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題材的勵志電影大多千篇一律,可這一部卻偏要「反類型」

2021-02-06 無非電影

前陣子上映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成為了最近的一部話題之作。

在我們平時的觀影中,體育運動題材的電影並非很多,其實算是個小眾分支。

 

大部分人對這類電影的印象都是勵志、熱血、燃。

 

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部《點球成金》,卻似乎多走了一步。

 

因為它在勵志中探討失敗,讓人悵「燃」若失。

《點球成金》的豆瓣評分為8.2

Rotten Tomatoes 新鮮度為 94%

Metacritic 評分為87,入選「Metacritic must-see」

首先它是一部講述棒球的電影

 

大部分中國觀眾,平時對棒球的接觸相對較少,或許對這項運動感到陌生。

 

突然不小心知道了幾個棒球隊的名字,也都是通過MLB(美職棒大聯盟)賣的棒球帽上認識的。

 

比如紐約洋基、波士頓紅襪、洛杉磯道奇、舊金山巨人等等。

分別為上述四支球隊的帽子

那麼當看這部電影時,如果具備一定的棒球相關知識,肯定是會更通暢一些。

 

但即便對棒球毫不了解(比如我),也完全不會影響觀影體驗

 

其次它是一部講述「失敗」的電影

 

簡單來說就是,你以為他們最後肯定會贏,但是卻沒有。

 

但這並不影響這部電影的「燃」。

 

在觀影的過程中,體驗是很奇妙的。它的高潮段落並不像其他同類型電影一樣,設置在影片結尾處的最後那場大賽。而是在此之前。

 

提前到來的高潮,把影片推向了一種振奮人心的節奏中,散發著濃厚的勵志氣息。

隨後一切又落入寂寥。

 

然而,所有看過本片的觀眾都會在思考後才發現,真正的勵志,恰恰在於這個結尾。

這都歸功於這部電影獨特的切入點。

 

一個獨特的切入角度,不僅能消除觀眾的對棒球的觀影隔閡,同時還能另闢蹊徑地去講述一個看似普通而套路化的故事,從而在無形中做到「反類型」。

 

這個切入點就是錢

英文片名為「MONEYBALL」,有翻譯稱之為「錢與球」

2001年的美國聯盟淘汰賽上,冷門小隊奧克蘭運動家輸給了財大氣粗的傳統強隊紐約揚基。

 

這場失敗對於奧克蘭運動家來說,似乎已司空見慣。

帽子是綠色的球隊,或許運氣都不會太好

他們要做的無非是繼續訓練、繼續備戰,然後等待2002年新賽季的到來。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他們球隊裡三個最有實力的主力球員,也在賽後陸續被挖走。

主力球員轉會至波士頓紅襪隊

大球隊以天價薪酬挖角,而奧克蘭運動家隊卻毫無挽留的資本,因為經濟實力懸殊太大。

 

事實上,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經濟實力在整個聯盟中基本處於墊底。

2001年的賽季,洋基隊的整體預算比他們高出近3倍

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球隊經理比利·比恩坐不住了,跑去找大老闆要錢。

 

他需要更高的預算來招募新的球員。

 

大老闆則平靜而客觀地告訴他:不,沒有,不存在的。

每個球隊都有自己的球探顧問團,來專門負責研究球員。

 

我們該買誰,我們該賣誰,然後把方案給到球隊經理,球隊經理再去運作球員的交易、轉會等事宜。

 

而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球探顧問團,也像棒球界的所有球探一樣,始終奉行著亙古不變的「行規」。

 

球員的實力要均衡而全能

球員的動作要優雅而標準

 

球員要儘量長得好看(甚至有一個專門的「養眼測試」)。

 

球員的私生活要檢點無瑕疵

甚至於球員找什麼樣的女朋友都會被納入考量範疇。

 

這麼去選,肯定自有它的道理,不然也不會形成規則。

 

在大家的理解中,MLB的意義在於巨額的廣告費和門票費。

 

甚至有人戲稱之為「一年一度的啤酒和熱狗大賣場」,可見其娛樂性之高。

 

從取悅觀眾的角度來講,按照偶像的標準挑選球員,似乎變得情有可原。

 

但依然會有些人秉持著嚴肅的體育精神,去認真鑽研棒球這項運動的核心理念。

 

在他們的眼中棒球不是一場秀俱樂部也不是一樁生意而是純粹的競技

 

