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講述一個古老、遙遠卻真實的故事。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很多男人被日本人抓去南洋做苦力。其中一個基因優秀、智勇雙全的男人成功將看守的日本人打死,逃出了魔窟。這一段,簡直就像一部電影般驚心動魄。
▶最終,這個男人艱難地在馬來西亞存活了下來,生兒育女。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的幾個孩子成年後在大馬非富即貴,有一位還被冊封為拿督,高居國會議員身份。這個男人,是我的舅公。過年的時候,我去了一趟大馬。親戚們很是熱情,管接管送,帶我們光顧各式餐廳,一天吃足五頓。
▶1月28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行政首都普特拉賈亞舉行的會議上致辭並宣布,馬來西亞從今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將對中國赴馬遊客實行免籤。所以,我的大馬親戚們帶我去吃的那些——他們當地人才會去吃的好吃館子,一定要MARK起來!
▶這家富源,在亞庇的名氣和地位相當於杭州的知味觀,很多當地人在這裡喝早茶,我同去的舅舅被當地人感染,每天早上十點左右,買一張中文報紙,混在一群當地人中間,喝一杯拉茶,吃兩籠點心或兩片夾著牛油的麵包。
▶被一大堆車擁著、導致我連門頭都拍不清楚的這家店,是亞庇吃海鮮鼎鼎大名的大茄來海鮮餐廳。大茄來這個名字幾乎出現在每一個馬來西亞的旅行攻略裡,大馬親戚也贊它有名,但我並不以為然。
▶通常,當遊客如潮水般湧入一家餐廳的時候,要想它保持原有的狀態和水準,幾乎很難。那幾個懂中文的服務員,面對中國遊客時,言行舉止間流露出的輕佻和傲慢,讓我很有想一拳揮過去的衝動。
▶那盤黑不溜秋的蟹,就是一位懂中文、說話賣弄的男服務員推薦的,他說這叫咖喱蟹。結果,蟹上來了,長成這樣,肉質綿軟無力的像爛棉絮,也絲毫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咖喱味道。
▶亞庇Gaya街上的五星海南家鄉雞飯。吸引我去的原因,是我朋友圈裡的一位餐飲業界大咖,得知我在亞庇,極力推薦我「一定要去」,以及,「好吃到哭!」其實,吃完以後我感嘆,這家五星海南家鄉雞飯的油飯才是黑夜裡閃爍在一堆石頭裡的鑽石。只需給我一杯奶茶,一碗油飯,我可以連續吃上一星期。
▶另一家被大咖譽為「好吃到哭」的館子怡豐茶室,就在五星海南家鄉雞飯的隔壁,也許是我點的這盤陽春白雪模樣的不對,反正我沒覺得想哭。它只開到下午,晚餐前就關門了,看來老闆也是任性的人。
▶這家違反國內廣告法的生肉麵是炸臭豆腐的胖大姐的兒子冬冬強力推薦的。過年那陣子,我在馬來西亞,他在歐洲,天南地北的他依然嚮往的微信我,說:這是我最懷念的一碗麵。
▶距離Gaya街步行大約七八分鐘,就能到達這家生意好到爆的新記肉骨茶。一直到晚上八九點,依然人頭攢動。這一碗肉骨茶麵,我應該會在夢裡都百轉千回吧。黑乎乎那碗是幹的肉骨茶,假如你吃過杭州紫萱解香樓的文火小牛肉,這盤無任何賣相可言的黑乎乎的肉骨茶,其濃鬱度和味道就和它極相似,肉則燉得酥爛又不失彈性。需要MARK的是,這家的肉骨茶,需要到下午四點後才開賣。
▶看到我如此摯愛肉骨茶,幾天後,當我們轉戰到山打根,大馬親戚又帶我去了當地人云集的這家好味肉骨茶,有十幾年的歷史,併入選了馬來西亞新加坡100家最具風味的茶餐店。除了我們,其他桌上一個說普通話的都沒有。我們的出現,著實顯得有些突兀,他們都拿研究的眼神看著我們。
▶這裡的肉骨茶裡不僅僅是豬肉,還可以有豬什、豬腰、豬尾、鮮魚肉、鮮魚丸、鮮蝦、鮮魷魚,甚至牛柳和雞肉,還有一種海鮮叫鮮泥猛,是當地人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的吃食。我到的那天鮮泥猛賣完了,沒吃著,所以無從告訴你口感。
▶每一碟肉骨茶的吃食的分量都不大,豬肉的是最重口也是最好吃的。這盤名叫黃酒雞的,味道很像在杭州的醉雞裡加了水,然後燉上一會兒後的口感。看來,華人的世界裡總是會有一些綽約的相似存在。
▶在山打根有一片水上屋,有不少當地人住在那裡。穿過他們的生活區,再往裡走,就到了幾處吃海鮮的地方,因為臨海,不少海鮮就由這裡直接上岸,店裡的小哥也就順理成章地在客人餐桌旁處理它們。
▶這家新皇城海鮮樓新開不久,但生意好的不得了,且全是本地人。這是一家到目前為止仍在我心裡留存著謎團的餐廳。我的大馬親戚A說,這家餐廳的老闆娘正是那年被海盜擄走,又用贖金贖回的那個女人。但我的大馬親戚B說,不是啦,那個死裡逃生的女人開的不是這家,是另一家啦。
▶無論是與不是,我都對這個女人強大的內心充滿了景仰。有過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和蠻荒暴力日日相對,經歷了與死亡擦肩而過,換作普通女人,也許會就此看破紅塵,找個天山鳥飛絕的地方,一個人粗茶淡飯了卻餘生。但她不同,依然沒事人一樣重新開出家餐館來。
▶向強韌的內心致意,祝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