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邊的大海裡,海豚和偽虎鯨聚在一起自由自在地遊弋,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
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海象媽媽和寶寶焦慮地依偎在所剩無幾的浮冰塊上;
生機盎然的深海珊瑚世界,海星在左一口右一口地「吃飯」;
呆萌的熱帶小魚快樂地遊啊遊,結果一頭遊進了大魚等待的大嘴裡……
這一幕幕美麗神奇的景象,來自於剛剛播出的BBC自然歷史紀錄片《藍色星球II》。
才剛播出兩集,就收穫了豆瓣評分9.9。
《藍色星球II》是世界上首部探索海洋的自然歷史紀錄片《藍色星球》(BLUE PLANET)的續集。
《藍色星球》由紀錄片高產公司BBC於2001年推出,豆瓣評分9.5。
2001年的《藍色星球》作為 BBC 經典自然紀錄片的開端,曾獲好評無數。
不僅斬獲英國電影學院獎和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還鞏固了BBC自然歷史組無法超越的「水下拍攝」地位。
《藍色星球》的成功也為 BBC之後推出的一系列紀錄片如《地球脈動》、《冰凍星球》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像去年上映的《地球脈動II》以 9.6 分排在 IMDb 劇集類 Top250 的第一位,風靡全球。
16年後,BBC帶著《藍色星球II》再度回歸,自然歷史組耗費4年跨越了四大洋。
全面使用6K攝像機、潛水艇等最新科技。
從浩淼的南極洲冰層穿越到浩瀚的深海海底,從海底火山爆發的墨西哥灣飛躍到紐西蘭海岸,深入地球表面被70%的海洋所覆蓋的令人生畏又神秘的「藍色星球」。
給我們展示了熙熙攘攘的海洋「居民」、斑斕的珊瑚礁、滔天的海浪、瞬息萬變的海洋氣候層等,帶我們領略深邃海洋之下的絕美景觀。
和第一季一樣,《藍色星球II》仍由艾登堡爵爺擔任旁白。
艾爵爺如今已91歲高齡,近60年來由他擔任製作的大自然紀錄片不計其數。
包括《地球脈動II》的旁白,他溫暖的聲音伴隨了幾代人對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探索。
除了旁白,配樂也是重量級。
《藍色星球II》的配樂由曾製作過《獅子王》、《盜夢空間》、《加勒比海盜》、《地球脈動II》、《敦刻爾克》等經典電影配樂的漢斯·季默操刀。
此次,漢斯·季默通過潮汐管弦樂來表現海洋運動的聲音,同《地球脈動II》一樣,通過恢弘的弦樂搭配輕柔的鋼琴曲來表現出海洋的浩瀚和海洋生物的奇趣。
畫面美到窒息
每一幀都可以截屏作壁紙
《藍色星球II》系列共 7 集已製作完成,已於10月30日在國內首播,每周一集,同步BBC。
《藍色星球 II》被製作人稱之為「真實版皮克斯」,從已經播出的預告片和兩集內容可以看出,這個評論絕不誇張。
預告片中呈現了吐唾沫的海豚、跳舞的螃蟹、會飛的蝠鱝、巨型墨魚、散步的海星,還有悠然的海龜、逆戟鯨、穿越南非海岸的寬吻海豚……
在剛播出的兩集中,我們看到了海裡的珍鰺從海面凌空躍起、張嘴咬住海鳥的精彩場面;
驚嘆於長相醜陋卻智商奇高的豬齒魚,居然能利用珊瑚礁撬開蛤蜊殼,刷新了我們對於「只有高級動物才會使用工具」的認知;
見識到鯨魚們合力圍獵魚群,用衝擊波將魚群震暈,然後坐收「魚」利的奇特景象……
浩瀚的海洋世界奇幻絕倫,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令人著迷,跌宕起伏的「劇情」精彩萬分……
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雄奇,感受到了生命的可敬和不屈。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氣磅礴的畫面讓人嘆為觀止,只想緊隨攝像機一起沉醉於神奇又繽紛的深海世界。
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麼美輪美奐,每一幀畫面都美得讓人窒息。
這些美麗的畫面都來自於一組數據:
「4年時間,穿越四大洋、跨越39個國家,歷經125次遠徵探險,水下拍攝耗時1500天、水下拍攝時長高達6000多個小時,動用兩艘載人潛水艇首次探索南極冰蓋下深達1000米(3281英尺)的深海境地、至少1000多個小時的潛水艇拍攝……」
這組拍攝數據讓人瞠目結舌,它意味著人類對於海洋前無僅有的瑰麗展現,也體現了製作團隊的雄厚實力和滿滿誠意。
你可曾見過動用潛水艇拍片?
