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可以治燙傷?這些不靠譜的燙傷"秘方"你用過幾個?

2021-03-04 江蘇新聞

天氣冷了,身處沒有暖氣的南方,各種取暖設備必不可少,但是不小心,就容易被燙傷。

低溫燙傷(資料圖)

貼著暖寶寶睡覺,醒來腿上燙傷一大片

這兩天氣溫低,大家都在撓頭想點子取暖。蘇州姑娘李小姐買了很多暖寶寶,晚上睡覺前在膝蓋上貼了一片,打算驅驅寒。沒想到,一覺醒來,腿上竟然被燙傷一大片,還起了水泡。醫生說,這是低溫燙傷。

萬一被燙傷了怎麼辦?

近日網上流傳,燙傷後將傷口處放進麵粉裡,十分鐘後取出,不會出現灼傷的紅印或水泡。


麵粉居然有這麼神奇的功效?

醫生表示,冬季燙傷患者中以對溫度不敏感的老年人和相對淘氣的孩童居多。但是網上流傳的"麵粉治燙傷",卻並不可取。是麵粉裡的雜質較多,會增加患者感染的機率。

 


網友的想像力讓人不服不行,隨便上網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各種針對燙傷的奇葩方法,很多說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

比如有人整理的"燙傷治療14法",號稱"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勻,塗敷在受傷處","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塗搽傷處",肥皂水、白酒、煤油、植物油,通通成了治療燙傷的神器。

別再瞎傳啦!

遇到燙傷不要亂塗東西,而應抓緊時間進行冷療:

1、一般小的燙傷,要立即用清水衝洗,然後注意保潔就可以了;


2、如果是大面積的燙傷,需要立即到正規醫院去處理,可以防止感染和引發其他的併發症。


當心,這些容易讓你燙傷!

1、熱水袋、暖寶寶:這兩樣東西長時間接觸身體的一個部位,容易引起燙傷。使用時,水溫不要過高,睡前要記得取出被窩。另外,要選購質量好的熱水袋,以免發生漏水,燙傷使用者。


