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黎明破曉前》:卸下一見鍾情的浪漫外衣,剩一地生活的瑣碎

2020-12-24 懶魚擺情感手記

廖一梅說:「我們這輩子,遇見愛 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之前》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遇見與相互了解、最後墜入愛河的故事。

青年傑西與少女賽琳娜在火車上相遇,賽琳娜因無法忍受對面德國夫妻的爭吵而坐到了傑西的對面,兩人以討論婚姻為由頭,開啟了話嘮模式。

一路上兩人相談甚歡,從婚姻聊到各自生活,從聊生活到互相打趣,彼此都像一個磁場,不自覺吸引著對方靠近。

傑西到達目的地維也納鼓足勇氣邀請賽琳娜下車,兩個人開始了浪漫的維也納一天遊。這部影片也開始了它的浪漫敘說。

扒開一見鍾情的浪漫外衣,這部電影的敘事技巧、鏡頭語言、背景音樂應用同樣值得我們一品再品。電影,同時在感覺、視覺和聽覺三個方面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這部經典了25年的愛情故事,註定有很多無法言說的奇妙和浪漫細節。

一、環形線結構的詩性敘事:從相遇到離別,完成最浪漫的邂逅

1.火車上的不期而遇

傑西與賽琳娜在火車上相遇,兩個人一見鍾情。這樣的愛情故事本就有浪漫色彩,導演更是藉助一系列場景的捕捉,將這個故事的浪漫與詩意發揮到極致。

兩個人先在行駛的火車不期而遇,然後種種巧合兩個人坐在了一起,開啟了「話嘮」模式。

「你去哪裡?」「我去維也納轉車。」

「你呢?」「我去歐洲看我奶奶。」

「這次歐洲旅行還行?」「很糟糕……」

火車內是兩個人閒碎的交談,火車外是一閃而過的風景,導演藉助這種近景和遠景的雙向捕捉勾勒出一種「不期而遇」的意外的感覺。

這樣敘事的巧妙之處是,在看似平實的對話中加入忽閃的風景鏡頭,讓平鋪直敘的敘述更具張力,從而增加偶遇的浪漫色彩。

蘇菲.瑪索說的:「愛不是一張臉遇見另一張臉,而是一顆心遇見另一顆心。

傑西與賽琳娜兩個人的遇見就是心與心的相遇,從未見過的兩人,一見面就開始聊不停,並且互相都能懂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更能接住對方拋出來的好笑的梗。

2.相約旅行的維也納是愛萌芽的地方

當火車到達維也納,傑西邀請賽琳娜和他一起下車,賽琳娜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兩個人一起去到音樂之都維也納,一下車映入眼帘的是維也納的一座綠色大橋,兩個人在橋上相遇兩個業餘演員,相約晚上去看他們演的話劇。

長橋、流水淙淙;電車、零件叮鈴;佳人,相互傾心。這一切景和事似乎都來的恰到相處,共同為兩個人的浪漫愛情加持。

這部電影有很多詩性敘事的浪漫片段,在無名者公墓裡的悠閒對談和漫無目的的閒逛,在遊樂場找師算命,在吵鬧的酒吧請求老闆免費送酒,還有摩天輪上的熱烈親吻,清晨在維也納的街頭翩翩起舞……

但最經典的兩個詩意片段還是——

兩個人剛去維也納不久,進了一家唱片試聽室,逼仄的空間,深情的曲子,兩個人沒有說一句話,靜靜聽著音樂,時不時偷暼對方,然後各自傻笑,像極了偷偷談戀愛的小學生。

「輕風吹過,從北方吹來,它說愛情需要開花結果……」

這個鏡頭之所以浪漫,在於我們看到的鏡像,而在於來自心靈的悸動與浪漫。兩個人無處安放的小眼神,想說話又縮回去的緊張,導演用1分15秒就將兩個人簡單單純但又蠢蠢欲動的情感描摹出來了。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中這樣寫道:有些人覺得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鐘的吻和一堆孩子,或許愛是這樣的……但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縮回去的手。

