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仲裁|保障仲裁的未來:《國際仲裁視頻會議首爾議定書》

2020-12-24 律匯通

導言

在過去的十年間,得益於科技的巨大進步,在仲裁過程中,對證人的交叉盤問除採取傳統的證人到庭接受詢問的方式之外,還可以採取遠程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隨著視頻會議在國際仲裁中的使用越發普遍,問題也隨之浮現:我們是否有恰當的舉措來消除這項新技術所帶來的風險?為應對這一問題,《國際仲裁視頻會議首爾議定書》(Seoul Protocol on Video Conferencing i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以下簡稱「《首爾議定書》」)應運而生。

2020年4月6日,Jiyoon Hong和Jong Ho Hwang在Kluwer Arbitration Blog發布的一篇文章對《首爾議定書》的產生背景以及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為學習交流之目的,我們對此文進行了編譯,同時就北京仲裁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關於網上開庭的工作指引(試行)》進行了簡要評析,以饗讀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低成本視頻會議的興起

曾經,受制於昂貴且專業的設備,人們進行高質量視頻通話的能力非常有限。如今,Zoom、Google和Skype等一些視頻通話供應商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進行高質量的視頻通話。穩定的網絡連接和適用的設備也逐漸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普及開來。

另外,用戶對那些能夠保障仲裁程序真正通過跨境方式得以進行的設備和服務的需求顯著增加,通常來說,這些設備和服務能夠減少仲裁成本、節約時間。White&Case LLP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仲裁中,有43%的受訪者「經常(frequently)」使用視頻會議,17%「總是(always)」使用視頻會議,30%「偶爾(sometimes)」使用視頻會議。另外,有89%的人認為視頻會議應當在仲裁中被更頻繁地使用。

近期,COVID-19所導致的各類事件(已發展成為全球性疫情)使得人們更加迫切的需要有效的、不受幹擾的跨境會議設施以確保包括爭議解決服務在內的關鍵服務能夠得以持續進行,避免這些服務被長期幹擾從而遭致嚴重的連鎖經濟後果。這些事件凸顯出合適的技術基礎設施和法律法規框架在支持有效的遠程工作和視頻會議方面的重要意義。就國際仲裁而言,仲裁機構、仲裁員和律師能夠熟悉技術操作和遠程庭審(virtual hearings)、熟悉有關使用和部署的指導手冊,也已成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

將視頻會議納入仲裁法或仲裁規則的範疇

各國和仲裁機構正在通過修改法律和仲裁規則處理視頻會議的使用問題。近年來,荷蘭(《荷蘭仲裁法案2015》,Dutch Arbitration Act 2015,第1027條第b款)、奧地利(《奧地利仲裁法案2013》,Austrian Arbitration Act 2013,第595條第(2)款)、香港(《香港仲裁條例2011》,Hong Kong Arbitration Ordinance 2011,第20條第(2)款)等地相繼修改了仲裁法規,允許在庭審過程中對證人進行交叉盤問時,無需證人親自出席庭審。

仲裁機構也同樣修改了其規則,以便將視頻會議納入仲裁規則規範的範疇。例如,《2016年韓國商事仲裁委員會國際仲裁規則》(《Korean Commercial Arbitration Boar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Rules 2016》,以下簡稱「KCAB」)第24條第2款明確規定庭審和會議可在仲裁庭認為適當的任何地點舉行。《KCAB2016年國際仲裁規則評論》(KCAB’s 2016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Rules Commentary)稱,上述條款的設置是為了提高仲裁的效率和便利性,而視頻會議無疑與該規定的法理相符。國際商會委員會發布的關於仲裁時間和成本控制的報告則建議,仲裁參與人可以利用視頻會議來代替現場會議,以節省時間和成本。

仲裁機構意識到視頻會議所採用的適當設施在吸引客戶方面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各機構都做了大量努力將其設備更新到最新型號,提升視頻會議服務質量。網上開庭設備當前已滿足了必要的技術條件,並逐漸投入廣泛使用。例如,首爾國際爭端解決中心(Seoul Interna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 Center)每年約有四到五起仲裁案件使用高質量的視頻會議設備以網上開庭的形式來進行,並且這個數字將有望持續增加。

應對視頻會議可能帶來的風險:《首爾議定書》

《首爾議定書》是為了應對視頻會議在仲裁過程中的使用而提出的一項倡議。它最初是由2018年首爾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年度會議的一個專家小組提出,包括主席Kevin Kim(Peter&Kim)和專家小組成員Yu-Jin Tay(Mayer Brown)、Ing Loong Yang(Latham&Watkins LLP)和Seung Min Lee(Shin&Kim)。該小組起草了《首爾議定書》,以便幫助用戶認識到視頻會議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並如何採取有效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事先做好預防措施等。我們接下來選取視頻會議可能存在的三個問題進行討論。

