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雷神系列最後一部電影《雷神3:諸神黃昏》上映,充滿喜感逗比範的雷神託爾獲得無數網友點讚,上映首周於3天內票房突破3億6900萬,爛番茄指數94%,IMDb8.2分
▲《雷神3》超越前兩部,獲無數好評
遠遠超出前兩部雷神,獲得媒體一致好評。然而,與影院觀眾拍手叫好不同的是,很多漫威迷提出質疑之聲「一步悲劇性大作被改的如此小家子氣」「諸神黃昏怎麼變成了搞笑風」。
▲豆瓣網友質疑漫威對《雷神》系列的喜劇式改編
雷神何時變成了娛樂你我的爆米花電影,一個宏大的悲劇性史詩何時變成插科打諢的痞子冒險,我們的神哪去了?
雷神是漫威旗下的動漫人物,是漫威電影宇宙中一個系列,講述了北歐神話中的擁有強大神力的雷神託爾對抗黑暗的冒險故事。
▲雷神託爾是北歐神話中眾神之父奧丁的兒子,掌控風暴和雷電,手持一把鐵錘
前兩部分別由拍攝過《戰神亨利五世》的肯尼斯·布拉納和參與拍攝過《權力的遊戲》的艾倫·泰勒導演,第三部則由新銳導演埃裡克·皮爾森指導。
第一部講述了奧丁(眾神之父)之子雷神託爾,因魯莽挑起歷史戰爭,洛基(託爾非親生弟弟)因妒忌引入霜巨人入侵仙宮阿斯加德的故事。而第二部中,託爾遇到黑暗精靈的勢力,不得不與被審判的弟弟洛基結盟,共同抵抗。
▲第一部《雷神》講述託爾和弟弟洛基之戰
在最近上映的第三部中,則是取自北歐神話預言中的一場巨大劫難「諸神黃昏」也就是諸神末日,傳說中這是一場舊世界消亡,新世界崛起的劫難,電影中將諸神黃昏變成「阿斯加德」的覆滅,死神姐姐海拉企圖暴力統治阿斯加德,託爾聯合洛基浩克等人一起對抗海拉。
▲第三部講述姐姐海拉被釋放後企圖統治阿斯加德
在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和前兩部《雷神》中,雷神的形象定位不同於其他漫威人物草根的本體來源,他是眾神之父奧丁的兒子,充滿神力的雷神,故事也以正劇的模式講述關於神的英雄史詩。
▲雷神原本形象是剛正不阿,傲慢暴躁,鐵錘是其暴力的象徵
但在《諸神黃昏》中,漫威用喜劇轉型的製作模式,讓統治眾生的神變成無釐頭小子,讓充滿宿命輪迴之意的諸神末日浩劫變成了一場搞笑的英雄冒險。
▲《雷神3》中託爾變成滿嘴俏皮話,逗逼賣萌的「錘神」
《雷神3》中託爾一改往日拯救蒼生的神明設定搖身一變成為狀況百出的逗比王子,雖然前幾部中託爾也有耍嘴皮子的笑料,以及身份差異帶來的碰撞笑果,但本質上依舊是一個專心致志守衛奧丁榮譽,對抗黑暗勢力,維護仙宮及宇宙九國安全的守護神。
然而在《雷神3》中,託爾出場便自帶喜劇屬性,插科打諢無所不在,與前劇風格分裂。例如託爾在薩卡星遇到女武神時的靦腆表現,被砸玻璃的球反彈砸到腦袋,啟動飛船時「驚爆點男主」的口令,託爾罵綠巨人「巨嬰」等,託爾全程充滿了嘴炮屬性,各種俏皮話和小段子承擔影片大量的笑料,與曾經嚴肅打怪的託爾差異巨大,不正經的風格儼然《銀河護衛隊》中的草根明星。
▲雷神流落到薩卡星,被固定在椅子上不能動彈
雖然這樣喜劇化人物性格可以增加影片的娛樂感, 但不考慮人物原生形象和戲劇風格的改變卻讓宏大嚴肅題材淹沒在笑聲滿滿的家族小品中,埋沒了故事本身的深刻內涵。漫威《銀河護衛隊》《星際迷航》等故事中,人物出身的草根屬性可以與其混混式的言語行為表達相匹配,但是法力無邊,關照蒼生的神也像小人物般調皮搗蛋卻有消費草根之嫌。
▲漫威另一系列《銀河護衛隊》主角星爵是個星際混混
這樣扁平化地處理人物形象,不去挖掘其內在的人物層次和英雄心理,只將其簡化成打怪升級的二次元戰隊首領,終將流於一笑而過的套路喜劇,浪費其背後深刻的神話背景和人物底蘊,僅僅娛樂大眾而已。
近幾年,單打獨鬥的英雄主角已經漸漸不和觀眾的口味,於是漫威自《復仇者聯盟》開始,大批量地使用群英薈萃一起打怪的劇情主線,《雷神3》中也變成雷神和浩克一起組隊打怪,與《美國隊長3》《銀河護衛隊》類似,劇情依舊是英雄遭襲,聯合隊友組隊反攻,一舉擊敗反派,成功捍衛領土。▲雷神3中託爾和綠巨人、洛基、女武神組隊打怪
