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某綜藝選秀節目上發生爭執的兩位評委又上了熱搜。
這件事的起因是在某個表演者經過一段乾巴巴的表演之後,其他評委和現場觀眾都不禁大搖其頭。我無意中看了幾眼,心裡不禁在想,這個小孩知道表演中的基本功「形臺聲表」是什麼意思嗎?
對於獲得評委的好評或者給予S卡,我估計這個小孩自己都沒什麼信心,表演完了就在那裡木呆呆的看著大家。
可是你說多有意思,就在這時,評委中那位坐著比站著高的郭敬明忽然蹦了出來,居然說看到了這個演員的某些亮點,甚至聲言下一部戲要找這個人合作云云。
在其他評委給出了不同意見之後,老戲骨李誠儒老師毫不客氣的指出了這個表演者的各種表演硬傷,告誡郭敬明你要是這麼做是對其他候選人的不公平。
其實別說這些專業導演評委了,就連觀眾都看的出來這個表演者論基本功、演技、舞臺經驗就是啥也不是,如果此人能獲得S卡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也許是李誠儒老師直來直去的話不太客氣,郭敬明像被戳中了肺管子一般,臉紅脖子粗的開始了爭辯。
他先是強詞奪理的說給S卡是為了鼓勵新人,後為了佐證自己的歪理,還牽強附會的給S卡重新做了定義。
他說S第一個含義是Student(學生);第二個含義是Seed(種子);第三個含義是Special(特別的)。
我當時心想:他這種解釋就是無聊的笑話,我還可以說S是「傻子」呢!
人家李誠儒談的是演員的基本功,以及作為評委的公信力。而郭敬明這些不著四六扯淡的理論,引來了李誠儒的持續炮轟以及觀眾的一片嘲笑。
郭敬明眼看招架不住,又開始了去年玩過的詭辯術,他一臉委屈的說「老師您可以不喜歡他的表演,但是請允許他的存在。」
我覺得這也算是郭敬明的聰明之處吧,他沒什麼影視專業功底,就表演專業本身而言跟這些大咖辯論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但是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一旦被批駁的理屈詞窮時,他就不在正面做任何專業上的回應,而是馬上說出上述的那些話,把自己瞬間歸到弱勢群體那一類去。
這麼說話最大的好處就是激起觀眾的同情心,甚至有人還會認為李誠儒有點頑固不化倚老賣老,來達到扭轉局面的作用。
但是善良的人們不應該一再的被這個小人所蒙蔽。他這句話如果換個場景,能否說:你可以不喜歡酒後駕車,但是請允許他的存在?
能否說:你可以不喜歡隨地吐痰,但是請允許他的存在?
能否說:你可以不喜歡壞人行騙,但是請允許他的存在?
不行吧?為何?因為這些行為違背了法律,也違背了公序良俗,超越了社會大眾的道德底線。
如果我們不能容忍上述這些現象,那麼,為什麼要接受完全沒有表演功底的人在臺上裝模作樣呢?
如果讓這樣的人拿到S卡,是否意味著晉級標準不再有專業評審標準,完全看個人喜好?那還要這麼多名導演幹嘛?隨便扒拉個腦袋就去當評委唄?
如果讓這樣的人拿到S卡,是否意味著由於受到晉級名額限制,那些真正有功底有水平的人要被排擠出局?那他們要被什麼人喜歡而存在呢?
這位身材和胸懷成正比的郭導演,拍了幾部垃圾影片之後,還真把自己當成一線著名導演了。
在這種綜藝節目上,能與幾位真正的大導演坐在一起,這廝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
這廝生怕大家瞧不起他,所以一遇到別人對他的觀點表達不同看法時,馬上就跟被捅了前列腺一般的亢奮,一定要跟對方爭個沒完沒了。
對方與其理論一陣後,發現其邏輯極其荒唐遂覺得無聊透頂,自顧身份不再與其爭辯,這廝就開始得意洋洋的宣告大獲全勝。
也許各位也覺得噁心,大家在茶餘飯後開始熱議這個節目。殊不知這就是製片人想要的效果。
有了爭議,就有了名氣。有了名氣,就有了關注度。有了關注度,收視率不就上來了嗎?廣告費贊助商,不就更是呼啦呼啦的來了嗎?
不過郭敬明的所作所為,算是敗乾淨了所有的人品。
演員柯藍說的好:讓小丑擁有話語權是對行業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