2、取暖器:使用取暖器時,不要靠得太近,避免同一個部位長時間對著熱源。如果感覺到皮膚發熱發燙,說明距離太近,就有被燙傷的危險。

3、熱水泡腳:泡腳的時間不要太長、水溫不要太高。溫度太高或長時間泡在熱水中,也容易導致燙傷。

更多新聞請關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

綜合:姑蘇晚報

編輯:小玖

相關焦點

  • ​麵粉能急救燙傷?這個偏方你千萬別信
    文中作者稱其手被沸水燙傷後,在一位越南朋友的建議下,把手放在麵粉裡10分鐘,拿出來後發現手上沒有任何灼傷的紅印或者水泡,像是完全沒有受傷。傳言截圖這個偏方令不少網友大呼神奇,它究竟是真的嗎?闢謠君查證發現,這篇文章已在網上流傳多年,文中的這個偏方已被多方專家和實驗證實不靠譜。
  • 秘方治燙傷?1歲男童感染身亡
    他沒有醫生職業資格,家中環境完全不符合治療燙傷的環境要求,不僅沒有急救措施,也沒有治療所必須有的、經過消毒的醫療環境,僅僅是在家中進行敷藥而已!III度燒燙傷:全層皮膚包括皮膚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傷害,皮膚焦黑、壞死,這時反而疼痛不劇烈,因為許多神經也都一起被損壞了。燙傷發生後,記住:衝、脫、泡、蓋、送。▍衝、脫、泡發生燒燙傷後,第一時間用冷的自來水持續衝洗或浸泡傷處降溫直至疼痛緩解。
  • 【網絡謠言】雞蛋清能治燙傷?
    闢謠內容:燒燙傷塗蛋清、牙膏?這些偏方別做中新網7月2日電 臺灣《聯合報》2日報導說,八仙樂園塵爆事件造成近500人嚴重燒燙傷,不少心急如焚的家長到處打聽去疤妙方,社群網絡瘋傳喝椰子水能降火氣,傷口不留疤,日後免植皮。醫師表示,灌食椰子水給嚴重燒燙傷病患,恐致吸入性肺炎,恐有生命危險。
  • 安以軒被熱飲燙傷留疤!燙傷急救必學這五字,千萬別再用偏方!
    除此之外,塗牙膏、蘆薈膠、麵粉、酒精等等方法都有人在用!我們要很慎重的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偏方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還會耽誤最佳急救時間,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相比這些不靠譜的處理方法,我欣慰的看到有個媽媽做得很好,她的處理方法連醫生都點讚。
  • 疤友日記 | 燙傷疤痕久治不愈,幾經輾轉終得治疤「秘方」
    生活中總有很多的不小心,有的不小心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會掀起一絲波瀾,可是有的不小心卻可以成為一生的傷痛,無法忘懷卻也無可奈何
  • 燒傷燙傷驗方,分享給大家,留著備用吧!好用不留疤
    前陣子,本人分享了三個治療燒傷燙傷的有效方子,共收穫了22萬多閱讀量,讀者們更是熱情的把自己知道的秘方驗方分享了出來,不敢藏私,故今天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 燒燙傷疤友問答:怎麼才能治好燒燙傷疤痕增生
    燒燙傷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意外傷,尤其是小孩子,一不小心就會被開水、滾粥、明火、家用電器等燒傷燙傷,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會引起疤痕增生。 最近看到好多燒燙傷疤友的疑問:怎麼才能治好燒燙傷疤痕增生?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而且求醫無門。
  • 兩歲男孩塗獾油治燙傷致休克
    一個孩子的爺爺奶奶想給孩子洗澡,燒了一盆水,沒成想孩子不小心掉了進去,等將孩子抱出來發現並沒有起水泡,爺爺奶奶以為不嚴重,就用塗獾(huān)油的土方子簡單治了一下,可是十幾個小時過去了,家長發現孩子情況不對,才將幾近昏迷的孩子送到醫院。
  • "七夕":送你這些COSTCO最暢銷的"性感蜜物"!錯過了,就只能再等一年...
    但這一年只有一次的"七夕",送愛人一點來自北美的小禮物絕對是犒勞愛人一年來"辛勞"的最佳選擇!此時此刻,兄弟們真該動手啦!家園商城新品和Kirkland的熱銷商品仍在優惠促銷中!你真的不能再猶豫了。。。別猶豫!
  • 燒傷燙傷怎麼辦?這些偏方到底能不能用?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些燒燙傷看起來不嚴重,大多數人受傷之後都決定自行處理。於是民間流傳的各種燒傷偏方也就多了起來……除了暫時稍稍緩解疼痛之外,塗醬油對燒傷燙傷癒合可以說沒有任何幫助。其一,醬油並不是無菌溶液,如果皮膚破損,塗醬油可能會引起感染;其二,醬油會給創面染色,在尋求專業處理的時候會影響醫生的判斷。