比利·比恩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天,比利去找克利夫蘭印第安人隊的經理談判球員交易,他滿懷信心能買下一名中意的球員。

 

結果對方經理,卻因為某個小胖子的一句悄悄話,果斷拒絕了幾乎快要達成共識的購買請求。

拒絕三連:小胖子→主教練→球隊經理

氣憤的比利覺得此事蹊蹺,遂找到那個小胖子,想知道他是何許人也,以及他剛才說了句什麼。

 

這個小胖子叫彼得,只是一名普通的員工。

 

他是畢業於耶魯大學的高材生,主修經濟學,卻在這裡做著球員分析的工作,而且是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比利對此十分詫異。

 

但在兩人隨後的交談中,他發現彼得對球員的眼光、對球隊的理念,和對棒球的認知跟自己不謀而合。

早就對棒球界的潛規則心懷不滿的比利此時意識到,他必須勇敢地做第一個變革的人。

 

他希望顛覆世人對棒球的錯誤認知。

 

所以比利雖沒能拿下中意的球員,但他想方設法拿下了彼得。

 

他讓彼得做自己的助理,採用一套數學建模的方式,來篩選MLB聯盟下的所有球員,並用純數據的方式來進行分析。

不看長相、不看投球姿勢、不看私生活,甚至連球員的年齡和身體疾病也不去在意。

 

他們只在意一點——上壘率

現在奧克蘭運動家隊的那些球探們,都還在努力想找到三個球員,來替代被挖走的那三個人。

 

但比利和彼得卻早已超越了這一步。

 

他們要通過對上壘率的數據分析,篩查到那些被所有人都嚴重低估的球員,給球隊來一場大換血。

 

以此來打造一支在理論上能夠衝擊冠軍的明星隊,同時,他們還能支付得起。

這個方法一經公布,立馬引來了所有人的質疑與反對。

 

媒體都認為比利已經走投無路而開始腦袋發昏了,而比利的老闆也深深懷疑他的這種做法是否會將球隊徹底葬送。

 

比利問小胖子彼得,自己是否能信賴他的這套數據分析理論。彼得堅定地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於是比利頂住壓力,向老闆做出承諾,他們一定可以讓球隊起死回生。

 

然後和固執的球探總顧問撕破了臉,開除了這名和他有著十幾年交情的老球探。

 

在比利和彼得組建的這支理論冠軍隊中,有投球姿勢極其古怪、被大家笑稱為「殘疾」的投球手;

有「星爵」飾演的因右臂受傷而無法再投球的前投球手,卻被招進來負責打一壘;

「星爵」飾演的落魄球員斯科特·哈特伯格

有已經年近40、因年齡太大而被其他球隊棄用,但數據卻告訴比利他的上壘率依然很高的昨日之星;

 

也有喜歡去夜店吸裡大麻而在全聯盟都不受待見的問題少年。

 

比利統統不在乎。

 

比利也不去和這些球員搞關係、套近乎。

 

比利甚至從來不看他的球隊比賽,只通過電視或收音機獲取最後的比分。

比利只在乎輸贏。

 

他唯一的目標,就是帶領奧克蘭運動家隊拿到冠軍,向整個MLB證明:一支又窮又沒名氣的小球隊,也可以打好棒球。

 

因為競技的內核與錢無關

 

2002年的新賽季到來了。

新的賽季,新的綠帽

所有人都等著看好戲。確切地說,等著看奧克蘭運動家隊輸個底朝天。

不出所料,他們連輸了14場。

 

失落的球迷舉著「我們依舊以你們為榮」的標語

此時電影時長過半,充斥著喪的氛圍。

 

似乎loser註定是loser窮球隊註定永無翻身之日

 

但其實比利和彼得非常清楚為什麼他們的這套算法會「不靈」。

 

因為球隊的主教練阿爾特,從不重用比利選出來的那些球員,永遠讓他們坐候補的冷板凳。

阿爾特和其他所有人的想法一致:不能指望那幫「老弱病殘」去創造奇蹟。

媒體甚至在電視上說,阿爾特的這種做法,才是在給奧克蘭運動家隊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盛怒的比利當著阿爾特的面,開除了所有他的御用球員。

於是,在之後的比賽中,阿爾特不得不採用那些他一直看不上的球員。而阿爾特本人也打算在任教合同到期後就另謀高就。

 

奇蹟這時候發生了

 

