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英語思維篇讓口語更流利
How to improve your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什麼是「啞巴英語」?
「啞巴英語」指的是中國人之間可以用英語自由交流,但把同樣的想法同樣的思想說給native speakers 說時,經常被反問:Excuse me , what did you say? what do you mean?
◎您的英語水平程度怎麼樣吶?
衡量英語水平: 有邏輯性地拆解成層次:
1.「文本英語」:English in text, 外在的英文.
2.「思維中的英文」:
English in thoughts將外在的英文按照一定的方式轉化成自己頭腦中的英文.
3.「表達出來的英文」:
English in action 和外國人交流時說的地道的、英語思維方式的英語.
◎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學習英語,要把它當做交際工具去學,不要把它當做知識去學,那樣學了十幾年,終成啞巴英語;當成工具的話,工具所代表的技能就能量化,就能拆解英美人的思維方式,就可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進步。
英語思維法(think in American English):
1How to define : 用最簡單簡潔明快的、適應於自己的(level English) 水準的東西來清晰地按照英美人的習慣方式來把東西界定出來。
如何用英文簡潔明確的、能夠達到點子上的定義(自己腦子裡清晰地概念)
How to define in simple plain English 步驟:1. 歸類 2. 點出它的特性舉例說明: 什麼是蛋糕?蛋糕是由水、麵粉、甜心等組成的食品.
解釋:中國文字的語序結構:「偏正結構」「偏」字表示漢語的特徵性的東西;而」正」字表示本質性的東西或類別性的東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先偏後正。
What is a cake? It is a kind of food which is baked by water, flower and dessert.英美人的思維方式:正好相反,先正後偏 ,先說重要的東西,the nature of the thing,再描述它有什麼特徵,即特徵性的東西。
2How to explain in simple plain English:
如何訓練自己用簡潔的英文來解釋東西的能力,把非常單一的東西學的非常豐厚。
如何培養自己的解釋能力,把自己學的非常單一的東西,把它學的非常豐厚(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這樣就避免當你在交流中,跟別人說一個東西,對方卡殼不能理解你的時候,你能馬上找到任何一個其它不同的例子來幫助你的交流不斷往前進。
操作步驟:How to explain: 1. 歸類 2:簡單語言細節化
中國學生習慣的做法:替換練習
I love you she loves him he loves her the dog loves the cat
解釋的真正含義:通過語句結構、用詞上完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你想表達的同一個或接近的意思;當別人卡殼時,採取迂迴包抄的方法,有什麼方法都行,讓他明白你的意思
Love:1. love is a kind of feelings
2. put it into details. (My mom wash clothes for me; titanic)
(在語言第一水平時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東西的能力)
笑話:四個老太太說水
德國wasser(瓦廁) 法國:de l』eau (都漏了) 美國 water (窩頭) 中國:水
反思:中國同學的啞巴英語在這個地方體現的特別透徹,我們想表達一個思想或一個概念,用英文表達出讓對方困惑不得其解,我們沒辦法讓他跳出語言牢房,不能找到能讓他能適應的或理解的東西。所以四個老太太應給他們所能理解的東西。
扁平英語到豐滿英語的過渡:掌握單詞應知道至少兩個同義詞或兩個近義詞或兩個反義詞;學句子要反覆拆、合、分解、把複雜變簡單,把簡單變複雜。
3:How to describe:
如何用英文按照骨子裡的英語思維的方式來描述東西的能力。
阻擋我們中國人和英美人自由交流的關鍵,我認為發音什麼的這都是次要的,關鍵在於思維方式,the way of thinking.所以我們應 think in American English 。
描述:illustrate (傳達思想中的意義) = 描 describe + 述 narrate
英中思維方式區別一:
◆漢語思維方式:往往喜歡強調普遍的東西 very general things 愛泛泛而談,愛結論性的來概括: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麼?
▲英美思維方式:更多的是關注在細節上,focus on details ,英文需要進入細節的。如: what is your point?
