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中的「音樂魔術師」

2021-02-07 閒話宬

他的音樂成就由於英年早逝而失去再發展的機會,但他的堅持與努力,日後在歌壇上成為一種精神象徵,他的音樂在當時可稱為前衛。其貢獻有四:

一、他生前在歌壇上的起落,對於創作歌曲的執著,和其作品的精彩度成了當今歌壇的一種典範。

二、他創作專輯中的實驗性,就今天的角度來看,可視為日後流行歌曲拓展議題的前趨,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曲風相當的多元,從搖滾、R&B、民謠、爵士、古典、POP,還加上類似饒舌的數來寶,臺語念歌,在歌詞內容上更觸及到弱勢族群、環保、對生命的自省以及動物關懷等多元的主題。

三、他當年慧眼所提拔的張惠妹是亞洲流行樂界的天后,他的影響力無形中透過後繼者而持續發酵。

四、雖然因早逝而未能繼續創作更精彩的作品,但他在短時間內為果陀劇場獨立作曲的音樂劇已成為了臺灣音樂劇經典之一。

他堅持做真實的自己、他著重社會關懷、他充滿人文精神、他不斷地超越自己,這些理念與堅持構築了張雨生一路走來的音樂創作歷程。

張雨生(Tom Chang,1966年6月7日-1997年11月12日),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澎湖縣,父為中華民國國軍外省軍人張建民,母為泰雅族人張惠美。臺灣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以聲音高亢著稱。其音樂創作風格多變,故有「音樂魔術師」之稱。他被廣泛認為是臺灣華語樂壇史上最優秀的歌手之一。


1988年的一個晚上,張雨生和同伴在一家音樂餐廳表演完,收拾東西正準備回學校。一個吃飯的客人突然把他攔住,遞給他一張寫著地址的紙條,讓他明天到這個地方錄個音試試。」第二天,張雨生就來到了這個地址,到了地方他才知道,自己碰到的客人叫翁孝良,他是飛碟唱片的詞曲作家兼製作人,音樂圈裡可是鼎鼎大名。而翁孝良讓張雨生來試音的這首歌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

這是張雨生錄的第一首歌,起點是相當的高。但更不為人知的,就是這首歌其實是一個廣告歌的主題曲。沒多久,這個飲料廣告就在各家電視臺播出了,而這首歌也是傳遍臺灣街頭巷尾。電視裡邊是天天放,走在街上的人是人人哼。

唱片公司一看這情況,馬上和他籤約,還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張專輯《天天想你》。這張專輯,大多都是情歌,歌好聽不說,和他鄰家男孩的形象也很匹配。唱片一經發行,是大受歡迎,半年的時間創下了35萬的銷售記錄。

一時間,張雨生是人氣沖天,不但當選了這一年臺灣年度唱片風雲人物,甚至還被外界稱為最會賺錢的大學生。張雨生不但火遍臺灣,更是火遍整個華語樂壇。人稱亞洲流行樂壇高音第一人。

1989年6月張雨生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的張雨生按規定必須入伍服兵役。服役期間,他在報紙上開了一個專欄叫《張雨生大兵日記》,專門寫部隊裡的趣事。就這樣,兩年兵役沒有讓張雨生成為過氣的明星。1992年,他一退伍,飛碟公司就請來最好的製作團隊,準備給他再出一張專輯。1992年10月,張雨生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帶我去月球》。

緊接著公司又開始請來臺灣最好的創作團隊,給他打造了一張新專輯《大海》。這張專輯不負厚望,大賣特賣,銷售突破六白金、併入圍金曲獎。張雨生的人氣更是火的一塌糊塗。

1993年8月,推出第五張專輯《一天到晚遊泳的魚》,這張專輯的整體風格象徵著張雨生在退伍後對於學生生涯的沉澱與回味,

1995年3月,發表第7張個人專輯《還是朋友》,鑑於市場壓力乖乖唱起制式情歌。此張專輯是張雨生與飛碟唱片約滿前的最後一張專輯。

張雨生不甘心做歌星,他想實現自己的音樂理想。很長一段時間,張雨生都處於迷惘中,想來想去他決定暫時不唱歌,換個角色幹,當製作人。這一換,張雨生留下了他音樂生涯裡的又一段佳話。