(一)正當程序(Due Process)和視頻會議

針對仲裁對公平和正義的要求,《首爾議定書》中的下述條款作出了回應:

第2.1條第c款旨在確保當事人在證人交叉詢問的環節能夠有平等的機會來陳述其案件。該條規定,舉行視頻會議的場所應位於中間的位置,以保障所有的仲裁參與人均能夠公平、平等和合理的參與仲裁。

第1.7條規定,若採取視頻會議的方式將對某一仲裁參與人不公正,那麼該視頻會議將停止。

第5.1條規定,當事人和仲裁庭可以就視頻會議的技術要求達成一致,這能夠降低那些技術能力和專有技術不足的、提供證人的當事人一方所可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風險。

第3.1條解決了視頻會議鏡頭外的人員不公正地幹擾證人的問題。該條要求舉行視頻會議的場所中的所有人員都要與庭審相關,並且該等參會人員的身份必須在視頻會議開始前進行核實。

第4.1條要求所有相關文件都必須清楚地確認和披露,以確保庭審過程是透明的。

(二) 保密性和視頻會議

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仲裁程序所帶來的仲裁保密性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在缺乏適當措施來保證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情形下,視頻會議作為一種信息技術,很可能會遭到破壞和侵入。儘管當今的視頻會議技術與之前相比更加複雜和先進,但是黑客技術也同樣在與時俱進。在國際仲裁中,網絡安全漏洞事件時有發生:在2015年菲律賓—中國領土爭端期間,黑客曾攻擊了菲律賓司法部、代表菲律賓的律師事務所和海牙國際仲裁法庭的官網。

不能履行安全保障職責的視頻會議服務提供商同樣會帶來問題。廣受歡迎的視頻會議提供商之一的Zoom就曾因其一項系統缺陷而備受爭議,該系統缺陷導致任何有呼叫連結的人都可以觀看視頻會議。可以想見,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仲裁中將會是一場災難,因為案件外第三方可能獲悉案件詳情、商業秘密和其他保密信息。

因此,應運而生的《首爾議定書》旨在通過以下措施保護仲裁庭審及其當事人的保密性:

第2.1c和2.2條旨在處理安全漏洞方面的可能風險,並建議視頻會議連接應當得到充分的保護。此外,上述條款還給各方當事人設定了盡最大努力確保視頻會議參與者安全的義務。

第3.1條明確要求只有證人和相關人員才能夠出席視頻會議中,並且這些與會人員的身份必須在會前便進行核實。

第8條禁止在仲裁庭不在場的情況下對視頻會議進行錄製,並限制錄製視頻傳播,以確保視頻不會洩露給無關方。

(三) 視頻會議的實際困難

除了對視頻會議是否會影響仲裁的正當程序原則和保密性原則等擔憂外,視頻會議設備的遲延、斷電和網絡連接斷開等問題同樣也會對實時進行的庭審產生不良影響。如前所述,當採取技術手段時,技術故障將始終是個風險。只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機構和個體都致力於研究複雜的技術,因此,這些技術故障的風險將被降到最低。

儘管如此,《首爾議定書》還是在第6條中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回應。該條設定了視頻會議測試和音頻會議備份的規則。這些規則可以幫助緩解由於意外通信故障給庭審造成的幹擾,並促使庭審程序的快速恢復。

環中評析

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於遠程視頻會議需求的增長意味著視頻會議將可能在國際仲裁中得到廣泛地應用。正如所有的新鮮事物,視頻會議也需要配以適當的保障措施才能更好地發揮所長。《首爾議定書》的擬定正是對此的回應。

為方便仲裁員、當事人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及時推進仲裁程序,2020年5月8日,繼貿仲後,北京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仲」)基於視頻會議的應用實踐梳理了各方關注的問題,發布了《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關於網上開庭的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作為個案實踐時的參考。該《指引》明確了視頻會議的適用情形,強調採取視頻會議進行仲裁程序必須需要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同時明確了一些不宜採取網上開庭形式對案件進行審理的情形,諸如,爭議事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有較高保密要求,關鍵事實的查明高度依賴於特定證據的物理真實性等。

針對仲裁保密性問題,《指引》也採取了與《首爾議定書》頗為相似的規定。如,《指引》規定仲裁秘書應當在庭審開始前對參與網上開庭人員身份進行核實,確保沒有與案件無關的第三方參與庭審。在庭審過程中,各方應始終保持攝像頭開啟,仲裁秘書應當時刻觀察參與人員畫面,當在可見範圍內發現異常情況(例如他人幹預/幫助某方)時,仲裁秘書應及時提醒仲裁庭注意並加以處理。同時,《指引》還倡導各方籤訂保密協議,以更好的保證仲裁的保密性。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為各仲裁參與人如何進行網上開庭提供了明晰的指引規範,包括如何組織閱卷、如何確定視頻會議的時間地點、如何組織各方當事人進行庭前調試、如何提交證據電子檔、如何處理證據展示及核對等等。

