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影控傳媒獨家籤約帳號:迷影生活 本文發布已獲授權。
時間回到1973年,此時的喬治•盧卡斯剛剛憑藉《美國風情畫》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等五個獎項。
雖然最終無一獲獎,但對於一個電影新人而言,首部電影作品就能獲得如此之多的獎項提名,實在是不易,喬治•盧卡斯的天賦與功力由此可見一斑。
喬治•盧卡斯的內心深處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兩個十分不錯的電影創意:一個是天馬行空的太空史詩,一個是馳騁荒野的奪寶曆險。
但是苦於沒有足夠的實力和金錢,這兩個故事一直深埋心底,甚至沒有個像樣的劇本。
直到《美國風情畫》的成功,才使得他長期深埋心底的創意終於有了能夠變成現實的機會。
在這一年,小有名氣的喬治•盧卡斯洋洋灑灑寫就了兩個後來在好萊塢電影史上極具份量的電影劇本。
前一個講述太空史詩的劇本,由於故事架構龐雜,且耗費資金巨大,並沒有引起好萊塢幾大電影巨頭的注意,直到被慧眼識珠的21世紀福克斯發掘後,這個電影劇本才得以重見天日,並最終成為今天人盡皆知的《星球大戰》。
可同一年完成的另一個劇本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奪寶曆險的劇情故事雖然受知名導演菲利普·考夫曼的啟發和影響頗多,但是由於菲利普當時正忙於籌備拍攝自己的新作《不法之徒》,再加上《星球大戰》的製作拍攝任務艱巨,使得喬治•盧卡斯不得不暫時擱置奪寶曆險的劇本。
直到幾年後,喬治•盧卡斯和老朋友史蒂芬•史匹柏在夏威夷島相遇,才最終有了今天擺在世人眼前的《奪寶奇兵》系列。
艱難的誕生1977年,在《星球大戰:新希望》以小博大,成功成為好萊塢電影史上少有的票房奇蹟之後,本就身心疲憊的喬治•盧卡斯即使頭頂無數榮耀和光環,也無法承受時刻面對紛至沓來的宴會邀請和片約商談。
最終,他決意給自己放個假,當然同時也是為了避避風頭。
在極具熱帶風情的夏威夷島,他遇見了老朋友史蒂芬•史匹柏,史匹柏對於拍攝製作一部007式特工電影的濃厚興趣使得喬治•盧卡斯當即講出了「奪寶奇兵」的劇本梗概。
史匹柏的反應使喬治•盧卡斯確信這一次找對了人,史匹柏甚至當場給了盧卡斯建議,將原劇本中的主角名印第安納•史密斯改為印第安納•瓊斯。
不過,對於當時初出茅廬的史匹柏而言,製作《奪寶奇兵》這樣一部充滿創新元素的商業電影,實在是不敢想像的。
為了使史匹柏堅定信念,盧卡斯不惜表示,只要你想拍,這個故事就是你的。
有了導演人選,下一步就是繼續打磨劇本以便讓電影公司下定決心進行投資。
喬治•盧卡斯找來了《帝國反擊戰》的編劇勞倫斯·卡斯丹來優化《奪寶奇兵》的故事劇本。
可令人始料未及,甚至大跌眼鏡的是,即便有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金牌製作人弗蘭克·馬歇爾和編劇勞倫斯·卡斯丹這樣的夢幻團隊,好萊塢刻板保守的電影大佬們依舊對這個電影項目絲毫沒有信心,當時幾乎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對投資《奪寶奇兵》表示了拒絕。
直到1979年末,《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都已經步入後期製作階段,盧卡斯才終於和派拉蒙電影公司達成協議,得到了1800萬美元的投資。
1980年6月23日,日後引發票房轟動,並成功打造好萊塢探險奪寶類型電影的開山之作《奪寶奇兵》終於在法國正式開始了拍攝。
名垂影史的印第安納•瓊斯博士今天的評論家提起《奪寶奇兵》這部影片,首先想到的是這部電影作為奪寶探險類型電影開山之作的重要意義,其次就是它堪稱教科書般的敘事模式運用,再然後就是這部電影臺前幕後的夢幻團隊。
但要說對影片成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哈裡森•福特對印第安納•瓊斯博士精彩演繹與詮釋。
從《美國風情畫》到《星球大戰》,再到《奪寶奇兵》,喬治•盧卡斯將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群眾演員哈裡森•福特打造成了好萊塢首屈一指的一線巨星。
同時,其出色的演技,也使得《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的故事在那個特效技術並不成熟的年代裡依舊充滿著無與倫比的真實度和感染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是喬治•盧卡斯成就了哈裡森•福特,倒不如說哈裡森•福特是喬治•盧卡斯成功的關鍵。
在觀看《奪寶奇兵》電影的過程中,許多觀眾甚至會產生他並不是在演電影,而是真真實實在冒險的錯覺。
而事實上,拍攝《奪寶奇兵》對哈裡森•福特而言的確是一次險象環生的冒險與挑戰。