1995年的某一天,張雨生和幾個朋友到酒吧喝酒。酒吧的駐唱歌手準備上臺表演了。司儀報出來的張惠妹,咋一聽非常像母親的名字。臺上站著一個小個子姑娘,長得不算漂亮,可等她開口一唱,他就被震住了。直到最後一首唱完,張雨生才到後臺找到了張惠妹。張雨生告訴她說,自己的新專輯有一首男女對唱,邀請她錄製《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這還是張惠妹第一次走進錄音棚。在張雨生的大力推薦下,飛碟唱片公司和張惠妹正式籤約。

要是沒有張雨生慧眼識珠,張惠妹也不可能飛上枝頭變鳳凰。張惠妹因為張雨生的協助,從默默無名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

1997年10月20日凌晨2時40分許,獨自駕駛該年7月才剛交車的黑色敞篷車,返回住處途中由於車速過快,跑車衝上路中央的分隔島,分隔島上的路樹全部應聲倒地,並在撞斷路燈後,失控衝向對面車道翻覆。凌晨2時45分許,竹圍派出所接獲民眾報案,於事發後出動救難人員將張雨生救出車外,於凌晨3時5分經救護車送抵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分院急救。

經過24天與死神的纏鬥後,1997年11月12日晚上11時48分,張雨生因並發吸入性肺炎,急救無效,病逝於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分院,享年31歲。

在張雨生車禍後72小時內,著名廣播人光禹作詞,以及陳志遠作曲,張惠妹動人演唱的《給雨生的歌 - 聽你聽我》集合作詞,作曲、編曲、製作、演奏、演唱、錄音室,唱片平面設計,文字撰述,MTV編導及攝製小組不計酬勞完成的一張單曲唱片。目的是希望將這張專輯的收入幫助做為張雨生醫療、看護、復健及安家費用。

在張雨生不幸逝世後,雨生父親張建民亦將這張專輯的所有收入捐給慈善機構。

2017年,第28屆金曲獎授予張雨生特別貢獻獎。頒獎典禮結束後,電視臺回顧節目評價他「一直在流行音樂的巔峰,可是歌路和曲風流露的關懷快速翻轉,後來歌還是好聽,但是越來越難唱,他嘗試在流行音樂製造驚喜,五月天、範瑋琪、陳綺貞等人都說受到張雨生影響很深,反思做音樂真正的意義在哪裡」

