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高校新勢力》的主人公是來自內蒙古師範大學優勒斯車隊的郭樂,一位喜歡運動、喜歡自行車的內蒙男孩。在大學期間,他憑藉在自行車賽事方面的優異成績,得以加分保送研究生。
運動,是郭樂從高中到現在的關鍵詞。作為一名體育生,他憑短跑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內蒙古師範大學,大學期間又因自行車運動,得以加分保研,實習的第一份工作仍與自行車相關。
郭樂和他的自行車啟蒙老師布仁巴圖教練
那麼郭樂是怎麼一路從短跑體育生一步步踏入自行車領域,並堅持下去,甚至讓它成為自己的工作呢?這裡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內蒙古師範大學優勒斯車隊的教練布仁巴圖老師,他是郭樂在自行車項目的的啟蒙老師,也是郭樂大學生活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2015年,升入大學的第一年,郭樂覺得自己啥也沒學到,於是乎到了大二他想給自己找點事做。剛好當時正值學校自行車隊在招人,布仁巴圖教練就讓郭樂去自行車隊試試。當時的郭樂對自行車項目倍感好奇,就決定進隊了解一下。
剛入隊,布仁巴圖教練就配了一臺鋁合金美利達公路車給郭樂,當時的郭樂也沒接觸過自行車,聽說這車價格不便宜,又是開心又是擔心,開心的有好車了,擔心的是怕自己把車搞壞。
入隊一段時間後,郭樂發現隊裡的老隊員使用的是碳纖維車架。還不怎麼懂器材的郭樂,一門心思覺得老隊員用的一定都是比較好的。當時便暗下決心,自己也要用上隊車。一番刻苦努力之後,成績也隨之上提,教練看到了郭樂的進步,便為他買了一臺美利達瑞克多5000——《破風》電影裡彭于晏的同款,郭樂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心態也逐漸轉變,以前短跑的時候是被教練逼著訓練,現在是自己主動想訓練。入坑之後,郭樂也開始慢慢器材,從鎖鞋到輪組和套件等等。
有好的器材加持,加上郭樂的努力訓練,成績自不用說。2017年,郭樂參加大學生體育協會自行車分會的比賽暨2017環大九湖神農架國際大學生自行車挑戰賽,第一次參賽的他拿到第七名。而後又隨隊參加了大學生環青海湖聯賽,為車隊優異的團體成績貢獻一己之力。
也正是由於大學期的這些成績,特別是在國家體育局舉辦的比賽中的表現,郭樂得以加分,最後得以順利保研,成為內蒙古師範大學運動訓練專業研究生。
進入研一後,郭樂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業當中。所以從2018年開始,他的訓練就變得不夠系統了,有時一周才訓練一天,直接的表現就是體重飆升,競技狀態下滑。在當年的葡萄牙世界大學生自行車錦標賽中,面對爬坡型賽道,郭樂的成績並不如意,這對於他的打擊很大。但他深知調試狀態的重要性,他將失利化為學習的動力,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學業。
讀研期間可以說是郭樂騎車最少的時候。雖然學業繁重,但郭樂儘量不放棄每一次訓練的機會。平日裡,或是跟車陪隊員一起訓練,每每有比賽了,郭樂也會選擇以兼職教練的身份同隊員一起奔赴賽場,讓自己參與到自行車運動裡來。
在外人看來,郭樂能以愛好為學業,考上大學還保送研究生,可能都會非常羨慕。但是在郭樂看來,其實並不然:「因為體育生,你就必須時刻保持訓練,並且要有規律的飲食習慣,要為比賽和訓練準備充足的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特別是本科階段忙著考研那會,很少出去聚會,感覺特別孤獨。」郭樂坦言自己的體育能力並不出眾,在同齡人的比賽幾乎沒拿過一個第一,能夠一步步走來還是因為「堅持」兩個字,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明年,郭樂將正式走出校園,迎來職場生活,慶幸的是他還在自己喜歡的運動圈子裡。研二時,郭樂開始在內蒙古自行車隊實習,明年畢業後他將在內蒙古鐵人三項隊正式任職。對於郭樂來說,他是幸運的,因為自行車運動給他帶來不一樣的生活,幫助他考上了研究生,未來又將成為工作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於郭樂,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