製作人曾坦言:海洋類紀錄片的拍攝難度是陸地上拍攝的5倍。
同16年前相比,這部《藍色星球 II》展現的生物更繁多、景象更壯觀、畫質也更高清,一個主要原因是依賴於科技、攝影技術和攝影方式的進步。
導演詹姆斯·霍尼伯內表示:「現在拍攝時,我們能在任何獲得許可的地方設置超高清無人機,用6K高清數碼攝像機,拍攝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攝像機從當年的16mm膠片攝影機變成了6K高清數碼攝像機,拍出來的影像即使在IMAX屏幕上都能夠分毫畢現。
比如利用大量創新的攝影技術,可以捕捉到掠食性魚類和海豚的牽引式凸輪攝影機、生物眼視線探測器、能夠記錄微型海洋生物的攝影設備。
比如用拖曳攝像機拍攝到了海豚、海獅和鯨在海洋中的高速攻擊。
團隊還首次將吸附攝影機放置在虎鯨的後背上,以虎鯨的視角展開拍攝。
比如,通過兩艘載人潛水艇首次探索到南極冰層下深達1000米的深海境地進行拍攝。
據說潛水艇進行水下拍攝時曾突發故障,如果潛回水面需要45分鐘,幸運的是維修人員在水下花費25分鐘就修好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本片堪稱是BBC自然歷史組在用生命拍片!
為了拍攝豬齒魚利用珊瑚礁撬開食物蛤蜊,攝製組跟蹤了它兩年多,花費了100多個小時在水下拍攝。
為了拍攝到珍鰺飛躍捕食海鳥的畫面,攝製組扛著800公斤的拍攝裝置來到塞席爾的一個偏遠環礁。
將攝像機固定在三腳架上,一直等待著每個月漲潮的那幾天,終於成功捕捉到珍鰺捕獵的珍貴場景……
所以這一幕幕奇特的景觀、這一幀幀屏保級別的畫面都是拍攝手段、技術和態度「精益求精」的結晶。
這樣的製作規模與拍攝手段在當今紀錄片行業都是罕見的。
人類歷史千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對於這片神秘的藍色世界依然所知甚少。
我們驚嘆於它的神奇和美麗,也震撼於它的浩淼和深邃。
這片美麗的海洋是上帝的饋贈,他不僅提醒著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和無知,提示我們要愛護和保護好這個藍色星球。
更在警示我們要對自然和生命永保敬畏之心,對宇宙、對未知、對自身勇於探索不求止境。
在全球氣候變暖、冰山融化、極端氣候現象層出不窮、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所造成的環境汙染愈趨嚴重的當下。
《藍色星球 II》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它旨在提醒人類珍視海洋和地球,保護和拯救海洋世界,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下一個十年或N年,你依然想看見這片蔚藍的海洋、奔湧的波濤、生機勃勃的海底世界嗎?
依然想和這些獨特又可愛的海洋「居民」做鄰居嗎?
真的,我們真的要好好行動起來,一起保護好藍色星球!
如果有一天,人類老無所依,請將他們留在這片蔚藍時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