奧克蘭運動家隊開始勝利。

由於其古怪而刁鑽的投球姿勢,

那名被稱為「殘疾」的球員每次上場都會大放異彩

一場,兩場,三場,五場,十場。

 

一直連贏19場。

 

19場,是美國聯盟的最高紀錄,在此之前一直由紐約洋基隊保持著。

群情激昂,媒體也為之倒戈。開始認為奧克蘭運動家隊將會是今年的奪冠黑馬。

 

然後到了第20場比賽,打的異常艱難。

 

奧克蘭運動家隊vs.堪薩斯皇家隊。第四輪打到11 : 11。

在結束前的最後一刻,替補上場的哈特伯格頂住巨大壓力,擊出了一記漂亮的本壘打。

他們贏了。

奧克蘭運動家隊打破了美聯自成立103年以來的最高連勝紀錄。

「星爵」一發入魂

燃,非常的燃。因為這也是絕殺。

 

演員的表演、導演的處理方法、剪輯、音樂,一切都很到位。

 

屏幕前的觀眾會和當年在賽場上的觀眾一樣,屏住呼吸。

如果這部電影想要講述的就是這支球隊如何度過困難、戰勝對手、打破記錄的話,那麼它應該在這一刻結束

 

然後把片名改為《絕殺奧克蘭》。

 

但卻並沒有。

 

比利並不是很在乎他們創下的記錄。因為在他眼中,即便是亞軍也很快就會被遺忘,人們永遠只記得冠軍是誰。

奧克蘭運動家隊以西部賽區第一名的身份,進入到了季後淘汰賽,開始爭奪2002年的MLB冠軍。

 

但他們第一場就輸了,直接淘汰出局。

心灰意冷的比利認為,他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沒有冠軍,就意味著他沒能改變那些不合理的潛規則,意味著他無法消除人們對棒球這項運動的誤解。

 

可這卻是他為之奮鬥的最高目標。

媒體在電視轉播中對奧克蘭運動家隊和比利如此評價

彼得試圖用一件趣事來開導他:

 

曾經有個球員,身材很胖,因此很懼怕跑壘。

 

在一場比賽中,當他把球擊出後,他開始拼命跑向二壘,但卻摔倒在地。隨後他聽見周圍傳來笑聲,他知道自己又出了醜。

 

可他不知道的是,大家之所以笑他,不是因為他摔倒,而是因為他根本就不需要跑。

 

他打出了一記本壘打。他只是沒意識到。

同樣,比利也沒意識到,他和彼得的那套數學建模法,已經深深震撼到了波士頓紅襪隊的老闆亨利。

 

亨利向他伸出橄欖枝,開了一個史上最高的球隊經理薪酬,聘請他去管理波士頓紅襪隊。

這是個天大的誘惑。波士頓紅襪能讓他成為名望之人,而這筆錢則能讓他擺脫中年危機的困擾。

 

在這部電影中,比利的中年危機、他和女兒的感情、以及他青年時的經歷,是另外幾條暗線。

青年時的比利,曾是一個被球探

過分高估以至於捧殺的平庸球員

雖然在這裡我們沒有篇幅去展開探討,但正是由於這幾條線的存在,才使得每一個人物都更加立體、情感更加豐滿、動機也更加合理。

這是優秀的編劇及導演的共同功勞。

本片提名了第84屆奧斯卡多個重要獎項

包括最佳改編劇本

比利拒絕了亨利的高薪邀請。

兩年後,波士頓紅襪隊採用比利的數學建模法,成功用一支所向披靡的隊伍拿到了MLB冠軍。

 

而比利則依舊在奧克蘭運動家隊擔任經理,直到現在。

前文曾提到過,影片結尾才是真正的勵志之處,卻又是「反類型」的。

 

當所有同類型電影都在傳達只要努力就能創造奇蹟的主題時,這部電影卻告訴我們:無論結果如何人都要有做出改變的勇氣

 

當你相信一件事時,你就要拿出勇氣去付諸實踐。

 

而當你認為自己沒能取得內心所期望的那份成功時,你或許已經打出了一記本壘打,只是自己還沒發現罷了。

【The End】

公眾號內回復點球成金,獲取網盤下載連結。

長按二維碼輕鬆關注

每周推薦好電影



【近 期 文 章】

打岔丨當年出演「哈利·波特」系列的演員們,現在都怎樣了? 