如今的觀眾可能很難想像,在特效技術並不發達的上世紀八十年代製作《奪寶奇兵》這樣一部具有幻想色彩的動作冒險電影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今天的好萊塢製作團隊如果想要在電影中展現峽谷與沙漠景色,只需要先進行拍攝取景,再回到攝影棚讓演員們在綠幕中表演,後面在通過電腦技術進行後期合成即可。
然而,數十年前的《奪寶奇兵》劇組為了拍攝影片中埃及景色和峽谷大戰,居然真的遠赴突尼西亞,忍受著酷熱、蚊蟲以及缺水所帶來的種種不適,實景拍攝出了印第安納•瓊斯博士的種種冒險經歷。
在這期間,哈裡森•福特先後經歷了左腿韌帶撕裂,身患痢疾。
而之後在夏威夷拍攝電影開頭土著人場景時,哈裡森•福特又經歷了一次極度危險的空難。
為了拍攝一部電影而三度倒黴,這可能是哈裡森•福特整個演藝生涯中拍攝製作最為艱難的一部電影作品了。
但即便如此,哈裡森依舊對演繹印第安納•瓊斯博士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在喬治•盧卡斯的最初構想中,作為「奪寶奇兵」系列主角的印第安納•瓊斯博士應該是一個智勇雙全同時又放浪不羈的花花公子,可在導演史匹柏和編劇勞倫斯·卡斯丹的構架中,作為考古學家和學者的印第安納•瓊斯應該表現的更加內斂和正經。
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誰也不會想看到,作為大學教授的印第安納•瓊斯在外面考古探險的同時,還是一個放浪形骸的花花公子。
雖然喬治•盧卡斯最終聽從了史匹柏的建議,但是哈裡森•福特在實際表演過程中為了使印第安納•瓊斯能夠更加符合美國觀眾對於電影主角的審美標準,依舊為這個角色增添了別樣的魅力特徵。
簡而言之,如果用八個字來形容電影中的印第安納•瓊斯博士,那就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在第一部電影成功獲得觀眾認可之後,哈裡森•福特又繼而在出演了三部「奪寶奇兵」系列續集,但是在四部電影中,要說演技水平最好的依舊還是要數系列第一部。
第一部電影中,編劇原本為印第安納•瓊斯和黑衣刀客設計了大戰三百回合的劇情,但當時身患痢疾的哈裡森•福特卻因為身患痢疾而沒法正常拍攝,在福特的建議之下,史匹柏果斷大膽將這段原有的打鬥戲份調整為極具喜劇效果的一槍撂倒。
上映之後這一段的效果出奇之好超過了劇組成員的預想,在今後幾部系列電影中,像這樣的插科打諢情節被延續了下來,並成為了「奪寶奇兵」系列獨特的風格。
回首與展望1981年的《奪寶奇兵》僅僅耗資1800萬美元就創造了超過三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並在1982年的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獲得八個獎項提名,並最終取得四項獲獎的成就。
憑藉「星球大戰」系列取得好萊塢話語權的喬治•盧卡斯又一次用事實證明了自己毋庸置疑的實力與天賦。
相較於首部電影的輝煌,1984年上映的《奪寶奇兵2》雖然在投資上超過了前作,但是實際表現卻稍顯平庸。
甚至於史匹柏在多年之後接受採訪時都明確表示,相比另外兩部印第安納•瓊斯電影,他並不喜歡《奪寶奇兵2》。
但另一方面拍攝《奪寶奇兵2》的經歷卻又同時成為了這位好萊塢名導一生難忘的回憶,拍攝《奪寶奇兵2》,使史匹柏結識了自己的一生摯愛凱特·卡普肖。
客觀而言,《奪寶奇兵2》雖然沒有系列首部那般驚為天人、開天闢地的輝煌成就,卻也不失為是一部成功而又出色的商業大片,是整個系列前三部曲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同時,在本片中,印第安納•瓊斯的背景設定和人物塑造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並為下一部續集故事的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電影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史匹柏的家庭關係卻並不融洽,父母早早離異所帶來的孤獨以及父子關係冷漠的痛苦都使得步入中年的史匹柏陷入了莫名的感傷。
回首過去自己與父親相處的時光,再品味自己當下初為人父的切身體會,史匹柏決意在《奪寶奇兵3》中通過父親這一角色,為曾經勇敢堅毅的孤膽英雄印第安納•瓊斯增加來自家庭的牽絆和時光的沉澱。
雖然現實之中的史匹柏與父親難以重回往昔,但是通過《奪寶奇兵3》中印第安納與父親的最終和解,史匹柏依舊釋放出自己內心積蓄已久的情感壓力,實現了自己與過去在某種形式上的和解。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奪寶奇兵3》的意義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