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顏如玉,身姿如松
翩若驚鴻,宛若遊龍
這是2018年平昌奧運會
央視解說對日本花滑名將
羽生結弦的點評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
這位不待揚鞭自奮蹄的選手
本期饗心之旅要介紹的與
羽生結弦的奪冠曲目
《陰陽師》有關
用這句話來形容羽生結弦最合適不過了。作為2018年平昌奧運會引爆話題的人物,出色的容顏,不俗的實力,66年來首位衛冕奧運會金牌的男子花滑選手,羽生結弦不知俘獲了多少迷妹的心。當然如果你不只是垂涎於羽生的顏,還看過他比賽的話,應該對他的花滑主題曲有印象。那首曲子叫『SEIMEI』,同時是電影《陰陽師》的配樂。
其實提起陰陽師,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單詞。網易的一款大火遊戲《陰陽師》,日劇日影《陰陽師》都讓很多人了解到了日本的陰陽師。今天,就跟著饗心之旅,一起了解一下日本的陰陽師文化吧。
查閱百度你可以知道:陰陽師,是掌握著陰陽道,懂得觀星宿、相人面,還會測方位、知災異,畫符念咒、施行幻術的一種巫師。其在日本曾是風靡一個時代的職業,日本天皇從陰陽師那裡獲得精神上的安寧和社稷上的保障,而日本百姓從陰陽師那裡獲得艱苦生活的安慰。在蒙昧時期,陰陽師是整個國家的精神支柱。
現在提起陰陽師,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想到日本。其實就像和服、茶道一樣,日本的陰陽師同樣起源於中國。雖然日本是陰陽師繁盛的代表,但日本的陰陽之學真正起源來自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是中國古老哲學的分支,它代表了一種一分為二、事事皆兩面、此消彼長、互相牽制的概念,也是被認可的世界萬物得以生成法則。
中國的戰國時代,有一支主張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稱之為「陰陽家」,當時以齊國人鄒衍、鄒奭為主要代表。「陰陽說」是把「陰」和「陽」看作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認為它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雖然在中國很難會見到這一學派了,但其起源於中國的事實還是不能否認的。
中國的「陰陽五行」思想於六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並逐漸發展成「陰陽道」。當時的日本統治者為推動國家統治的變革,不但接受了「陰陽五行」思想,還將其稱為「新知」加以利用。大和朝廷成立後,從朝鮮的百濟國來的五經博士帶來了《易經》。《易經》作為陰陽術的基本文獻就這樣被傳到了日本。
奈良時期,天皇決定以陰陽道作為統治人民的手段之一,將其相關的技術與人才收編國家管理,並近距離監視其發展。一般百姓嚴禁擁有《河圖》、《洛書》、《太乙》等陰陽道的專門典籍,陰陽道成為國家的獨佔工具。陰陽師開始以國家專屬的佔術師身份出現,在整個平安時代,他們達到了發展的巔峰。
平安時代日本與中國有非常緊密的交往,在日本儒學得到推崇,同時佛教得到發展。891年廢止遣唐使之後,發展了日本獨自的國風文化。這是一個民智未開的時代,有好幾成人仍然對妖魔鬼怪的存在深信不疑。
明治維新後,出於政治的需要,陰陽道被冠以「淫祠邪教」被明治政府廢止,部分內容被以民間信仰的名義殘存下來,神道教正式與陰陽道決裂。
式神在日本指為陰陽師所役使的靈體,其力量與操縱的陰陽師有關。「式神」這個名詞是日本本土原生的還是由中國傳去的就無從可考了。但「式」者,侍也。式神可以理解為是「侍神」的意思,就是侍奉其主的神怪或是靈體。
陰陽師操控式神是陰陽術師的主要法力技能。有通過封印函定下契約書的,有通過結印方法降服的,有以朋友關係自願遞交,可以剪紙而成形,只要念出約定的咒語,隨時控制召喚出來,連人的魂魄都可以使用,也有以活的生物為憑藉做為式神。
提起陰陽師,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日本最有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羽生結弦的奪冠曲目就是以安倍晴明的原型為造型。羽生一直都在深入研究安倍晴明,在他看來,冰舞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像陰陽師運用陰陽調和那樣將柔和與力量調配適度。
安倍晴明活躍於平安時代中期,從鎌倉時代至明治時代初期統轄日本官方重要的國家政府機構陰陽寮的土御門家的始祖。他對當時處在科技與咒術最先端的「天文道」和佔卜為主的「陰陽道」的相關技術有著豐富的知識。
他生前受天皇及權臣的器重,79歲時受「法清院」爵。死後經由幾代子孫的努力竟從一個從四位下的天文博士升至位極人臣的從一位。以至於江戶時代流傳著一句名言「不知源義經,但識晴明公」。
因此,安倍晴明去世以後,當時執政的一條天皇為紀念其為皇族所做的貢獻,根據其住址在京都為其修建了晴明神社。
人們總是喜歡那些能承載自己美好幻想的人或物,來逃避現實的失意和煩惱,來擺脫那若隱若現的孤獨。如同從青春漫畫中走出的羽生結弦,或許就承載著粉絲們的各種願景吧。他的一曲《陰陽師》不僅獲得了世界的認可,同樣也讓這一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透過陰陽師文化我們
了解到一個不一樣的日本
如果你還想繼續體驗不同的日本
請關注我們吧
我們是專注日本深度的饗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