超強系列的超強續集就要來了,它並不只代表著「情懷」二字

動作喜劇特工片,還是得這麼拍才行!

這部美劇不該被稱為「最佳」,該被稱為「偉大」

相關焦點

  • 神的遊戲 | 運動題材電影專題放映
    9.25日,睽違半年之久的運動題材影片《奪冠》將上映,在此之際偏北影評社將2020年第一次專題放映命名為「神的遊戲」,用兩周時間放映6部有關體育運動的10後影片。這些電影有的關於體育賽事的臺前幕後,有的關於個人與體制的拉扯,有的則更為純粹,只是個人的徒勞掙扎。希望大家喜歡這些或許不那麼燃、僅僅借了體育外殼進行私人表達、或沒那麼熱門的優質影片,由此開始偏北的專題放映活動。
  • 生活再累,運動類型電影也不能少
    還有5天,《奪冠》就要上映了,最近又回看了一些當年比較燃的運動類型電影,發現實際上這種競技體育的電影越來越少了,一些科幻的、動作的影片卻越來越多。這難免讓人覺得到底我們在追逐的是什麼?是否我們已經忘了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意義。
  • 《敦刻爾克》熱映 反類型戰爭片難續強勢
    由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二戰題材電影《敦刻爾克》於9月1日上映之後,截至上周日共收穫票房1.97億元,登頂單周票房冠軍。然而,中國觀眾對這部反類型戰爭片的評價兩極分化嚴重,有人欣賞諾蘭的另類角度看戰爭,也有人認為這種反類型拍法十分催眠。
  • 編造的勵志題材電影不被待見很正常
    由劉德華監製並主演的勵志題材電影《熱血合唱團》上周公映,5天票房只有3000萬元,以劉德華的咖位,這樣的票房只能說是令人失望;在口碑上,該片的網上評分只有4.8分,觀眾對於該片的評價以負面為主,可謂是票房和口碑雙輸。
  • 足球題材勵志電影《永不獨行》在興寧開拍
    昨天,《生死堅守》在大坪開機拍攝,今天又一部電影《永不獨行》在我市合水鎮龍北中學開拍。這是2019年國內首部振興中國足球題材的商業電影,含金量非常的高。下面,隨我到現場去看看吧。】雖然天氣潮溼悶熱,但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聞訊趕來的群眾絡繹不絕,對電影的開拍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 電影《破風》影評:體育題材電影的新高度
    或取材於真實人物,或改編自虛構小說,或脫胎於編劇想像,均能通過對主角迎難而上、愈挫愈勇、突破自我的過程描寫,來展現拼搏進取的勵志主題和體育精神。  國內第一部關於體育運動的電影是《一腳踢出去》,由第一代導演張石川和左翼作家洪深執導,還涉及到踢假球的故事情節。
  • 令人著迷的反英雄類型電影
    令人著迷的反英雄類型電影文 /  暗黑英雄
  • 一部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經典勵志體育題材電影《衝鋒陷陣》
    Hello,大家好,這裡是電影胡小妹,用文字詮釋電影,每天推薦一部好電影,解決大家劇荒的煩惱,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經典勵志體育題材電影《衝鋒陷陣》,別名《光輝歲月》。這是一部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電影,如果大家對丹澤爾華盛頓很陌生,看到他的圖片應該就不陌生了,他是好萊塢黑人片酬最高的影星。
  • 福建青少年體育題材勵志電影《站起來,拼了》在寧德啟動
    中國網海峽頻道6月1日訊 5月31日下午,福建院線精品電影《站起來,拼了》啟動儀式在寧德舉辦。福建一個山區小縣的兒童業餘足球隊打入國家級比賽前四名,這在閩東體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親筆給徐章鐸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他在信中向徐章鐸和小隊員們表示熱烈祝賀,並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從題材、內容全方位解讀一部有望媲美《無間道》的電影:使徒行者
    就巔峰、劃時代這兩個關鍵詞,讓多少電影已經失去了對比的機會。而且再看看無間道獲得的獎項更是多得嚇人: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可是九零猴今天不談這些,就僅僅從劇情、類型方面分析最可能接近無間道的電影。劇情和犯罪片如果一部電影需要包含劇情片和犯罪片這兩個類型,九零猴覺得與之媲美的只有《肖申克的救贖》和《這個殺手不太冷》了。
  • 生活再累,運動類型電影也不能少!