相關焦點

  • QQ音樂與豐華唱片達成獨家戰略合作 再現張雨生、張惠妹等華語樂壇...
    華語流行樂壇從來不缺少經典,那些好聲音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印記,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回味。6月22日,QQ音樂宣布與豐華唱片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包括張雨生、張惠妹等諸多耳熟能詳的歌手和那些曾經響徹大江南北的的經典專輯和單曲,重新回歸QQ音樂。
  • 華語樂壇五位音樂鬼才
    周杰倫是千禧年過後的流行天王,他的歌紅遍亞洲,被稱為「偶像的偶像」,他更是中國敢於公開抨擊韓流的第一人,他的創作能力華語樂壇無人能出其右2019年,當我們再次回望周杰倫在2000年初創作的歌曲時,不論是曲風還是唱法甚至是rap的flow,依然能夠與時代接軌完全沒有近近二十年的老舊感,不得不說周杰倫領先華語樂壇何止十年?即便到了今天,依舊沒能出現第二個周杰倫,就足以證明他是當之無愧的時代統領者。
  • 騰訊音樂助推華語樂壇掀起「專業浪潮」!
    UNI-浪潮聯創音樂榜作為騰訊音樂打造的月度專業評審型音樂榜單,以嚴謹的評選機制甄選好音樂,以專業定義好音樂,致力於打造華語樂壇最具專業性和影響力的音樂榜單。  UNI-浪潮聯創音樂榜力邀華語樂壇頂尖的作詞、作曲、製作、編曲及知名原創音樂人在內的上百位權威人士作為聯合推薦官,共同參與UNI-浪潮聯創音樂榜的評審,組成了當今華語樂壇專業推薦最強陣容——聯合推薦委員會。  騰訊音樂UNI-浪潮聯創音樂榜聯合推薦委員會目前共有100+名聯合推薦官,以下為參與第一期榜單評選的聯合推薦官(領域、評委排名不分先後):
  • 華語樂壇
    華語樂壇就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圈子,華語流行音樂就是泛指使用華語官話或特指現代標準華語演唱的流行音樂,為中文流行音樂的子類別之一,也是以中文為載體的流行音樂中第一個成形的子類別
  • 華語樂壇流行歌曲榜單出爐,這些名字都在名單中,華語樂壇的悲哀
    華語樂壇的流行音樂榜至今都是個熱議話題,曾經給聽眾帶去了很多的經典歌曲,比方說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等,他們都是音樂界的天才,那個時候的華語樂壇也是真正的音樂天堂,但是現在的華語樂壇卻非常的讓人失望,失望的不是華語樂壇,而是人們的審美。
  • 華語樂壇新生代三巨頭,未來的華語音樂大旗就靠他們扛起來了!
    華語樂壇曾經有過10年的輝煌時期,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之間誕生了太多的天王天后。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人也要逐漸登上舞臺,而且那些老人們他們有的時候也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但是華語音樂這10年間發展得其實並不好。
  • 音樂 | 誰是華語樂壇黃金十年「執牛耳者」?
    華語樂壇,尚有來路,卻難見歸途。二十一世紀,我們經歷了戀愛降級、消費降級、社交降級,終於我們可能又不幸地將被「音樂降級」裹挾而去······差異,本身就是一種美。誰說只能屈服於流行?他們用各自的才華創作了諸多足以稱得上吊打現今華語樂壇的優秀作品,共同書寫了華語樂壇璀璨無比的華章同時也一舉摘掉了以往華語樂壇翻唱抄襲的帽子,對整個樂壇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 華語樂壇退步了?不,是音樂行業沒救了。
    前幾周2006年的華語樂壇上了熱搜,昨天15年前的華語樂壇又上了熱搜。通過這兩件熱搜以及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輿論消息,我漸漸意識到華語樂壇不是退步了,而是整個音樂行業沒救了。如今音樂行業算是整個文娛行業最慘的行業,這個慘主要表現在歌手身上。
  • 華語樂壇音樂教父李宗盛,音樂才華是否被高估,或被低估
    在當今的時代,無數的音樂人和媒體人都在唱衰華語樂壇,覺得華語樂壇正處在一個不斷退步的階段,沒有好的音樂出現,又或者是有太多的音樂出現導致音樂沒有門檻,人人都是音樂人,那麼在這個時候網絡上又出現了一些風氣,那就是評價以前的華語樂壇音樂人,是否有足夠分量被拿來這樣崇拜,就比如說李宗盛先生。
  • 華語樂壇音樂教父李宗盛,音樂才華是否被高估,或被低估?
    在當今的時代,無數的音樂人和媒體人都在唱衰華語樂壇,覺得華語樂壇正處在一個不斷退步的階段,沒有好的音樂出現,又或者是有太多的音樂出現導致音樂沒有門檻,人人都是音樂人,那麼在這個時候網絡上又出現了一些風氣,那就是評價以前的華語樂壇音樂人,是否有足夠分量被拿來這樣崇拜,就比如說李宗盛先生。