  • 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當心這些燙傷的兇器!
    不過呢,這些保暖好物,好用是好用,但卻有危險。比如熱水袋,用的時候覺得溫暖舒服;可第二天醒來,發現腳莫名其妙起泡了——原來,是被熱水袋燙傷的。這麼大的泡,看著就嚇人。01很多網友都表示不信,說暖手蛋、暖寶寶和熱水袋,摸著都是舒服的溫度,並不燙啊?為什麼皮膚會被燙傷呢?這個現象,在醫學上叫做低溫燙傷。
  • 燙傷後怎麼處理 這些方法有效緩解燙傷
    我想燙傷每個家長都經歷過吧!那燙傷後怎麼處理呢?燙傷吃什麼好?小孩燙傷起泡怎麼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燙傷後怎麼處理1、用自來水衝洗傷口,無論是開水燙傷還是蒸汽燙傷,應先降低燙傷皮膚溫度,減少燙傷處的進一步損傷,同時用水衝洗也能減少疼痛。如果傷口沒有破開,則侵泡10分鐘左右。如果傷口處已經破開,就不可再行侵泡,以免感染。如果燙傷面積過大,應把整個身體侵泡在浴缸裡。
  • 別在燒燙傷處抹這些了,正確的做法只有一個!
    醬油、牙膏、麵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隨著一年間最冷時節的到來,燒燙傷也高發起來。打翻熱湯、粥、水,洗澡時水溫過高,電熱裝置使用不當,添加燃料如酒精等時失誤都有可能導致燒燙傷。當燒燙傷發生時,如能儘早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可以幫助創面較快癒合,減輕瘢痕。
  • 燙傷撒鹽、抹牙膏、塗醬油、澆二鍋頭?多少孩子被「偏方」坑慘了
    相信在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都有過被燙傷的經歷。當被燙傷時,你也可能用過各種「偏方」——醬油、蛋清、食鹽、牙膏……袋鼠麻麻想說,以後這些錯誤做法可別再繼續了!錯誤的小偏方,可能引發大悲劇。俗話說的好:別往傷口上撒鹽。
  • 孩子被燙傷後,奶奶給塗了這東西,差點讓孩子截肢!
    奶奶嚇得趕緊安撫寶寶,並想起了一個燙傷的「偏方」,於是奶奶便把醬油塗在了孩子的傷口上,試圖用醬油緩解燙傷和寶寶的疼痛感,接著才把孩子送到了醫院。經檢查,寶寶是典型的三度燒傷,他的前臂到手部都很嚴重,腫脹很厲害,若不及時救治,會有肢體壞死的風險,即截肢。
  • 媽媽說,牙膏可以去黑頭、祛痘、治腳氣……
    從小到大,你一定被試過某些奇奇怪怪的偏方。 一些口口相傳,流傳甚廣又不靠譜的「偏方」、「秘方」,對狂熱愛好者來說,簡直達到了一種痴迷的境界。
  • 艾灸燙傷起泡怎麼處理 艾灸燙傷後怎麼處理
    現代艾灸多用的是溫灸和懸灸,和原來的疤痕灸不同,灸花是溫灸和懸灸是可能出現的一種正常的邪氣外排反映。通常表現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裡有少量膿液。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驚慌,這不是燙傷,與燙傷還是有區別的。如若出現小水泡大家可以這樣處理:如果是很小的水泡不用管它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無菌注射器抽乾,再塗抹燙傷膏即可。
  • 媽媽說,牙膏可以去黑頭、祛痘、治腳氣
    一些口口相傳,流傳甚廣又不靠譜的「偏方」、「秘方」,對狂熱愛好者來說,簡直達到了一種痴迷的境界。即使是現在的文明社會,依然還有大把人相信「大蒜防癌」,「白蘿蔔水治頭痛」、「蜂蜜養顏排毒」、「小蘇打美白牙齒」、「淘米水洗臉」……甚至還有人生吃活泥鰍,據說有一百種功效???
  • 這味「白臉」的藥能治好燙傷 | 中藥故事
    大夫過來後,看了看小姐的傷勢,道:「貴千金的燙傷並不算嚴重,只要外用一種叫貓兒卵的中藥就可以了」。一聽到有「貓」字,小姐不自主的顫抖了一下,驚恐地望著窗外野貓逃去的方向,說什麼也不肯用這種中藥。「我家女兒自幼怕貓,如今,又因為一隻野貓,受驚致傷,恐怕女兒心裡的陰霾更加重了,只怕是不會接受這「貓兒卵」了,還有其它辦法沒有。」縣太爺如是說。
  • 燙傷後,可以塗牙膏、蜂蜜、醬油?NO!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被燙傷的經歷,一旦被燙傷了,該如何緊急處理?什麼是燙傷?燙傷,一般是指接觸開水、熱油、蒸汽等高溫物質所導致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急性損傷。燙傷有輕有重,輕者可能只是輕微皮膚發紅,不做任何處理,亦會自行恢復;重者除了皮膚出現紅腫、水皰、脫皮等表面症狀外,還可能導致感染和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