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單片機晶振電路中22pf或30pf電容的作用

2021-01-18 電子產品世界

剛學單片機的學長告訴我單片機的晶振電路中就是用22pf或30pf的電容就行,聽人勸吃飽飯吧,照著焊電路一切ok,從沒想過為什麼,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為什麼所以然,真是悲哀,最近狀態好像一直不太好,也難以說清楚為什麼,前幾天跟著老師去別的實驗室聽課,其實也就是聽一聽老師和師傅給別的實驗室的同學講嵌入式的種種,還有就是那天師傅單獨和談了挺長時間,我從心底感謝他們,他們讓我懂得反思,調整,我對自己持有怎麼的學習態度和應該如何付諸於行動有了新的理解,這遠比單純的交給我一些知識要好很多。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9888.htm

說起這個小知識點本人還有這麼個經歷呢也順便和大家一塊兒分享一下吧。話說我曾經幫一女生做東西,其實超級簡單就是個ATMEGAL16單片機的溫度採集系統,我焊工雖然一般但給女生幫忙麼,還是比較用心的應該沒問題的,事實卻不盡人意焊出來的最小系統竟然不好使,我用萬能表把電路查了幾遍也沒找出錯誤,然後就懷疑是不是單片機就鎖死了,換了幾塊單片機也不好使,自己還一直認為我在同一屆的同學中算還學得可以的,真是有點可笑,最後發現,在我原件短缺的情況下我糊裡糊塗把兩個0.1uf的電容焊在了晶振電路中,導致晶振不起振所以整個電路就表現為不好使,換成22pf的電容馬上就好使了,當時其實應該馬上弄明白,但我卻沒有予以理睬實屬不應該。老師說得對我們確實缺少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晶振電路中為什麼用22pf或30pf的電容而不用別的了。

其實單片機和其他一些IC的振蕩電路的真名叫「三點式電容振蕩電路」,如下圖

Y1是晶體,相當於三點式裡面的電感,C1和C2就是電容,5404非門和R1實現一個NPN的三極體,接下來分析一下這個電路。

5404必需要一個電阻,不然它處於飽和截止區,而不是放大區,R1相當於三極體的偏置作用,讓5404處於放大區域,那麼5404就是一個反相器,這個就實現了NPN三極體的作用,NPN三極體在共發射極接法時也是一個反相器。

大家知道一個正弦振蕩電路要振蕩的條件是,系統放大倍數大於1,這個容易實現,相位滿足360度,與晶振振蕩頻率相同的很小的振蕩就被放大了。接下來主要講解這個相位問題:

5404因為是反相器,也就是說實現了180°移相,那麼就需要C1,C2和Y1實現180°移相就可以,恰好,當C1,C2,Y1形成諧振時,能夠實現180移相,這個大家可以解方程等,把Y1當作一個電感來做。也可以用電容電感的特性,比如電容電壓落後電流90°,電感電壓超前電流90°來分析,都是可以的。當C1增大時,C2端的振幅增強,當C2降低時,振幅也增強。有些時候C1,C2不焊也能起振,這個不是說沒有C1,C2,而是因為晶片引腳的分布電容引起的,因為本來這個C1,C2就不需要很大,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接下來分析這兩個電容對振蕩穩定性的影響。

因為5404的電壓反饋是靠C2的,假設C2過大,反饋電壓過低,這個也是不穩定,假設C2過小,反饋電壓過高,儲存能量過少,容易受外界幹擾,也會輻射影響外界。C1的作用對C2恰好相反。因為我們布板的時候,假設雙面板,比較厚的,那麼分布電容的影響不是很大,假設在高密度多層板時,就需要考慮分布電容。

有些用於工控的項目,建議不要用無源晶振的方法來起振,而是直接接有源晶振。也是主要由於無源晶振需要起振的原因,而工控項目要求穩定性要好,所以會直接用有源晶振。在有頻率越高的頻率的晶振,穩定度不高,所以在速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會使用頻率較低的晶振。

