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和子與薰
角田光代,村上春樹的同門師妹,也是日本當代文壇中頗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時常從女性視角出發,書寫有關日本現代家庭的故事,而「母性」,也是她作品中經常所要表達的主題。《第八日的蟬》是她觸動人心的代表之作,糅雜了犯罪,懸疑,寫實等多種元素,吸引了大批讀者。角田光代以其細膩真實,而又溫婉深刻的筆觸,細緻入微地描繪了令人感動的母性和人間真情。
角田光代對「家庭」這一主題進行的進一步深化,其中尤以《第八日的蟬》中,希和子和薰的角色關係更體現了作者對於這種思想的叩問,其中裡面母親的形象也成為了日本文壇,乃至世界之林中獨樹一幟的角色。
《第八日的蟬》的母性表現及分析
《第八日的蟬》敘述的是野野宮希和子愛上了有婦之夫秋山,後來被誘騙流產,心有不甘,偷偷帶走了秋山新出生的女兒(薰),而後一起逃亡的故事。在逃亡的過程中,希和子與薰雖然並無血緣,彼此之間的感情卻更加濃厚。
光浦靖子當時就推薦了《第八日的蟬》這本書,她說:「貫穿全書的母性讓我一想到就會哭。誰看了都會忍不住淚水啊!」書中的感人的母愛是故事的靈魂所在,希和子這一經典形象也是對於母親這一角色的獨特詮釋。
角田光代
1.希和子的愛與新生
嚴格來講,希和子並不是一個母親,但她確實履行了一個母親的職責。她與薰並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但是她卻將薰視如己出,四年時光,她與薰一起學會如何面對生活,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所以當她在看到嬰兒的純澈的眼睛,忽然所有的惡意與仇恨在母愛面前丟盔棄甲。她想成為一個母親,她決心擁有一個孩子,她說:「我會保護你,免於一切的痛苦、悲傷、寂寞、不安、恐懼、煎熬」。
在薰第一次看到了滿天星河而驚嘆時,希和子飽含愧疚與深愛,對薰說:「今後我會把一切先給你。把過去奪走的通通還給你。海洋和高山,春花和冬雪。」
那一刻,她確確實實是作為一個母親,而不僅僅是一個女人,她想帶薰去看更多的風景,也為履行當時她的承諾,免她驚,免她苦,免她四下流離,免她無枝可依。希和子這樣想,如果她被迫站在一分為二的路中央,老天問我要走那一邊,「不管幸或不幸,也不管罪與罰,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方有薰的那條路。」 這一句話,生動詮釋了母親的奉獻精神和偉大母愛。
希和子是在港口被警察抓住的。在她已萬劫不復,一切都回不去了,本應萬念俱灰的時候,她心裡念念不忘的仍是薰,她對帶走薰的警察高喊的是:「那孩子,還沒吃早餐呢!」這一刻,母性之光被體現地淋漓盡致。即便身處險境,所思所想仍是那個不到四歲的孩子。角田光代就是通過她自己的創作和理解,去解析重塑日本社會傳統而根深蒂固的「母愛讚歌」。
2.希和子的行為解讀——母親的天性
其實希和子並不是不能生育,但她因為對於流產失去的那個孩子充滿了愧疚,這種內疚悔恨將她禁錮在了她無法擁有一個孩子的惶恐之中,縱使醫生之前告訴過希和子其實她還有受孕的可能。於是她才很想養育一個孩子,讓她得以擁有作為一個母親的機會。
希和子衝動帶走女嬰是故事的起點,也是所有衝突的導火線。作為讀者,可能會並不理解,為什麼希和子會一時衝動帶著女嬰薰離開,這其實也是作者的留白。
如果說是飽含恨意的拐賣可能還比較符合邏輯,但恰恰相反,她是滿懷愛意與憐惜的,「我認得這孩子。這孩子也認得我。」而這一行為的原因,不僅僅是突然母性光輝的迸發,聯繫之前發生的事情,也能探尋一二。