《指引》的發布無疑是對網上開庭的規範和促進,彰顯了北仲鼓勵仲裁庭及當事人根據個案情況充分利用相關技術等合理手段推進仲裁程序的態度,這也是我國仲裁機構首次對視頻會議在仲裁中的運用所作的又一次漂亮的應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北仲此次出臺的《指引》僅適用於疫情期間,並不構成北仲仲裁規則的組成部分。或許,隨著人們希望以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推進仲裁程序的願望更加強烈,我們可以在不遠的將來見證我國仲裁機構將網上開庭正式納入仲裁規則範圍之內。

信息源於:環球商事仲裁

相關焦點

  • 司法部監製紀錄片《仲裁在中國》第二季暨國際版仲裁行業故事徵集...
    ,我國仲裁法律制度宣傳推廣力度不夠,中國社會無論是普通民眾、作為仲裁用戶的眾多的公司企業、還是決策層的相關領導,對於仲裁併不了解;國際社會中仍有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當事人、法院對中國仲裁帶著「有色眼鏡」審視,嚴重影響了中國仲裁的國際化發展和國際公信力提升,極大阻礙了仲裁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提高國家與社會治理能力中作用的發揮。
  • 西安仲裁委員會在國內率先發布倫敦國際仲裁院2020年《仲裁規則...
    近日,西安仲裁委員會組織多名專家對倫敦國際仲裁院2020年《仲裁規則》進行翻譯並發布了相關成果,此翻譯成果為該《仲裁規則》在國內的首個中文文本,為仲裁機構、法學研究機構、法律院校等單位對國際仲裁規則的研究、利用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 葡萄牙仲裁協會力促仲裁國際化
    毛曉飛  現任葡萄牙仲裁協會主席達裡奧·莫拉·文森特,是葡萄牙裡斯本大學法學院教授。文森特在葡萄牙仲裁界享有盛譽,不僅在理論方面頗有建樹,還作為仲裁律師和仲裁員參與大量的仲裁實踐,被葡萄牙政府推薦為世界銀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仲裁員與調解員。
  • 五洲國際(01369):上海仲裁委員會就上海美期及上海贊庚提出的仲裁...
    公告 五洲國際(01369):上海仲裁委員會就上海美期及上海贊庚提出的仲裁作出裁決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五洲國際(01369)發布公告
  • 從默示到明示:國際商事仲裁保密性的理念轉型與制度變革
    在此基礎上,通過釐清當前仲裁默示保密存在的問題,並以問題為導向明確仲裁保密從默示向明示的理念轉型。最後,基於理念的轉型,筆者試圖提出在此背景下仲裁制度變革的具體方向,從而為仲裁保密性的發展提供可行的制度保障。
  • 首屆貿仲杯國際投資仲裁賽結果揭曉
    王承傑介紹說,2017年,貿仲委出臺了我國首部《國際投資爭端仲裁規則》,彌補了我國在國際投資仲裁領域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投資仲裁制度。為了促進我國投資仲裁的發展,加強投資仲裁的宣傳,貿仲委借鑑「貿仲杯」商事仲裁賽事經驗舉辦投資仲裁模擬賽事,希望在國際投資仲裁領域延續「貿仲杯」精神,擴大我國投資仲裁的影響力,培養和選拔我國投資仲裁領域的後備人才。
  • 《北京仲裁》專題|南非商事仲裁法律體系:制度現狀與發展趨勢革
    相比而言,南非的國內仲裁受到法院的高度幹預和介入,而國際仲裁中則儘可能弱化法院的介入,而是將程序事項的決定權留給當事人意思自治或仲裁庭的自由裁量權,從而保障國際仲裁程序的靈活性、自治性,維護國際爭議解決結果的中立、客觀及公正。
  • 加強中國仲裁宣傳推廣暨仲裁紀錄片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第二,在中央大力加強涉外法治建設背景下,對涉外仲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中國仲裁的國際傳播,是提升涉外仲裁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撐,也是落實中央巡視整改任務的重要內容。第三,在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的新形勢下,仲裁在推動形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新經濟格局中,一定會發揮優勢,促進和服務對外經濟的發展。
  • 廣仲與香港機構籤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大灣區國際仲裁深度合作
    通訊員供圖蕭詠儀對廣仲的粵港澳合作經驗及網際網路仲裁理念表示高度贊同,希望未來可以與廣仲共同分享商事調解經驗,尤其在「網際網路+調解」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王則左表示,香港仲裁司學會將一如既往的深化與廣仲的合作,加大在網絡仲裁、仲裁調解等領域的合作,共同促進灣區內仲裁學術交流,互通有無,以期共進。
  • 高手過招,神仙打架:多樣仲裁人辯仲裁「多樣性」
    仲裁中的「多樣性」——包括但不限於性別、年齡、地域等討論是當下國際仲裁中的熱點問題之一。Arnold & Parter Anton WareAnton律師,是仲裁多樣性,特別是仲裁中性別多樣性堅定的支持者。他說:「沒有實質性的均等的機會,國際仲裁將永遠無法實現他真正的潛力。
