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Amelie注目深圳」,將文藝進行到底
近期,Amelie會邀請人在美國的朋友,不定期寫下疫情下的美國日記,講述他們的觀察、生活、閱讀與思考。今天發布的是在美國明州定居的好友李寶環寫的疫情生活。
1、Work Life Balance (工作生活平衡)明州政府英明,雖然州內疫情並不嚴重,截至4月24日,3000多例確診,221人死亡,但在新冠測試和疫情情況不明朗之前,州長還是不斷延期居家令,這周還正式宣布本學期不開學了,繼續遠程教學。我們在家上班上學也逾7周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內,美國朋友圈的話題漸漸和國內的朋友圈接上趟了。海內外朋友齊齊曬出的多是居家美食(蒸包子烤蛋糕煮奶茶,一個比一個高手!)、娃兒網課、DIY剪髮,戶外遠足和春色滿園等畫面,歲月一片靜好。看著大夥把在家上班的日子過得如此閒情逸緻,我只能光羨慕。疫情爆發以來,我每周要給公司領導層交一份綜合報告,總結一周以來不斷變化的新冠疫情對我們所在的醫療器械行業的影響,輔助他們進行戰略決策。眾專家一邊在吭哧吭哧地刷各種量化模型,我就在一邊吭哧吭哧地解讀綜合。玄乎其技之外,其實疫情的影響我用兩句話就能概況:Uncertainty is the only certainty (不確定性是唯一能確定的),和Nobody Knows! (誰也說不準)。但我要敢這般直接對CEO說,估計立馬就被打包走人了吧。於是這簡單的兩句話,就在過去幾周內被我升華成了複雜的3R(Revenue, Resumption, and Recovery)和每周一份40多頁的PPT報告。前幾周報告的重點都在講美國各醫院暫停非緊急手術後,對我們所在的醫療器械行業的收入將會有多大的影響 (Revenue)。這幾周的報告轉了重心,都在討論這些非緊急手術什麼時候能夠重啟 (Resumption),我們行業什麼時候能看到曙光再現 (Recovery)。每周為了這麼一份報告,我大概要看上百篇分析文章、追蹤各項不同的數據、以及和財務、市場、銷售等不同職能的同事們開各種大小會。報告反響非凡,被CEO親自群發郵件點名表揚。每次報告一發出去,馬上就會收到大小總裁副總裁們發來的郵件致謝。在前線時刻關注著業務情況的銷售同事們尤其喜歡這份報告。公司在美分成6大塊銷售管理區域,其中4塊區域的銷售總裁不約而同邀我去給他們的團隊演講這份報告。於是,疫情以來,我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是滿滿當當的10小時——把以往上下班在路上的兩小時都用來幹活了。疫情後,公司全球實行4天工作制,等於全體減薪20%,這樣就可以保證現金流,暫時不用裁員。但於我而言,報告還是要照出,但寫報告的時間無端少一天,那就更不可能不加班了。公司文化講究work life balance (工作生活平衡),減時減薪以來,老闆總是強調周五大家不要加班。周四我要給西岸和西北岸兩個區域的銷售團隊作演講,其中一場和我跟老闆的一對一例會衝突,所以我請老闆改約成下周。老闆跟我回郵件說可以,但「Do you promise not to work Friday? That was going to be my one topic to discuss」 (你能保證周五不加班嗎?這是我唯一要和你討論的話題。)我很想罵娘,心想你真不想我加班就別讓我每周寫這麼一份報告了啊。但老闆其實是心地很善良的典型明尼蘇達人,我知道他是真心希望我能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所以也沒辦法真的來氣。但work life balance is a myth!(根本就沒有工作生活平衡這碼事!) Something has to give!(世事無兩全!)關於這個,沒有誰比前總統夫人米歇爾.歐巴馬概況得更言簡意賅。在跟媒體談論職業女性如何平衡職場、生活和婚姻時,她說那些所謂女性可以做到樣樣皆完滿的主張根本就是謊言,因為 "that shit doesn't work all the time." (意譯大概可以理解為那根本是在放屁!)