◆漢語思維方式:我們展現東西時(如五件東西)時,我們往往是不太分重點的,基本上按部就班地羅列出來就完了,讓你來下判斷。
▲英美思維方式:英美人更希望先下出判斷以後,斷定了哪個東西時 重點後,然後再重要性這個順序來把這些事情羅列出來。
英中思維方式區別二:
◆漢語思維中,我們藐視一系列事件習慣採用的方式,採取自然時間序列來描述事件的方式,本身沒有錯,但對英美人來說,太boring了.(因為這個事情是大家都知道的,為什麼我要再聽你講一遍)
▲英美人的思維方式: 他們習慣於按照一種主觀的時間,按照敘述者的角度來重新構造這些事件,比如描述三件事,哪個重要,我描述哪個,和自然時間序列不一樣。
舉例說明:「早上我們去散步了,一個小孩掉到河裡了,另一個小孩John救了他。」這聽起來是一個非常習慣的順耳的東西,因為它是漢語的描述法,屬自然時間序列;如果大家就是直接的用英文翻譯過來,老外恐怕會覺得confused,不知道你究竟在強調什麼東西。
換作這樣講,就能突出重點了。假如你是一名老師,你打電話給John她媽媽,先說your son saved another boy然後再次推,第二重要的是when he fall into the river然後最後再把不重要的鋪墊補上去,while we went out for a walk this morning.這樣說的話,骨子裡就帶著重新解構的意味了。
英中思維方式區別三:
◆漢語思維的思維習慣:中文好像一盤珍珠一樣,各個都很精彩,每個時間都很精彩,但是我們需要線穿,這個線就是時間的先後順序。
▲英文的思維習慣:英文就像冰糖葫蘆一樣,也就是說,他有一個主線非常明確,所有的事件都是緊緊圍繞這個東西(重點重要性),用糖衣一裹非常密不可分的。
小結:英美人思維方式:
細節性思維(details mean everything)再加上有意義重點(重要事情先後順序)的這麼一個清晰地邏輯結構,是掌握我們用英文並按照英語的思維方式進行描述的關鍵。
1. 強調細節 和 有意義的重要性結構這兩點來支持你的描述。如果沒有這兩點,那麼你的描述和你講漢語是沒有區別的,
2. 如果學一門外語,你外在再流利,再流暢,不過腦子,就像一個背誦機器一樣,根本不知道說這個話的時候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那你說啞巴英語是勢在難免的。相當於你借用英文整個語言符號系統來表達漢語思維方式所要展現的意義,這樣的話,英美人聽起來絕對是困惑的,這是我們啞巴英語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必須突破上升到思維方式高度,重新審視我們如何提高我們英語交流技能。
3. 什麼是細節性思維?講英文時,不要老泛泛而談,能夠進入細節就進入細節,instead of saying she is very beautiful.那你給她一個細節,比如她的eyes很明亮,她的hair is blonde,他是一個金髮女郎,那麼用這兩句話來表達它的美麗往往比泛泛而談的beautiful要強好多倍。這是中國學生從小養成寫作文的習慣,所以中國學生寫雅思大小作文時得分不高,沒有細節,no details. 老強調你特別特別tired, 有多累啊?形容一下,飯來了人叫你都醒不來,在站起來又睡下了,這是形容你的tired的程度。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要具體化,清晰化,這樣的話你才能突出你的要點和要表達的point,泛泛而談則沒有具體細節來支撐,那麼對方沒法看到你的要點,所以英文有:I can’t see your point ;now I see(your point)
4. 什麼是清晰的邏輯結構?
