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比鍾愛的《異形》電影系列,由四位牛掰的導演(德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加一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漢斯·魯道夫·吉格爾),先後執導完成。
近期國內上映的《異形·契約》,是斯科特的《異形前傳三部曲》之二。看看這幅電影海報,文字不多,僅憑圖像的表現張力,就自帶一種震撼中充斥興奮、神秘中蘊藏恐懼的史詩級大片即視感。
H.R.吉格爾(1940-2014)
H.R.吉格爾創作的《死靈之四》,成為成年異形設計的原型。
一張優秀海報出街,不是靠設計師單打獨鬥。海報傳達的信息,往往看似簡潔,卻凝聚著策略、創意、文案、設計、攝影、修圖、完稿、製作等不同專業人士的努力結晶。實際上,細分工是現代商業的特點,所有規模的商業活動,基本上已經不可能由個人來獨立完成。
今天,我們就說說如何創作展覽海報!
海報,是廣告載體之一,目的是傳播信息,引發共鳴,喚起需求,誘導消費。
如果把傳播內容分為「個性、共性、商業、藝術」四個象限,那麼在其中,可以輕易找到博物館展覽海報的屬性定位。
如果是收費展覽,海報就需要有誘導消費的元素,例如一件有號召力的展品圖片,或一句有銷售力的廣告語;
如果展覽免費,則以信息告知為主,重點在於考慮如何吸引眼球,促成觀眾觀展。
現在博物館的展覽海報,基本千篇一律到自成一派,一打油詩即可以蔽之:
四字書法做標題
展覽定位寫一句
背景上個漸變圖
選件文物配日期
這張海報的配合很給力有木有。
無論走到哪裡,海報總聚焦我的目光。因為一幅海報背後,可以洞察許多的隱藏。比如團隊的專業度、思考的深度、執行的力度等等。洞察方式則是不斷自問自答,直到把自己折磨成神經病,然後整個人菊花一緊,精神就為之一振!
·為什麼是這種邏輯關係?
·為什麼用這句做標題?
·為什麼用這個字體?
·為什麼是這種顏色的搭配?
·為什麼使用了這種構圖方式?
……
自問自答,是我思辨的過程,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自學途徑。
如果你感興趣,我願分享如下。
接下來,我們就開啟自問自答模式。所有問題給出答案的時刻,雖然可能因此精神分裂,離做出好的展覽海報,也就為期不遠……大師所謂的「不瘋魔,不成活」,誠不我欺也。
第一組問題:展覽寫真
目的:通過對展覽初步了解,在心中勾勒出對展覽的基本印象和輪廓。
1-1 展品之間的關聯性是什麼?
某個時期、某人、某個事件、某種材質屬性、某種功能用途等等。
1-2 展覽的定位是什麼?
是針對特殊人群的展,還是藝術展或文物展等等。
1-3 展覽中最重要,且觀眾有一定認知度的展品是什麼?
包括描述展品的顏色、圖案畫面、材質、造型、背後蘊含的故事等。
1-4 展陳方案中,內容的高潮部分是什麼?
將這個部分需要表達的重點,用一句話描述出來。
1-5 展覽想要達到目的是什麼?
讓觀眾增進了解,還是改變看法,抑或消除認知誤區等。
1-6 展覽的調性是什麼?
如果把展覽比喻成一個人,ta是專家、幼兒園老師、鄰家小妹,還是……
Ta的性格特點是嚴謹的、陽光的、智慧的、幽默的,還是……
儘可能用更多形容詞,一步步進行更準確的性格設定描述。
第二組問題:展覽聚焦
目的:將第一組《展覽寫真》中的問題答案進行歸納,進而明確展覽傳播的信息。對觀眾來說,信息應具有「三易」特徵——易讀、易感知、易接受。
2-1 展覽標題是什麼?
觀眾是否能立刻感受到展覽的核心價值?有無更精準的文字表述改進空間?
類似成語的四字標題似乎成為了一種魔咒,並非不好,而是需要打破局限,包容多元。
2-2 如果給展覽想一句廣告語,哪一句最能觸發觀眾進入博物館參觀?
國內展覽很少在海報中出現廣告語,多以展覽定位取代。廣告語的威力在於瞬間喚起觀眾的觀展欲望。它是展覽的核心價值與觀眾精神需求的交集,也是展覽調性的表達途徑。
2-3 展覽最適合的顏色搭配是什麼?
暖色調或冷色調,主要顏色是什麼,輔助顏色是什麼。色彩搭配是否與《展覽寫真》中的問題有很強的關聯性。
社會不同發展階段使用的顏色有其時代特徵,也即反映出該時期的社會心理,體現出社會文明的發達程度。中國正在從高純度、強對比的互補色彩搭配,步入到低飽和度、相似色搭配的階段,這個過度階段將會很漫長。
都說當下浮躁,看看周遭使用的顏色便能知其緣由。
2-4 展覽的文字,選擇什麼字體?為什麼?