  • 聯合百餘位頂尖創作人與音樂人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打造華語樂壇專業...
    UNI-浪潮聯創音樂榜希望堅守華語樂壇品質,秉承專業精神,力邀華語樂壇頂尖的作詞、作曲、製作、編曲及知名原創音樂人在內的上百位權威人士作為聯合推薦官,組成當今華語樂壇專業推薦最強陣容——聯合推薦委員會,共同參與UNI-浪潮聯創音樂榜的評審。
  • 他是華語樂壇公認的大哥大,在音樂創作方面誰也比不了!
    現如今的華語樂壇真可謂是人才輩出,而且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音樂人。說起優秀的音樂創作人,我們就不得不提接下來這幾位,他們為華語樂壇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就看看他們在音樂方面的出色才能~第五位:張宇說起張宇咱們都不陌生,自出道以來在歌壇就一直擁有著穩定的銷量以及歌迷們的追捧。他的《用心良苦》《月亮惹的禍》也在大街小巷傳唱至今,張宇不僅自己創作,而且還曾為那英、張惠妹創作了眾多的金曲,實力很強勁。第四位、羅大佑我們有多少人是聽著羅大佑的《童年》長大的,而且他的很多首歌曲也曾紅遍大江南北。
  •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大哥
    來源於網絡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北北投,臺灣男歌手、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畢業於明新科技大學。1986年1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彩》,但是早在1982年,與鄭怡合唱的《結束》成為李宗盛的成名曲被觀眾熟知,也由此開啟了音樂製作生涯。出道近40年,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當愛已成往事》《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等。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
  • 50歲的音樂詩人遊鴻明,是否已被華語樂壇埋沒?
    作為一個成名於90年代末的「音樂詩人」,遊鴻明的「遊式情歌」曾打動了無數聽者的內心,也安撫過很多寂寞的心靈。華語樂壇從不缺乏優秀歌手,縱然過客匆匆卻始終眾星璀璨。那麼,當遊鴻明的名字被越來越少地提及到,50歲的他是否已被華語樂壇埋沒?多年以來,作為歌手的遊鴻明,總背負著音樂詩人、創作型歌手和大情歌的三個標籤。
  • 華語樂壇觀察|談丁太升評VAVA,重視歌詞,是華語樂壇的悲劇
    近期《天賜的聲音》中,丁太升評論說唱歌手VAVA成為熱點。然而我看到核心內容卻是「歌詞虛妄姿態、太空洞、毫無詩意」,丁太升作為樂評人,而且在樂壇有一定地位的人。他的話至少代表當今華語樂壇的主流。即重視歌詞,而非作曲。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鄧麗君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者至少現在也暫時還沒出現,鄧麗君出現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流行音樂,還為亞洲不同流行音樂間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鄧麗君也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巨星,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人氣都非常高。
  • 【人物專欄.阿任】 華語樂壇的新生音樂才子
    >聽一曲時代之美【人物專欄.阿任】華語樂壇的新生音樂才子九零後原創音樂人阿任華語樂壇音樂才子阿任,他是一個謙和的男孩,他也是一個堅強的男孩,他的謙和,源自他對音樂的沉迷;他的堅強,亦源自他對音樂的沉迷。 他沒有背景、沒有推手、沒有炒作,他單單憑著自己的一身才華,憑著自己譜的曲、自己寫的歌,擠入波瀾四起的華語樂壇。
  • 華語樂壇年度盤點:多元圈層碰撞,音樂價值再放大
    2020年是各種意義上見證歷史的一年,也是華語樂壇逆勢向前的一年:歌手們普遍收穫滿滿;泛娛樂對音樂的放大效應進一步被驗證;「活久見」現象頻出、音樂類型百花齊放。而相較於年度聽歌報告總結用戶個人偏好,對整個華語樂壇的梳理與盤點其實更令人好奇——身處信息繭房,皆恐盲人摸象,每個人都有權利觸摸這個世界的全局模樣。
  • 音樂 |臺灣樂壇90年代的輝煌,欣賞5位臺灣歌壇風格各異的天王
    臺灣樂壇,自70年代起直至今日,一直是華語音樂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