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樂叔寫了一篇關於毛不易《歌手》被淘汰的文章,有許多讀者留言討論。
離開比賽的舞臺,並不意味著離開音樂。
或許毛不易尚且不適合電視音樂競技。
但他的歌,絕對值得你在閒暇的時候靜靜聆聽。
毛不易的新專輯《小王》今天正式發布,很快便登上了熱搜。
而專輯的最後一首歌《小王日記》,長達 43 分鐘。
足以當一首睡前的催眠歌曲了.
但在網易雲音樂上,居然有高達 99% 的播放率。
《小王日記》
毛不遇
點擊收聽↓↓↓
就如毛不易自己所說,他用不間斷、連續、平靜地組合形式,把一整張專輯中的歌曲都串聯在了一起:
《二零三》
點擊播放
《水鄉》
點擊播放
《一路山程》
點擊播放
《小王》
點擊播放
《深夜一角》
點擊播放
《胡同》
點擊播放
《等》
點擊播放
《東北民謠》
點擊播放
《囈語》
點擊播放
《Outro》
點擊播放
從 203 小屋的生活,走過一程山路,還是會想念兒時生活的胡同,在大城市的深夜一角,等待和期盼著自己說不清的某個人或事情的到來,於是有了《東北民謠》,在午夜夢回的喃喃囈語中,時而去到曾經的水鄉,時而回到最初的小王。
專輯的 10 首歌不僅僅在概念上有著浪漫的脈絡,曲風上也十分契合。
談不上有多大的聽覺感官刺激。
但卻能讓你在浮躁的生活中節奏中,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詳,感受到生活中最單純、幸福、恬淡的那部分。
於是 43 分鐘《小王日記》,如同一部完整的、治癒的電影。
之所以叫小王,是因為毛不易的真名,姓王。
除了過往對人間情感、人生感悟的寫實,毛不易的詞曲中也越來越有文藝、內斂的詩意美。
譬如《水鄉》《一程山路》《深夜一角》《胡同》這些意象化的歌曲,都有一份恬靜美。
在去年的《我是唱作人》演繹過的《東北民謠》,和三年前在《明日之子》演繹過的《等》,則瀰漫著舊時老歌的情懷。
《囈語》則是一次突破。
有營造夢境氛圍的電子樂,有花腔女高音的和聲,好幾個橋段的編曲還有一絲 R&B 的味道。
要知道過往毛不易的配樂,幾近傳統。
聽到《囈語》才讓人意識到耳邊的聲音,是一位 26 歲的年輕人。
專輯介紹裡有一句話,樂叔覺得形容毛不易很合適:
反映這個大時代裡的芸芸眾生,四兩撥千斤地切中人們的愛與淚、疲與眷、痛與詩。
還是那句話。
毛不易的現場效果,比起其他更全面的歌手來說可能略顯乏味。
但他的音樂下了節目後,仍有在唱片中細細品味的價值。
「在看」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