訓練方法:每一次要找一些素材或者題材topics要用口頭來練描述,描述要養成一個大致的三段的結構:
■ 第一個結構是:引子 the lead (引子不要過長,只說必須要說的);交代事件發生的必要背景(而不是所有的背景)。
the lead :怎麼開場怎麼說
如:set out a problem 展示一個問題來,放到那。如:引進新情況introduce a new situation
如:向普遍觀念提出一個挑戰pose a challenge
如:拋出一個令人吃驚的東西give a surprise、描述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吊起對方的胃口
舉例:中國同學在描述一個事情時,經常說:某人從遠遠的地方走來,當對方快沒有興趣聽你所講的時候,你才進入你的切題to the point ,這樣的做法用來說英文是行不通的。
■第二個結構是:事件的流程(the flow of events),按照一定的方式,要把各個事件組成有意義整體;你要傳遞一個信息,傳遞你的意義,那麼你究竟選擇什麼事件來描述(假如你選擇了五件事來描述的話,你通過什麼方式來組織這五件事,為什麼先說這個,為什麼最後說那個;(如果我進入一個主題,事情的安排十分混亂,將做得不得要領)。
■第三個結構:收尾 the end。有意義地、間接地到點子上結束你的描述。
通過最後的做結、結論(deliver your message)條分縷細的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然後回歸到起點;儘量讓結尾出人意料,非常有趣。
收尾收的好才能把你要表達的意義凸現出來,一定要回應引子,把引子所提出的所有的問題、挑戰全部一一解決掉;如果這一步驟做不好,你會前功盡棄,別人不知道你描述了半天的東西的要點在哪裡,別人就看不出你的meaning. So what is your point ?I can’t see your point. Oh, I see (your point).
〓困惑:中國學生說完這一句,不知下一句該說什麼了?我為什麼要說這句?不知道了,就卡殼了,或者就跑野馬。
解決方法:你說完一句,你為什麼要說第二句哪?你可以有一個邏輯上的驗證:你之所以要說第二句,是因為:
第二句直接從第一句推導出來的,所以你必須說,中間插一句是多餘
下一句最好和你上面說的相反,所以你要反駁或者否定前面的這兩個非常密切的,同屬於一個範疇的東西A發生在B身上,B是接受體,所以B必須得說A所以發生是由於B,所以我必須提。按照以上的思路來組建你的句子,你的句子骨子裡就變得英文化了。
〓學習建議:
How to guess 猜測式聽力練習
培訓的目的是達到: think in American English在進行這種練習的前一個月,重點要放在是否能進行這種猜測。開始學習猜測的時候,結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猜測的過程是用英語來完成的 。這樣的訓練需要一個月,每天有堅持練習。
步驟1:用英語大聲朗讀 small talk(四級題的小對話即可) ;通過朗讀得到一些重點詞彙步驟
步驟2:迅速轉成有聲的猜測,不要用漢語來思考。
精聽適合初學者,要泛聽,只要聽到關鍵的東西就行,能從整體去把握意思-改變思維的方法。
培養英語思維:泛聽但抓住主體和關鍵,不必聽懂沒一個單詞。
1.在用英語描述事情的時候,不要養成在一段時間裡touch too many things, 你要一件一件敘述,最好首先從初學者來說,要養成focus on thing and only one thing, 你只專注一件事,你把它描述透了,當你養成了只專注於一件事,你就容易進入細節性思維。try to learn to focus on one thing ,only one thing(千萬不要涉及哪些不相關的甚至關係不大的東西)這也是英文思維的一個特點。
2.Presentation的邏輯結構:觀點要清晰明了並放在第一位;然後詳細敘述支持這個觀點的理由何原因;最後進行總結。所有的語言都要和這個邏輯結構相配。邏輯思維結構:
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here what who)
2.故事的主題;what happened (容易文化衝突)
3.細節描述 how
4.講述這個故事的原因:why如何描述一個故事?
3.中美在描述上的差異:
中國人注重時間順序和事情發展的自然順序;point往往放在最後美國人把point放在最前面細節分析緊跟其後。(美國大片)
4.競爭的時候,美國人很願意把自己的強項展現出來 ,競爭使美國人aggressive
5. Get me : 這是口語的不完整說法,應為gets me angry. 這樣的不完整要靠人的共通性
6.You are beating around the bush 你太含蓄了 多數美國人對含蓄持否定態度,因為他們認為那樣會使本來很複雜的社會變得更複雜。美國人的最高境界是把話說清。
7.說英文時,語言和感情色彩不能隔離開來,調動全身的每一個細胞去表達,把你所有的熱情融入到你的語言當中,否則你就像機器人。讀一個句子一定要有語氣、感情的成分加入在裡面,它的表達才是全面的才是立體的有感情有血有肉.