相關焦點

  • 單片機中晶振電路的作用及其常見參數
    每個單片機系統裡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體震蕩器,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的作用非常大。本文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晶振的工作過程,以及其主要的參數介紹,在單片機中它又能起到哪些作用呢?要了解晶振首先要了解單片機。
  • 單片機電路設計中的10個難點
    單片機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元件,使用單片機的電路要複雜得多,但在更改和添加新功能時,帶有單片機的電路更加容易實現,這也正是電器設備使用單片機的原因。那麼在單片機電路的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難點有哪些?大家可以看到復位電路中電阻R1=10k時RST是高電平 ,而當R1=50時RST為低電平,很明顯R1=10k時是錯誤的,單片機一直處在復位狀態時根本無法工作。
  • 秒懂晶振以及晶振電路 讓你從「吃瓜群眾」到「技術大牛」
    在單片機中晶振是普遍存在的,那麼晶振為什麼這麼必要,原因就在於單片機能否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時鐘電路,所以單片機就很需要晶振,打個比方來說:晶振好比單片機的心臟,如果沒有心臟起跳,單片機無法工作,晶振值越大,單片機運行速度越快,有時並不是速度越快越好,對於電子電路而言,速度夠用就是最好,
  • 晶振詳細介紹及其知名研發、生產廠家
    當電路中的激勵電信號和晶振的標稱頻率相同時,電 路就能輸出信號強大,頻率穩定的正弦波。整形電路再將正弦波變成方波送到數字電路中供其使用。問題在於晶振的輸出能力有限,它僅僅輸出以毫瓦為單位的電能量。在 IC(集成電路) 內部,通過放大器將這個信號放大幾百倍甚至上千倍才能正常使用。
  • 晶振有什麼作用,如何選擇合適的晶振,為什麼有時候用內部晶振?
    一、什麼是晶振晶振,全名叫「晶體振蕩器」,它在電路當中起到產生振蕩頻率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單片機可以看成是在時鐘驅動下的時序邏輯電路,那麼這個所需要的時鐘就是晶振來產生,可以說它的單片機的心臟,讓單片機時刻有脈動,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晶振的頻率有32.768kHz、1MHz
  • 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解析
    但在實際電路中是沒有這麼精準的,那這些指標允許範圍是什麼呢?隨著我們所學的內容不斷增多,大家要慢慢培養一種閱讀手冊的能力。2、晶振晶振通常分為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兩種類型,無源晶振一般稱之為crystal(晶體),而有源晶振則叫做oscillator(振蕩器)。
  • 7種常見的51單片機時鐘電路圖
    ,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為XTAL1,輸出端為XTAL2,由該放大器構成的振蕩電路和時鐘電路一起構成了單片機的時鐘方式。時鐘電路:(a)內部方式時鐘電路,(b)外接時鐘電路在內部方式時鐘電路中,必須在XTAL1和XTAL2引腳兩端跨接石英晶體振蕩器和兩個微調電容構成振蕩電路,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
  • 單片機時鐘電路原理
    ↑ 點擊上方「電子工程專輯」輕鬆關注時鐘電路就是一個振蕩器,給單片機提供一個節拍,單片機執行各種操作必須在這個節拍的控制下才能進行
  • 單片機外圍電路設計「完整攻略」!
    耦合電容:用在耦合電路中的電容稱為耦合電容,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電容耦合電路中大量使用這種電容電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濾波電容:用在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濾波電容,在電源濾波和各種濾波器電路中使用這種電容電路,濾波電容將一定頻段內的信號從總信號中去除。
  • 晶振電路設計小訣竅,工程師都一定懂!
    晶振作為時鐘電路中必不可少的信號傳遞者,單片機要想正常運作就需要晶振存在。因此,在電子電路設計中也少不了晶振的參與。一個好的晶振電路設計,是能夠為電子提供最好的空間利用率,同時發揮最大的功能性作用。而晶振及負阻電容作為反饋迴路,提供剩下的180度相移。RF為反饋電阻,用來決定倒相器的直流工作點,使之工作在高增益區(線性區)。這個電阻值不能太小,否則會導致環路無法振蕩。該電路利用晶振的並聯諧振,由於並聯諧振與C0有關,會受寄生電容影響,因此增加負載電容C1、C2,可減小C0對諧振頻率的影響。同時C1、C2的加入會影響起振時間和振蕩頻率的準確度。
  • 全球知名晶振廠商一覽
