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高空喊話普及「防騙經」,快遞包裹蓋上防電詐「印章」,訂外賣貼上防電詐「小提示」,訂飯店訂酒店也能收到防電詐「微提醒」,錄取通知書裡放「防詐寶典」,社區幹部、社區民警拍攝防電詐小視頻,酒店賓館電腦播放防電詐屏保,公交車站播放防電詐微電影……這些「別出心裁」的防電詐小舉措正是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不斷創新宣傳載體,拓寬宣傳覆蓋面,提升整體管控質效,推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壓降往深裡走實裡做的具體體現。2020年以來,轄區電詐警情同比下降18.5%,發案同比下降33.4%。
主動求變 破解難題 讓防詐宣傳更「走心」
「不要只顧著拍照啊,請認真聽一聽啊!」蓮花派出所社區民警劉大擴一邊調試無人機一邊向群眾講解。5月份以來,蓮花派出所「動用」無人機開展電詐宣傳25次。2020年以來,經開公安分局成立反電詐工作專班,從治安、經偵、指揮、網安、民意收集中心等部門抽調1人組成,專職分析研判每日電詐警情,研判電詐案件的發案情況、發案特點和作案手段,有針對性提出打防意見,推送給社區民警。各社區民警將發案信息隱去個人信息後,以業主群、社區群為基礎,不斷「推」送到群眾中,用真實案例告知群眾,用身邊人警醒身邊人,讓群眾明晰原來華麗的「投資設想」和「發財夢想」等,不過是馬路上常見的防詐騙宣傳標語。
5月份,轄區各高校復學在即,該分局認識到高校防詐宣傳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把提前預防、早期幹預作為降低防範電信詐騙的主要手段。蓮花派出所在研究分析2019年高校詐騙警情的基礎上,針對常用犯罪特點、詐騙手段、辨識方法等,總結歸納出一套針對大中專院校的問卷調查。通過發動,轄區8所高校紛紛響應,2.4萬大中專學生參與問卷。「用問卷和答題的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能夠入腦入心,提高學生防範意識」,參與率97%的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張清說。根據每一所學校的參與率,每一道題的正確率,知道最容易讓學生「迷糊」的詐騙類型,精準指導線下宣傳,將有針對性開展宣傳防範工作。9月份,合肥大學城各高校陸續開學,分局積極與高校對接,建立「警方主導、校方主動、齊抓共管」的多元宣傳格局,全面打響「高校防騙保衛戰」。該分局成立防電詐專業宣講團,各派出所緊抓開學好時機,全方位開展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去年我們宣講團陸續在各高校開展『千人大課堂』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年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我們採取全方位、滾動式、多頻率宣講,雖然花的時間長一點,但是儘可能讓每個新生入學都能接受到一次專業宣講教育」,芙蓉派出所社區民警王忱忱利用一個星期時間,以軍訓方陣為單元,為安徽大學43個班級全部上了一堂防詐騙「開學第一課」。9月29日,芙蓉派出所在合肥工業大學開展「千人大課堂」,與以往不同的是,考慮疫情防控需要,此次宣講採用多個分會場形式同步進行,宣講面覆蓋全校6000餘名新生。
整合資源 全員參與 讓「全民防詐」成「共識」
經開分局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一個動作解決多個問題的工作方法」,將詐騙宣傳防範納入特行管理,將「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社會責任意識」傳導給轄區特行業主和經營者,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防電詐。4月份,芙蓉派出所63家酒店、賓館紛紛響應,陸續將酒店各房間電腦屏保換成防電詐屏保,快遞公司紛紛響應製作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印章,在每一份快遞包裹上蓋上防電詐印籤,轄區47個小區和9個商業綜合體樓下的100餘個豐巢快遞柜上全部貼上防詐騙標語,力爭讓每一個網上購物的群眾都能受「警醒」。
為了爭取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中來,該分局通過開展走訪調查、發放問卷的形式,將轄區群眾意見建議收集匯總。芙蓉派出所通過分析200餘份調查問卷,走訪100餘家單位,回訪50餘位不同類型的被騙群體,深入群眾、徵求意見,換位思考,積極共建。芙蓉派出所聯合芙蓉社區,制定評比辦法,對轄區各居民小區、商業綜合體、居委會,採取周通報、月匯總、季度評比的方式,對參與、推動電詐宣傳防範進行量化評比。8月7日下午,芙蓉社區召開第二季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壓降暨智慧小區建設推進聯席會」,對零發案小區和推進措施強勁的小區進行表彰,對措施不力需重點關注的小區進行掛牌。同時派出所積極與社區和物業公司對接,做到物業、社區幹部、網格員、江淮義警等培訓全覆蓋,要求他們多發動,多宣傳,開展「群」防「群」控,做到人人參與、人人防騙,實現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果。
重拳出擊 源頭堵截 讓電信詐騙無法「蔓延」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為社會一大公害。該分局建立快查快打機制,與相關行業聯動協調,擠壓詐騙分子生存土壤,堅決的遏制電信詐騙案件高發的目標。2020年3月份開始,該分局對買賣營業執照、買賣銀行對公帳號等電信詐騙上遊犯罪發起凌厲攻勢,先後偵破多起販賣銀行卡和企業對公帳戶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41名,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41人,摧毀販賣對公帳戶窩點3個,查獲涉案銀行卡118張,公司印章591枚,營業執照315張。3月19日,合肥市樊某名下有六個對公帳戶信息,註冊地址涉及經開、廬陽、蜀山、瑤海等區域,引起了民警的關注。隨後分局循線深挖、精準出擊,成功斬斷一條非法買賣銀行對公帳戶的「黑灰產業」全鏈條團夥。
「很多群眾看到對公帳戶,以為可信度高,放鬆警惕,實際上詐騙分子用來轉移贓款。」分局民警在宣傳中一方面側重告訴群眾,注意識別對公帳戶,免得掉進詐騙分子的圈套,一方面提醒廣大群眾,不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出售個人信息,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
為了把好開戶源頭關,有效防範詐騙風險,分局一方面進一步摸排轄區工商註冊、運營商、銀行營業網點的數量、位置、聯繫人,精準開展電信網絡犯罪衍生的上遊犯罪宣傳防範工作,另一方面與轄區35家銀行和46家電話卡網點見面、交流、約談,推行詐騙信息共享,強化協調,打好「配合戰」。要求銀行、運營商等行業仔細確認開卡、開戶、銷戶資質與條件,全面落實櫃面轉帳告知與提醒,建立合作機制,提高涉案帳戶快速止付凍結、涉案號碼快速關停的實效,形成合圍之勢,共同抵禦電信詐騙「公敵」。(費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