8.I know he used to be your best friend in college but I really think it’s time to lay down the law. 這句話很好地體現美國人做事的原則,中國「親兄弟,明算帳」,但在執行時和美國人有本質的區別。
9.口語一定走在語法的前面,語法一定跟著口語走。口語中以傳達意思為主,以語法為輔.
10. Don’t tell me you spent the weekend in the library again. 如果一個人整天把時間都花在讀書上,美國人會認為 you are sick 美國人的價值是work hard and play hard
11.我們經常聽到中國學生說:My English is poor。 外國人經常是自信的,外國人說中文說錯也自信,外國人沒有謙虛的觀念,你也不必這樣說poor:
My English is poor 應換成 I am not good at English ;My English could be better; I could speak better English
12.Absolutely (完全的,絕對的)代替yes: 美國人表示喜歡的東西時很誇張。
13.美國人對流產問題的看法:
在西方社會,試管嬰兒和流產一直被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特別是一些天主教國家,有些極端宗教人士認為流產的婦女是殺人犯,用試管創造生命是對上帝的不敬。
14.樹線結構的思維: Point+ reason +主體論據(故事事實 )+conclusion
美國人一般採訪時,首先會說的是「今天要幹什麼「這是樹線思維的一中表現。
That’s hard to say .真是一言難盡! 回答直接,這也是美國人樹線思維的一種表現
做演講時,直截了當,先提出觀點 總觀點 分觀點123456789;過程中,注意這個轉折。
接下來,具體展開分析,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美國人演講廢話很少。
15.在你說話表述自己的時候,可不斷加進小故事去描述,但要注意順序;先what happened再how it happened。
16.Absolutely not; no way;never hell 美國人多數性格直率,對不滿的或不同意的事都會給予直接的,甚至是強烈的反應;never ever 、但否定別人比較委婉。
17.Just go for it 大膽的過去,反映出美國人對新鮮事物敢於嘗試,也體現了美國人的一種價值觀。
在運動會上,just do it ,go for it . You can make it.
18.I work with IBM 介詞用with表明與公司身份的平等,不用in /for ,體現了美國人生來平等的價值觀;
但 I work for government 為政府獻身
19.Well/ maybe; it’s like; I’m thinking ;you know; one more thing/one last thing;過渡語
20.美國人一般只關心身邊的事情,遠的事情就不關心了;我們中國學生關心時事,世界時事,但美國人對自己之外的事情關心的比較少,但這不表明他們目光狹窄,只是他們比較自我,表達專業的精神。美國人也許不知道WTO。美國人比較認同的是成為一個領域內的專家不太有相信那些全能的人。
21.美語思維的學習不是一種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是通過對語言的學習來獲得一種思維的方式,是跨語種、跨文化人才的必須條件;只會說外語,但是沒有內容的外語也是蒼白的。
22.美國人依靠自我的精神是自小養成的,雖然抱怨,但不放棄。
23.講述故事時不要一句一句地翻譯,先知道大概的情節,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故事不強調字對字的準確性,強調意思的準確性和到位性地道性;描述一個故事時,對於「what happened」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來做。
24.Don’t be a mama’s boy .在美國是貶義的。 美國女孩喜歡獨立的人。一個沒有個性的人,很容易讓人懷疑自己沒有能力。 「我舅舅是大官,我爸爸是富翁」美國人鄙視這樣的話?或許會反問你是什麼?