傑西和賽琳娜在唱片試音室完美演繹了塞林格的這句話。

另外一個詩意片段是——

這一天將要結束,兩個即將分離,睡在公園的大草坪上,喝酒,看樹影綽綽,聽蟲鳴鳥叫,看月亮緩緩爬上眉梢,從午夜到黎明……

兩個人兒在這樣的美景中暢談,小心翼翼地試探,又心跳加速地呼吸。這樣的場景美得像一幅畫。

賽琳娜說:「我人生中經常和人共享美好時刻,像是旅行, 熬夜看日出,我覺得這些時刻很特別。」

對於傑西和賽琳娜來說,這個浪漫的晚上確定了彼此在彼此眼中的特別。接近浪漫的尾聲,又是終極浪漫的開始。

3.火車站告別,口頭約定半年後見

在火車上相識,又在火車站告別。導演將兩個人相識和分別的地點設置在同一個大場景中,完成了這個浪漫故事的環形敘事。

相識是驚喜,離別是常態 ,浪漫終有時。在維也納相處一天之後,傑西與賽琳娜就各自道別了。

最後火車即將走了一刻,兩個人太過依依不捨,所以留下半年後再見的諾言。

「九號站臺,半年後,晚上六點。」傑西和賽琳娜初遇的故事在這裡畫下了句號。兩個人憑藉著靈魂共振的瞬間對另外一個人許下浪漫的承諾,留下了soulmate式的經典愛情。

二、長鏡頭與空鏡頭組合拍攝:浪漫外衣之下是兩個人停不下的話嘮

本片的拍攝手法和其他電影有很大不同,並不著重表現多,而在於其深度。通常都是一個鏡頭就會停頓很久。

這種鏡頭語言也就是我們常叫的:一鏡到底。

在片子中這種鏡頭語言運用得最為頻繁,同事傑西和賽琳娜兩人對談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長鏡頭。

除了長鏡頭以外,導演還擅長用空鏡頭補景。比如:

剛遇見時,兩個人在火車上的自我介紹和自我觀點闡述這部分導演是就主要以長鏡頭為主,空鏡頭進行輔助,體現人物特別,然後交待背景和地點。

導演先用一個長鏡頭描寫兩個人停不下來的對談將兩人固定在一個畫面,再用一個遠景鏡頭,描寫山林的樹,遠處的電纜,突出火車外的環境和景象。這樣的空鏡鏡頭多運用於畫面轉場,這樣緩解了觀眾由一鏡到底帶來的視覺疲勞。

「再也沒有一部電影能有《愛在黎明破曉之前》這部電影能聊了。」這是多數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這部電影基本是由兩個主角對話撐起來的,這就主演的演技和臺詞功底,當然也考驗導演對長鏡頭的駕馭能力。

一部電影一個半小時,長鏡頭6個,每個鏡頭5分鐘到20分鐘不等,也就是說長鏡頭佔據了這部電影的半壁江山。傑西與賽琳娜從火車上聊到電車,從電車聊到維也納大街、廊橋,還有酒吧。

每個鏡頭都寓意深刻,比如第一個長鏡頭是用來描寫相識,第二個長鏡頭著重描寫相互了解,第三個長鏡頭是相知,第四個、第五個長鏡頭則是為了表現相愛,第六個長鏡頭則是描繪了離別與不舍。

導演雖然沒有著重刻畫外部世界,但是兩個人話嘮式的對話,演員面部和眼神也都是戲,在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下就顯得兩個人的感情彌足珍貴。

長鏡頭與空鏡頭的疊加使用,讓這部小成本電影,紅了二十五年,演繹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最美好的愛情。

現實矛盾:一見鍾情只是美麗的童話,終究會日久見人心

這部電影的本質並不僅僅是為了講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而在於探討人與人之間更深層次的關係,啟示人們如何在浪漫與平淡之間抗衡。

傑西與賽琳娜的感情讓很多人羨慕,很多情侶專門去維也納打卡,拍婚紗照,但也有人說,一見鍾情鐘的只是臉。

傑西帥氣,賽琳娜好看,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故事,如果兩個人有一個人長得醜,這場靈魂愛戀也就從火車相遇就結束。

王小波與李銀河的愛情眾所周知,兩個人也算是靈魂伴侶。可當年王小波因為長得醜,也被李銀河三番五次拒絕過。

李銀河在《人間採蜜集》中寫道:我和王小波初次見面,覺得他長得真是夠難看的,心中暗暗有點失望。後來有一次,我提出來分手,就是因為覺得他長得難看。

所以像傑西與賽琳娜這種美好愛情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是需要具備條件的,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也鮮有人會透過你醜陋的面孔發現你那顆有趣靈魂。

但有了顏值,愛情也不一定會一帆風順,賽琳娜與傑西的故事至今依舊經典的原因,並不是才子配佳人,而是兩人一見傾心後還能喋喋不休,聊自己的理想,交流各種不同的觀點,還能接住對方的梗。