每種字體的背後,都有其形成的原因與故事,從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只有了解字體,才能進行合理選擇。字體的選用必須與展覽調性相關。
海報的中文或英文不要出現兩種以上的字體,中文與英文字體風格保持一致。
設計師必備之字體周期表
2-5 海報中所有的文字信息是什麼?如何進行次重點分級?
海報的文字信息一般有展覽標題、展覽定位、廣告語、展覽時間、展覽地點、主辦單位及相關單位名稱與標誌等。以上信息可在排版中,通過字體大小,色彩、畫面布局位置,進行信息的次重點區分。各級之間的字號大小差距要形成固定規律。
一級:展覽標題;
二級:展覽定位、廣告語;
三級:展覽時間、展覽地點;
四級:主辦單位及相關單位名稱與標誌、網址、二維碼、內容補充等。
2-6 海報中是否需要呈現展品?如需要,是哪一件?重點展現的局部是什麼?
如果《展覽寫真》的問題1-3中已經有答案,則這個問題自然會解決。
第三組問題:海報設計
即使以上兩組問題已經找到了答案,建議也先別急著拿滑鼠、開軟體、敲鍵盤。先在腦海中梳理清楚以下工作內容的先後邏輯關係。
然後,拿起筆,畫草圖,再思考並解決了以下的四個問題,才是用電腦軟體,實現草圖中構思的最佳時機。必須認識到,電腦只是實現想法的工具,不是迸發靈感的源頭。
3-1 海報的創意概念是什麼?
畫面中用哪種表現方式,最能詮釋標題所要表達的概念。可以試著用一句話對創意概念進行描述,如:通過... ...表現的方式,讓觀眾記住... ...,並形成... ...印象。
根據展覽調性,需要在海報中體現哪種氛圍,平靜的、優雅的、激烈的、神秘的、中式的、中世紀的等等。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儘量拋棄腦海中形成的第一種想法,因為那往往是慣性思維的產物,別人也會想到。大量設計行貨,就是這種慣性思維的產物。
3-2 海報用哪種形式構圖?
畫出海報的骨骼,即海報構圖。構圖需要協調圖片與文字的關係、文字級別之間的對比關係,以及構圖與創意概念之間的關聯性。巧妙、新穎、協調是構圖的關鍵。
3-3 海報顏色色值是多少?
在前面問題2-3的基礎上,標註各部分的顏色範圍或準確色值。
3-4 海報標題需要進行再設計嗎?
為凸顯展覽特點,海報標題也可以不使用常規字體,而根據展覽調性重新設計藝術字體,以增強海報的生動性。
3-5 海報創意能被很好的執行嗎?
個別時候,創意很好,但由於落實有難度,其執行效果會大打折扣。
此階段常遇到的問題有:照片精度低,或由於專業能力問題,修圖效果差,插畫效果不理想等;由於資金問題,沒有相關專業人員的配合……
3-6 海報設計風格如何延續?
設計展覽海報,實質是在確立整個展覽的平面展示系統標準。
海報中的字體、排版、色彩、圖形符號等,在各種展覽物料中一以貫之地傳達,形成了強化型的合力,才更能讓觀眾對展覽形成統一的視覺印象。
第四組問題:海報製作
電腦中的海報,不過是由0和1組成的代碼,如果不能有效實施,之前的所有工作,都將付之東流。
4-1 打樣了嗎?
無論是噴繪,或者印刷,正式製作前,都需要用相同的工藝製作小樣,便於調整。舉個最簡單的經驗之談:顯示器中呈現的顏色與比例,與實際製作出的效果一定會有差別。
4-2 了解製作工藝嗎?
如果不了解基礎的製作工藝及原理,小樣打出來也無法發現問題,並準確找出解決方案。這方面的知識,還必須向專業人士虛心求教。
海報中出現的每一個元素,都應該有其存在的意義,都是在傳播某種信息,都會對觀眾形成某種心理暗示。所以,上述問題更多著眼於探討海報元素的合理性,在做「對」的層面展開論述。
至於做到「美」,對一張海報來說,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但對美的理解,既有其差異化,還取決於個人及受眾的審美水平,實際上是個更為宏大的文化命題。
就海報設計師而言,如果沒有接受過設計專業訓練,或者每天只接觸到以下設計風格,ta設計出來的作品,基本可想而知了。
所以,文字無法幫助提高審美。美,只與眼光和眼界相連。除了從理論上理解和掌握美的規律,可行的解決方案,其實只有一個:多看優秀的設計作品,再結合上述四組問題,勤於頭腦思考,勤於動手臨摹。
果真如此,「先做對,再做美」的設計技能提升,就會路在腳下!
最後,
分享一組日本的展覽海報,
與諸君同學共勉。
分享
是暖暖的正能量
關注
則是激勵的皮鞭
我們渴望
被你
溫柔地
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