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懸疑燒腦劇的狂粉,第一次看一部懸疑劇哭的泣不成聲,這部劇簡直是燒腦又燒錢,不過看完大結局後的你,一定會覺得這錢花的比在電影院還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部網劇在豆瓣的評分:
作為同一時間段扎堆上劇的夏日影劇場,很多平臺都在推類似題材的網劇,例如在優酷平臺獨播的《白色月光》豆瓣評分只有6.8分,而《摩天大樓》卻高達8.2分,在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位居第一。
同樣都沒有在平臺上大肆宣傳的懸疑劇,為何分數差距這麼大呢?
以上為《白色月光》的豆瓣評分
完全沒有踩一捧一的意思,當你看完《摩天大樓》後你會發現它想要傳達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它不像其他劇只傳達某一種思想觀念,比如友情、親情、愛情、家庭倫理等。
它作為懸疑劇,更多的是在傳達給我們一種身邊的求救信號,比如家暴問題,女性的友情不止有逛街購物喝咖啡,它完全可以當作一種可以凝結的力量去拯救一個深陷無底深淵的朋友,避開法律,避開道德,只關乎她們看見的正義。
劇集播到中間,當壞人的那副惡臭嘴臉已真相大白的浮出水面時,但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觸碰到法律,讓警察無從下手去定義他的惡行。
無論前面劇情被壞人的敘述的多麼天花亂墜洗白自己,直到看到這個眼神的那一刻。
看到這個眼神真的嚇到了
得逞的詭笑
有時候,壞人的定義,從道德標準和法律標準的定義準則是完全沒法衡量對比的,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部韓劇《聽見你的聲音》有一句話:「正義不一定會在裁決中勝利,但是在裁決中勝利的一定會是正義。」
這也是楊警官和她師傅在最後知道真相卻沒有證據時的糾結之處,在法律上程序上是不足以判定為壞人的,但是在道德上已經成為人人喊打的人渣。
很現實,這件案子的細節其實映射出現實的現狀,諷刺了當今時下的一些法律或者道德的漏缺。好比劇尾有個片段,楊警官與最後一位嫌疑人的交談,因為嫌疑人對受害者的嫉妒,所以一直隱藏真相不公眾於世,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她嫉妒,嫉妒受害者的美貌,覺得受害者的去世是她的活該。
劇集也借臺詞批判了現在社會的現狀,女孩子穿的暴露受害是因為她們故意搔首弄姿引得別人犯罪,犯錯的人不應該把犯錯的原因歸咎於別人身上。像之前在網上流行的那句話:「總有人教女孩子怎麼保護自己,為什麼很少有人教男孩子不能去傷害別人呢?」
這部劇贏得大家的一致好評,除了劇中映射出的深刻道理,引得大家共鳴,還有一點就是引人入勝的情節,當你看過之後,你會發現,你不論聽信誰的證詞,看得回憶畫面多麼真切,這中間一定有假的,這部劇的整體是你要一直破案,一直破案,反轉之後還有反轉。實在佩服作家編劇和導演的腦洞!
每個嫌犯都在為自己開脫,有一套完美的證詞,全是對自己有利的證據,讓每個人都在相信他是對的,但是不難發現,所有的大框架裡的小細節是完全吻合的,這就讓我們稀裡糊塗的不知該相信誰才不是殺人兇手,這簡直就是羅生門的再現。
因為之前被全網罵慘的渣男林大森,其實是個愛家庭愛老婆的好男人,而那個被一直吐槽的變態偷窺男房屋中介,從始至終也沒有偷窺過受害人。真相一出,引得網友連忙道歉,之前是我們罵得太慘了。
劇中的男人都這麼拼命保護自己喜歡的女生,那些女生更是為了小時候打下的深厚革命友誼,誓死保護著自己的朋友,讓我們看劇的影迷們很難不為她們的友誼動容!
看完此劇,《摩天大樓》已然在我心中有了另一個名字:《編劇把我當猴耍》[捂臉]
斥巨資買的劇
更多詳細諮詢請關注喔[送心]
一起吃瓜一起追劇[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