卸下一見鍾情的外衣後,我們在他們瑣碎的聊天中看到,浪漫與心有靈犀只是短暫的,能讓感情持久升溫的,還是他們各自身上散發的獨特魅力。

正如傑西窮,但他愛幻想,大膽有思想,並且還會將他的幻想付諸實踐,他想成為一名作家,後來就真的是一名大作家。

賽琳娜年輕,但她獨立,有一顆單純善良的心,還敢愛敢恨,上進有野心。

「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於人品。」一見鍾情的愛情逃不過這三定律。靠臉贏來的喜歡,要憑實力才能留得住。

《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電影之所以受人追捧,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經典二十五年,單憑一見鍾情這個老掉牙的主題是不會收穫如此多的殊榮。

它想展現給觀眾的是美好,但想讓觀眾真正挖掘的是什麼是愛情,褪去年輕時候的衝動與幻想,眼前的人還有什麼值得你去愛或者你自己有什麼值得對方去愛。

電影裡面說:「愛情是不知道如何獨處的兩個人的一起逃避。」

真正的愛情,並不是我一見你就怦然心動,而是久見不膩,愛你依舊如初,每多一天,就讓我看到了你多一個閃光點或者即使我明白了不夠完美,我依舊愛著你殘缺的靈魂,是越熟悉越深覺對方無可替代,而不是新鮮感銼碎,彼此變得沉默興趣寥寥。

傑西與賽琳娜的故事是無數人的愛情範本,也是無數人的愛情指引,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什麼是真正有趣的靈魂,浪漫與平淡之間隔著什麼。

