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民間中許多供人信奉的神明,有不少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神話中的虛擬形象相比,他們是有著一定的歷史根據的。譬如在三國時期中,蜀漢朝廷中的五虎上將,有四位將領在其死後被民間奉為神靈。不過也有一人寥寥無名,在浮沉中被歷史淹沒。
張飛
蜀漢五虎上將中有兩人均為劉備的結義兄弟,這兩人正是關羽和張飛。三國曆程中的三英戰呂布,是有名的「交手戲」。劉關張三人共戰三國第一武將呂布,讓這個天下第一也略感措手不及。張飛的勇猛程度,在史書中是有目共睹的。在其死後,歷代王朝都將其供於祠堂太廟,當作神靈來祈求庇佑。
關羽
第二位被奉為神靈的是忠義有名的關雲長。關羽在死後,蜀地多處百姓自發地修建起關羽祠、關羽廟,來感念他生前的至忠至義。隨著時間的流轉,關羽化身為「關二爺」,有時被當作財神,有時被當作門神。
馬超
第三位是被稱為「小呂布」的馬超將軍。馬超降於劉備後,才歸順於蜀漢軍營。他在戰場上殺敵無數,有勇有謀。不過性格上容易衝動,稍有偏激,後來英年早逝。馬超死後,在神話體系中被歸為雷部神將。這和他生前的行為做派,也是恰好相符的。
趙雲
第四位是常山趙子龍。趙雲初遇公孫瓚,但並未得到實際的重用,反而受到同僚的排擠。一氣之下,趙雲浪跡天涯。在途中遇到劉備與關羽,感念劉備之心繫天下蒼生的胸懷,遂追隨於他。趙雲在死後被百姓奉為趙聖帝君,也是門畫上常出現的門神。只可惜最後一位英勇老將黃忠,在後世沒有被奉為神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