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雙跑鞋,就像初戀。
文/賈志新 圖/網絡
在跑步這項運動中,
跑者的月跑量和裝備購買挑選效率成反比。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位月跑量150~300甚至更多的資深跑者,往往不會在選購跑鞋時花費過多時間。相反,在選購跑鞋環節猶豫不決的最大群體,可能是新手。
那麼新手到底該如何選跑鞋?這個話題就像哈姆雷特,一千個諮詢連結裡有一千個新手選鞋技巧。我們不能告訴您到底該聽誰的,但我們也總結了一個相對務實的選鞋技巧,這就要從以下幾個環節說起。
什麼是跑鞋
郭德綱經典臺詞:我也會說話你也會說話,為什麼你要聽我說話?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跑鞋領域:籃球鞋也能跑,足球鞋也能跑,為什麼你要穿跑鞋跑步?
雖然跑鞋、足球鞋、籃球鞋或其他項目的鞋款,都可以統稱為運動鞋,但畢竟專人專項。籃球鞋的核心是提供緩震和保護腳踝,足球鞋需要適應場地防滑和包裹性,每種項目的側重點不同,設計的核心方向也就不一樣。如果您非要穿一雙籃球鞋去跑步也無可厚非,但歸根結底籃球鞋在跑步項目算外行。
那麼到底什麼叫跑鞋呢?
廣義來說,各大品牌頁面上位於跑步類目裡的鞋款都可以算跑鞋,但如果是想真正去跑步,我們還是要以這幾個標準為核心:
1.透氣性面料
跑步是長距離運動,皮質鞋面的運動鞋無法為跑者腳部散熱,因此透氣性材料是基礎門檻。
2.真實感受中底
除了部分頂級競速鞋款,絕大部分跑鞋都擁有比如Zoom氣墊或當下主流的發泡中底材質:Pebax、Boost、React等。相比之下很多Max氣墊的跑鞋,我們並不推薦作為日常跑步訓練穿著,比如Nike Vapormax系列。
3.外底具備耐久性
這個指標不包括Next%這種頂級競速鞋款,普通跑鞋的外底至少要保證500km以上的裡程。
符合以上三條,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雙及格的跑鞋,但這個門檻其實也不算高,那麼在達到這一標準之後我們又該如何選呢?這就是下一個環節。
了解我們自身
所謂內翻外翻,不一定是選跑鞋的重要依據。
很多文章中都會在內外翻的問題上留下濃墨重彩,相信也有很多讀者會真的把腳沾溼然後踩在紙上做實驗。所謂內外翻選跑鞋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提出,通過對跑者腿型、腳型甚至日常走路鞋底磨損來判斷出跑者的足弓以及腳踝情況,並選擇相對應的鞋款來糾正內外翻問題。
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絕大部分內外翻實驗都是在判斷一位跑者靜態下的情景,並不適合參考到運動情景中。至於日常走路鞋底磨損,我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論你是內翻還是外翻,絕大部分人都是磨損後跟外側。內外翻的確可以檢測我們的跑姿,但糾正跑姿的主要方法是力量訓練,單純買一雙鞋就可以糾正你的跑姿就好比十幾年前滿大街的背背佳矯正駝背,屬於無稽之談。
因此我們還是希望跑者能夠以:緩震、支撐這兩個維度作為鞋款選擇的核心。
很多新手選跑鞋的文章,都會先入為主一個概念:跑步新手=運動小白。所以大部分推薦都是以緩震為優先。這同樣是一個誤區,選怎樣的跑鞋首先還是要了解我們自己的身體素質。
如果你真的是一位體重較大的新手跑者,緩震的確是跑鞋的優先選項。因為在跑步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會對地面形成2-3倍的作用力,並反作用於我們的身體上,這對於膝蓋和腳部有著巨大損害,良好的緩震可以減少跑步中的反作用力,保護我們的腳踝與膝蓋。
可還有很多跑步新手,雖然他們並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跑步訓練,但他們會長期進行其他體育運動比如籃球、足球、健身等,這些人的腿部力量並不差,相比於優質緩震,他們可能更需要好的支撐與回彈來降低跑步階段的能量損耗,讓這類跑者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真正實力。
因此我們要結合自己此前的運動能力,更精準的選出適合自己腿部力量的一雙跑鞋,才是跑步新手最務實的選鞋方式。
不同的人該怎麼選
為了更方便不同跑者的選擇,我們也列舉一些鞋款,來應對不同情況的新手跑者,大家可以用來參考。
大體重:New Balance 1080系列
1080系列擁有著優質的緩震感受。最新一代的1080 V10升級了此前的中底改名為FRESH FOAM X,回彈性能和輕量化有了更好提升。儘可能在新手跑鞋領域緩解緩震與重量的矛盾。如果你是一名體重較大的新手跑者,1080系列無論跑步還是日常穿著,都會給你帶來優質體驗。
輕度小白:HOKA Clifton系列
Clifton系列的緩震效果非常出色,上腳後甚至有一種彈簧感受。HOKA的厚底會給很多人帶來沉重感覺,不過以Clifton的緩震性能,單只255g的重量其實還算友好。對於配速不太高的新手跑者來說,穿Clifton系列會感覺非常舒適。
基礎新手: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
作為去年New Balance推出的全新緩震科技,FuelCell搭配 REVlite Carrier材料的FuelCell Rebel鞋款集合了Boost的柔軟回彈以及Zoom X的輕盈合二為一。對於新手跑者來說,這雙鞋上腳後會覺得非常友好,有一種「我好像穿著頂級跑鞋」的感覺。外觀上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也更具時尚氣息,可以適應生活的很多場景,上市以來口碑一直爆棚。
高水平新手:adidas Boston系列
對於擁有一定運動基礎的人來說,Boston系列更能提升你的跑步效率。鞋款單只重量相對較輕,一體鞋面透氣性出眾,後跟設計包裹性優異。中底爆米花科技緩震回彈效果出色,無論是日常出街還是慢跑訓練都能滿足。再強調一次,Boston系列是針對擁有一定運動基礎的新手跑者選擇,這雙鞋對跑者的控制力有一定需求,各位置跑者要結合自己的情況。
綜合型新手:Nike Pegasus系列
當你不知道如何選擇時,選Pegasus就完事了。如果我們把跑鞋比做汽車,Next%就好比法拉利,而Pegasus就類似於高爾夫。前者更迅猛但不是誰都能駕馭,後者雖然廉價但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性能需求。最新上市的Pegasus 37改為前掌Zoom氣墊,緩震效果更明顯,React中底材質耐久性更好,不論是300頂級跑者還是即將開跑的新手,Pegasus都能為滿足你。
如果說跑步就是談戀愛,那第一雙跑鞋就是跑者的初戀。我們在選擇跑鞋的時候,就好像在初戀面前的神態——時而激進時而猶豫。當穿上第一雙跑鞋後,我們方能感悟:或許當初選錯了?
但我們都不會後悔,因為初戀的人都不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