看了這部電影,你對戀人,對生命,對時間永恆或許都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

最後分享一句電影裡的我很喜歡的一句臺詞:「生命為什麼如此有趣——因為它總有盡頭。」

相關焦點

  • 《愛在黎明破曉前》: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在千千萬萬人中,你會和某個人相遇,在一起或是走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愛上了他。這個系列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一切還是最美好的樣子。很多人都說,初遇永遠都是美好的,你會想了解眼前人,討得她的歡心,這個過程浪漫又有趣。
  • 《愛在黎明破曉前》:最浪漫的事是偶然邂逅
    《最浪漫的事》中有段歌詞,「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可是當我看完《愛在黎明破曉前》後,我認為最浪漫的事應該是偶然邂逅。假若有一天我們年至耄耋,蒼蒼白髮,談到有關於愛情,有關於浪漫,有關於青春,能想到的是熱戀中男女的那些激情片刻。
  • 今日推薦: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三部暖心的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臺) / 日出之前愛在黎明破曉前的劇情簡介  ·  ·  ·  ·  ·  ·  美國青年傑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飾)在火車上偶遇了法國女學生塞琳娜(朱莉·德爾佩 Julie Delpy 飾),兩人在火車上交談甚歡。
  •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愛在黎明破曉前》向我們講述真實的愛情觀!
    在千千萬萬個人中,你和某個他(她)相遇,不管是在一起還是最後分手,最終你會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沒有愛上他。今天跟大家聊的這部電影,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讓我們知道什麼叫「一見鍾情」,也讓很多人看到最真實的愛情觀,沒錯,這部電影叫做《愛在黎明破曉前》。
  •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三部曲
    當火車到達維也納時,傑西盛情邀請塞琳娜一起在維也納遊覽一番,即使傑西翌日便要坐飛機離開。與傑西一見鍾情的塞琳娜接受了 傑西的邀請。他們一邊遊覽城市,一邊談論著彼此的過去 ,彼此對生活的感想,兩人了解越加深刻。他們非常珍惜這美妙的晚上,這對戀人一起經歷了很多浪漫的經歷因為他們約定在半年後再見,而此次約會將會在日出之間結束。
  • 終結單身|《愛在黎明破曉前》教你如何讓一見鍾情落地生根
    其實任何微小的刺激都會引發愛情的發生,一見鍾情並非神話,只是如何落地生根,需要學習。所以,在這個恰檸檬的初夏推薦大家觀看學習25年前的經典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豆瓣電影Top250評分8.8的電影,為我們凡人展示了「一見鍾情」的標準版本。
  •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愛情片]歐美電影資源百度雲
    ——徐志摩有人說《愛在》三部曲之後,再無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前 Before Sunrise (1995)愛在日落黃昏時 Before Sunset (2004)愛在午夜降臨前 Before Midnight (2013)直到現在三部電影豆瓣評分都是8.8分,全部入圍豆瓣TOP250《愛在》三部曲是指由美國獨立電影人理察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完整版
    >電影《極度恐慌》完整版電影《沙漠之花》賞析版《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伊桑·霍克、朱莉·德爾佩主演的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前(1995)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美國青年傑西在開往維也納的火車上,認識了法國學生塞利娜,兩人一見鍾情。火車到達維也納,傑西說服了塞利娜一同下車,這樣他們一邊遊覽城市一邊攀談,加深了互相了解。他們去了無名墳地,去了普拉特的公共遊樂場,他們一起乘坐轉輪。日落時分,他們第一次擁抱、接吻。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世界讀書日已過,不知大家是否借著這個機會開啟一次新的讀書的旅程,倘若依然糾結是否要讀書,讀那本書那算了,我們來看個純淨清新的愛情片吧!它適合那些個丟魂失戀的,正在甜蜜熱戀的,遐想著談戀愛的,婚戀中愛已索然無味的人們——《愛在》三部曲之一《愛在黎明破曉前》。
  • 《愛在黎明破曉前》性的綻放,愛的溫柔,婚姻的碰撞...
    《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伊桑·霍克、朱莉·德爾佩主演的愛情片。
  • 高分大片影史經典「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日落黃昏時/午夜降臨前》
    給大家推薦的是被奉為愛情圭臬的影片——「愛在三部曲」,就是可以給予我們關於愛情無限遐想與啟示的影片:1995年《愛在黎明破曉前》2004年與傑西一見鍾情的塞琳娜接受了 傑西的邀請。他們一邊遊覽城市,一邊談論著彼此的過去 ,彼此對生活的感想,兩人了解越加深刻。他們非常珍惜這美妙的晚上,這對戀人一起經歷了很多浪漫的經歷因為他們約定在半年後再見,而此次約會將會在日出之間結束。(視頻解說)
  • 人生必看經典電影系列《愛在黎明破曉前》
    (臺) / 日出之前IMDb連結: tt0112471豆瓣評分:8.7/10豆瓣連結: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339/影視簡介:十大最經典電影三部曲之愛在系列《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前》《愛在午夜降臨前》之首美國青年傑西(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飾
  • 王硯梅影評:愛在黎明破曉前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靠男女主角飆臺詞、秀演技撐起一片浪漫天空的小成本的美國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故事的開場是這樣嬸兒的。在飛馳的歐洲洲際列車上,一對兒德國中年夫妻顯然在為了什麼事情而爭執,他們之間的不耐煩與陳舊的婚姻帶來的疲沓感引起了同在一個車廂裡的兩個年輕人的注意。於是,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這世界就變得不一樣。
  • 為什麼說《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純粹的,沒有任何雜念的
    為什麼說《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純粹的,沒有任何雜念的傑西和賽琳一直在對話,對話,可是一點都不覺得沉悶,甚至心裏面還痒痒的,小泡泡一個接一個的上升,像小貓爪子在撓心尖尖,對我而言,能產生這種生理衝動的就是好電影啦, 昨天立春啦,春天到了,希望你們能和喜歡的人一起看,哎竟然不知道怎麼寫
  • 《愛在黎明破曉前》:踏入一場浪漫的夢境
    《愛在黎明破曉前》被很多影迷奉為愛情圭臬,有網友如此評論:偷得浮生半日,換取相知一世。電影僅靠男女主人公的對話,便支撐起一百二十多分鐘,奇怪的是,你並不會感到無聊,反倒能體會一種浪漫的愜意。他們靠的那麼近,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對方身上,在即將被發現時,眼神迅速逃離。只有曼妙的歌聲,娓娓道出彼此的秘密,微妙的氣氛,愛情,驟然降臨。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這是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中的算命人的臺詞,他在臨別前贈予了旅途中剛剛相識的一對男女。浩瀚宇宙間兩顆隕石的碰撞率性而自由,而茫茫人海間兩個人的相遇正如女主角所說,「往往摻雜了太多的深思熟慮,太多的自我保護」。
  • 【新書】《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
  • 《愛在破曉黎明前》年青男女浪漫的相遇
    電影《愛在破曉黎明前》講述了美國青年傑西和法國女孩賽琳娜在火車上浪漫相遇,兩個年青人一起在維也納下火車。一邊遊覽一邊交談,從生疏到親密,第二天太陽出來之前又依依不捨地分開,約定半年後相見。這部影片於1995年上映,由美國的理察·林克萊特導演。當年他以此影片獲得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
  • 薦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
    如果用三部電影來講述兩個人一生的愛情,那就是《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繼首次放映《愛在黎明破曉前》後,這部電影的原班人馬每隔9年推出一部續篇,導演這麼執著,我願意相信電影中的愛情真實存在著
  •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情最真實的樣子是什麼?
    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部影片,亦可以說這一系列作品。《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三部曲是文藝片的經典,全程是兩個人不斷的對話,十足的話癆電影。影片源於導演理察.林特萊特現實世界的靈感,某天他在旅途中偶遇一個姑娘相談甚歡,人生難得遇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