲燦爛的陽光正讓位於溫馨的暮暉。
我們擠在一架小飛機裡,我的腳開始抽筋了。我試著用力繃直腳,讓血液恢復流通。
在飛機攀升到接近一萬六千英尺高度的過程中,人們互相之間都沒有眼神接觸。這種情況下常常如此:人們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了。
飛機轉為平飛。人們再度活動起來,檢查、再檢查自己的裝備。
有些人伸手拉門。
艙門沿著軌道滑開。咆哮的引擎和七十英裡時速下的滑流打破了寂靜。
「紅燈亮。」我們盯著頭上閃爍的燈泡。一切看起來都平靜得詭異。
燈光變成了綠色。「跳。」
我們一個個從艙口跳了下去,迅速墜落。很快,飛機的貨艙裡就剩下我一個了。我朝下方望去,慣常地深深吸了口氣,然後滑步向前。
風把我的身子吹成了弓形。我能感到它對我的動作的反作用力。
我沉下一邊肩膀,風開始吹著我旋轉,地平線在我眼前晃動。
這種感覺被稱為「空中的自由」。
我只能勉強看到其他在我下方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朋友,他們看起來只是些小黑點,然後迅速消失在雲中。幾秒鐘後,我也開始在雲中墜落。我臉上能感到雲層的溼氣。
我真是愛死這種在一片白茫茫中墜落的感覺了!
三千英尺。該拉傘了。
我把手伸向臀部右側,抓住開傘索。我用力一拉。起初它的反應一切如常。
傘蓬啪的一聲打開了,時速一百三十英裡的自由下墜帶來的風聲隨之中斷。我下降的時速被減慢到了二十五英裡。
然後我抬頭望去,意識到出問題了—很糟糕的問題。我頭上的降落傘本該呈一個規整的長方形,可現在我看到的卻是一個歪七扭八、纏在一起的玩意兒,這意味著要操縱降落傘會難得像一場噩夢。我用力同時拉動兩邊的操作索,想看看情況會不會好點。
沒有。
我開始有些驚慌了。
我看著下方地上的沙漠越來越近,地面景物越來越清晰。我的下降速度很快—快太多了。我必須試著在這個速度下著陸。
我反應過來以後,高度已經太低,錯過了打開備用傘的時機。我現在離地面越來越近了,而且速度還在增加。出於恐懼,我松傘太早,也太猛了。結果我的身子被水平甩出去—然後我摔了下去,撞到了沙地上。
我的身體像一個布娃娃一樣彈了起來,之後又落在一團塵埃和泥土中,躺在那兒呻吟著。我的背部直接著地,壓在緊收著的備用傘頂上。它被疊成方形,位於我背部中央,硬得好像石頭。撞擊的感覺就像是這包石頭一樣硬的降落傘從我的脊椎中央穿了過去。
我站不起來;我只能痛苦地在沙地上翻滾著,呻吟著。我躺在沙土中,等待著我的朋友們過來救我。我哭了—我知道,我搞砸了。
我們都只有一次生命。在這個痛苦萬分的時刻我意識到我這次麻煩大了。
我心底有種深深的恐懼。恐怕我的生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樣子了。
我躺在那兒,神志不清,時昏時醒。和我同行的人開始抬我起來時,我還在痛苦呻吟。我睜不開眼睛,在痛苦中緩慢地扭動著身體,抽搐著。我能聽到他們中有人說我的傘上有個大口子。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當時降落傘那麼難以控制了。
但應對規則很簡單,而且我明明知道的:如果你的降落傘無法控制了,那麼你應該割斷傘索,從中脫身,回到自由落體狀態,然後拉開你的備用傘。
我沒有那麼做。我以為我能控制住它。
我錯了。
我記得之後我被丟進了一輛舊陸虎車裡。車子朝著最近的醫院一路狂飆。我被抱進醫院,放到一把輪椅上。
然後兩名護士推著我穿過一道走廊,一名醫生給我粗略做了一下診斷。每次他試圖給我做檢查的時候,我都會疼得抽搐。我記得我對醫生說了抱歉,一次又一次。我記得接下來他揮舞著一個長長的注射器,把它戳到了我身體裡。
疼痛瞬間消失了。我迷迷糊糊地想要站起來走路。護士們抓住了我,把我重新按倒。
我還記得這位英國大夫的聲音(這點有些奇怪:兩個英國人在南非中部碰到了一起),他對我說我想要走路還要等相當一段時間以後才行。
那之後的事情我就不太記得了。
我再醒來的時候,一個戴著貝雷帽、帽子上支稜出一根老大的羽毛的男人正俯身看著我。我一定是產生幻覺了。我想。
我眨了眨眼。他沒消失。
然後他用輕快、完美的英國口音向我問候:「士兵,你感覺怎麼樣?」是負責南部非洲英國軍事顧問團管理工作的上校,他是來查看我的傷情的。
「我們很快就會把你用飛機運回英國。」他笑著說,「堅持住,傘兵。」
上校非同一般的仁慈,讓我永生難忘。他在履行自己的職責之餘前來看望我,並且安排儘快將我送回國內。飛回英國的路上,我平躺在一架飛機後部的三個座位上,腦子還是迷迷糊糊的。
沒人看到的時候,我就會忍不住哭泣。
看看你自己,貝爾。看看你自己。是啊,你搞砸啦。
然後我被麻醉,處於昏迷狀態了。
一輛救護車在希思羅機場等我。最後,在我父母的堅持下,我被送回了家裡。我也沒別的地方可去了。
媽媽和爸爸看起來都因為焦慮而筋疲力盡;儘管身上疼得要命,我還是感到一股揪心的內疚感:是我讓他們這麼悲傷的。
我的人生規劃中從沒考慮過要這樣。
我被狠狠打擊了。厄運從意料之外的方位將我一擊命中,以我無法預料的方式。
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我一直都是個幸運兒。但從左外場飛來的意料之外的球經常會改變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