在報告出爐前的周一晚,我通常加班到深更半夜。這周一也不例外,我熬到11點趕完報告,上床準備休息。老馬跟我說,你太拼了!誰每周寫一份40多頁的報告啊!你老闆肯定也沒期望你每份報告都做得那麼詳盡的吧!這周五早上我還是工作了,他略有怨言,說你不是答應了老闆周五不工作的嗎!何況他們減薪了,你這是義務勞動哪!他覺得我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把家裡的兩個娃給疏忽了,這不值得!確實也是,家裡娃的琴棋書畫基本都由他包了,不但管他們買書借書,教數學和邏輯思辨,甚至連中文的網課他也包了。90%的情況下,他是無怨無悔的。但周五是剩下的那10%的情況。他抱怨說咱娃太可憐了,媽媽雖然整天和他們呆在一起,但完全顧不上他們。我心裡也掙扎,既對娃內疚,但也委屈,工作的責任心在那擺著,報告上有我的名字呢,我可沒辦法把它隨便寫寫就發出去,但要寫成我滿意的那個樣子,我就是需要這麼多額外的時間啊!何況除了報告,我還有很多別的工作任務呢!何況英語還不是我的母語呢!當然,我不是唯一一個在疫情下快要崩潰的父母。最近,網課開始後,我的好幾個朋友也不約而同地在討論在家上班很難兼顧家裡小朋友學習的問題。媽媽們無不精疲力盡、沮喪、內疚。倆兒子上小學前一直在一個蒙氏早教中心寄託,我和其中的幾個媽媽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結成了Forestview Mom吃喝群,經常約聚happy hour (歡樂時光),互相訴苦解壓,疫情後我們的聚會就轉移到了網上。Su來自泰國,Sonia來自智利,Vanessa來自巴西,老公是諮詢師,疫情前周一到周四都在外頭出差;Sisley是從小被這裡的白人家裡收養過來的韓裔,老公在她還懷著老二的時候因為抑鬱症自殺了,她的老二和我家老二同學,現在一眨眼快六歲了;還有Emily,來自隔壁州,會說4國語言的,新近離異,單親帶著兩個女兒。我的這幾個女友都是堅強獨立的職場媽媽。剛認識Sisley的時候,她開朗自信,根本想像不來她的背後有怎樣的悲涼故事。Vanessa被工作了13年的公司裁員後,重新找工作頻頻受挫,但她越挫越勇,最後不但去了更大的一個公司,還轉行財務,升職加薪了!「Parents burnout (父母崩潰) 」已成了媒體關注的疫情眾生相之一。Emily前兩天給我們群裡轉發了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標題為「Two Parents. Two Kids. Two Jobs. No Child Care. (兩個家長。兩個孩子。兩份工作。沒有託管。)」 講得不過是所有職場父母在疫情下所經歷的日常:既要上班,又要帶娃,搞得兩邊都做不好,自覺兩頭都很失敗。文章立馬引起女友們的強烈共鳴,大家七嘴八舌地訴苦著。最後,大家都同意Vanessa說的,我們對自己和對孩子都要悠著些,網課布置的任務做不完,沒關係。畢竟是非常時期,不要再給自己和孩子施加無畏的壓力了。這一點小耽誤,和我們自己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比起來,根本算不得什麼。工作再怎麼忙,周末兩天是絕對的親子時光。前兩天看到NPR有文章建議大家疫情下有條件到樹林裡多走走(當然是保持6英尺安全距離的前提下),說森林沐浴可以減壓。沒條件的話,看看森林背景的屏保也比沒有強。後來又看到另外一篇文章說,採野菜、野蘑菇也是解壓良方。我們大明州號稱萬湖之州,大小公園無數,於是找個地方郊遊,享受叢林沐浴和採野菜,就成了我們周末最嚮往的事。上周六溫度達到67度,不似初春倒似初夏了。我們去了離家25分鐘的Carvers Park Reserve。在綠道上騎行了三小時多,期間碰到了好幾家人,雖然大家都自覺地保持著安全的距離。第二天天氣依舊晴好,由於前一天的經歷,一向超級謹慎的老馬料想出來逛的人在哪個公園都不會少,於是先在網上做足了功課,找去了另一個開車25分鐘外的區域公園Lake Rebecca Regional Park,因為那裡有單行山地自行車道。單行而且山地,他料定那裡的人不可能多,而且大家沒機會匯車,不會面碰面。果然,一路就只遇到三個人,騎超了我們,很快就消失了。