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體育電影元年」?

2021-01-18 視聽Bang

#郎平哭了# 、#女排十一連勝慶十一#、#郎平讓16名隊員都上場感受#......

這兩天,想必很多人都被中國女排刷屏了。正值祖國70華誕之際,中國女排姑娘們以一波乾淨利落的十一連勝,奪得隊史第五座世界盃冠軍,為祖國生日獻上了一份大禮!

女排姑娘們瘋狂慶祝奪冠

自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後,38年間,加上今年的冠軍,中國女排已經總共拿到了十個世界冠軍,當之無愧是中國體育的驕傲,中國人民的驕傲。

在得知奪冠消息的第一時間,由陳可辛導演執導,許月珍、張一白監製,鞏俐、黃渤主演的電影《中國女排》釋出了「女排世界盃特別版視頻」,並宣布電影定檔明年大年初一,以特別的形式向中國女排姑娘們表示祝賀。

預告片透露的信息雖不多,但可以看到,影片1:1還原了女排當年首奪世界冠軍的經典畫面,看得令人熱血沸騰。僅從這1分鐘的視頻,就可看出,電影在明年將成為「爆款」的潛質,是春節檔票房冠軍的有力「候選人」。

不得不說,這些年,我們等一部優秀的國產體育電影等了太久。2017年,印度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市場狂攬12億票房,並掀起一波全球性的觀影熱潮。

火遍全球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而此後的進口體育電影都未能再出現如此的票房和口碑,僅有一部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獲得了5000萬以上的票房。

數據整理自網絡

眼紅印度的國內電影從業者紛紛發出疑問:為什麼國產體育電影沒有誕生這樣一部「爆款」?

早在1958年,謝晉執導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劇情片《女籃五號》,隨後《水上春秋》《沙鷗》等體育電影構成了早期體育電影的風格。此後很久中國再未出現具有代表性的體育電影,更多的還是披著體育外衣的類型電影,如《羞羞的鐵拳》和《飛馳人生》。

當年中國人都知道的《女籃五號》

但實際上,體育題材影視作品在中國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和商業價值。

體育賽事擁有廣泛的觀眾基礎,具有普適大眾的娛樂性和感染力,容易瞬間調動起大量觀眾的情緒,題材相當適合被拍成電影。尤其是真實體育事件改編,故事接地氣,勵志向上,極容易引發群體性的共鳴。

然而,回首近十年迅猛發展的國內電影市場,與其他種類電影相比,國產體育電影表現實屬糟糕。大部分同類電影一來質量堪憂,二來票房成績慘澹,遠遠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

距今最近的一部國產體育電影,還要追溯到17年上映的《我是馬布裡》。製片方華誼兄弟起初自信滿滿,然而,最終卻只收到區區889.8萬票房,釀成年度票房慘案。

《我是馬布裡》

製片人韓肯當時對媒體表示,「開拍前就知道體育電影是冷門,加上遭遇《戰狼2》,現在對我們來說,是個特別艱難的狀態。」

韓肯的話暴露出體育電影存在的短板,單項體育受眾面其實不夠廣。試想,全中國認識馬布裡的人有多少?基本上,沒有關注過CBA,不是北京人,認識他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同期,在《我心飛揚》電影的周邊採訪中,導演烏爾善說,「中國體育有太多好題材可拍,中國女排、姚明、劉翔等等,但在中國,體育電影找投資又是特別難的一件事。」

「封神三部曲」導演——烏爾善

沒錯,由於單項體育受眾面窄,沒有投資人願意冒險去拍一個受眾天花板基本固定的電影,這也是同類電影在產量上就欠缺的原因。

此外,體育電影的拍攝難度極大。一方面,體育運動專業性很強、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需要花大量時間讓演員學習專業技能,還需要演員在短期內練就強硬的身體素質,難度可謂不低。

近些年,票房最高的兩部電影要屬13年拳擊主題的《激戰》,和15年以自行車為核心的《破風》了。《激戰》最終收歸1.18億票房,《破風》則拿到1.45億票房。

彭于晏為了《激戰》狂練肌肉

這兩部電影都是由彭于晏主演。為了電影效果,彭于晏瘋狂健身,而且要練習的東西很多,在《激戰》中他得學巴西柔術、綜合格鬥、泰拳、鎖技等等,而《破風》作為自行車競技題材,主演們每天都要保持十個小時左右的騎行訓練,才達到導演的拍攝需求。

而在彭于晏主演的另外一部體育題材電影《翻滾吧!阿信》(2011)卻慘澹收場,僅收回620萬人民幣。

在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由於沒有體操基礎,彭于晏在拍攝前學習了半年體操,每周六天,每天一半時間都在練習,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瘋狂控制飲食。這麼看下來,實在是有些費力不討好。

