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熱播後,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現象1:全網催離婚
彈幕上是日常催離婚的評論,網友為了鍾曉芹、顧佳也算是操碎了心。
「什麼時候鍾曉芹才跟陳嶼離婚?」
「為了看鐘曉芹離婚,充了VIP。」
這邊好不容易,鍾曉芹颯颯地跟陳嶼離婚了,一眾網友立刻擔心起顧佳來。
「顧姐威武,什麼時候離婚專心幹事業?」
「心疼顧顧兩分鐘,這種吃軟飯還偷心的男人還留著幹嘛?」
現象2:日常後悔自己沒離婚
網絡上操心完劇中的女主們的婚姻大事,現實生活中免不了對應自己的生活來一番反思。
朋友看完鍾曉芹離婚,來跟我聊天。
「如果早幾年看到這部電視,我二話不說就離婚了。」
「鍾曉芹的日常簡直就是我的寫照,不,不對,陳嶼還比我老公好一點,他雖然不說話,至少家裡每天還能看到這個人。」
「如果我現在沒孩子,我立刻就去離婚。離了日子可能更好過一些。」
過了三十歲的女人,對於婚姻似乎都已經失去了信心。平時忙於工作,疏於溝通,慢慢地習慣了夫妻之間無話可說的境界,突然被《三十而已》炸活了自己的鬥志,感覺人生原來還有無限可能,怎麼能讓自己這麼鬼畜地繼續無欲無愛地活下去呢?
可是,真的要離婚嗎?就此打住吧!情緒可以被煽動,但是離婚還是謹慎為好,請三思你的婚姻問題出在哪裡?大家都共同使勁兒了嗎?
我們中大部分的人,帶著兒時成長中潛藏的憂傷,憧憬著一段全新的關係,渴望一個與自己相似的靈魂相互慰藉。
愛情給我們一種希冀,以為未來可以保持著彼此相愛的狀態一直存續。
生活的真相卻偏偏與想像背道而馳:我們本想在另一半身上尋找希望,卻往往只能看到幻滅。
前幾集中,我們看到的陳嶼和鍾曉芹是幻滅的。
鍾曉芹撒嬌,對方不接招,一個煲劇一個玩魚,生活中毫無交流可言。
一個月一次可有可無的X生活,也許也並不激情。
鍾曉芹偶爾不舒服想要陳嶼接自己,陳嶼也總是不到位。
鍾曉芹上班工資全部上繳,吵架了打車費也付不出來,拮据到讓人覺得卑微。
孩子保不住了,鍾曉芹傷心難過,陳嶼卻為了幾條魚大發雷霆。
諸如此類,所有的小事放到劇中一起看。女人看到的是男人的忽略和無情,男人看到的是女人的矯情和不懂事。
跟著劇情走起來,會發現,陳嶼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是個不怎麼會說話,但是為人正直的直男一個。他不懂表達,但是會默默地去替鍾曉芹考慮。
鍾曉芹懷孕,他嘴上說著不想要孩子,卻偷偷給家裡安上了感應燈;
鍾曉芹過生日,一向不喜歡求人的他,笨拙地去討好別人,請人幫忙定網紅餐廳。
人都不是完美的,我們身上的問題只有在自己最親的人身邊,在每一次的爭吵之中會被發現。
鍾曉芹在婚姻中,慢慢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她人生渾渾噩噩,毫無目標,總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婚姻是一場修行,善於自省的人,能夠在千瘡百孔的婚姻中完成一次自我成長。如果看不清楚自己的問題,離不離婚同樣都不會痛快。
婚姻中的平淡磨碎了戀愛時的激情,磨掉了彼此的耐心;生活的瑣事讓人失去了溝通的欲望,忘記了曾經的承諾。
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敗在兩人不會溝通上。
善於溝通,總是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前幾集中承擔了所有人對婚姻幻想的顧佳夫妻,最後也成了被全網催離婚的一對。
顧佳屬於智商、情商雙商俱佳的一個女人,是女人都想成為、男人都想娶過門的那種女人。
作為妻子,在發現有女下屬舔著臉打丈夫許幻山主意的時候,她第一時間不動聲色地掐滅了這股暗湧的曖昧火苗。
作為母親,為兒子進幼兒園能夠豁出一切去爭取,被人羞辱奚落也都甘心忍受。看到兒子被人鎖進房間,也能狠狠把當事人狠狠揍一頓。
作為公司合伙人,當機立斷找準商機,靠著自己超凡的雙商為自己煙花生意找來訂單。
這樣完美的一個妻子,在三十歲生日看著老公和兒子為自己慶生,一副歲月靜好模樣的時候,這和諧幸福的婚姻同樣出現了裂痕。
許幻山與顧佳,一個理想主義,一個現實主義。許幻山想著自己的煙花夢,顧佳希望攢夠了錢,不用再提心弔膽地過日子。
曾經讓妻子為自己傾倒的許幻山,在顧佳面前得不到欣賞,轉而去更年輕的女孩身上尋找傾慕。
婚姻中,如果有人在做夢,自然有人承擔起全部責任。
顧佳在婚姻中操心的事情太多,從孩子到公司,一樁樁一件件,只要到她手裡,都和變戲法一樣能夠完美解決。
偏偏就是這樣的完美,讓婚姻的天平失衡了。許幻山要找的不是一個媽,而是一個能聽到他聲音,偶爾也能崇拜他的人。他是感激顧佳的付出的,很多問題上他也能夠妥協。
但是,婚姻不能一個人單打獨鬥,兩個人齊心協力才能讓婚姻更牢固。一個人使勁兒的婚姻,即便能力再大,情商再高,也守不住另一半易變的心。
婚姻是最讓人幻滅的,結婚時有多愛多深情承諾有多真,離婚的時候就會有多恨多痛甚至爭吵到頭破血流。
看電視時可以反思,但別太較真。畢竟,電視都是經過精心編制的,目的就是要吊足大家的胃口,引起大眾的共鳴,煽動大家的情緒,讓電視火起來。
BUT,都是成年人了,還是長點心吧!別讓代入感破壞了自己的婚姻,看到婚姻中不完美的一面,也要看到婚姻中積極正面的一面。
我們允許自己情緒被煽動,但是離婚前一定要先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