我們帶著5歲娃的騎泥地,10個邁左右騎了快三小時,但一路藍天白雲,湖光山色,風光無限好!湖裡的白天鵝悠閒自在,我們也悠然自得。我在路上還驚喜地偶遇了好幾塊長滿了野蒜苗ramps的寶地。急忙跳下車摘下幾把,帶回家洗洗,炒了雞蛋,吃一口,早春的鮮嫩滋味滿心頭!這周五周六天氣繼續美好。我們繼續帶著神獸出門叢林找菜吃。周五下午溜了一圈French Regional Park,在林子裡又採到一大把野蒜苗。老二吵著要吃包子,於是人生第二次試著自己包,居然發麵成功了!包子賣相不好,畢竟一南方人啊,從小麵食都是店裡買了吃的。老大忙著炫耀,把包子的照片發到了他們班上的網課App裡,中文老師很快評語:「not quite pretty, but it’s a good start.」 (不漂亮,但是個好開始)從老師的評語中就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異。老師是中國人,所以即使在美國教書,也改不了說話直接的習慣。中國老師關注的總是哪裡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要換個美國老師,估計評語就變成了」This is AMAZING!」 還好我是中國媽媽,對中國老師的評語完全接受,覺得真實得可愛!周六老馬繼續發揚學究精神,在網上搜羅了一通,找到一個從未去過的、人煙罕至的Crow-Hassan Park Reserve,只離家往北開25分鐘。公園裡有草原、樹林、湖泊、河流和小溪。這麼美好的公園,離家這麼近,我們居然從未涉足,還人煙罕至,可見明州公園實在太多了。周五走了一萬步,周六我們則走了一萬兩千步。周六的這幾處林子裡,更是一片又一片的野蒜苗地,而草原上則有剛冒出來的深紫色的bee balm苗兒(管蜂香草)。bee balm味道介於薄荷和rosemary之間。這個季節,田園戶野到處都是瘋長的garlic mustard (蒜香芥菜)和garden yellow rocket (野芥菜),這兩種菜最早被歐亞移民作為食用菜引進北美,但長得太野,侵佔各種本土植物的地盤,現在是列入外來入侵物種的野草。garlic mustard 有點苦,搗爛成醬做義大利麵還勉強可以吃吃。野芥菜在嫩苗階段很好吃,據說義大利人很愛早春採這個,替代芝麻菜arugula。現在摘的稍微有點苦了,但我覺得少量配菜炒炒過後還是挺可口的。郊遊回來,晚上香煎了從吃喝群姐妹那裡分來的新鮮鱈魚,撒上剛採回來的野蒜和bee balm作點綴,順便清炒了一盤野蒜苗,好吃又好看!哲學教授看我獨自吃了幾頓野菜居然還活著,今晚也終於肯放下他謹慎的理性姿態,狀著膽子嘗了鮮。一口過後,他大讚好吃,食不停口。果然食色性也。我不是總跟他辯論來著,理性哪有感性來得痛快嘛!這兩周美國無腦又狂的總統川普在測試和追蹤都沒個著落的情況下,罔顧人命張羅著重啟經濟,還煽動他的保守派支持者示威,跟我們採取了嚴格居家令的幾個上進州的民主黨州長們較勁,說要Liberate Minnesota(解放明州)。州長只是要我們民眾居家,好為一線醫務人員爭取出更多儲備資源的時間而已,我們什麼都沒耽誤,自在的很。何況從上周末開始,州長已經允許高爾夫、釣魚、遊船等等的戶外體育活動場所和商戶作為「民生必需行業」開業了(可見明州人對戶外運動的熱愛!)。川普豬頭,你就專心搞疫情控制,別搞政治分化吧。我們很自由,不需要被解放!原深圳晶報國際部編輯,14年前留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大眾傳播系,現任明尼蘇達州某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市場部高級經理。
先生馬大維(Mark Collier) 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教授,人稱老馬。夫妻倆也是科李爾教育諮詢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微信號:Collier_Advisory,郵箱:colliercollegeconsult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