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我們今年整合了商品線上銷售渠道,藉助直播手段,線上下單突破千單。」榆樹市坤泰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曙光告訴記者,通過我市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產業園特色產品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據統計,長春市農產品網上交易額由2016年的18.3億元,攀升至目前的110億元,上線商品已達66個品系1.1萬多個品種,上線企業數量達到842家。「網購作為一種極具生機和活力的新興業態,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漸漸佔據主流,而我們的服務也將從最初的網站式服務發展到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再到電子商務技術、農業大數據的應用,農業信息化正在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讓長春優質農產品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市農業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於連軍說。
「十三五」期間,我市加大農業信息化基礎建設。2014年6月,我市與省郵政公司籤署合作協議,依託「郵樂網」的「郵樂農品特產專區」頻道,開始建立長春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隨著基礎平臺服務功能日趨完備,服務管理體系日趨完善,上線企業數量和交易總額呈直線攀升態勢,也標誌著我市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步入整體推進和快速發展階段。
電商銷售為農產品打開新銷路
「十三五」期間,我市市級財政新增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達7375萬元,引導縣級政府投入1210萬元,引導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投入智慧農業項目建設3000多萬元,引導近200戶農村電商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相繼建設開通了長春市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夯實了農業信息化的基礎條件,提升了服務能力。政府主導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促進了多元投入機制的形成,為破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瓶頸提供了長春模式。
我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上線運營初期,僅有「郵樂農品網長春館」和「郵樂網吉林館長春專區」兩大板塊,主銷產品包括東北大米、人參鹿茸、野生炒貨等。2017年9月,與長春華茂電子商務公司合作,開闢設立了京東長春特產館,主打長春地方特色品牌產品,並為入駐企業建設了綜合的微信公眾號推廣營銷,獲得上線企業的一致好評,皓月、華正、榮發、榆樹錢、長雙鹿業等市重點龍頭企業全部入駐。
為解決農村電商發展的需要,我市通過培訓,鼓勵外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支撐服務平臺,完善鄉村創新創業支持服務體系。目前,農村入戶和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100%,農村信息員(兼)3300人。
記者:趙猛佳
攝影:石天蛟
原標題:《長農電商線上線下交易快速攀升 交易額從18.3億元到110億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