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3期文化產業評論
作者 | 鈕沭聯(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固定收益中心特約研究員、 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協會(IACCI)執行秘書長)
編輯 | 可可文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5418字 |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2020年12月25日,全球首臺客家文化主題實景演出《原鄉》在廣東梅州公演。2021年1月1日,大型遊園式實景演出《尋夢滕王閣》在江西南昌正式公演。這兩場大型實景演藝項目的亮相,共同為2020年中國的旅遊演藝產業劃上了一個特別的句號,同時為2021年的文旅演藝項目創新拉開了大幕。依舊肆虐的新冠疫情,讓2020年成為全球旅遊演藝行業寸步難行的至暗之年。得益於我國抗疫工作卓有成效的推進,上半年陷入癱瘓的中國旅遊演藝產業在下半年逐漸復甦回暖,300多臺存量劇目陸續復營,近20臺新增劇目完成落地公演。歲末回望,中國旅遊演藝產業這一年探索幾何?收穫幾何?創新幾何?本文將對2020年中國旅遊演藝新創劇目進行粗略盤點並展開觀察。2020年1月3日,沉浸式實景演出《遊園今夢》在江西省大餘縣牡丹亭文化園拉開帷幕,成為2020年首部公演的新創旅遊演藝劇目。20 天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線下演藝全面停擺。2020年6月15日,王潮歌「只有」系列戲劇幻城的第二部作品《只有愛·戲劇幻城》以「雲首演」的方式開創性完成了首秀,其後半年內,《西安千古情》《好漢山東》《黃帝千古情》《夢入避暑山莊》《大有蘭州》《江清月近人》《夜上黃鶴樓》等十幾部新創旅遊演藝劇目陸續公演。這份得來不易的成績單呈現了中國旅遊演藝產業蓬勃向上的發展與迎難而上的信心,也折射了行業中堅推動產業發展的幾多探索。
2020年全國旅遊演藝新創劇目概覽表(不完全統計)
△《大有蘭州》
《尋夢滕王閣》:以夢為馬,大寫的詩情
滕王閣因滕王歌舞宴樂而興,因王勃《滕王閣序》而名於世,因輝煌的建制而被稱為「建築的詩歌」。在《尋夢滕王閣》之前,滕王閣原有一臺名為《滕王雅樂》的夜間演藝,其內容的主體便是以現代歌舞呈現盛唐時期滕王歌舞宴樂之盛。△《尋夢滕王閣》
△《尋夢滕王閣》
最終,《尋夢滕王閣》取滕王閣「明三暗七」的建築結構特點打造穿越古今的「七夢七境」文化體驗,以繪製滕王閣建築圖紙的梁思成先生為引,由「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作《滕王閣序》開啟,以十餘首耳熟能詳的詩章巧妙結構戲劇篇章,帶領觀眾沉浸式遊梁思成的夢中之閣,王勃的山河之閣,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的社稷之閣,文天祥的風雨之閣,湯顯祖的情愛之閣,王陽明的心印之閣,以及縱橫古今的盛世之閣。這一眾千百年來活在我們中華民族文史教育中、活在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心中的男神的集體加持,讓整臺演出洋溢著以夢為馬、馳騁千年的詩情,使《尋夢滕王閣》具備了贏取從幼到老全齡觀眾共同喜愛、居民與遊客共同嚮往的巨大文化魅力,成功賦能並充分釋放了滕王閣的內在文化張力,成就了一臺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力作。這種紮根於「閣」但又不拘一「閣」,同時還能超越一「閣」的遠大格局,照亮的不僅是滕王閣的文化價值,同時也大幅刷新了南昌、江西在公眾心中的文化認知,南昌人文之厚重、江西人文之璀璨,將通過這臺演出更加深入人心。《原鄉》:客家史詩,大寫的民族情大型情景體驗劇《原鄉》誕生於「世界客都」梅州。「客都」是梅州交給創作團隊進行旅遊演藝開發的命題。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梅州自古以來英才輩出、人文薈萃、底蘊深厚,有「人文冠嶺南」之美譽。深遠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在為創作團隊提供豐富素材的同時,也在考驗團隊的煉化與創造能力。△《原鄉》