25.縮寫單詞:Comfy shoes = comfortable shoes ; veget =vegetable ;min=minimum ;comble=combination
info=information;wait a sec=wait a second;fried= refrigerator
26.No pain ,no gain 美國精神的體現----美國主流社會把hard work 看成時保持生命力的手段。
27.通過重度、強弱和聲調中的起伏,可表示出一種特殊的情感。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Oh, yeah. 不同的語調,不同的意思。
28.美國人經常用love這個詞,不光代表了愛,即使表示一個恨的感覺也會用這個詞表示一種反話。所以語言
離開了情境文化,他就是蒼白的。
29.Do you have a minute? Hi, what’s up! 是美語中的非正式問候,相反how are you?通常用在外交場合或第一次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時候。What’s up =how’s it going=is everything under control=what’s happening
What’s up!=What’s a= sap(省讀)=中文的「哎」。
What’s up?=what’s going on?=can I help you? 這不是打招呼,是問候
30.We can’t stop him. Can we? 表示美國人無權要求讓人做什麼。
31.You are a wonderful person. 說好話不必吝嗇,so you are 回別人的話 在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美時,美國人不會像我們中國人以謙虛的態度來回答,美國人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讚美你,這也體現美國人的「平等」觀念。某人穿的髒來參加舞會, You are so creative.
32.compliment 中國人讚美美國人已經到肉麻了,美國人感覺剛剛好注意在誇獎美國人的時候。一定要有發自內心的那種語氣,因此,不管說什麼,語音、語調、語言中的表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對中國人這樣說,中國人經常會猜疑的,注意用的情景,合不合適。Wow you look great
33. I agree with you. I feel exactly the same with you.
後者比前者有色彩的多。說話要賦予人的色彩,賦予個性
34.禮貌與涵養同樣是美國人重視的素質。 美國人非常在意自己的味道,非常喜歡乾淨,自我意識強。美國人每天要洗澡,約會前先哈氣,聞聞有沒有口臭;在美國公司每天上班穿同樣的衣服,同事會覺得你有問題;如果你籤證時有異味,過籤的可能性會很小。
35.美國文章的觀點只是一個individual American,它只代表個人的觀點,應體會到美國人的個人主義。
36.西醫美國人的豎向思維的準確性的要求是非常高(腦部開刀)的,而我們中醫屬於周邊思維型(把脈號脈)。
37.和美國人交談時注意:談論一個敏感的話題時有必要繞圈子特別是涉及到一個人的隱私時,但要保證一定要圍繞中心話題 。如果話題是大眾,必須是直截了當的。在政治演講中,它的關鍵點是要針鋒相對,所有的話題和觀點要直截了當。
38.美國人先提出觀點,然後再舉出許多具體例子。
中國學生喜歡說套話和大會話,沒有說服力的眾人皆知的事實
39. I don’t know about you, but that really bothers me.
這句話還有非常個人主義的色彩。它的意思是說我不知道對你們怎麼樣,但這個問題確實讓我心煩;
40.hand out 清晰連接 ;finish them 模糊連接;Most of 『em 這是一個含糊連接;give』em =give them;Taking=takin』口語化的縮讀,吞音的現象有很多,在讀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單詞去記,而要找出它們的語感。
41.you got different thoughts ,這個you 通常在口語中不當you 講 不是指你,而是指任何人。
You 在口語中還可作為存在有句型,they也有這種用法。
比如說:they have a diving board in the tree, 這裡不是說他們又一個,而是說樹叢中露出一個。
You 、 they 就相當於there is 、there are.
比如說:you get so many girls in china ,這裡不是說你在中國有很多女人,意思是:在中國有許多女人。
再舉例:you had people burning=there were people burning rubbish.;
you get your sound.=there is your sound. You get people that 中you get 也是個存在句型
42.Am I doin』 the right things with her? 這裡doin』也是一種口語的表示。完整的話,應該是doing。
43.美國小孩通常數學不是很好,數學知識性較強,美國父母不能強迫孩子學習數學,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因為everybody was born equal;Don’t push anybody do anything. 美國的一位老師在學生的作業上寫下這樣的評語:it seems like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you should study hard後,學生去向校長起訴老師,校長給了那位老師嚴重的警告:學生投訴你了,你的評語嚴重地侵犯了學生的個人權利。
原因在於:美國人保護人的創造力,保護對事物的理解力,只是人的理解不一樣;你沒有權利幹涉我,我學不學是我的事,你告訴我的問題在哪就行了。
44.You say all you do is drive all day .這裡is drive 兩個動詞中應有一個to,但口語體的文章to通常是省略掉的,to 在口語中沒有任何意義。
45.Driving me up a wall=bother me 使我不能忍受 / if you tolerated all you can . 這兩種話都是在自己不能忍受或受別人打擾時使用。體現了美國人的平等觀念,But do it with gloves 但處理起來要polite;要表達注意不要太粗魯以至於傷害到比爾,再次謹慎對方要謹慎從事。
46.美國人常說: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heard ,but you do not have the right to be rude.