  • 最高法首發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網際網路仲裁案量數持續增長
    最高人民法院(簡稱「最高法院」)首次發布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12月23日,最高法院發布《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報告顯示,網際網路仲裁案件數量持續增長,但當事人程序保障不足,亟待規範調整。
  • 齊文:紀錄片應挖掘中國仲裁特色 凸顯中國仲裁文化
    編者按:在當前加強涉外法治建設與中國法治的國際傳播的決策部署和時代背景下,以適當形式加強中國仲裁制度的宣傳推廣與國際傳播、講好中國仲裁故事成為仲裁行業的重點任務。本文是重慶仲裁委員會副主任齊文在2020年8月6日中國政法大學主辦、仲裁研究院承辦的「加強中國仲裁宣傳推廣暨仲裁紀錄片專題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
  • 紀錄片《仲裁在中國》第二季暨國際版導演組走進青島
    青島仲裁辦主要領導介紹,《仲裁在中國》第二季暨國際版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大題材紀錄片,是中國仲裁宣傳推廣與國際傳播國家重點項目,是繼2018年首部中國仲裁行業紀錄片《仲裁在中國》之後,深度「講好中國仲裁故事、傳播中國仲裁聲音、提高中國仲裁國際影響力公信力競爭力」的又一力作,拍攝好此片對加強中國涉外法治建設與中國法治的國際傳播具有重大意義。
  • 國際仲裁|《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如何彌補準據法的缺失
    它不僅證實了法國法院在國際仲裁案件中適用PICC的傾向性態度,也在合同中未約定準據法時提供了良好的示範。ICC依據PICC序言第四段裁定適用PICC,並受到法國法院支持,形成了一個很好的仲裁先例,其不僅將有助於促進PICC的廣泛適用,也為當事人未選擇適用法時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提供了解決方案。
  • (勞動仲裁系列)勞動仲裁有沒有用?
    近來筆者看到很多後臺留言關於說勞動仲裁沒有用,維護不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偏向單位不幫助勞動者等等情況,表示對於勞動仲裁的非常不信任。同時筆者又在知乎看到一個關於勞動仲裁有沒有用的提問,誠然這些都是一些現實問題,一味的說勞動仲裁居中裁判公平公正等等說法固然於事無補,將問題解決維護好自身權益,才是勞動者應該努力的方向。
  • 全國仲裁工作情況如何?司法部:截至去年底共設260家仲裁委員會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姜晶在介紹全國仲裁工作總體情況時透露,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設立260家仲裁委員會,工作人員6萬餘人,累計處理各類案件300萬件,標的額4萬多億元,案件當事人涉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中國遊泳運動員...
    文 / Becky2021-01-16 10:15:03來源:FX168 【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官方公布】瑞士當地時間1月15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發布新聞公報,由於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仲裁小組中的一名仲裁員存在偏見和歧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撤銷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的
  • 一把手訪談|廣州仲裁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陳思民:塑公信、重創新...
    作為廣州地區唯一商事仲裁機構,近年來,廣州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廣仲)創新打造商事仲裁「廣州模式」,制定發布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即「廣州標準」,大力推進仲裁宣傳形成獨具特色的「廣仲文化」,年受理案件數量保持全國仲裁機構首位,未來還將繼續以網際網路仲裁為著力點,積極參與全球法律事務
  • 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支持孫楊訴請 官宣發回國際體育仲裁法庭重審
    新華社日內瓦12月24日電(記者陳俊俠、劉曲)瑞士聯邦最高法院24日發布新聞公報,宣布已於22日做出判決,支持中國遊泳選手孫楊的訴請,即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一位相關仲裁員存在偏見而應對有關案件進行重審
  • 一文看懂勞動仲裁各個時間段,仲裁時效,審理期限,一網打盡!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當事人經常會問「什麼時候出結果啊,仲裁多長時間啊,調解期有多長」等等問題,所以為了解答大家的普遍疑惑,寫此文幫大家理清相應的時間問題!一,你可以多長時間內申請仲裁呢?如果超過這個期限,仲裁可就不受理了,那你的權利就不會得到保障!