惠津子,即文中秋山的妻子,為刺激希和子,使其徹底放手,於是將自己去婦產科產檢、與丈夫討論給孩子取名等私事透露給她。而最讓希和子感到無力悲痛,耿耿於懷的是惠津子談及希和子墮胎的事情。惠津子說:「真不敢相信你居然把孩子拿掉, 換作是我, 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生下孩子。」這一句話使希和子潰不成軍,因為她也想當一個母親,而且她不僅懷著這樣的念想,她同時也背負著失去孩子的罪惡感。
如弗洛伊德所說,潛意識的欲望由於本身的性質太令人駭異,不能以正常的語符系統表達出來。於是在希和子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她本身放大的欲望——她想成為一個母親,她想擁有一個孩子。於是這種強烈的欲望將她囿於無法生育的假象,所以她選擇將她所有溢出的母愛全部灌溉在了那個剛出生的嬰兒薰上。此時,剛出生的薰,便是她的救贖。在母性本能之下,再多的憤怒也無法抵禦如潮水般的母愛。這就是角田光代所探討的「母親的天性」。
3.空殼母親的失責與救贖
文中描寫了許多母親形象,比如薰的親生母親惠津子、天使之家的女人們、久美母親昌江太太等。她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她們都是空殼母親。惠津子與薰缺失了那四年的陪伴,雖然後來薰回到了惠津子的身邊,為了忘記過去,改名為惠理菜,但她們始終生活在希和子的陰影中。
惠津子想與女兒重歸於好,但又因為每次能從惠理菜的行為看到希和子的身影,「看到你的臉我就想起那個女人, 為什麼只有我會受這樣的苦?」這種痛苦讓她每次想與女兒親暱相處,但每次又冷酷將其推開。對女兒的又愛又恨,與丈夫的冷淡關係,輿論的不斷騷擾,都讓這個女人備受壓力,淪為空殼,空有妻子、母親的身份,卻無法履行相應的職責。
天使之家,是空殼母親的聚集地。這是一個號稱是聯繫神界與人間,由墮過胎、無法生育、與孩子不得不分開的女人所組成的與世隔絕的封閉組織,在書中描寫過這樣一個場景,在天使之家放置著很多沒有面容的白色人偶,這些人偶象徵著空殼母親們的那些未能出世的孩子。
希和子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天水洗刷這些人偶。據說只要這裡就可以獲得那些無緣出世的孩子的原諒。白色人偶,就是天使之家裡每個女人對孩子的寄託,用天水去清洗人偶,也是他們對於孩子愧疚的一種解脫。
薰
久美母親昌江太太也是一個與女兒分開多年的可憐母親。早年昌江太太與久美意見不合,導致久美憤然離家出走,多年未回。所以希和子來到小豆島,帶來了久美消息,昌江太太心中也是相當高興的,昌江太太對久美的母愛太久無處安放。
於是昌江太太對待希和子也並不是僅僅拿她當成女兒的朋友,從某種層面來說,昌江太太其實在心裡也將希和子當成了女兒。昌江太太在當地開了一家麵館,對希和子和薰照顧有加:將希和子安排在麵館工作,把原本留給自己外孫的衣服送給了薰。在昌江太太看來,照顧希和子這種行為可以成為多年她母親職責缺失的救贖。
母親的責任——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1.母親身份的反思
《第八日的蟬》同樣體現出的是對母親這個社會角色的反思。希和子被逮捕時仍記得薰沒有吃早餐,而惠津子時隔四年再見女兒卻因為薰尿褲子而驚愕地推開。希和子可以將薰看作自己的女兒,即使她們並無血緣,但惠津子雖然是薰的親生母親,但卻無法放下隔閡和偏見,對女兒冷漠待之。
在逃亡之旅中,本沒有血緣的母愛反而更加深厚。曾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人類分為男人和女人,還有一類,就是母親。這一類是我們無法明白的。她們不計回報,不計後果,僅僅是因為母親的天性與深沉的愛,所以甘願無私奉獻。
2.母愛才能撐起母親的角色
法庭上,野野宮希和子平靜地開口道:「在這四年裡我嘗到了養育孩子的喜悅,我對此表示感謝。」從一開始的因一時的憐惜衝動,於是抱走了孩子,到與薰一點一點長大,四年時光,她與孩子已密不可分。
