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首富或許大家都不陌生,因為網上有關中國首富的信息有很多,如馬雲、馬化騰、王健林、李嘉誠等等都成為過中國的首富。可是要說到其他國家的首富或許許多人就不是非常了解了,在2020年9月的時候,《福布斯》發布了新消息。
消息列出了「菲律賓富豪榜」,從這份榜單中可以看出排在前五位的是,施氏兄弟姐妹、曼努埃爾·維拉、小恩裡克·雷頌、吳詩農及兄弟姐妹以及詹米·佐貝爾·德·阿亞拉,其中施氏兄弟姐妹的財富值達到了13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40億元,成為了菲律賓的首富。
而施氏兄弟姐妹之所以可以擁有如此龐大的資產,和這位已故的華人巨富施至成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們正是他的子女。施至成以零售行業起家,其掌握的SM集團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並且成為了菲律賓最大的零售購物中心開發商和運營商,在菲律賓擁有很高的威望。
那麼施至成究竟是怎麼樣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商業帝國的呢?施至成是在福建的晉江度過的童年生活,直到7歲的時候,因為戰爭原因,他和父母一起逃難到了菲律賓,並且在馬尼拉定居下來了。沒人會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男孩,未來竟會掌握菲律賓60%的零售市場,並一直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
施至成曾經回憶,說自己很多年之前,從一個遙遠的地方來到了這裡,身無分文,而且根本就不懂英語和他加祿語(菲律賓國語)。小的時候施至成就經常圍繞著櫃檯轉,這對他的成長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他成年之後成為零售大亨的重要原因所在。
到了菲律賓之後,施至成的父母就拿出了全部的積蓄,開了一家小雜貨店,施至成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還會時常幫助父母照看照看生意,這樣讓他漸漸地對做生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過當日本佔領了菲律賓之後,施至成的家不僅沒了家產,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之後施至成一家過得比較清貧,不過二戰結束之後,他家很快就重新做起了生意,但是此次的店主已經換成了施至成。因為小的時候他當過小鞋店的學徒,所以他對鞋業非常了解。很快他察覺到了菲律賓很多人沒有拖鞋,甚至還有不少人根本就沒有鞋子穿。
於是他和美國人合作,然後自己販賣軍鞋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等到賺到了一定資本之後,他便開了一家店,開始從美國進口鞋子在菲律賓賣,因為當時的菲律賓賣鞋子的人還不多,所以市場非常龐大,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開始的時候他將鞋店取名為Shoe Mart(鞋莊),之後這家鞋店漸漸成長為鼎鼎有名的菲律賓SM集團。為了可以專心做鞋子生意,他還終止了已在遠東大學修讀兩年的商科專業。之後他將鞋店擴大到了三家,之後又直接做起了賣鞋的大商場。
到了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他將鞋業拓展到了百貨行業,在菲律賓開了第一家百貨商場,之後用了10年時間,將百貨發展成為菲律賓第一。之後他看到了歐美地區的超大規模購物中心,他認為這才是零售市場的未來,於是他開始在菲律賓買地,建起了一座座商城。
之後他在經營購物中心的同時,還推出了合作經營,將商鋪出售給其他商家,這樣一來他慢慢地將生意從零售轉向了房地產開發和購物中心管理,慢慢地SM也改變了菲律賓人的生活方式。施至成並沒有將目光停留在菲律賓,他還看到了中國的巨大市場。
之後將SM的經營模式,帶到了廈門、蘇州、天津、揚州等地,施至成回憶說,自己很早就想投資中國了,因為他有一顆愛國的心,不過當初因為環境不允許。當環境允許的時候他就第一時間讓SM在中國大力發展,經過30多年的發展,SM已經在全球擁有了79家大型綜合購物中心。
施至成的兒女們認為他們父親的成功主要因為「計劃」和「組織」,結合了發展趨勢和消費需求的變化,然後通過發展的眼光制定出具有想像力的未來計劃,之後在通過組織,科學管理將這樣的想像變成現實,最終造就了如今的商業帝國。
從身無分文的小男孩,逃難到了菲律賓,卻造就了900多億的商業帝國,家族還成為菲律賓的「首富」,對於施至成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