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影視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也帶來欣欣向榮的繁華氣象。一部優秀的作品背後不乏歷經心酸,諸如拍攝資金短缺、演員難找等,雖有艱難,但是希望的曙光還是依稀可見,最終呈現給大眾一部優秀佳作。火爆的電視劇《慶餘年》中二皇子說「自己就喜歡與民同樂,但是又不喜歡人」,這句話是導演臨時起意編的,就是因為劇組沒錢請群演了。劇組太「缺錢」了!
資金短缺,為了節約縮減劇集。電視劇《慶餘年》對劇本的改編經歷了幾年,以及前人作品的鋪墊,最終定下點到為止,留出空間。為了避免劇情的拖沓,花了大力氣拍的打戲反而變成了刪減重點,原計劃是52集,資金問題,不得不做精剪,定位精益求精的48集,最後呈現給大眾的劇集是46集。
群演請不起,副導演、後勤工作人員客串盤點。為了節省開支,劇組中的後勤製作人員紛紛出演《慶餘年》。據《慶餘年》官微透露,在整部劇中一共有8位後勤製片、副導演參與了客串角色。一部劇的中的核心就是演員,群演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工作人員臨時客串,可見資金短缺程度還有拍攝中的艱辛。比如王啟年(田雨飾)和範閒(張若昀飾)出城追擊司理理(李純飾)的時候在客棧的那個小二就是本片副導演之一;太子身邊話最多那個太監竟然也是本片的的副導演,難怪他在一眾太監中最敢說。
在早期劇情中被範思轍追著打的那個竟然也是現場製片,這樣看來郭麒麟膽子也是夠大的,竟然敢打現場製片人員。最讓人意外的當屬那個被林相派去試探範閒的蠢萌殺手頭目,他那一段戲是承包了那一集中最大的的笑點,當時大部分人以為這是個群演,沒想到竟然是本片的執行導演。此前一直有人在猜測影子是不是由滕梓荊或者宮典扮演的,然而官微已經給出了答案,在第一季中「人狠話不多」的影子大人也是本片的副導演之一,而且從來就沒有換過人。
在已經播出的劇情中,費介毒暈了影子並且掀開了面罩說了一句「居然是他」,這個人就是副導演了。不過到了第二季中這個角色應該會有演員出演,因為原著中影子是四顧劍的弟弟。綜合來看,一共有5位副導演參與飾演角色,然而這些人的表現可圈可點,還不會讓人出戲,這也說明劇組人員對於演戲也足夠重視和用心。
為了電視劇《慶餘年》更好的收視效果,誠邀明星大腕加盟盤點。《慶餘年》看了採訪,才知道背後這麼難,陳道明是溝通時間最長的演員,製片方費了大功夫邀他入組;張若昀憑藉自己對人物的探索才爭取到了角色。郭麒麟檔期一直無法敲定,開機前一個月才定下來;吳剛也有過猶豫,剛接到陳萍萍這個角色時,以為是反穿女角。扮演費介的劉樺是製片團隊去家中拜訪,聊到凌晨兩點才定下的。縱觀演員邀請過程可謂艱難,不管怎樣,算得上圓滿。
劇中人物角色名字梗盤點。劇中角色名字,不是信手拈來,而是各有特色和代表性,人物的性格刻畫過程中印象加深,讓大眾更容易進入劇情。例如劇中人物司理理:取自北宋名妓李師師,野史和小說傳奇中關於她的傳說非常多。司理理在慶國就是名妓身份。(莉莉絲)也是書友名。
林若甫:唐宰相李林甫名字改動而得,李林甫是史書上的知名奸相,「口蜜腹劍」的典故就出自他。範閒:犯嫌,討人嫌的意思範閒這個主角不僅作者不喜歡,讀者也不喜歡。範思轍:知名奢侈品品牌「範思哲」的諧音,範思轍善於經商,取金錢相關的聯繫。肖恩:諧音知名動畫角色「小羊肖恩」。根據角色描寫,肖恩被關了近20年,其實已經失去雄心壯志,從一隻老虎變成了一隻綿羊。
再說說李承乾:太子,與大唐第二位太子同名,用這個名字就意味著類似的悲劇結局。二皇子叫李承澤,三皇子叫李承平。燕小乙:取自水滸燕青,燕青被江湖人稱為小乙哥(小乙哥在江湖中是類似於大哥的稱呼,但是被稱呼人因為年紀小,所以稱大哥不合適,就尊稱小乙哥),燕小乙在慶餘年年輕一輩中應該是武力值最高的人。燕青善使傳弩,摔跤,燕小乙是射箭王者。胡歌:胡人,左賢王帳下第一高手,因為青梅竹馬的一位女孩被慶國抓獲,並成為俘虜,胡歌想把她救回去,就和範閒合作。從以上的劇中名字可以看出意義非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人物的獨特標籤性。
看一個電視劇,無論臺前幕後,同樣讓你感動。看完之後,留給你的感動和思考最重要。不要因為別人和你的感受不同,別人才是對的,自己的感受都是假的。別人不是標準,要相信你自己。我們在點評表演的時候經常說到,在真摯動人的情感面前,技巧變得不重要,你再笨拙,也會動人。電視劇也是一樣,你感受到的感動,最重要,其餘的,不是那麼重要,更不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