希和子也在生活中學會了如何生活,如何成為一個母親,而不僅僅是靠本能與衝動。她逐漸掌握了衝奶粉、哄嬰兒入睡、換尿布等育兒技能,同時也看著薰長出牙齒、學會說話……他們共同成長,每一天都是新的驚喜,也是之前不曾有過的風景。
「每當我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通過考試時,就覺得恐怖至極。」伊坂幸太郎如是說。這個世界上,有的女性能夠生育卻不一定適合成為母親,而有的女性無法生育卻有深沉的母愛。所謂「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媽媽不僅僅是一種社會角色,一種家庭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正是因為這份犧牲,母愛才比世間的一切感情都顯得更加偉大,更加難以比擬。母親這個角色需要母愛才能撐起來,不然也就僅僅是一個頭銜罷了。
「喪偶式育兒」的困局
1.女性地位的社會淵源
日本長期以來都以男性為權力中心,早有學者指出,日本近代家庭模式是男性成為獨立個體,而女性需要為家庭服務,成為男性的附庸。女性在經濟上就失去了獨立的權利,「涵養婦德」的傳統社會規訓也更加讓現代女性迷茫。
角田光代曾在《對岸的她》借小野子之口這樣說道:「丁克化的元兇不是職業女性, 而是主婦的抱怨」。聯想到《第八日的蟬》中,薰的生母惠津子,她曾經受過高等教育,本應在職場中也能打拼出一番事業,但在嫁人之後,只能作為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她的丈夫就成了她的世界。丈夫的起居,生活的瑣碎,都是她每日所應對的事情,眼界被迫狹隘,孤獨又成為習慣,於是「抱怨」成為了陪伴這個主婦後半生的事情,她的生活囿於一地雞毛。
3.掙脫「枷鎖」,實現自我價值
一位女性,特別是一位母親,就一定只能呆在家中相夫教子嗎?未必。《第八日的蟬》中,傳統男性角色形象是模糊甚至是失責的。比如惠津子的丈夫秋山丈博和惠理菜的情人岸田孝史,在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是對丈夫、父親、情人身份的三重背叛。他們毫無責任感,直接導致了身邊女性的悲劇。
書中大多數女性角色都是生活在邊緣,努力掙脫「男尊女卑」精神枷鎖,有自我意識的獨立個體。她們渴望贏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實現自我的價值。同時角田光代也呼籲社會中的男性,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在育兒過程中,父母雙方都要付出努力,如此才能打破「喪偶式育兒」的困局。
總結
就如文中千草所言,「活到第八天的蟬,可以看見別的蟬無法看見的東西。」蟬是活不到第八天的。如果活到了第八天,雖然孤單,但那個活到第八天的蟬又會比別的蟬看到更多的風景,體會更多美好的事物。所以,第八日的蟬,又意味著重生。這四年,是希和子的第八天,也是薰的第八天,是生命軌跡中的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是可能未來循規蹈矩一生中另一種不同的景色。
《第八日的蟬》展現了希和子和薰兩人的經歷,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社會上的空殼女性前所未有的溫暖和自我救贖的希望,希和子體現出是天使與惡魔一步之遙。《第八日的蟬》它想表達的是,生活不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絕對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與其從被邊緣化、空殼化的茫然中徘徊,不如勇敢追求生活的美好,如第八日的蟬一樣,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