    每個單片機系統裡都有晶振(晶體震蕩器),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結合單片機內部的電路,產生單片機所必須的時鐘頻率,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時鐘頻率越高,那單片機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 單片機紅外線報警器電路圖
    1 、電源電路220V交流市電經變壓器T降壓 .橋式整流器D1整流. 電解電容C7濾波.三端穩壓器78L05穩壓,最後得到整機要求的+5V穩定直流電源.2 、 單片機系統.U1為AT89C2051單片機.C1.R0,R1和復位按鈕RESET組成手動電平復位和上電自動復位電路; C2.C3以及晶振T1組成時鐘電路iC4.C5為+5V電源濾波電容 .U2為CM0S6反相器CC4069 , 起驅動作用 .VD1 ~ VD6為紅外發射管, 其負極端接與P1口.P1口設置為輸出狀態 ,當P1口為 .0時 ,VD1~VD6發紅外光.VD7~VD12為紅外接收管.當接收到紅外光時導通
  • 太牛了,這麼詳細的電路設計知識: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mos管!
    下面是一些電容的作用列表:耦合電容:用在耦合電路中的電容稱為耦合電容,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電容耦合電路中大量使用這種電容電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濾波電容:用在濾波電路中的電容器稱為濾波電容,在電源濾波和各種濾波器電路中使用這種電容電路,濾波電容將一定頻段內的信號從總信號中去除。
  • 51單片機開機復位、按鍵復位原理講解
    Reset的電壓從5V開始降低,由於單片機識別1.5V以上為高電平,所以在電解電容充電過程中,Reset由5V降到1.5V期間為高電平,1.5V降到0V為低電平,電解電容充滿點後,Reset維持在低電平,系統開機復位完成,進入運行階段。
  • 單片機:3種時鐘電路方案對比,你常用哪一種?
    工程師在開發一個電路系統,往往會需要用到中央處理器,比如單片機、FPGA、或者DSP等等;當然一些簡單的純硬體電路項目方案例外,如充電器、熱水壺等等。 作為單片機研發設計的項目,它的最小電路工作系統包含電源電路、復位電路、時鐘頻率電路;其中電源電路與復位電路,相信工程師都非常容易理解與設計。然而時鐘頻率電路,由於不同的開發項目功能需求不一樣,設計的方案選擇也不盡相同,很難得到有效的統一設計。
  • 晶振怎麼測量好壞_如何使用萬用表判斷晶振的好壞
    二、晶振功能作用   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鐘源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鐘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蕩器。一種是皮爾斯振蕩器配置,適用於晶振和陶瓷諧振槽路。另一種為簡單的分立RC振蕩器。基於晶振與陶瓷諧振槽路的振蕩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較低的溫度係數。RC振蕩器能夠快速啟動,成本也比較低,但通常在整個溫度和工作電源電壓範圍內精度較差,會在標稱輸出頻率的5%至50%範圍內變化。但其性能受環境條件和電路元件選擇的影響。需認真對待振蕩器電路的元件選擇和線路板布局。
  • 單片機裡的時鐘源有什麼不同
    振蕩器由晶振、電容、電阻組成,部分還有電感,它以晶體頻率產生脈衝序列。以英銳恩單片機為例,EN8F156便擁有穩定的時鐘源。但不是所有單片機的時鐘源都一樣,由於每條指令在一定數量的時鐘周期後執行,具體取決於單片機的架構。比如,有些人支持使用PLL電路在內部進一步提高時鐘速率的能力。
  • 全球實力派晶振廠商一覽
    每個單片機系統裡都有晶振(晶體震蕩器),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結合單片機內部的電路,產生單片機所必須的時鐘頻率,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時鐘頻率越高,那單片機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 什麼是晶振? 晶振ppm代表什麼?晶振工作原理?
    晶振全稱是晶體振蕩器,是指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簡稱為晶片),石英晶體諧振器,簡稱為石英晶體或晶體、晶振;而在封裝內部添加IC組成振蕩電路的晶體元件稱為晶體振蕩器。其產品一般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料封裝的。
  • 新手不可不知:晶振工作原理 + 晶振ppm
    加上晶片本身的諧振頻率基本上只與晶片的切割方式、幾何形狀、尺寸有關,而且可以做得精確,因此利用石英諧振器組成的振蕩電路可獲得很高的頻率穩定度。計算機都有個計時電路,儘管一般使用「時鐘」這個詞來表示這些設備,但它們實際上並不是通常意義的時鐘,把它們稱為計時器可能更恰當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