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爾冬陞早年的一則採訪,讓周杰倫和姜大衛都上了熱搜,原來是爾冬陞當年第一次見到周杰倫的時候因為這是自己哥哥的私生子。
有網友也發現周杰倫確實有些角度和姜大衛很像,而在周杰倫的電影《天台愛情》中,姜大衛也扮演了老年的周杰倫。
說起周杰倫來,許多人都知道他在樂壇的地位,可說起將大未來知道的人就沒那麼多了。姜大衛的爸爸本名姜克琪,是知名影星,1940年因為主演知名影片《三笑》而出名,代表作有《兩代女性》、《花外流鶯》等等。
姜大衛的媽媽紅薇(原名羅珍)也是知名影星,在和嚴化結婚後,紅薇一共生四子一女,其中次子秦沛(本名姜昌年)、少子姜大衛(本名姜偉年)。去世後紅薇改嫁電影製作人爾光,生一子,即爾冬陞。雖為同母異父但爾冬陞和姜大衛以及秦沛的兄弟感情非常好,兄弟們也經常在事業上相互扶持。
姜大衛英文名john,又因為john在香港被因為尊,因此被粉絲們稱為阿尊,姜大衛這個藝名是嶽楓導演為他取的。姜大衛童星出道4歲就出演過電影,參演和導演的影視作品總數已超過一百六十部。19歲時姜大衛19歲時通過哥哥秦沛介紹,結識了唐佳、劉家良這兩位已經出名的龍虎武師,此後的兩年都一直是以武師為生。
1968年姜大衛因為在《金燕子》中一個替身動作,而被當時的導演張徹注意,之後便正式籤約邵氏兄弟公司。姜大衛身材瘦小,單論五官也談不上好看,但當他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時候,神情中總有一種奮身直上,不顧一切的決絕。香港一位已故名作家簡而清談到姜大衛時,用了「悍鷲」一詞。
張徹當年決定力捧姜大衛的時候,還有人曾說:「如果姜大衛能紅,我從邵氏爬到尖沙咀!」可能姜大衛的形象過於瘦弱,個子比較矮,臉型也比較瘦,不太符合當時對於男主角的審美。當張徹便選中姜大衛作為自己武俠電影《遊俠兒》的主角,這一舉動惹了不少爭議。
事實證明,張徹看人的眼光還不錯,無論是之前的王羽還是之後的傅聲都大紅大紫過,而姜大衛也不出張徹的意外,可謂一炮而紅。
《遊俠兒》更像是張徹為姜大衛量身打造的角色,初出茅廬的姜大衛用最自然的演技演出了初涉江湖的生澀感,而電影中所透出的那股少年感,讓人不禁感慨頗有李白俠客行中的「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風度。
在出演了張徹的《報仇》、《十三太保》等一系列電影後,姜大衛出演了《新獨臂刀 》後大火,該片也成為當年票房亞軍。姜大衛最巔峰的時候在香港有多火?李碧華說:「女有林青霞,男有姜大衛」。亦舒多年後寫專欄仍念念不忘:「姜大衛當年的姿採空前絕後,一切都美級」。
而在這之後出演的《刺馬》、《年輕人》、《五虎將》、《八道樓子》、《螳螂》等三十多部電影作品,在人們心中留下一個又一個難以磨滅的英雄俠客形象,在當時香港電影界佔據了最重要的一席。
1970年,與狄龍合演《報仇》(1970),獲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香港第一位亞洲影帝。1973年主演《叛逆》,獲第十九屆亞洲影展「具有現代性格」男演員獎。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姜大衛隨張徹到臺灣參與攝製和出演了《火鳳凰》、《六合八法》、《刺客列傳》、《林投姐》等十多部電影。姜大衛也自己當過導演,拍過《吸毒者》之後他又導演了《怪人怪事》、《死囚》等電影。
80年代之後姜大衛參演了許多熱門電視劇,包括《酒店風雲》、《覆雨翻雲》、《匯通天下》等等,而他出演的《九陰真經》也是許多80後的經典童年記憶。
如今姜大衛仍然活躍在大熒幕上,每年都能看到他參與出演的電影上映,最近上映的一部則是《誅仙》,他在其中飾演道玄真人。
而在姜大衛40多歲接受採訪時,坦言自己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確實是有一點幸運在其中的。而當主持人問到他現在頂峰時期差很遠,在這段時期裡面有沒有受到很大的心理壓力,是不是始終擺脫不掉影帝的包袱。
姜大衛笑著說心理壓力是會有一些,但是我很幸運,因為我在電影圈這麼多年,看到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也見過很多曾經(紅極)一時的演員呀,也做過男主角或者做過什麼,後來去開的士的。還有四五十年代的紅星,後來跳樓自殺,有些是死後蕭條,這些我看得很多,所以我也是一直在提醒自己說「這些東西不會是永恆的,只能夠當自己知道自己不是那麼受歡迎的時候,就提醒自己,喂,是該努力了哦」。
年輕時作為偶像紅極一時,進入中年依舊活躍在熒幕,作為影壇常青樹,姜大衛的心態著實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