47. 兩個人時fifty to fifty 三個人時 let’s split it. 各付各的 go dutch (有點過時);
美國人在吃飯之前會說好誰請客,不然的話就會分開付帳 split the bil平均分攤
中國人在吃飯之前不說好誰請客,而是吃完後爭先恐後的付帳。
let's split it 平均分攤 體現了美國人很強的平等觀點 split even 平攤
出去約會如何付帳:if you wanna be a man just try to remember this , you always offer to pay.
更多人時 we just split it even讓我們各付各的
48.Presentation---- self-introduction :Your name + you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the job and your work + hobbies培訓之前:逐項去答問題,做的不到一分鐘,太機械;拿著簡歷念出來,太死板。
如果機械地去說,語言表現得太機械的話,不能體現出個人的價值,也不能體現出人的創造性,應加人文色彩,學習美語技巧+學習美國人的價值觀=精煉美語通常,在第二部分,可以加上一些界定,how to define your major your school把再複雜的東西要能把它簡單化,用how to define 就可以做到。Common sense 普通意義<愛因斯坦解釋相對論>兩個情人一小時就像一分鐘兩個仇人一分鐘就像一小時;在介紹自己專業時,再難也要把他簡單化,想法define 出來.在接下來的工作介紹或學習的情景介紹時,做一些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
在此之後,希望大家作一個個人生活市裡的描述,描述順序要按描述過程的邏輯順序。
最後關於hobby ,在說明觀點時要focus,不要追求大而全(美國人不相信人可以大而全的,再怎麼樣也超不過上帝,只要一樣好就行),要追求深而精,此時說: I have a lot of hobbies such as 」不如說「
I have some hobbies, my favorite is 」, 然後就此展開。具體怎麼闡述hobby,用演講的思路進行,做得儘量人性一些.
49.what疑問詞,注意發音應是/w t/而不是/ w t /;後者在美語中是一種比較強。具有挑戰那行的一個語言,只有在對對方的話極度不滿時使用。You are stupid man,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50.在上語音課時,講的是非常正規的語音現象;但在思維課,要從語感、文化、思維的角度來體味人文色彩。
不然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1.電話號碼的讀法:可以把電話號碼的數字分成4個4個一組,每4個讀音按中國的四聲音調去讀。
52.打電話有三個字要做到:Speak loudly; try to be polite(may I ^); try to be helpful電話的interview: 對方會從你的音色或聲音的高低來判斷你的personality。最好把自己的聲音從電話中錄下來,聽聽自己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53.如果您的口語上升到一定程度時,語感更為重要;如果你的發音已經不是你交流的障礙時,同學們應給從思維上,從語感上更加注重改善自己的表達方式。現在很多同學的發音還是交流的障礙,容易讓別人confused有口音是很正常的,美國人不會歧視你.
漢字是象形文字,我們通常把字和拼音分開;然而英文是一種拼寫的語言。美國人初學漢語的時候也是喜歡鑽牛角尖的,如「太「字,外國人怎麼寫這個點吶???用尺子量那個點距左距右的距離,其實外國人寫太字這個點就像我們一直停留在發音階段的學習。
54.美國人對政治的理解有些矛盾,限制和自由理念發生了衝突,因此,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政治上只是強調的重點不同,共和黨強調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