▲《美國隊長》也是各路英雄加入戰鬥的劇情套路
另外,人物關係雷同,缺乏轉折和反轉,反派角色設定較弱,缺乏對抗性也大大削減了影片的驚喜之感。在《雷神3》中的大反派海拉,猶如《復仇者聯盟》中的奧創、《美國隊長》中的蝰蛇般,展現的僅是其武力的暴虐,全程打打殺殺,與漫畫原作中的頭腦精明、詭計多端不符,反派形象單薄讓故事固化,缺乏刺激。英雄堆疊的出場方式雖然滿足了觀眾一睹芳容的需求,但是模式化的劇情卻讓故事變得粗陋。
▲反派死神海拉形象單薄,有勇無謀
《雷神3》的故事主題「諸神黃昏」本是取自北歐神話中一個宏大的悲劇性預言「諸神末日」,許多重要神祇如奧丁、索爾、弗雷、霜巨人、洛基等都將在戰役中死亡,之後整個世界沉沒在水底。然而最終世界復甦了,存活的神與兩名人類重新建立了新世界。
▲故事源自北歐神話裡的末日預言「諸神黃昏」
在漫威原作中這一故事講的是宿命的輪迴,諸神無法扭轉這一悲劇循環,最終託爾摧毀所有神明和仙宮,犧牲自己結束諸神黃昏,這一悲劇史詩充滿了悲壯與蒼涼,喚起的是人們對現實的反觀。
▲漫畫中託爾毀滅諸神,結束了命運的輪迴,自己也長眠不醒
然而在電影中卻弱化成了一場兩兄弟與姐姐的家庭鬥爭,演化成一場英雄聯盟的奇幻冒險。原本故事的宏大格局被縮小,諸神黃昏,眾星隕落,家園盡毀,託爾涅槃的沉重故事變成了影院裡的嘻嘻哈哈。
▲「諸神黃昏」喜劇式的處理變成了家庭糾紛
好萊塢輕佻的娛樂化處理讓抵抗末日預言,逆轉未來的超級英雄淪落成小丑,震撼心靈的生死愛恨盡化為強行搞笑,人性的哲思變成鼓掌叫好。
的確,這種解構前作的娛樂化處理可以帶來快速變現的票房,但就其本身卻是透支自身,自我設限的一種危險手段。從漫威的《銀河護衛隊》系列開始,喜劇方向的轉變已然可見,之前的《蜘蛛俠:英雄歸來》中蜘蛛俠便成功轉型為話嘮,票房大賣更是堅定了其搞笑套路。
▲《銀河護衛隊》主打星際草根的喜劇冒險之旅
▲蜘蛛俠已經變成搞笑小子
漫威試圖讓自己的每一個超級英雄都變成接地氣愛搞怪的平民人物,每一次正義之戰都變成歡樂的冒險,但是這種流水線的改變卻讓曾經定位清晰的超級英雄們面目模糊。曾經怯懦的蜘蛛俠,憤怒的綠巨人、善良且精忠報國的美國隊長,怕死的富家公子鋼鐵俠,各有各的主場,各有各的風格和受眾,但現在的同質化極易限制漫威的戲劇道路,批量打造的英雄故事只會讓曾經的神往變成失望,拋棄故事情節注重抖包袱只會讓劇本更加單調淺薄,引發受眾的審美疲勞。▲原本的雷神傲慢,自信,優雅、無所畏懼
▲現在雷神滿屏草根搞笑氣息
除此之外,複製式的元素還有搞笑賣腐的人物關係等,奇幻的電子配樂,飛船漫天的科幻太空場景,節奏固定的打鬥場面等等。
▲雷神3以託爾和洛基、班納的基情為賣點
雖然《雷神3》用幽默感贏得了一票受眾,但對於電影本身而言,這種同質化的娛樂處理卻在掏空漫威的餘熱。曾經無所不能的英雄們現在只能靠搞笑賣萌贏得受眾的掌聲,感人至深的偉大信念只能依託於插科打諢的片段體現,不得不說這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悲哀。
▲雷神被綁,被迫減去標誌性的長髮,無所不能的英雄也變的懦弱無奈
這種喜劇化的故事,看似光鮮亮麗地把有趣的神話、漫畫、科幻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但實際上是在局限故事的格局,是一種為了獲得商業利益而不顧故事內核的保守式處理。如若所有的超級英雄都負責搞笑,所有的光明之戰都變得趣味橫生,那麼英雄也就無所謂英雄,信念也就無所謂信念,因為一切都成為娛樂的附庸,爆米花似的愉悅自己也就不需要反思和警醒。
▲同質化的漫威需要尊重多元
流水線上生產的同質化、低質量的影片,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現在還尚有觀眾買單,然而審美疲勞一旦產生,套路一旦摸清,漫威的路還能走多遠?尊重多元化的人物性格,堅持深刻的主題,才是漫威滿足觀眾,不辱使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