從最終的演出成果來看,梅洪導演及創作團隊沒有按照習見的思路去大而全、拼盤式呈現梅州紛繁的人文表象,而是自「客都」這個命題向上升華,將劇名定為「原鄉」,將核心受眾定位為廣布全球的 8000萬客家人。這個命名,內涵鮮明, 意境深遠,並精準切中當今時代語境下國家與民族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一舉確立了作品與品牌的靈魂。立足「原鄉」,劇目創作以梅州客家文化歷史為主線,以客家母親為核心人物,串聯黃遵憲、張弼士、林風眠、李惠堂、姚子青、謝晉元等近現代英傑志士故事,展示客家人愛國思鄉、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偉大情懷,彰顯梅州崇文重教,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從選材來看,這些英傑本身是客家歷史文化最光輝也最動人的所在,他們的真實故事原本便氣壯而志奮,其中姚子青、謝晉元兩位英雄人物經過電影《捍衛者》和《八佰》的傳播更是廣為人知。對這些英傑的舞臺塑造,不僅容易激發當今觀眾的最大共鳴,也賦予了作品珍貴的思想性、民族性與史詩性。這正是一直以來旅遊演藝作品十分欠缺的品格。《只有愛·戲劇幻城》:愛的詠嘆,大寫的愛情《只有愛·戲劇幻城》是為江蘇省鹽城市大豐萬畝荷蘭花海量身定製的一臺旅遊演藝。在《只有愛·戲劇幻城》落地之前,花海僅是一個影響力限於省內的「網紅打卡地」。但當編創團隊鎖定以「愛」為主題建構「戲劇幻城」,並用6大劇場、100個愛情故事、50+愛情微戲劇對「愛」這個人類永恆關切的命題進行往復的詠嘆與追問的時候,這個每年有 12000對情侶於之拍攝婚紗照、有5000對新人於之永結同心的「網紅打卡地」,就從一個每天見證浪漫和愛情的地方,躍升為感悟溫暖與幸福的「最美愛情聖地」。正如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韓生在2020年中國文旅創作與產業發展峰會所點評,「《只有愛·戲劇幻城》的最大的突破點就是,將文旅創作與當下人們的心理需求與社會問題結合起來。戲劇將持久永恆的人類情感問題作為母題,可以讓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共鳴點。《只有愛·戲劇幻城》超越了以往許多旅遊演出的娛樂或是粗放的文化體驗的定位,這一突破意義具有引導性」。由此,《只有愛·戲劇幻城》作為一臺旅遊演藝切實成為標識鹽城的一張高金名片,並為荷蘭花海不斷拓寬產業面、拉長產業鏈、打造產業群提供了強大的引領力。回首 2020,中國旅遊演藝產業於艱難中收穫發展,行業發展動力不減,探索不息。展望 2021,中國旅遊演藝已經迎來更加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無法迴避的現實是,全球疫情的長期持續與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共存,行業「八虧一盈一平」困境與大規模行業洗牌迭加,客群團散結構消長與90後、00後觀眾崛起並行,旅遊演藝與城市演藝跨界交融等基本態勢將成為新一輪旅遊演藝發展高潮的新邏輯與新起點。當此關口,旅遊演藝產業作為被寄予厚望的區域文旅經濟重要動能,需要投資者、創作者、經營者等環節主體對產業整體發展態勢更深刻的前瞻、更審慎的決策、更潛心的創作與更高效的運營。不斷加強融合意識,始終將旅遊演藝放到區域文旅產業布局中謀求產業鏈共生協同;不斷加強責任意識,拒絕盲目的大投資、大手筆與粗製濫作;不斷加強擔當意識,以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目標把文化之根植得更深,把技術與藝術融合創新的步伐邁得更開。2021年,期待旅遊演藝產業能夠為公眾帶來更多能夠深刻解讀傳統文化、精闢提煉當代文化、創造性影響未來文化的佳作力作,使旅遊演藝真正成為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文化消費大餐。話題互動
你對旅遊演藝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推薦閱讀
請加主編微信號:376963973(註明七七融媒體工作室) 加入「AHTV七七融媒體工作室」,這裡,是你的舞臺~朱七七,AHTV「七七融媒體工作室」創始人。上海交大影視系碩士。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