    這難免讓人覺得到底我們在追逐的是什麼?是否我們已經忘了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意義。那麼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運動類型的影片,運動類型的電影顧名思義就是以體育運動為題材的影片類型,這種類型的影片更多是通過磨練意志,鍛鍊技能從而達到最終目標。同時還伴隨著很多故事,更加增強了影片的表現力以及角色的感染力。
  • 《追兇十九年》今日公映 刑偵反類型電影還原真實
    11月22日,刑偵題材電影《追兇十九年》正式公映,這部由張猛監製,徐翔雲執導,王瀧正、宋寧峰領銜主演,黃璐特別出演的電影,終於迎來全國觀眾們的檢驗。在經歷平遙國際電影展,以及警大、警院超前放映和多場主題觀影團觀影后,影片已成為犯罪片和刑偵題材愛好者們的重點關注對象,並在業內引起不俗口碑反響。
  • 《安吉麗可•科貝爾》:這是一部關於希望與奇蹟的勵志電影
    夜幕下的紐約城依然像往常那樣喧鬧而又不失自己豪華的外衣,這座繁華的大都市24小時內處處都可以見到行走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夜生活將這個流動頻繁的城市變得更加絢麗多姿,而在法拉盛公園的阿瑟阿什球場已經上演完了一部關於一個女孩的勵志電影,這部電影的劇情曲折而又扣人心弦,休閒的人們欣賞完後仍然難以忘懷,
  • 下一部《流浪星球》在哪?關於中國體育電影類型片的漫談
    近日,《流浪地球》票房過40億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新徵程,也填補了中國「硬科幻」電影類型的空白,對探索國產類型電影創作、推動中國電影創新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體育人,不禁思索,中國體育電影的新徵程何時能啟航。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由於承擔更多的宣傳功能,在題材上也大多圍繞戰爭和工農兵的生活展開。
  • 6大勵志運動題材電影,你看過幾部?
    《五個撲水的少年》作為一部青春勵志片,看這群追夢男孩勇敢無畏地展示自我,那種自信和活力叫人感嘆,引人懷念。年輕,真好!項目:花樣遊泳《翻滾吧!阿信》彭于晏的代表作之一!一部熱血沸騰的體育電影「熱血」就是這部片子的主題,它融入了體操這種兼具力與美的運動,加之彭于晏的高顏值、健碩的胸肌和腹肌,觀眾分分鐘興奮不已。而且電影把生活和體操完美結合,在體操裡加入了打鬥、街舞、跑酷等等奪人眼球的時尚元素,可以說是一部觀賞性很強的勵志電影,推薦一下!項目:體操《轉山》這不是一部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叫大家都要去騎行的「雞湯」電影。
  • 8部高分勵志體育運動電影,不去電影院也可擁有!
    雖然這是一個浦大喜奔的好消息,但是要求還是很多的,如果想要「報復性」觀影的話,估計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實現。趁著現在還沒有完全實現「觀影自由」,九力體育館給大家梳理了幾部關於體育運動的電影,讓我們一起在家裡感受一下運動員們身體上的碰撞和精神上的火花吧!
  • 反類型災難電影《呼吸》:情感懸置的警世寓言
    反類型災難電影《呼吸》:情感懸置的警世寓言 時間:2020.11.19 來源:光明網 作者:王作剩
  • 感人又勵志,黑澀會美眉主演的電影要徵戰奧斯卡了!
    就是她惹,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黑澀會美眉小薰演的電影都要去角逐奧斯卡了,真是一個感人又勵志的故事……日本丨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但如何改變老大爺始終忘不了自己去世的妻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是一部平凡人物的愛情片。
  • 《嗝嗝老師》:一部永不放棄的勵志電影
    近年來,印度影片在國內備受歡迎,這個充滿開掛的神奇國度,一次又一次給我們帶來印象深刻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屢次刷新著我們的視覺體驗,同時也戳動著我們的淚點,讓我們不禁感嘆寶萊塢比橫店要出色很多。
  • 電影《誤殺》要拍續集了
    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主演的電影《誤殺》去年年底上映,票房突破12億元,堪稱賀歲檔最大的黑馬。5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誤殺》要拍續集了!懸疑類型片《誤殺2》延續前作風格,以人性與情感的表達聚焦小人物的生存與抗爭;體育運動類型片《中國桌球》致敬國球重溫歷史瞬間,再現自我博弈與國家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