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音樂成就由於英年早逝而失去再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堅持與努力,日後在歌壇上成為一種精神象徵,他的音樂在當時可稱為前衛。其貢獻有四:
一、他生前在歌壇上的起落,對於創作歌曲的執著,和其作品的精彩度成了當今歌壇的一種典範。
二、他創作專輯中的實驗性,就今天的角度來看,可視為日後流行歌曲拓展議題的前趨,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曲風相當的多元,從搖滾、R&B、民謠、爵士、古典、POP,還加上類似饒舌的數來寶,臺語念歌,在歌詞內容上更觸及到弱勢族群、環保、對生命的自省以及動物關懷等多元的主題。
三、他當年慧眼所提拔的張惠妹是亞洲流行樂界的天后,他的影響力無形中透過後繼者而持續發酵。
四、雖然因早逝而未能繼續創作更精彩的作品,但他在短時間內為果陀劇場獨立作曲的音樂劇已成為了臺灣音樂劇經典之一。
他堅持做真實的自己、他著重社會關懷、他充滿人文精神、他不斷地超越自己,這些理念與堅持構築了張雨生一路走來的音樂創作歷程。
張雨生(Tom Chang,1966年6月7日-1997年11月12日),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澎湖縣,父為中華民國國軍外省軍人張建民,母為泰雅族人張惠美。臺灣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以聲音高亢著稱。其音樂創作風格多變,故有「音樂魔術師」之稱。他被廣泛認為是臺灣華語樂壇史上最優秀的歌手之一。
1988年的一個晚上,張雨生和同伴在一家音樂餐廳表演完,收拾東西正準備回學校。一個吃飯的客人突然把他攔住,遞給他一張寫著地址的紙條,讓他明天到這個地方錄個音試試。」第二天,張雨生就來到了這個地址,到了地方他才知道,自己碰到的客人叫翁孝良,他是飛碟唱片的詞曲作家兼製作人,音樂圈裡可是鼎鼎大名。而翁孝良讓張雨生來試音的這首歌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
這是張雨生錄的第一首歌,起點是相當的高。但更不為人知的,就是這首歌其實是一個廣告歌的主題曲。沒多久,這個飲料廣告就在各家電視臺播出了,而這首歌也是傳遍臺灣街頭巷尾。電視裡邊是天天放,走在街上的人是人人哼。
唱片公司一看這情況,馬上和他籤約,還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張專輯《天天想你》。這張專輯,大多都是情歌,歌好聽不說,和他鄰家男孩的形象也很匹配。唱片一經發行,是大受歡迎,半年的時間創下了35萬的銷售記錄。
一時間,張雨生是人氣沖天,不但當選了這一年臺灣年度唱片風雲人物,甚至還被外界稱為最會賺錢的大學生。張雨生不但火遍臺灣,更是火遍整個華語樂壇。人稱亞洲流行樂壇高音第一人。
1989年6月張雨生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的張雨生按規定必須入伍服兵役。服役期間,他在報紙上開了一個專欄叫《張雨生大兵日記》,專門寫部隊裡的趣事。就這樣,兩年兵役沒有讓張雨生成為過氣的明星。1992年,他一退伍,飛碟公司就請來最好的製作團隊,準備給他再出一張專輯。1992年10月,張雨生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帶我去月球》。
緊接著公司又開始請來臺灣最好的創作團隊,給他打造了一張新專輯《大海》。這張專輯不負厚望,大賣特賣,銷售突破六白金、併入圍金曲獎。張雨生的人氣更是火的一塌糊塗。
1993年8月,推出第五張專輯《一天到晚遊泳的魚》,這張專輯的整體風格象徵著張雨生在退伍後對於學生生涯的沉澱與回味,
1995年3月,發表第7張個人專輯《還是朋友》,鑑於市場壓力乖乖唱起制式情歌。此張專輯是張雨生與飛碟唱片約滿前的最後一張專輯。
張雨生不甘心做歌星,他想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很長一段時間,張雨生都處於迷惘中,想來想去他決定暫時不唱歌,換個角色幹,當製作人。這一換,張雨生留下了他音樂生涯裡的又一段佳話。
1995年的某一天,張雨生和幾個朋友到酒吧喝酒。酒吧的駐唱歌手準備上臺表演了。司儀報出來的張惠妹,咋一聽非常像母親的名字。臺上站著一個小個子姑娘,長得不算漂亮,可等她開口一唱,他就被震住了。直到最後一首唱完,張雨生才到後臺找到了張惠妹。張雨生告訴她說,自己的新專輯有一首男女對唱,邀請她錄製《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這還是張惠妹第一次走進錄音棚。在張雨生的大力推薦下,飛碟唱片公司和張惠妹正式籤約。
要是沒有張雨生慧眼識珠,張惠妹也不可能飛上枝頭變鳳凰。張惠妹因為張雨生的協助,從默默無名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
1997年10月20日凌晨2時40分許,獨自駕駛該年7月才剛交車的黑色敞篷車,返回住處途中由於車速過快,跑車衝上路中央的分隔島,分隔島上的路樹全部應聲倒地,並在撞斷路燈後,失控衝向對面車道翻覆。凌晨2時45分許,竹圍派出所接獲民眾報案,於事發後出動救難人員將張雨生救出車外,於凌晨3時5分經救護車送抵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分院急救。
經過24天與死神的纏鬥後,1997年11月12日晚上11時48分,張雨生因並發吸入性肺炎,急救無效,病逝於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分院,享年31歲。
在張雨生車禍後72小時內,著名廣播人光禹作詞,以及陳志遠作曲,張惠妹動人演唱的《給雨生的歌 - 聽你聽我》集合作詞,作曲、編曲、製作、演奏、演唱、錄音室,唱片平面設計,文字撰述,MTV編導及攝製小組不計酬勞完成的一張單曲唱片。目的是希望將這張專輯的收入幫助做為張雨生醫療、看護、復健及安家費用。
在張雨生不幸逝世後,雨生父親張建民亦將這張專輯的所有收入捐給慈善機構。
2017年,第28屆金曲獎授予張雨生特別貢獻獎。頒獎典禮結束後,電視臺回顧節目評價他「一直在流行音樂的巔峰,可是歌路和曲風流露的關懷快速翻轉,後來歌還是好聽,但是越來越難唱,他嘗試在流行音樂製造驚喜,五月天、範瑋琪、陳綺貞等人都說受到張雨生影響很深,反思做音樂真正的意義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