《翻滾吧!阿信》

另一方面,體育賽事場面激烈,對導演的場面調度與鏡頭把控能力提出巨大挑戰,拍不好就很容易淪為「爛片」。

《激戰》和《破風》這兩部電影,它們的導演是拍過《證人》《線人》《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的香港導演林超賢,從林導以往的作品來看,你會發現,他本身就是擅長拍攝激烈大場面的動作類型片導演,而具備他這種能力的國內導演,真的是鳳毛麟角。

《中國女排》的出現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對國產體育電影的信心。事實上,陳可辛導演同期還在籌備另一部同題材電影《李娜》,作為擁有全民知名度的網球演員,看過李娜打網球的中國人數量也不少,票房潛質同樣不可小覷。

《李娜》

除此之外,一部叫做《中國桌球》的影視劇也在今年立項。該片是國家體育總局參與打造的熱血影片,張藝謀的御用編劇李馮掛帥的參與,也值得期待。

隨著2020年北京冬奧會腳步的臨近,在17年就傳出消息的《我心飛楊》今年也正式立項,該片以短道速滑名將大楊揚為原型創作,將成為中國奧運三部曲中的又一力作。此前兩部知名的奧運電影為《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和《許海峰的槍》。

今年年初,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國家發改委發布《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定下「到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規模要達到1.5萬億元」的目標,這從政策層面極大促進了體育電影的發展。

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到來,北京冬奧會也將在3年後接棒,中國體育產業即將迎來黃金年,中國人民做好了迎接若干體育盛事的準備。但這個時間點,有這麼多體育電影項目落地的消息傳出,我們不禁要期待:

2020,它會是國產體育電影的元年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主要參考資料:《我是馬布裡》票房慘澹 體育電影路在何方?,來源:搜狐新聞,2017年8月14日。

相關焦點

  • 國產體育電影元年正式開啟,頂級拳擊賽KOK還原現實版《激戰》
    如果說2019年國產電影有一個關鍵詞叫做「科幻電影元年」,那麼2020年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國產體育電影元年」。除了《中國女排》之外,陳可辛的另一部電影《李娜》在去年也宣布殺青,很快於全國上映,而國家體育總局牽頭的《中國桌球》去年四月就發布了海報,並在今年10月正式開機。不得不說,這些年,我們等一部優秀的國產體育電影等了太久。2017年,印度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市場狂攬12億票房,並掀起一波全球性的觀影熱潮。
  • 女排、網球、桌球、籃球、跑馬……2020年體育題材電影一個都不少
    從去年開始,多部體育題材電影受到關注,甚至2020年也被稱為是中國體育題材電影元年,排球、籃球、桌球、跑步等多個類型的體育電影都將在大銀幕和觀眾見面。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影響,陳可辛執導的《奪冠》已經和觀眾在春節檔見面,同時也會拉開體育題材電影的大幕。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伴隨著層出不窮的Bug和並不算流暢舒適的用戶體驗,《賽博朋克2077》在社交平臺上掀起的全民遊戲狂潮得以正式告一段落,卻讓「賽博朋克」一詞正式成為2020年底的關鍵熱詞之一。而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有據可考的第一部自1938年由楊小仲執導、韓蘭根主演的《六十年後上海灘》始,到十七年電影時期鮮為人知的、由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少兒科幻電影《小太陽》以及大躍進背景下的《十三陵水庫暢想曲》,再到八九十年代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等,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多少帶有「裡程碑」的意味而名留古早中國科幻史。
  • 2020年的中國電影,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當我們期待2020的中國電影,我們可以期待些什麼?春節檔的票房有沒有天花板?2020開年第一個月,電影院線的廝殺就可以進入白熱化,因為今年的春節檔又一次「史上最強」。「體育電影」元年是否開啟?如果說2019年國產電影有一個關鍵詞叫做科幻電影元年,那麼2020年可能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全新的概念,「國產體育電影元年」。
  • 體育的魅力:中國體育電影一觸即發,除了籃球排球,還有桌球!
    體育的魅力:中國體育電影一觸即發,除了籃球排球,還有桌球!2020年春節檔電影《奪冠》備受期待,由於撤檔後,這部影片一直備受大家關注,其實在靜靜等待《奪冠》回歸到電影院的時候,中國體育題材電影新片在不斷的進行籌劃,一觸即發,不得不說,2020將會是中國體育電影年。
  • 體育直播帶貨元年,樂動體育商城乘風造勢
    在這樣的熱潮之下,體育領域也迎來了直播帶貨的元年。樂動體育作為業界翹楚,已然在線上營銷新模式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加速推動體育產業線上化體育產業並不拘囿於線下的運動和場地,在網際網路浪潮席捲的當下,整合各方渠道和資源,打通線上線下產業集群鏈條,同樣是體育產業模式轉換升級的必由之路。
  • 政策助力發展科幻電影,2019國產科幻元年,2020啟航,2021井噴
    2019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上映,把國產科幻電影提升到世界水平,也因此被人們將2019定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針對國產科幻電影發展,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正式開幕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正式開幕 發布時間:2020-12-23 來源:北京市體育局 字體:
  • 2020年,會是國產電影宇宙的元年嗎?
    隨著2020年《唐人街探案》網劇的上線,以及電影《唐人街探案3》即將上映,「唐探」系列不斷解鎖著全新的地域,拓展出更大的邊界。從曼谷、紐約到東京,從電影到網劇,一個世界觀已經貫穿了4部作品,更是打通了4部作品之間的聯繫。由此來看,這是國產電影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可以構成宇宙的電影。
  • (體育)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網上開幕
    新華社廣州12月21日電 21日,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在網上正式開幕。據了解,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 體育力量」為主題,為期3天,設置展覽展示、高峰論壇、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主題板塊,通過「雲展示」「雲觀展」「雲論壇」「雲對接」,展現我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發展的豐碩成果,展示全球體育文旅產業的創新趨勢,探討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下的體育發展新路徑。
  • 凝聚體育力量 助力健康中國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
    12月21日,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在網上正式開幕。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以視頻形式祝賀展會的成功開幕,2020兩個博覽會形象大使、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作倡議發言,開幕式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主持
  • 俄羅斯影史票冠《絕殺慕尼黑》鎩羽中國,體育電影此路不通?-虎嗅網
    這兩部電影也是體育電影近兩年在內地影市生存現狀窘迫的一個縮影。在《摔跤吧!爸爸》之後,此類電影的內地市場票房表現一直徘徊在谷底。隨著陳可辛操刀的《中國女排》定調2020年春節,《李娜》、《中國桌球》的陸續開拍的消息傳來,目前該類題材的鎩羽讓這些新體育大片前途蒙上陰影。《摔跤吧!
  • 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 體育影視論壇重磅來襲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兩個博覽會)將於12月21-23日首次在網上舉辦。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體育力量」為主題,設置涵蓋文化、旅遊在內的多個展區、系列論壇及配套活動,以「雲展示」「雲論壇」「雲活動」「雲對接」等形式,全方位打造多維度網上展示平臺、論壇線上平臺和商務對接服務平臺。
  • 2020中國體育「兩博會」在網上開幕
    2020中國體育「兩博會」在網上開幕 2020-12-21 21:55:09   中新網廣州12月21日電 (王華 付洋)原定在穗舉行的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鑑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調整為21日在網上開幕。
  • 中國科幻元年電影盤點分析,《尋秦記》壓軸!
    搞不好,「科幻元年」就會變成「科幻爛片元年」。緊接著《流浪地球》之後,一部叫《最後的日出》的小成本科幻片在2月22日網絡首播。果然,宣傳海報打著「科幻元年」和「流浪地球製作班底」的旗號,小蹭了一波熱度。即便優酷已經撤掉了點擊量,但從該片底下的評論數可以估計,至少幾萬的點擊是有的。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網上開幕
    央廣網廣州12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21日,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在網上正式開幕。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以視頻形式祝賀展會的成功開幕,2020兩個博覽會形象大使、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作倡議發言,開幕式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主持。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於網上成功舉辦
    12月21日-23日,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在網上成功舉辦。展會期間,網上總觀看量達到1062萬人次。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發來視頻致辭,提出2020兩個博覽會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召開,發揮了體育對健康、社會、經濟等領域的帶動作用,從中國向全世界傳遞出了一個強勁的自信訊號——世界已經做好準備從疫情危機中復甦。形象大使、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發表倡議發言。
  • 追尋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今年年初,《流浪地球》爆紅,雖然它與好萊塢近年上映的《降臨》《星際穿越》《火星救援》等科幻電影的水準依然有差距。但在中國本土硬科幻幾乎一片荒蕪的情況下,它引發了觀眾對中國本土科幻電影的空前關注。很多人甚至因該片的出現,稱2019年是「中國科幻元年」。實際上,雖然近20年來中國科幻電影幾乎一片空白,但更早的時候,科幻片在中國其實有過漫長而曲折的歷史。
  • DAMA中國數據管理峰會舉辦專家認為2020是數據治理的元年
    2020年10月23-24日,「2020DAMA中國數據管理峰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多名專家分析了數據管理領域國內外政策、趨勢及標準,行業最佳實踐與應用,助力業界人士知識提升,幫助企業應對數位化浪潮下的挑戰與機遇,為我國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奠定基礎,兩天共7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數據管理從業者參會
  • 2020中國體育「兩博會」網上開幕
    近日,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博會」)在網上開幕。  本次網上博覽會通過打造網上虛擬展廳,重點展示各地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特色、體育科技與大健康、體育創新產品、體育運動品牌以及大型體育場館等,運用2.5D展臺、3D展臺、視頻等方式,在雲端多形式、多維度呈現出不一樣的體育風採。  其中,體育文化主題展區是兩個博覽會重點打造的常設主展區,旨在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體育文化的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